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17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本来想留她的贴身侍女,可一想到她昏迷时拉着他的手哭着喊他名字的可怜模样,多尔衮莫名有些心软。

  而且她的那个贴身侍女看起来不太机灵的样子,最早发现异样,只知道死命撞门,连喊人过来帮忙都不会。

  要不是他听见撞门声及时赶到,现在躺在炕上的就是一具尸体了。

  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成了鳏夫,到时候还要被逼联姻,麻烦。

  明玉也觉得这样问不太适合,毕竟多尔衮才救了她的命,可他张嘴没好话,直接把天聊死了,让她怎么接啊。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明玉忽然想起收拾花房的时候好像收拾出一张小榻来,忙道,“地上凉,容易受寒,我让人搬张小榻过来你睡。”

  多尔衮淡淡“嗯”了一声,转身去了浴房。

  明玉让人把小榻搬了进来,搬是搬进来了,可没人敢动地上铺着的虎皮褥子。明玉叹口气,颤巍巍下床料理,她才卷起褥子,丫鬟们就在娜塔的指挥下齐心合力把小榻紧挨着大炕放好了,贴的严丝合缝。

  明玉才要开口纠正,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多尔衮走了进来。

  娜塔忙低头垂目,带着丫鬟们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

  明玉抱着虎皮褥子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尴尬死了,多尔衮走过去接过褥子,弯腰铺在小榻上,垂眼看她。

  明玉下意识后退两步:“离炕太近会不会热?你要是不习惯……”

  多尔衮秒懂她的意思,将小榻往外拉了拉,靠窗放好,躺下。

  明玉这才蹑手蹑脚地上炕,吹熄了灯烛。

  作者有话说:

  毒花: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明玉&多尔衮:闭嘴!

第18章 金主

  翌日用过早饭,明玉把前院管事叫了来,让他帮忙典卖些嫁妆,管事一脸懵:“福晋,贝勒府的银子不够您用吗?”

  明玉笑:“贝勒府的银子是墨尔根代青的,我的嫁妆是我自己的,我自己要用银子,当然要用我自己的嫁妆换。”

  话是没毛病,可一家人至于分的那么清楚吗?

  不过福晋发话了,管事只能照办。

  嫁妆抬出后院,管事没敢直接拿去典当,而是让人径直抬去了前院书房。

  “又怎么了?”见管事一脸愁容,多尔衮放下笔。

  管事抹了把冷汗道:“福晋让奴才帮着典当嫁妆,奴才不敢。”

  多尔衮知道明玉是为了买种子筹钱:“嫁妆是福晋的,她想怎样处置便怎样处置。”

  管事嘬牙花:“话是这样说没错,可蒙古来的东西太打眼,福晋典当的嫁妆又名贵,这要是给人认出来……”背后指不定怎么编排贝勒府呢。

  这管家要不是母妃当年的陪嫁,对母妃对他都忠心耿耿,多尔衮根本不会用他。

  脑子笔直,跟明玉那个贴身侍女有一拼,半点不会迂回变通。

  多尔衮暗示他:“福晋只说要你帮着典当,又没说卖给谁。”

  管事挠挠脑袋:“典当还能卖给谁?当然是当铺啊。”

  多尔衮气笑了,指自己:“我买,卖给我,行吗?”

  管事恍然,还能这样,转念一想,又蔫吧了:“中馈归福晋管,您的私库也上交了,您手里也没那么多银子啊。”

  福晋让他典当的那些嫁妆,粗算一下,大约值五六千两。

  多尔衮忍无可忍,扔出手里的毛笔砸在管事头上:“我要用银子,你去账上支取便是,就算福晋知道了,随便编个理由搪塞过去,福晋还能派人查我不成?”

  管事如醍醐灌顶,对呀,福晋也说了,贝勒府的银子是墨尔根代青的,墨尔根代青用自己银子,她又怎会去查!

  忙捡起地上的毛笔,放回书案,屁颠屁颠支钱去了。

  多尔衮想说,等两天再去,不然也太假了,可管事早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这么快!”才把东西交给管事,一个时辰都?????没到呢,东西就卖了,足足卖了七千两。

  远远超出明玉的预期。

  到底是多尔衮手下得力的,这效率也是没谁了,明玉忍不住感叹,想起什么又问:“当票呢?”

  等她赚了钱,那些嫁妆还是要赎回来的。

  “啊?当票?”管事有点傻眼,光想着怎么换银子了,竟把当票这回事给忘了。

  东西是墨尔根代青买的,他上哪儿找当票去?

  可典当的东西,没有当票也说不过去啊!

  管事心力交瘁,从前十四贝勒府只有墨尔根代青一个主子,大事由墨尔根代青做主,小事循旧例,几乎不用动脑子。

  自从福晋来了,大事小事就没断过,管事晚上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生怕出什么岔子,本来就不算多的脑汁眼看绞干了。

  见管事两眼发直,明玉让娜塔把银票还给管事,好脾气地给他解释:”这些嫁妆早晚要赎回来,不能典死当,你拿回去跟当铺说,活当,要当票。”

  死当没有当票,给的价钱也会高些。

  怪她当初没说清楚。

  管事拿着银票,满头大汗。

  明玉挑眉:“怎么了?是有什么难处吗?”

