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41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豪格不知道诺敏怀孕了?”明玉问,诺敏的孩子也是豪格的孩子,还是嫡子呢。

  达哲点点头:“诺敏小日子一直不准,加上这些天一直在照顾豪格,孩子没了才知道。”

  “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明玉不解。

  这些都是豪格的家事,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再说诺敏和达哲的关系并不好,以诺敏死要面子的性格,绝不可能把这么丢人的事告诉达哲。

  达哲很无奈:“豪格嚷着要休了诺敏,不敢来找长姐,便找到我头上,逼着我给家里写信,让家里派人把诺敏接回去。我不肯,豪格就把诺敏送到我家来了。现在诺敏的身子养好了,豪格却不肯来接,我实在没办法,只好来求长姐。”

  别人家的事,明玉不想管,可诺敏到底是原主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外人看来也是她的妹妹,不管显得太过无情。

  况且人现在达哲家里,算算日子多铎应该快回来了,诺敏不适合再继续住下去。

  “你回去带上诺敏,随我进宫,这事还得交给大福晋定夺。”豪格与诺敏的婚事并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大金与科尔沁的联姻,这种掺杂了政治因素的家庭纠纷,明玉也不好插手。

  她只能以诺敏长姐的身份,斗胆代表科尔沁去与大福晋交涉,请求大汗和大福晋看在科尔沁助大金收复察哈尔部的功劳上,原谅诺敏。

  毕竟这事诺敏错的离谱。

  虽然察哈尔部已然全部归降,可科尔沁作为大金的后花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以皇太极的野心,不可能因为豪格的家事影响联姻,多半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逼豪格将诺敏接回去。

  至于回去之后如何,明玉就管不着了。

  果然如明玉所料,大福晋得知以后,只骂了诺敏一句糊涂,便派人去通知皇太极。

  皇太极问也不问,把豪格叫过来就是一通臭骂:“混账东西!当初我说达哲更好,你偏不要,死活要娶诺敏,把人娶回来了,你又说不要,你当联姻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父汗,诺敏就是一条毒蛇,害死了我那么多孩子!”诺敏太蠢,就算不为那些孩子,豪格也不想要她了,“那些孩子也是父汗您的亲孙儿啊!这样的毒妇,打死我也不敢要了!”

  皇太极气到心口疼,豪格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妄想跟多尔衮掰手腕。

  就他这点城府,被卖了还得帮人数钱呢。

  要不是豪格打仗还算勇猛,皇太极真想当场打死他,省得以后落到多尔衮手里死得更惨。

  “你看你十四叔,当初百般不愿联姻,娶了明玉以后还不是小心呵护着。”

  皇太极摆事实讲道理,希望能点醒豪格:“他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安抚科尔沁,安抚整个漠南蒙古,为了我们在对付南边的时候,身旁站着的是亲人,而不是敌人!”

  这些大道理豪格都听腻了,根本听不到心里去:“明玉生得那样美,又懂事,换做我是多尔衮,也会小心呵护的,捧着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

  “混账!”

  皇太极抓起手边的砚台朝着豪格脑袋就砸了过去,豪格吓得一偏头将砚台躲过,却不可避免地洒了满头满脸的墨汁。

  也不敢言语,也敢不擦,就这样灰溜溜地将诺敏接了回去。

  休不了,还弄不死吗!

  反正这个女人他不要了!

  送走诺敏,明玉和达哲也要告辞离开,大福晋放了达哲走,留下明玉问起多尔衮的情况。

  这段时间太忙,明玉都快把多尔衮给忘了,她哪儿知道多尔衮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只得硬着头皮敷衍了几句。

  大福晋精明得很,一听就知道明玉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总这样下去可不行,科尔沁的女人必须给爱新觉罗家的男人生孩子,越多越好。

  只有血脉相融,才能让爱新觉罗家野心勃勃的男人们真正放心,才能稳固科尔沁在大金战略版图中的地位。

  大福晋这些年苦心经营,只可惜科尔沁的女人在草原上能生出成堆的孩子,到了大金居然颗粒无收。

  她也只生了三个格格,没生出一个阿哥来。

  自从明白了大汗对多尔衮的用心,大福晋便分出一半注意力放在了多尔衮身上。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精力旺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女人身上,一般在成亲之前便通了人事。

  像豪格,诺敏嫁过来之前,早已儿女双全。

  多铎比豪格要收敛一点?????,成亲之前也早有了暖炕的丫鬟。

  而多尔衮是另一个极端。

  特别喜欢住在军营,很少回家,回家也只在前院活动,根本不去后院,白瞎了大福晋赏赐的那些美婢。

  后来那群美婢到了年纪,还都是完璧之身,大福晋只好放她们各回各家嫁人去了。

  再后来,明玉来了,多尔衮这才住进后院。

  大福晋以为多尔衮终于开窍了,谁知他成亲不到一个月,便自请挂帅出征,出征回来,在家里住了没几天,又去城外练兵。

  自此,一头扎进军营,不见踪影。

  拿多尔衮没办法,大福晋只能劝明玉,谁知明玉半点不上心。

  强扭的瓜到底不甜,大福晋很伤神,可就算不甜,也该尽快生几个孩子出来完成任务吧。

  联姻的成果必须上交。

  今天豪格和诺敏闹成这样,成果多半没戏。

  达哲和多铎成亲也一年多了,达哲的肚子一点消息没有。

  明玉再不成功,科尔沁的女人真就全军覆没了。

  等多铎一到,额哲的后宫将被瓜分,明后两年可能要出兵朝鲜,朝鲜美女更多,不趁现在促进一拨感情,等女人多起来,还有科尔沁什么事!

