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128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崇祯皇帝有时间陪朝臣们演戏,不愿意跟世家大族撕破脸,泥腿子李闯王可不管这些。

  攻进北京城之后挨家挨户打土豪,硬是从“清廉”的明朝官员家中抄出了七千万两白银。

  皇帝募捐二十万,闯王抄家七千万,明玉当时以后自己看岔了,特意数了数后面的零。

  等多尔衮带兵入关,李自成败出北京城,那些才被抄了家的“清廉”官员居然还能拿出银子孝敬多尔衮。

  这样的土豪韭菜,明玉不薅,也得让李自成和多尔衮联手给薅了。

  那还不如让她先来薅一拨。

  如今韭菜长在地里等着薅,明玉也找到了帮她薅韭菜的人,只差跟人家搭上话了。

  只要能搭上话,明玉相信自己一定能说服凤林大君与她联手。

  时间紧任务重,盯着韭菜的人太多,明玉不能再等,也不想再等了。

  明玉本以为多尔衮会直接拒绝,或者顾及她肚里的孩子不正面拒绝,选择跟她耍花腔。

  谁知多尔衮竟然痛快地答应了,当即起身,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端着酒杯朝凤林大君走去。

  不光明玉和众人,凤林大君本人也很诧异,见多尔衮端着酒杯走过来,他也只好端着酒杯站起身。

  宫宴还没开始,两人寒暄几句,各饮一杯,很快分开。

  宴会厅不小,虽然坐对面,明玉还是听不见两人的对话,只能从表情上判断,聊天过程还算愉快。

  多尔衮端着酒杯往回走,凤林大君并没跟,只遥遥端着酒杯朝明玉举了举,明玉刚想回应,就被多尔衮给挡住了。

  等多尔衮重新坐下,立刻有人效仿他去给凤林大君敬酒,人不少,把凤林大君团团围住,明玉想看一眼都难。

  “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明玉还等着跟凤林大君说话呢。

  多尔衮朝明玉无奈一笑:“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可人家不接话,我也没办法。”

  明玉挑眉:“你跟他提互市了?”

  多尔衮点头:“提了,他说他没兴趣。”

  明玉:“……”

  明玉垮下肩膀,多尔衮及时安慰她:“在朝鲜的时候,朝鲜国王答应用金子买你田庄里的粮食,价格随便你定,我当时没答应。若你愿意,照样作数。”

  半句不提凤林大君。

  明玉转头看多尔衮,表情认真:“那他可能买不起。”

  多尔衮:“……”

  “你知道我现在手里有多少田庄,多少土地吗?”明玉忧心忡忡,“你知道这些土地明年能产出多少粮食吗?别说用金子,就算用银子买,也买不起。”

  天灾不断,粮价飞涨,朝鲜国王买粮食肯定也只会买军粮,顶多为王室储备一些,断不会分发给穷苦百姓。

  明玉向多尔衮打听过,朝鲜人口不比大清多多少,军队人数比大清还少。

  除了朝鲜水师,所有军队都实行屯田,兵民不分。

  也就是说,朝鲜的基本盘还不如大清,根本吃不下过剩的产粮。

  即便多出一个销路,也只能让粮食的价格不至于下跌太严重,与南边那些土豪“韭菜”根本没法比。

  明玉端着酒杯站起身,多尔衮拦住她:“不就是一个互市吗?交给我。”

  “你有时间?”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不会怀疑多尔衮的能力,无论是安邦还是治国,他都是奇才,也是全才。

  明玉自然也不怀疑。

  可眼下蒙古朝鲜已定,入关被提上日程。宁远城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多尔衮肯定会越来越忙。

  而互市也不是开辟一个市场那么简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民生,非常敏感,非常复杂。

  多尔衮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又没有时间,累死也不可能两边兼顾。

  果然多尔衮动了动唇,没再坚持,却仍旧拦着不让明玉去给凤林大君敬酒。

  僵持中,对面那拨敬酒的人散了,不等第二拨上来,凤林大君端着酒杯晃晃悠悠走过来,在桌前站定。

  作者有话说:

  凤林大君:有被美到,不请自来。

  明玉:来来来说正事。

  多尔衮:来,说,谁先说?

  作者:有肥章兮~谢谢支持~鞠躬~

第86章 暗算

  凤林大君朝明玉举杯:“在朝鲜的时候, 我承诺睿亲王用金子买夫人种的粮食,有多少,买多少。睿亲王?????说他回来要与夫人商量, 不知道商量得如何了?睿盛夫人可愿意给我这个面子?”

