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163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原来的互市只有明玉一家,是单方面的买卖或者交换。现在的互市货品琳琅满目,是真正的多边互市交易场,基本恢复了皮岛当年的繁荣。

  当然粮食在互市中依然是主旋律和抢手货,有些来晚了买不到粮食,或者囊中羞涩买不起粮食的,也会选择买些粮种回去。

  这些神奇的种子能在大灾之年顽强地结出粮食,收成虽然不多,却也不至于让土地荒芜,让人们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只不过因为战事的原因,皮岛互市允许明朝参加,却不再向明朝售卖军粮,民间采购并不受限制。

  于是产生了连锁反应,明朝官员家中酒肉臭,各地驻军营里人吃人,加剧了军队哗变。

  哗变的军队能跑到关外的都跑来了,跑不过来的就近加入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不为别的,只为能吃顿饱饭不至于饿死。

  与明朝相比,皮岛互市对李自成的农民军相当友好,允许他们不带货品只拿银子登岛买粮食或粮种。

  为此,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给多尔衮写了好几封感谢信,感谢多尔衮和明玉?????对他们的额外照顾,并邀请多尔衮与他们合兵一处共同覆灭明朝,然后划河而治,黄河以北归多尔衮,黄河以南归李自成等人。

  晚上躺在被窝里,多尔衮把李自成信里的内容跟明玉说了,问明玉的意见,明玉不答反问:“你是怎么想的?”

  这些年相处下来,就算多尔衮行事多吊诡,明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摸出了一些门道。

  多尔衮跟皇太极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皇太极确定要做的事,通常不会征求别人的意见,只有犹豫不决的才会,多尔衮正相反。

  心里犹豫什么,他是不会让别人知道的,怕别人揣摩他的心思影响他的决策。

  只有那些确定要做的事,他才会说出来广泛征求意见,一来查缺补漏,二来显得他平易近人,三来试探别人对此事的态度,提前扫清障碍。

  还有一点特别矛盾,就是他既别人猜到他的想法,与他心意相通,又怕别人猜到他的想法,从而拿捏他。

  这就导致了原来跟着皇太极的那一拨人总觉得多尔衮天威难测,完全摸不到门道不说,还经常踩雷。

  于是朝堂上再没人敢效仿范文程去揣摩圣心了,朝臣们说话做事变得非常客观,完全不带感情色彩,这样反而更安全。

  明玉有时候能揣摩出一二,可她平时太忙,此时太困,没兴趣也懒得揣摩多尔衮,索性直接问。

  多尔衮有被敷衍到,见问也不说。他不想说明玉还不想问呢,打了个呵欠道:“夜深了,歇吧。”

  多尔衮憋了一肚子话哪里肯歇,抱着明玉挠痒痒,明玉只是笑忍着不回话,看他能怎样。

  谁知他一把扯开她的小衣。明玉睁大眼睛,昨天闹到半夜,今天一大早起来上朝,他怎么还有精力?

  明玉求饶:“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火已然烧起来,说也不行了。

  直到明玉嗓子都哼哼哑了,多尔衮才心满意足地翻身躺在炕上,用沙哑地声音道:“你说。”

  明玉瞪他:“下次换我在上面。”

  多尔衮:“……”

  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多尔衮将明玉扯起来抱坐在身上,瞬间状态拉满,令明玉心惊。

  她一个良家女子跟种马本马较什么劲儿啊,最后倒霉的还是她自己。

  被狠狠掂两下之后,明玉力竭软软伏在多尔衮坚实的胸肌上举白旗:“我说,我真说!”

  不等对方再问,明玉抢答:“你不会与李自成联手。”

  多尔衮又掂了两下:“为什么?”

  这还用问,明玉哼哼着反问:“你自己的胃口有多大,心里就没点……数吗?”

  如果多尔衮只想与李自成划河而治,早就动手了,又怎么会等到今天?