  于是大福晋决定出手管一管了,派乌云“陪”明玉回府,带上吃食和衣物一道去军营“探望”多尔衮。

  豪格、诺敏的事一出,皇太极和大福晋想到一起去了,打发走豪格两口子,即刻派人给多尔衮传令,将他调离军营,限他在明天日落之前赶回盛京城。

  多尔衮收到皇太极的调令,有些哭笑不得,当晚收拾行装,准备明天一早动身。

  谁知黄昏时分明玉就来了。

  多尔衮得到消息怔了怔,随即大步出营,翻身上马,一口气迎出五里。

  远远瞧见贝勒府的马车朝这边驶过来,多尔衮这才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儿。

  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这种变化是一点一点发生的,如温水煮青蛙,早已超出了他的掌控,他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

  以至于有今日。

  除了不对劲儿,身上还有点冷。

  多尔衮勒住缰绳,闭了闭眼,出来太急,忘了穿披风。

  很想拨马回去,到底晚了一步,魏循已然发现并认出了他,高喊一声墨尔根代青率先驱马过来给他行礼。

  “福晋出来得急,没提前派人过来送信。”魏循替明玉解释,说完看了多尔衮一眼,颇为意外,“没想到墨尔根代青早得了消息,居然大老远过来迎接。”

  多尔衮握着缰绳的手一紧,淡声:“碰巧路过。”

  魏循:“还真是巧。”

  多尔衮抬眼看他,魏循脑门发凉,说一声去通报福晋,打马跑了。

  明玉听说多尔衮过来迎她,也很意外,等走近了撩开车帘往外瞧,只见多尔衮一身戎装立马在车前,那张酷似祁陈的脸英俊到令人窒息。

  还有……制服诱惑?

  明玉看得痴了,直到对方淡着一张脸朝这边望过来,明玉这才猛醒,尴尬地朝多尔衮点头致意,对方没什么反应,飞快别开眼。

  已入深秋,天气转冷,听说北边还下了雪。

  明玉都换上棉服,披上厚绒斗篷了,多尔衮似乎还穿着单衣。

  当初他离开的时候,好像没带过冬的衣服,也没派人回来取过。

  是她大意了,早该差人送来。

  见多尔衮掉头要走,明玉忙叫住他,让人从行装里翻出一件厚绒斗篷,走下马车亲手递给他,忍不住碎碎念:“天冷了,也不知道加件厚衣服,冻病了可怎么好。”

  在原主的记忆里,多尔衮特别不会照自己,需要原主事事操心。

  所以在原主去世一年之后,多尔衮终于把自己给作死了。

  作为妻子,与原主比较,明玉连及格都算不上。

  可明玉并不在意,心里没有她的男人,再帅也不能要。

  投入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多。

  一味付出,没有回报的事,她不会做。

  她紧张多尔衮,愿意照顾他,不过是因为她的事业线才刚刚开始,需要借多尔衮的势。

  不能让他太早把自己作死。

  多尔衮没接,看了眼明玉身上的斗篷,忽然问:“怎么穿了新的?”

  意思是,为什么没穿他之前那些旧斗篷。

  明玉很想说,那些旧斗篷都是玄狐皮的,有点厚,还不到穿的时候,可对方的问话,重点似乎不是这个。

  头顶忽然响起一声鹰鸣,明玉将手里的厚绒斗篷搭在多尔衮的马鞍上,伸手朝天一指,笑道:“你把玉爪让给我,再也没有海东青敢欺负我了。”

  多尔衮抬头望天:“我没让你,是它自己要做两姓家奴。”

  说完抖开马鞍上搭着的厚绒斗篷披在身上,冻僵的身体终于有了暖意。

  再看明玉穿的那一件斗篷,也是厚绒的,也是石青色,脸上淡漠的表情不自觉化开,声音里带着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柔和。

  “外面冷,快回车里。”他说。

  赶到军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回是回不去了,只得住下。

  除了过冬的衣物和吃食,明玉还带了几筐新鲜的暖棚菜蔬过来,多尔衮让人都拿给灶上。

  快入冬还能吃到新鲜的菜,对营中将士来说根本不敢想,灶上也有会拍马屁的,一边盛饭菜一边给明玉歌功颂德。

  一顿晚饭吃完,军营里所有人都知道,十四福晋亲自给墨尔根代青送过冬的衣物来了,还给他们带来了暖棚里种的西洋菜。

  据说西洋菜要二两银子一斤,且只供给汗王宫,其他贝勒府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而他们托了墨尔根代青的福,居然在军营里吃到了。

  吃过晚饭,有好几个将领过来想当面向明玉道谢,都被多尔衮给拦了。

  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前打了胜仗,汗王宫里的福晋们都会跟着大汗一起出来庆祝,他们都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