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172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一箭双雕,用心险恶。

  魏循领命去查,多铎染病果然与其中一个瘦马有关。多铎喝下井水退了烧,第一件事便是亲手结果了两个外室的性命,并放火烧了自己的外宅,以杜绝天花传播。

  不过因为医治不及时,也可能是强行改写命运的结果,多铎身上的症状比福临要严重许多,命是保住了,却落下一脸麻子。

  哪怕每天用灵泉水“刮骨疗毒”,也收效甚微,脓疱消肿之后麻坑永远留在了脸上,像是对他花心的惩罚。

  福临虽然不配合,架不住父母心狠,每天一个抱着一个不停上药,等脓疱退了脸上并没留下任何痕迹。

  多铎摸着脸上的麻坑,非说明玉公报私仇,不给他治脸,害他毁容破相,被多尔衮冷飕飕回了一句:“你再逛青楼养外室,下次就不是毁容,是送命了。”

  从此,多铎收敛了心性,辅助多尔衮处理朝政,却也恨毒了汉人。

  并把这种仇恨充分体现在了剃发这件事上。

  凡归降者必须剃发,是先汗定下的规矩。汗位传到皇太极手上时,因为皇太极重用范文程的关系,很多大政方针都有变动,唯独剃发这一条原封不动地执行了下来。

  就算是范文程本人,为表诚意也跟着剃了脑袋。

  明玉问过多尔衮,旗人为什么要留剃发,到底是因为宗教原因,还是为了打猎图方便。多尔衮也说不清楚,他的理解是为了区分敌我。

  类似于黄巾起义,因为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所有黄巾军成员都头裹黄巾,以示区分。

  穿越之前,明玉虽然演过不少清宫剧,却不是很喜欢清朝,一来是因为清朝末年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人觉得很气气愤很丢脸,第二个原因就是颜狗实在接受不了清朝男人过于奇葩的发型。

  明玉曾经一度怀疑,女真人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比如祖传秃顶,所以要提前把脑门剃光。

  这种奇葩发型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劝退了不少男演员,脸不够小,颜值不耐造的,真不敢接清宫戏。

  如果说从前多尔衮是满蒙第一美男子,汉人剃发之后,他说自己是满蒙汉第一美男子,明玉也相信。

  这发型真的太挑脸挑颜值了。

  幸亏多尔衮怎么吃都不胖,他但凡稍微胖一点,脸稍微大一点,下颚线稍微钝一点,硬朗的感觉稍微减一点,整个造型就垮了。

  这一日多尔衮难得早回家,陪明玉和福临吃了晚饭。福临吃饱就困,被奶娘抱到西跨院去哄睡。多尔衮没去书房处理政务,吃完就歪在外间的大炕上看书,明玉不喜欢晚上看书,就躺在多尔衮大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聊天。

  “快到年节,你怎么反而闲了?”明玉仰起脸问。

  往年,多尔衮还不是摄政王的时候,年底都忙得脚不沾地,怎么当上摄政王,入了关,反而清闲起来。

  这不正常。

  多尔衮放下书,抬手揉了揉眉心:“最近出了点事,心烦。”

  因为这事,朝会上已经吵了好几天,奏折雪片似的飞到乾清宫,不用看都知道写了些什么。

  乾清宫也不消停,时不时有人求见,说的都是一个事,让多尔衮烦不胜烦。

  索性避回武英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多尔衮想在圣贤那儿讨个主意。

  多尔衮的手段明玉是知道的,能让他心烦的事应该不是小事,明玉将脸转到多尔衮那边:“出了什么事?很棘手吗?”