  多尔衮哈哈大笑,严丝合缝地抱着明玉起身,去了后罩房的温泉,尽情享受与人身心合一的感觉。

  温泉池里的浪涌又哗啦哗啦到半夜,明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内室,什么时候睡着的,只知道醒来的时候多尔衮已经走了。

  多尔衮没有拒绝李自成平分天下的邀约,在给李自成的回信中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对关内的大好河山非常感兴趣,只不过打下宁远城和山海关之后兵力有所折损,想休养个一年半载,请李闯王等一等他。

  李自成接到回信,冷笑一声:“宁远城是被火炮轰塌的,等骑兵进城里面都没有活人了,怎么可能折损兵力!”

  说到这里,李自成羡慕死了,他要是有那么多火器那么多炮弹,何愁大事不成。

  只可惜世上只有一个睿盛夫人,被多尔衮抢先娶回了家,别人只有平白羡慕的份儿了。

  军事宋献策手摇羽扇笑道:“多尔衮手里有军队有银子有火器,可拿下山海关之后久未寸进,大王以后是何因由?”

  李自成眼睛微眯:“肯定不是信里说的这个因由,莫非……他在清廷受人掣肘?”

  宋献策笑着点头:“派去盛京的细作打探到,豪格经常在朝会上忤逆多尔衮的意思,有一次更明说多尔衮要造反。据臣所知,豪格因入关有功,重新被清廷的小皇帝加封为和硕肃亲王,加辅政王。”

  “若真如信中所言,多尔衮能在关外一手遮天,他的死对头豪格怎能重获亲王爵?一个朝廷有了摄政王,怎会还有辅政王!”

  论亲疏远近,豪格是清廷小皇帝的兄长,自然要比多尔衮这个叔叔更亲近些。

  时间也能对得上,多尔衮攻打宁远城的时候,豪格还带兵在关内扫荡,等宁远城被攻陷,豪格正好自关内大胜而归。

  豪格可是多尔衮的死对头,皇太极在的时候就听说二人不合,现在皇太极没了,多尔衮趁乱把持朝政,豪格肯定不会心服。

  入关之前,豪格重新成为正蓝旗旗主,若小皇帝倒向豪格,两黄旗也会倒向豪格。

  也就是说,八旗之中,豪格现在很可能手握三旗,不然以多尔衮的性格,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豪格成为辅政王。

  如果他没记错,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是多尔衮上台之后,从亲王降到郡王的。

  济尔哈朗虽然被降爵,好歹保住了旗主之位。原来的镶红旗旗主岳托,直接被多尔衮贬为庶人,从亲王到骑兵,在大凌河阵亡。原来的正红旗旗主代善,死后都没能幸免,同样被多尔衮降为郡王。

  现在两红旗旗主是代善的第二子和第三子,与多尔衮有杀兄之仇,也不是没有可能倒向豪格。

  经过这一番分析,再看多尔衮的回信,李自成终于品出点味道来了:“北边这是在内斗啊,多尔衮手里只有两白旗,所以他不敢入关南进。”

  宋献策羽扇一停:“他给大王写这封信无非是想拖延时间。若大王信了他的鬼话,等多尔衮收拾完豪格腾出手来,大王恐怕还要分神对付他。”

  李自成“啪”一拍案几,震得桌上茶盏跳了跳:“想得美!”

  几天后,李自成下令攻打北京城。

  作者有话说:

  多尔衮:我要入关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明玉:不要,没空。

  多尔衮:也是,南边在闹瘟疫,到处都是死人,你看见会害怕的。

  明玉:忽然有空了,我跟你一起去。

第107章 变故

  明朝已经烂到根基, 当官的吃肉,当兵的土都没得吃,谁肯好好打仗。

  除了在几个军事重镇遭遇一些像样的抵抗外, 其他地方的军队投降的有,逃跑的有,负隅顽抗的几乎没有。

  李自成一路顺风顺水打到京郊,却在京郊遭遇了奉旨前来勤王的卢象升。

  冤家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明军缺吃少穿战斗力下降, 李自成差点再次被卢象升打回西北老家吃土。