  原来想买粮食的不是朝鲜国王,而是凤林大君。

  明玉转头看多尔衮,都没听他提起过,多尔衮正提着茶壶往她的酒杯里倒茶水。

  明玉决定先不跟多尔衮计较,于是端起茶盏, 扬起笑脸:“久仰凤林大君之名, 买粮食的事好说。”

  凤林大君望着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心上人,心中苦涩,唇角依然带笑:“在夫人面前没有什么凤林大君,杏花楼前便与夫人自报家门, 在下李淏, 夫人唤我名字就好。”

  几杯酒下肚, 把他刚才的敲打全忘了。

  见明玉举杯, 多尔衮先一步与凤林大君碰杯,要不是凤林大君早有准备, 手中的酒杯不是掉了就是碎了。

  “福晋有孕在身,这杯酒由我代劳。”多尔衮再一次宣示主权。

  长这么大没爱上过什么人, 第一个让他倾心的女人居然是有夫之妇。进一步没资格,退一步不甘心, 凤林大君一时间进退两难。

  仰头饮下伤心酒, 凤林大君并不理多尔衮,只跟明玉说话:“还不知怎样称呼夫人?”早就想问她的名字了。

  明玉张了张嘴, 多尔衮替她回答:“大君不必客气, 唤睿盛夫人便好。”

  果然连问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凤林大君被拒绝也不生气, 甚至很能理解多尔衮。

  若是换成他,有幸拥有这么美这么有本事的女人,他可能会把她锁在家里,谁都不让见。

  就在凤林大君不抱任何希望,却赖着不肯走,自顾自往杯中倒酒的时候,对面响起清甜女声:“博尔济吉特·明玉,你可以叫我明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玉,连名字都这么合他心意。

  从见面开始,凤林大君的言行举止都很正常,哪怕此刻微醺,都没有任何失态,可明玉就是感觉哪里怪怪的。

  大约是朝鲜战败,而且败的有点惨,导致凤林大君心情低落吧,那她就跟他说点高兴的。

  比如发财。

  明玉斟酌措辞:“我听说凤林大君……”

  “在下李淏。”

  还挺执着,明玉改口:“我听说……李淏你曾经与皮岛的毛文龙一起开过互市,而且做得很大,是不是真的?”

  凤林大君没想到明玉会问这些陈年旧事,他与毛文龙一起在皮岛开互市的时候,他还没成年。

  那会儿也没什么正事,就喜欢四处游历,结交朋友,顺便打听他那个被叛军劫走的妹妹。

  有一次在海上遭遇风暴,船被吹上皮岛,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毛文龙。

  当时皮岛还只是一片石头滩,寸草不生。

  岛上有黑市,所有交易货品大部分是走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抢来的,交易秩序混乱。毛文龙既是明朝将领,又是岛主,更是海盗头子。

  毛文龙与凤林大君一见如故,留凤林大君在岛上小住。凤林大君就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利用地理优势在皮岛开设合法的互市,交易大宗商品,取缔黑市,禁止所有海盗行为。

  毛文龙还真听了,在皮岛开互市,生意越做越大。

  因为凤林大君的支持,朝鲜是第一个加入皮岛互市的国家,被允许交易的货物品类放得很开,主要包括粮食、马匹、人参和各种海货。

  朝鲜也因此受益。

  后来周围几个国家相继加入,皮岛互市盛极一时。毛文龙也成了皮岛上真正的土皇帝,即便没有明朝的支持,自费打仗,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直到毛文龙被袁崇焕以十二条大罪斩首,皮岛互市才逐渐衰败直至消失,重新变回一座荒岛。

  毛文龙死了,凤林大君对皮岛还是很有感情的,于是自掏腰包以朝鲜的名义从皇太极手中将皮岛买下。

  如今他是皮岛的新岛主。

  思绪飘得太远,明玉又问了一遍,凤林大君才回神,点了点头,说了一声不错。

  有时候野史也很靠谱,明玉继续试探:“现在皮岛怎样了?”

  凤林大君“啊”了一声,彻底回神:“追思故人,皮岛被我买下来了,现在荒着。”

  那么好的位置,只为追思故人太可惜,明玉再进一步:“你就没想过重开互市?”

  还真没想过。

  今时不同往日,皮岛互市兴盛的时候,正是朝鲜、明朝和后金战事相对稳定的时期。各国虽然明争暗斗,倒也愿意为了各自的利益互通有无。

  现在不一样了。

  明朝换了皇帝,新皇帝刚愎自用,以雷霆手腕扫除阉党,把那些给先帝捞银子的太监杀了个干净。宁可搞募捐也不愿意搞经济,应该不会支持互市。

  大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八旗以弓马治天下,从来没懂过经济。有银子就花,没银子就抢,多半也不会支持互市。

  朝鲜更微妙,以前跟着明朝,现在被多尔衮打服了改投清朝。再加上这几年年景不好,国内闹粮荒,人参都拿来充饥了,附近海货也被打捞一空,拿什么开互市。

  想到粮食,凤林大君眸光闪了闪,看向明玉。明玉抓住机会赶紧点头:“我想开互市卖粮食,可行吗?”

  大灾之年,粮荒在哪里都是主旋律。朝鲜缺粮食,明朝缺粮食,哪儿哪儿都缺粮食。粮食是硬通货,粮食可换万物。

  开互市卖粮食,可行,当然可行。

  没有比这个更可行的了。

  可互市都是大宗交易,只卖粮食的话,她有那么多粮食吗?

  凤林大君看了多尔衮一眼,沉着声音问:“你手上有多少土地?”

  明玉说了一个数,凤林大君闭了闭眼,摇头:“粮食你还是卖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