  书里的圣贤都是汉人的圣贤,自然向着汉人说话,明玉出身蒙古,还算中立,倒是可以跟她聊一聊:“按祖训,凡归降者先剃发,可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发是不孝。剃发令颁布下去,遭到了朝臣和百姓的集体反对,京郊甚至有人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多铎带兵去镇压,杀了不少人。”

  明玉心惊,对了,还有这茬。

  作者有话说:

  多尔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明玉:啧,你们祖传那发型是真的丑。

  多尔衮:……

  明玉:当然,你长得好看,你除外。

第112章 圣旨

  反清复明的口号从清朝入关开始就没断过, 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其一是臭名昭著的屠城,民众不得已奋起抗争,其二是明朝残存势力仍在, 建立了一些组织,比如天地会、红花会什么的,其三就是她眼前这位爷搞出的什么剃发异服令,可劲儿试探汉民族文化的底线,还义无反顾地拉低了中国人的整体颜值。

  到今天明玉才知道, 原来剃发异服令不是多尔衮一个人搞出来的, 而是女真人的祖训。

  大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意思。

  这事要是多尔衮一个人搞出来的,明玉还有把握说服他,祖训的话……就得好好想想了。

  明玉坐起来,倾身过去, 脸贴脸, 眼也不眨地盯着多尔衮, 把多尔衮都看毛了:“跟你说正事呢, 总盯着我看做什么?”

  明玉眨眨眼:“多尔衮,你可真好看。”

  几年相处下来, 多尔衮也总结出了明玉的一些行为习惯。她真心夸他的时候,一定没好话, 得细品。她有事求他的时候,才会不吝惜溢美之词地夸奖。

  换成别人, 多尔衮才没心情搭理。可明玉不一样, 他就喜欢明玉夸他,夸他长得好, 身材好, 那啥大那啥好, 他都很受用。

  “嗯,确实,大家都这么说,你很有眼光。”明玉夸他,他就反夸回去,倒看看明玉又想求他什么。

  结合刚才的话题,多尔衮猜明玉可能会求他日行一善,少杀人。

  下巴被人抬起来,明玉漂亮的脸蛋在眼前无限放大:“多尔衮,我说句真话,你别不爱听。”

  多尔衮偏了偏头,摆出一个洗耳恭听的姿势,明玉又甩出一个彩虹屁:“那个?????……就是你们祖传的这个发型,我在盛京住了这么久,只看见两个人留着还挺好看的。”

  “两个?”多尔衮丝毫不怀疑其中一个是他,那另一个是谁,谁能好看到入了明玉的眼。

  居然跟他并列!

  明玉点头:“两个,一个是你,一个是福临。”

  多尔衮哼笑:“那不都是我吗?”

  福临越长越像他。

  “多尔衮,不是谁都长了你这么一张俊脸,也不是谁能都驾驭你们祖传的发型。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只要百姓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谁还在乎皇上是谁?连皇上都不在乎了,谁还有心情搞什么反清复明?”

  见多尔衮蹙起眉,明玉抬手给他抚平:“没人反对皇上反对朝廷,用发型区分敌我,又有什么意义呢?多铎带兵镇压百姓,是显示了大清的威武吗,我看不是,他这样做反倒显得朝廷很心虚很不自信。”

  “所以你也反对剃发?”多尔衮坐直了身子。

  明玉扑在他怀里,把他重新压倒在迎枕上:“我不是反对剃发,而是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

  刚才明玉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多尔衮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每个人都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谁会傻到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朝廷对着干呢。

  就像他,如今有妻有子万事足,再也不想出去打仗了,听多铎说打打杀杀都心烦。

  跟菩萨在一起生活久了,多尔衮感觉自己好像被度化了,心肠比之前柔软许多。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多尔衮下令暂停剃发易服令,朝野上下都长出了一口气,却把多铎给气得不轻。

  “哥,城外的抵抗都已经消灭了,怎么忽然不剃发了?”

  多铎带兵回来就听到了这个消息,直接杀到武英殿找他哥理论:“剃发易服是祖宗的规矩,怎么能说变就变?你现在是大清的摄政王,不是明朝的摄政王,你怎么能无视祖宗的规矩给汉人撑腰?”