  干掉卢象升之后, 李自成这边也伤了元气,好死不死又在紫禁城外遭遇刚被崇祯赦免不久的前蓟辽总督洪承畴,不得不率军与洪承畴带领的禁军展开巷战。

  洪承畴善用兵法,善用火器, 可兵法在巷战无用, 明朝最厉害的火器都在宁远城, 禁军手里只有火.枪火铳, 杀伤力十分有限。

  最后洪承畴力战不敌,以死殉国, 李自成也被打得灰头土脸,带兵冲进紫禁城的时候脸都被禁军放火.枪的烟给熏黑了, 毫无形象可言。

  与此同时,多尔衮正在山海关办誓师大会。

  接到李自成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消息, 他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 朝城下整装待发的八旗军队喊话:“杀李自成者,封固山额真, 赏银万两!”

  八旗军队厉兵秣马早在山海关等烦了, 迫不及待入关建功立业, 如今一听还有这好事,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着杀杀杀。

  等隆重的出征仪式办完,大军兵分两路。东路多铎带队,领正白旗、正红旗和镶蓝旗直扑北京,与李自成正面交锋。西路豪格带队,领正蓝旗、镶红旗堵住李自成和其他路农民军回西边老家的路。

  多尔衮居中,领镶白旗坐镇山海关,两黄旗留守盛京。

  其中东路军对外宣称接到明朝太子送来的求援信,携太子入关助明朝铲除李自成。

  因此,东路大军一路开到京郊并没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阻拦。

  李自成在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听说了山海关那边的动静,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什么内斗!

  什么受人掣肘!

  什么拖延时间!

  都是障眼法!

  他前脚才跟卢象升和洪承畴打完,才消灭了明朝最后的勤王军,逼死崇祯,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多尔衮后脚在山海关起兵,跟他玩起了携太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明明多尔衮跟他目标一致,都想要明朝的江山,可推翻明朝的苦活累活都让他干了,逼死崇祯的罪名也让他担了,多尔衮这时候派兵过来捡胜利的果实,哪有这样的好的事!

  可多尔衮手里有大杀器,把宁远城都轰塌了,谁不害怕。

  李自成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跑,以后再徐徐图之,这时再看紫禁城?????越看越气,怎能把这里的一砖一瓦留给多尔衮!

  于是打算效仿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

  当李自成临时召集士兵准备搬柴泼油的时候,前线战报到了,说多铎已然兵临城下,再不跑就跑不成了。

  李自成只好忍着气逃出紫禁城,匆忙往西而去,结果还是慢了一步与多铎遭遇,被大炮轰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在出征之前,明玉提醒多尔衮提防李自成狗急跳墙火烧紫禁城。多尔衮记在心里,私下叮嘱多铎,让他一路急行军,不得拖延,遭遇李自成只用炮轰不必恋战,以攻占紫禁城为第一要务。

  毕竟西路还有豪格。

  所以多铎并没全歼李自成,而是将他留给了豪格。

  豪格看见李自成气就不打一出来。当年他要不是为了策应李自成,也不至于遭遇洪承畴被按在地上摩擦,丢了亲王爵和兵部。

  也不至于着急建功,着了范文程那个老东西的道儿,争取带兵入关的机会,险些永远留在关内。

  说来说去,都是李自成的错!

  豪格打不过严阵以待的洪承畴,还打不过仓皇出逃只剩下半条命在李自成吗。

  李自成率残部逃出北京城后,在山西被豪格堵住团灭。

  其实多尔衮很想去东路带兵,代表清朝第一个入主紫禁城,可有了上次入关的教训,他生怕明玉母子再遇到什么危险。

  明玉太美,太优秀,觊觎她的人实在太多,不留下看着多尔衮不放心。

  得知多铎顺利进入紫禁城,且紫禁城完好无损,多尔衮回家把消息告诉了明玉,明玉捂着心口说:“还好多铎够快!”

  历史上,紫禁城被李自成一把火烧了,过火面积非常大,只有外围的武英殿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