太后千千岁 第105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其实明玉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清华北大不敢想,考个985、211应该没啥问题,可她没有,在班主任的叹息声中她考上了电影学院,成了一个演员。

  演员好啊,演员可以游戏人生,可以终生不婚,不会有人催也不会惹人非议。

  明玉生得极美,追她的人并不少,富一代富二代都有,其中不乏有人真心想要将她娶回家,都被明玉拒绝了。

  背后没有金主大佬想在娱乐圈混有多难,没人比明玉更清楚了,她只能拼命接通告,拼命演戏,拼命搞钱,拼到最后一米六八的身高体重只有八十多斤。

  终于过劳累到病倒。

  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以后想结婚想生孩子,就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能过度节食,体脂过低的话以后想生孩子很难。

  那时候明玉年轻,根本听不进去,再说她是不婚主义,也没想过生孩子的事,于是继续996继续711,直到手捧大奖却被医生告知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心里才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怅然若失。

  这点怅然若失还没来得及释怀,遭遇片场停电,明玉穿到了明朝末年的盛京城,穿成了多尔衮的嫡福晋,还擦枪走火怀上了他的孩子。

  冷静下来想,这个孩子虽然来得不是时候,却也弥补了穿越前心里的那点遗憾。

  怀都怀上了,而且据巫医推算小家伙在她肚子里也住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她虽然还没什么感觉,但也算有些交情了。

  明玉决定接受他或她。

  哪怕她不爱多尔衮,哪怕多尔衮的心里还有别人,都是大人问题,与孩子无关。

  想通这一切,明玉又开始担心起避子汤的药效来。毕竟之前她喝了不少,而且怀孕之前只停过几次,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明玉已经在心里做好了准备。不管有没有影响,她都不会像抛弃她的那对狠心父母一样扔掉自己重病的孩子。

  冬狩练兵还没结束,多尔衮是听了暗卫的禀告,说皇后忽然回宫要召见明玉,多尔衮觉得事有蹊跷,去问皇上,皇上顾左右而言他,显然不想让他知道。

  事关明玉,有什么是他不能知道的。

  多尔衮直觉能在冬狩的当口惊动皇后,还能让皇上忌惮的事应该不小,于是中途退出,让副将指挥练兵,临时向皇上告假,策马赶回皇宫。

  多铎听说达哲跟皇后一起回宫了,想到达哲还怀着孩子,有点不放心,急忙告假,也跟着去了皇宫。

  皇太极一看,多尔衮和多铎都走了,练兵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当场叫停,摆驾回宫。

  围场那边的练兵还没结束,多尔衮不能久留,把明玉接回王府,让巫医诊过脉,确认并无大碍,他安慰明玉两句后匆匆赶了回去。

  明玉松了口气,吩咐人骑快马把魏循找回来,她得问问避子汤的事。

  魏循听说明玉怀孕了,也吓了一跳,比送信的人还先一步赶到王府,将马鞭扔给随从直奔内院。

  彼时明玉正在暖阁等他,见魏循风尘仆仆赶回来,忙吩咐丫鬟给他倒茶。

  魏循知道明玉意外怀孕,因为避子汤的关系心里肯定特别惶恐,哪里还有心情喝茶。

  他挥挥手屏退了屋里服侍的,压低声音对明玉说:“我给你的避子汤是南边宫里的秘方。说是避子汤,其实是宫里嫔妃们调节月事用的药方,避子的效果也有,只不过比较温和,少有人用。”

  当时明玉求魏循给她找避子的药方,魏循就多了一个心眼儿。

  且不说明玉年纪还小,过早服用阴寒的避子汤对身体不好,就看圆房后明玉和多尔衮都是一身伤,不难想象当时是怎样的天雷勾地火。以这样的高强度,如果频率再跟上,怀孕是早晚的事。

  再说避子汤不是万无一失的,失败的案例,魏循在宫里也见过。

  服用避子汤之后意外怀上的孩子,多半会在怀孕初期流产,侥幸挺过前三个月,在之后几个月里胎死腹中的也不是没有。就算用名贵药材保胎保到生产,生下来的孩子都无一例外身体虚弱,早早夭折。