  管事本来就心虚,又是个老实不会扯谎的,闻言噗通跪在地上,愁眉苦脸地说了实话。

  明玉:“……”

  安抚了管事一番,明玉拿着银票去了前院书房,多尔衮瞧见她手里的银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等明玉开口,淡声说:“怎么,东西能典给当铺,不能卖给我?”

  明玉一滞,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改口:“多谢。”

  她的那些嫁妆虽然件件都是珍品,来自蒙古草原也算稀罕,可多尔衮曾经征伐察哈尔部,且大获全胜,缴获的珍宝全部登记在册,明玉接管贝勒府的中馈时早已核对过。

  这些珍宝对别人来说是珍宝,在多尔衮眼中,可能只是一堆无用的玩意儿。

  他买她的嫁妆,大约是怕这些嫁妆流到市面上被有心人利用,也可能只是单纯怕丢面子。

  可不管怎样,他都帮了她的大忙,值得一声谢。

  “钱货两清,不必谢我。”多尔衮写完最后一笔,抬眸,“府中总管的位子还空着,范大人给我推荐了一个人,你也一并见见吧。”

  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府中总管在外院当差,一般是男主人的心腹,明玉无意插手。再说,等那批种子到了,她也要忙起来,哪有时间管外院的事。

  明玉婉拒,想了想补充说:“找个脑子灵光点的,省心。”

  多尔衮有被内涵到,扯了扯唇角:“这个人在福建的市舶司做过官。”

  为演好古装剧,明玉做过不少功课,当然知道市舶司是古代对外贸易的唯一政府机构。

  西洋种子进口肯定要经过市舶司的层层审批,这个人在市舶司做过官,还是在福建的市舶司……

  明玉走到门口又折回来,自来熟地找了把椅子坐下,又朝多尔衮道了声谢。

  这回真心实意。

  多尔衮敷衍地“嗯”了一声,继续伏案办公。

  枯坐了半个多时辰,喝了好几盏茶,中途去了一趟恭房,也没见有人来。

  明玉有些坐不住了,走到书架前想找本书看解解闷。

  “《山海经》在第三层从左边数第五本,有插画。”多尔衮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推荐道。

  明玉撇撇嘴,并没理会,动手翻了翻《齐民要术》,发现看不懂,又放下,拿起旁边的《农政全书》来看。

  这本《农政全书》更加浅显,也更实用,里面详细记载了如何种番薯,如何种棉花,如何养殖牲畜,连如何预防病虫害都有。

  “你识得汉字?”多尔衮再次停笔,看向明玉。

  繁体字勉强认识一点,明玉不敢托大:“能看懂几个字。”

  多尔衮颇为诧异,蒙古女人很多连蒙文都认不全,更不要说复杂的汉字了。

  整个汗王后宫,据他所知,只有布木布泰一个人能看懂满蒙汉三族文字,大福晋可熟读满蒙文,汉字勉强认得几个,其他人都是睁眼瞎。

  放眼整个大金朝,也只有大汗和他能算得上精通满蒙汉三族语言,能用汉字书写文章,回复信件。

  多尔衮第一回 认真打量明玉,见她看得专心,试探着问:“看到哪里了?”

  “种番薯。”明玉头也不抬,流利地读了一段,评价道,“写的真详细,很有用。”

  “番薯是什么?”多尔衮喜欢看军事典籍,对农事不感兴趣,并没看过这本书。

  之前要是有人问她番薯是什么,明玉还真解释不出来,看过书就不一样了。

  她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番薯是一种从西洋传过来的农作物,耐寒耐旱,且产量惊人,生吃脆甜,蒸熟软糯,烤着吃最好……吃。”

  对面男人渐渐蹙起眉,明玉咽了下口水,好像跑偏了。

  忽然想起曾经演过的一部都市精英剧,剧中她饰演女主,是一个精明强干的美女企业家,为了融资上市,每天给各路风投大佬讲故事,长袖善舞,舌灿莲花。

  明玉闭了闭眼,瞬间戏精附体。

  多尔衮坐拥金山银山,是未来的和硕睿亲王,以后还将是清朝入主中原第一人,未来权倾天下的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要是他再多活几年,恐怕就没顺治和孝庄什么事了。

  现在坐在她面前的,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负心汉狗男人,而是全国,哦不,全世界最牛逼的投资人,有钱又有权。

  明玉忽然觉得自己典卖嫁妆的行为傻透了,明明可以用别人的钱赚钱,为什么她这么想不开,非要用自己的?

  她到底在矜持什么,面子重要还是钱重要。

  当然是钱重要!

  去他妈的情情爱爱,等她有了钱,成了富婆,谁还敢不给她面子,什么样的小奶狗小狼狗睡不到?

  忽悠吧,姐妹,请开始你的表演。

  想通这一切,明玉朝多尔衮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的职业微笑,将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好处娓娓道来,从粮食讲到粮草,从致富讲到安民,从偏安一隅讲到全国推广。

  讲到全国推广时,多尔衮打断她:“不一定做得到。”

  明玉毫无节操拍马屁:“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