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123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除此之外,明玉还租下了镶白旗所有闲置的土地,从郭尔罗斯氏那儿租下了肃亲王府五千多亩地,再加上从其他旗租赁的土地,总数足有数万亩之多。

  八旗之中,除了两白旗,其他旗都有屯兵,数万亩土地产出的粮食光靠卖军粮,肯定卖不完。

  而且据明玉所知,各旗都在暗中减少屯兵的数量,想效仿两白旗培养自己的精锐,以图在入主中原时建功。

  减少屯兵势必会腾退大量的土地,目前各旗都派了人在与魏循接洽,想把腾退的土地出租,租金以粮食进行结算。

  土地越来越多,粮食也会越来越多,而消费粮食的市场几乎没变。

  市场决定价格,供大于求,价格必然要降。

  如果想保持高价,必须扩大市场,增加需求。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入关前总兵力不足二十万,基本盘只有这些,想要扩大市场,增加需求,只有互市一条路可走。

  互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

  首先需要各国对互市的承认,基于承认愿意提供保护,并遵守互市规则。

  其次还要选定一个合适的互市场所,位置好,交通便利,以减少互市带来的运输成本和政治风险。

  最后还要拟定交易范围,比如粮食、马匹和铁器等在各国都是很敏感的,尤其在战时,能不能交易?????、如何交易都是问题。

  明玉需要一个有成功经验且有资源的指路人。

  互市这个词,多尔衮不是第一次听说,他不但听说过,还去过皮岛的互市。

  很繁华,很热闹,都是大宗交易。

  说实话,多尔衮当时很心动,甚至还让晋商出面在互市买过一大批军粮,价格比从南边买低很多,运输时间短,运费也便宜。

  只可惜毛文龙死后,皮岛互市大不如前,粮食、马匹不被允许交易,能够买卖的都是一些与战事无关的货物,比如药材、香料、毛皮等等。

  这次在朝鲜谈判时,朝鲜国王以重金买下皮岛,如今皮岛已经是朝鲜的地盘了。

  若他没有胡思乱想那些有的没的,早些与明玉沟通,买下皮岛送给明玉开互市该多好。

  作者有话说:

  凤林大君:巧了,皮岛是我的。

  作者:谢谢宝子们的支持,鞠躬。

第82章 奖励

  皮岛是毛文龙战败后机缘巧合逃上的一个荒岛, 面积不大,当时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因其位置好,来往便利, 被毛文龙开发成了一个交易黑市,从各国走私出来的东西都能拿到岛上交易,皮岛日益繁华。

  后来毛文龙搭上了朝鲜的凤林大君和辽东巡抚,这才让皮岛的黑市交易摇身一变成了互市,一时间名声大噪。

  皮岛最鼎盛时, 附近六七个国家同时派人登岛交易, 其中不乏大宗的战略物资,可谓盛况空前。

  如今皮岛被朝鲜买走,后悔也晚了。

  多尔衮把明玉抱到内室炕上坐好,给她脱了斗篷脱了鞋, 拿来迎枕给她靠着, 这才道:“互市是个好主意, 我支持你。凤林大君办过互市, 确实有经验,你想见他, 我可以给你引荐。”

  天知道说出这些话,对多尔衮来说有多难。

  “可凤林大君这个人……蹬鼻子上脸, 便是要向他请教,也不能让他看出来你在求他。不然他会提很多过分的条件。”

  多尔衮看着明玉的眼睛, 见明玉没有怀疑, 继续道:“这样吧,凤林大君到盛京来, 皇上很重视, 让各亲王府设宴款待。等轮到我这里, 我请他来府中做客,你顺便向他请教。”