  多铎从前很听多尔衮的话,多尔衮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问原因。

  可自从被汉人算计染上天花变成麻子脸,多铎好像变了一个人,性情越来越暴躁,做什么都喜欢用武力解决。

  多尔衮看不过说他两句,多铎有一百句话等着反驳,还动不动质疑多尔衮的决定,甚至立场。

  但凡与汉人有关,多铎更是情绪激动,忍不住喊打喊杀。

  到底是自己的亲兄弟,多尔衮虽然恼怒多铎的无端指责,却也没跟他一般见识,仍旧耐心地给他解释:“太后和皇上年后入关,眼下京城的稳定最重要。”

  多铎认死理,只能一点一点开解。

  谁知多铎根本听不进去,还越听越气:“哥,我龙袍都给你准备好了,只盼你登基,你居然真在等太后和小皇帝!”

  “小皇帝都三岁了还不会说话,说不定就是个哑巴,你等他做什么!等他入关被南边这群酸儒嘲笑吗?大清牛哄哄的,原来他们的皇帝是个小残废!”

  “住口!”多铎越说越不像话,多尔衮不得不出声打断他,“今日跟你交个实底,我不想做皇帝……”

  话才起了个头,又被多铎打断:“哥,你怕什么?先帝活着的时候就有意传位于你,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太后也说,当时立小皇帝是权宜之计,是无奈之举。既然是无奈之举,那就让小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你好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没有先帝的属意,放眼大清,论军功论实力论手腕,谁能比得上你?你说让小皇帝禅让,谁敢反对!两黄旗?索尼?还是鳌拜?他们拥立一个小哑巴做皇帝,脸上很有光彩吗?”

  “咱们兄弟俩从前出生入死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能在朝廷有立足之地,能成为人上人?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你怎么还谦让起来了!”

  先帝有两个嫡子,九阿哥是个小哑巴,八阿哥虽然身体孱弱,长大以后说不定就好了。若到时候,由太后做主,让哑巴小皇帝禅位给八阿哥,八阿哥全须全尾的还有他们哥俩什么事?

  所以谋朝篡位须趁早!

  “先不说这个。”多铎越说越激动,越说声音越大,隔墙有耳,多尔衮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在说剃发的事,别扯远了。”

  都已经说到这里了,不如把话挑明:“哥,你跟我说实话,你不想当皇帝,是不是跟明玉有关?”

  他哥当了皇帝,肯定要广纳六宫,不可能只守着明玉一个。

  可明玉哪里都好,就是善妒,他哥跟她成亲这么多年,别说侍妾了,身边连个暖床的丫鬟都没有。

  好不容易在朝鲜收了一个侧福晋,还被明玉趁乱给送走了,他哥知道以后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换做是他,无论如何也要大吵一架,怎么能让一个女人给摆布了?

  还有这次入关。

  他建议封城杀人,既能控制瘟疫,又能杀人立威。他哥本来都同意了,结果跟明玉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改了主意。

  不许封城,不许杀人,不但不能杀人,还得救人。

  哪怕被人误会,哪怕被京城百姓打得屁滚尿流,也只能忍着,不许动百姓一根汗毛。

  结果呢,结果他们救了汉人,汉人病好了吃饱了,反过来开始算计他们。

  他忙活一圈,落了一脸麻坑。

  连福临这个小孩子都不放过。

  儿子都被人算计了,明玉还在替汉人说话,忽悠他哥。

  如果按照当初封城杀人的办法执行,今天的剃发令,根本不会有谁敢跳出来反对,更不会闹出这样大的乱子。

  那些人临死了还在嚷嚷,说他们要见睿盛夫人,求睿盛夫人给他们做主。

  等他带兵回城,睿盛夫人果然给他们做主了,又把他哥忽悠得无视祖宗规矩,站在汉人那边叫停了剃发令。

  明玉这女人对他哥的影响力,远超多铎想象,也让他感到不寒而栗。

  多铎不信他哥拼死拼活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当大汗当皇上。只不过之前有先帝在,先帝对他哥有养育栽培之恩,他哥不好动手。现在先帝没了,万事俱备,他哥居然对他说不想当皇帝。

  多铎用脚趾都能猜出来,肯定又是因为明玉。

  因为外室和天花的事,多铎对明玉有些成见,多尔衮不想让多铎误会明玉,便说:“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与旁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