  能活过三岁的,魏循没见过。

  所以魏循给明玉推荐的避子汤,都不能算是避子汤,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能调节妇人月事的千金方。

  好家伙,明玉终于知道是谁在坑她了,不是砖家,是内鬼啊。

  没忍住在魏循的胳膊上拧了一把,魏循哎呦哎呦直求饶:“你若不想要,寻堕胎药打了便是。”

  结果拧得更狠了。

  魏循就知道,明玉也是个嘴硬心软的。

  等明玉松手,魏循一边呼撸胳膊,一边劝明玉:“你这么想就对了!这世道男人三妻四妾,根本靠不住,可儿子例外。你看皇后厉不厉害,也是这几年才绝了生儿子的心。”

  “男人不可能只属于你,可孩子是你的呀!母凭子贵的道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魏循语重心长:“你是睿亲王的嫡福晋,你肚子里这位就是睿亲王的嫡长子。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我是说万一睿亲王将来有个什么,亲王爵世袭罔替,你有儿子傍身,你的儿子能继承王爵,你也算终身有靠了。”

  剩下的话,魏循没明说,明玉也清楚。

  按照嫂婚制,若多尔衮真的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她有孩子傍身,便有了选择的权利。

  可以改嫁,也可以守着孩子以为多尔衮守节的名义,终身不嫁,避免成为众王公贝勒瓜分的对象。

  要知道被收寄的寡妇,是不可能做正妻的,比如娜木钟和巴特玛。

  若多尔衮真噶了,有资格收寄明玉的人其实并不多,比如皇太极,比如阿济格和多铎,比如豪格等亲王。

  多尔衮虽然狗,但跟这些人相比,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明玉绝望地想。

  于是留下这个孩子准备守节当快乐小寡妇的心越发炙热起来。

  历史上多尔衮死于三十九岁那年,那时候她也才……三十二岁,正是人生大好年华。

  明玉刚刚还脸色发白,现在忽然泛起红晕,唇角带笑,魏循不解:“在想什么?”

  明玉眨眨眼:“我决定生儿子,当寡妇。”这一胎不是就拼二胎,不生儿子不收兵。

  魏循:“……”我是这个意思吗,我。

  冬狩一连十天,多尔衮都没回家。

  在第十一天早晨,明玉接到了两白旗开拔去朝鲜的消息,有些惊讶:“怎么这么急?”

  没有出征仪式,没用家眷送行,她给多尔衮准备的行装也没人回来取。

  多尔衮出征,明玉例行进宫给皇后请安,问起这事,皇后笑道:“怎么你不知道?原本是有出征仪式的,皇上让萨满算好了吉时,可多尔衮忽然建议奇袭,只等朝鲜使团那边的消息传回来,即刻拔营征讨,打朝鲜一个措手不及。”

  巴特玛拍手叫好:“也就是镶白旗的马快,能在朝鲜反应过来之前赶到。要是换成南边那群饿死马饿死鬼,朝鲜国王都逃上江华岛了,人恐怕还没出山海关呢。”

  众人都笑,郭尔罗斯氏趁机拍明玉马屁:“大灾年的,谁都不好过。咱们这边能凑齐军粮,不让将士们饿肚子,那也是托了和硕睿盛夫人的福。”