  把凤林大君引荐给明玉,多尔衮一时半会儿还接受不了,他需要时间慢慢消化,慢慢说服自己。

  说服自己,在凤林大君看明玉的时候,心里肖想明玉的时候,不要失态,不要发狂,不要杀人。

  要不是征伐朝鲜之后,皇上有意让他带兵入关试探宁远城的虚实,进一步削弱南边的实力,为打进关内做最后的准备,太多事压在他肩上,分.身乏术。

  一个小小的互市,还难不倒他。

  从她提到凤林大君开始,多尔衮的脸就全黑了,刚才说帮忙引荐的时候,眼尾都憋红了,额上青筋鼓了又鼓。

  盛京这边的民风虽然开放,可女眷见不相干的外男也是不被允许的。

  就算皇上让各个亲王府设宴款待,明玉也只是负责操办,并不能去前院见客,更不可能与外男攀谈。

  多尔衮愿意支持她到这一步,明玉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

  因为这个要求有些过分,明玉本来没指望多尔衮能支持她,让她光明正大地向凤林大君请教。只想通过朝鲜来的侧福晋与凤林大君私下通些书信,暗中请教一二。

  如果能当面请教,效果肯定比通信要好。

  而且私下通信有风险,万一被有心人拿住,又是一场风波。

  “请客的顺序是怎么轮的?”算起来凤林大君到盛京也有半个多月了,若按权势排班,睿亲王府首当其冲。

  “礼亲王府排在第一个。”多尔衮说。

  按皇上的意思,多尔衮与凤林大君在战场较量过,比别人更熟悉,再加上多尔衮掌管吏部,是六部之首,无论怎么排睿亲王府都该排在第一个。

  多尔衮却以军务繁忙为由,请主管外事的礼部出面,由礼亲王府第一个宴请凤林大君。

  礼亲王在众亲王之中资历最老,又掌管礼部,也说得过去,皇上便允了。

  资历最老的礼亲王排第一,论资排辈,资历次之的郑亲王理应排第二,然后是英亲王,睿亲王府排第四。

  轮到睿亲王府,多尔衮又以明玉怀孕不到三个月胎像不稳,无法操持筵席为由,将凤林大君推到了豫亲王府。

  大清的亲王统共没几个,肃亲王豪格还在关外陪李自成吃土,人没回来,怎么算,下一个也该睿亲王府摆酒了。

  可多尔衮就是一个拖字诀,能拖一天是一天,一拖就是好几天。

  明玉之前并没关注过宴请的顺序,反正轮到睿亲王府摆酒,她就全扔给王府总管事,半点不操心。

  听多尔衮说礼亲王府排第一,明玉猜可能是按照资历排序,便没多问,而是道:“好,等着就是了。”

  只要能跟凤林大君见上面,她可以等。

  眼看日影西斜,明玉吩咐摆晚饭。晚饭明玉依旧没胃口,多尔衮依旧抱着她,一边往下顺一边投喂,竟也用了不少。

  吃过晚饭,多尔衮坐在内室的大炕上看书,一直看到初更末刻。

  明玉困得不行,打着哈欠提醒他:“你是在外间睡,还是去书房睡?两边都收拾好了。”

  按照盛京这边的规矩,妇人有孕无法侍寝,男人都要睡去别处,不能同房。

  多尔衮当然也知道这个规矩,可小别胜新婚,他不想跟明玉分开,一时一刻都不想。

  “我哪里也不去。”多尔衮放下书,看向明玉,“我跟你睡。”

  明玉哈欠打了一半,顿住,挑眉:“好。”

  你睡哪儿都行,不过别指望我伺候你。

  之前多尔衮在的时候,铺炕都是明玉,这回明玉也没假手他人,她是怀孕,又不是残疾,稍微活动一下也好。

  谁知多尔衮不让,也没叫丫鬟,自己蹲在炕上铺毡毯,铺褥子,铺棉被,放枕头,把卧具摆放得妥帖整齐。

  明晃晃只铺了一床被褥。

  明玉:“……”

  明玉无语躺下,很快睡着,半夜又醒来。

  虽然对方动作很轻,先掀开被子一角,挪出去,立刻给明玉掩好,明玉还是被一掀一盖产生的凉风给弄醒了。

  明玉怀孕之后吃饭不行,睡眠一直很好,不过睡得很轻,稍微有点动静就会被吵醒。

  “夜壶在外间。”明玉以为多尔衮要起夜,迷迷糊糊说了一句。

  多尔衮应了一声,趿鞋下炕,朝外间走去。

  明玉怕睡着了再被弄醒,索性支着眼睛等他,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人都等精神了,多尔衮才回来。

  见明玉还没睡,正一脸幽怨地等着他,多尔衮生平第一次有些窘。赶紧脱鞋上炕,钻到被子里抱住明玉柔软的腰身。

  然后再次不可遏制地……

  明玉虽然背对着多尔衮,还是清楚明白地感受到了对方身体的变化。被子再次被掀开,多尔衮要走,被明玉翻身按住了。

  四目相对,多尔衮轻轻呼吸,勉强朝明玉笑了一下:“我去外间睡。”

  明玉仍旧按着他的手腕,不让他起身,手顺着他的手臂向下,吐气如兰:“乖,闭上眼睛。”

  多尔衮身体一僵,他从小到大,还从来没被人这样掌控过。

  完全被女人操控的感觉很奇特也……很美妙,是一种全新且令人着迷的体验。

  不知倒了多少次手,明玉长长吐出一口气。

  总算结束了。

  为了睡一个好觉,不被中途吵醒,她尽力了。

  其实让多尔衮睡去外间也不是不行,可明玉了解这个男人,种马又偏执,不让他达到想要的目的,他就会变着法儿地折腾人。

  等两人都清洗好,重新换了干净的被褥,多尔衮心满意足地躺在被窝里,抱着明玉附在她耳边问:“手酸不酸?”

  明玉耳朵痒,伸手推他的脸:“你是不是故意的?你再这样,我可不帮你了。”她还怀着孩子呢。

  多尔衮轻笑,故意对着明玉的耳朵吹气:“当然不是故意的,是你对我太不上心了。其实有个加快的办法,你之前用过好几次,百试百灵,可你到现在还没总结出来。”

  明玉虚心请教:“所以办法是什么?”

  多尔衮卖关子:“下次,下次告诉你。”

  明玉最怕别人说一半留一半地吊胃口,心里猫爪似的睡不着,于是缓了一会儿又把手伸了下去,手感没变。

  这男人是真的狗。

  明玉手上用劲儿:“说不说?”

  多尔衮深深吸气,附在明玉耳边小声说了一句,明玉顿时脸颊爆热。

  这一次,多尔衮果然没折腾人,不过明玉演戏过了头,把嗓子哼唧得有点哑。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明玉醒来多尔衮已经走了,直到吃早饭人才出现。

  早饭照例抱着投喂。

  吃过早饭,多尔衮又骑马走了,临走时说中午回来吃午饭,让明玉等他。明玉欣然答应,没人给她揉胃,她也吃不下什么。

  说好了今天去看达哲,多尔衮走后,明玉也坐上马车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