  今年明玉的田庄大丰收,七成粮食卖给两白旗,三成卖给两黄旗,刨去各项成本、分红,以及部分折扣,净赚五十多万两白银。

  由于解决了军粮紧缺的头等难题,明玉被皇上接连几次嘉奖,赏珍宝无数,加封和硕睿盛夫人,是清朝建国以来第一个拥有土地、农户和独立超品封号的女人。

  论清朝最尊贵的女人,当属中宫皇后哲哲,皇后这个封号是超品,凌驾于所有命妇之上。

  可皇后的封号是基于皇后是皇上正妻这一身份,依附皇上而得,并非独立封号。

  明玉这个和硕睿盛夫人的超品封号,恐怕只有睿字与多尔衮有点关系,是完全属于明玉个人的独立超品封号。

  单论品阶,多尔衮是正一品,明玉是超品,比他还要高一级。

  同为超品,明玉见皇后可不下跪,不行礼,见亲王,哪怕是和硕亲王,点头即可。

  可谓名利双收。

  八旗之中,各王公贝勒府或多或少都有土地、田庄租给明玉。明玉大手笔,凡有土地出租者,可提前预支一年的口粮,以粮食折算租金。

  各家都得了实惠,仓中有粮,心里不慌,见郭尔罗斯氏带头称赞明玉,哪个又肯落后。

  索尼福晋佟佳氏接话道:“可不是吗,都托了睿盛夫人的福。也不怕各位笑话,往年一打起仗来,粮食都要交给大营,家里大人小孩子都没粮食吃,总吃肉满嘴起泡。今年好了,军粮凑齐了,家里粮仓也是满满的,冬天还有?????新鲜菜果吃,一家老小没有一个闹嘴疼的。”

  鳌拜福晋钮祜禄氏闻言点头:“这西洋粮食我吃着很好,玉米磨了细面,跟白面一个样,粗渣还能熬粥,玉米渣熬的粥可比白面糊糊香多了。”

  “可不是嘛,马铃薯和番薯也不错,挖了地窖装进去能吃一冬天。烤着吃,蒸着吃,炖着吃,变着法儿地吃,天天不重样。”苏克萨哈福晋富察氏笑着补充道。

  不但军中有粮,各家都得了实惠,从南边逃难来的灾民也被吸收一空。

  如今在盛京城附近,灾民都是香饽饽。

  于是更多人得了消息,从南边往北逃荒,其中居然还有不少山海关的守军逃兵。

  南边国库空虚,给军队的粮饷经过官老爷们的层层盘剥,真正下放到军队的不足三成。

  军队也有层层建制,落实到普通士兵手上的,只有每日两餐饭,每餐半个黑面馒头,就算一天的伙食了。

  相比春夏秋,冬天是最难熬的。因为不发冬衣,无论军官还是士兵一律自费保暖,每下完一场大雪都能冻死几十个。

  而军官老爷的私兵家奴们顿顿有饭有肉,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走两步都喘,更别说骑马打仗了。

  听说关外有粮食,投降之后还能分到土地、牲畜和女人,军功按人头计算,非常公平。

  只要有本事有能力都能搏出一个好前程。

  于是军队时有哗变。

  虽有坚城利炮,却人心浮动,城防不稳。

  其中粮食是最诱人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这也是皇太极破格册封明玉为超品夫人最重要的原因。

  明玉没问出自己想知道的,却收获了一堆称赞,只好淡淡谢过。

  越是处在风口浪尖上,越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明玉这边风平浪静,多尔衮那边战事顺利,内心却日夜煎熬。

  作者有话说:

  明玉:决定了,不生儿子不收兵!

  多尔衮:明玉当真喝了避子汤,她不爱我,也不会留下我们的孩子!我只是一个替身,一个死人的替身。

  小福临:额娘加油!阿玛加油!我自己也会加油嗷!

第71章 诛心

  开拔之前, 多尔衮先后问过保护布木布泰和明玉的两拨暗卫,逐渐拼凑出了避子汤事件的大致真相。

  原来明玉跟他圆房之后所喝的汤药,并不是他以为的助孕药, 而是货真价实的避子汤。

  暗卫只负责保护明玉的安全,其他一概不管,可见明玉总喝同一种药,便起了疑心。怕有人在药中下毒,就取了一点药渣回来, 试过之后无毒方才安心。

  为稳妥起见, 药渣并没扔,所以多尔衮问起的时候,暗卫直接拿了出来。

  多尔衮拿去给巫医辨认,巫医并没细看, 反而问他是从哪里得来, 竟然与之前庄嫔拿给他辨认的药渣一模一样。

  多尔衮心中一惊, 不想多说, 只问巫医这是什么方子。巫医毫不犹豫告诉他,是避子汤, 从药渣看极有可能是南边宫里的秘方。

  南边宫里……多尔衮第一个便想到了魏循。

  所以成佳氏跑到皇后面前揭发,也不算冤枉了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