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 第87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细作嘛,不是今天才有的,大清也在南边和朝鲜安排了细作。

  敌对关系,互相打探消息再正常不过,偶尔还可以利用。

  可蒙古已经臣服,他们的可汗都娶了公主成了额驸,还有派细作过来的必要吗?

  难不成想把草原的牧草全拔了,改种粮食?

  “蒙古细作并不多,昨天闹事的全死了,剩下几个也逃了。”至于目的,斥候不敢瞎猜,“他们每天都在大路上转悠,好像在等人,也从来没向别人打听过什么。“

  明玉马车被劫的事,只有暗卫知道,多尔衮并不想告诉更多人。

  “剩下那几个跑哪儿去了?”多尔衮又问。

  斥候回答:“取道正蓝旗,逃往蒙古,一直有人跟着,要抓回来审讯吗?”

  多尔衮用兵多吊诡,喜欢慢慢织网,出其不意,一网打尽。他说查,斥候只敢查,不敢自作主张抓人,生怕坏了大事。

  “继续跟着,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逃回蒙古了。”取道正蓝旗,多尔衮总觉得其中有鬼。

  斥候并没提起朝鲜王室,多尔衮也没问。

  没提就是没查到。

  查不到也没关系,多尔衮已经猜到是谁了。

  能带人潜到盛京城外,敢公然杀人,还有能力躲过斥候追查的,整个朝鲜王室只有两个人能做到。

  一个是朝鲜王储昭显世子,另一个就是世子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执掌朝鲜水军的凤林大君。

  第一次征朝鲜,多尔衮还在病中,没有参加,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他都没见过。

  可自从收拾完蒙古,皇上有意二征朝鲜,多尔衮有事没事就去他堂兄济尔哈朗家串门,问起第一次征朝鲜的事,以及朝鲜王室的情况。

  据济尔哈朗说,昭显世子尚文,凤林大君尚武。昭显世子不喜征战,常规劝朝鲜王遇事以和谈为主,凤林大君执掌朝鲜水师,自视甚高,主张以攻代守,能打绝不和谈。

  所以多尔衮猜,这次来的多半是那个好战的凤林大君。

  凤林大君执掌朝鲜水师,而多尔衮正在组建操练八旗水师,这时候凤林大君派人过来探听虚实,了解一下情况也很正常。

  只不过多尔衮没想到,凤林大君会亲自来。

  想看就看吧,看多铎学洑水,看新兵在河里洗澡。

  此时,多尔衮所想,正是凤林大君亲眼看到的。

  相比多尔衮只听说过凤林大君的名字,凤林大君在朝鲜满耳朵都是多尔衮两征蒙古的传奇战绩。

  什么第一次上战场,多尔衮仅带三百骑兵夜袭蒙古王帐,在几千人里七进七出,把林丹汗吓尿了裤子,逃到甘州之后一病不起,就此殒命。

  林丹汗的两位福晋对多尔衮一见钟情,在林丹汗死后主动带着人马和大量财宝归顺当时的大金,最后被皇太极收寄。

  科尔沁郡王的长女也对多尔衮痴心一片,劝科尔沁郡王早早率领族人向大金投诚,接连五年被拒婚才如愿嫁给多尔衮。

  什么二征蒙古,几乎兵不血刃,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听说领兵主帅是多尔衮生怕步了他老爹后尘,打都没打掉头就跑,提前逃跑十几天还是被追上了,直接投降,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多尔衮。

  满蒙第一巴图鲁,第一次美男子,被吹上了天的战神墨尔根代青,满清众亲王之首、六部第一人尊贵的和硕睿亲王,精心组建操练的水师,就这?

  才开始学洑水的将领,只会狗刨下潜隐蔽都不懂的士兵,还有河边那几只摆设似的破船,凤林大君?????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八旗之中多是旱鸭子,陆地上的王者,遇水就怵,不然皮岛上的毛文龙也不能逍遥那么多年,活得跟个土皇帝似的,时不时偷袭一把,就能让满清难受得够呛。

  可多尔衮弄的这玩意儿真能叫水师?

  比朝鲜的渔民还不如。

  亏他大哥在父王面前几次提起满清组建水师,主帅是多尔衮,劝父王在明朝援军到来之前,不要跟满清撕破脸。吓得他父王汗湿衣背,连夜给皇太极写信好话说尽,同时向明朝秘密发出了第二封求援信。

  皇太极自以为得到传国玉玺,改了国号称帝,朝鲜就必须向对待元朝那样向满清称臣纳贡,想的可是真美。

  就凭这破烂水师,也配?

  苦练一上午,多铎终于学会了狗刨,姿势虽然丑,不如他哥潇洒花样多,至少掉水里淹不死。

  他对自己很满意,于是穿衣上岸指挥新兵继续练洑水,反正他哥是这样交待的,只洑水,啥也不许干。

  旁边的树林里,有幕僚提醒凤林大君:“大君,上岸指挥的那个人看着与多尔衮与几分相像,却并不是。多尔衮用兵多吊诡,大君当心有诈。”

  此人当过细作,远远瞧见过多尔衮几回。

  凤林大君一惊,长这么好看,不是多尔衮吗?

  连他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话音才落,立刻有人反驳:“此人不是多尔衮,是多尔衮的亲弟弟,和硕豫亲王多铎。多尔衮是主帅,不可能亲自下水练兵,而多铎是多尔衮的左膀右臂,由他带领操练可以断定这就是多尔衮组建的水师无疑了。”

  之前出言提醒的人曾是昭显世子的幕僚,之后反驳的人是凤林大君的心腹,凤林大君自然更相信自己的心腹,闻言做出判断:“满清那么多年被盘踞皮岛的毛文龙牵制,都没能攒出一支水师,如今无兵无将,仅凭多尔衮一人能翻出什么浪花?”

  要知道,组建水师可比骑兵难多了。

  骑兵身体好,懂骑射就行,可水师不但要精通水性,还要会用船,聚则成阵,分则各自为阵,里面的门道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八旗骑兵确实凶悍,几年前朝鲜早已领教过,逼得他父王不得不带着宗室王公坐船去江华岛避难。

  虽被围困,却并未被俘,满清没有水师,骑兵不通水性,抢了朝鲜的渔船强行登岛也是状况百出,被朝鲜水师打得落花流水。

  最后主帅阿敏熬不住了,还不是接受了朝鲜的议和?

  只谈结盟,不割地,不赔款,口头保证不站明朝,岁币只交了一两年便断供了。

  有朝鲜水师在一日,满清就别想在朝鲜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等明朝从农民起义中腾出手来,联合朝鲜收拾满清还不是小菜一碟。

  见凤林大君轻易下了结论,幕僚还要再劝,凤林大君早已走出树林,边走边说:“昨天路上救下的那个小美人查到是谁了吗?”

  昨日惊鸿一瞥,害凤林大君思念半宿,觉都没睡好。

  他的心腹并没看见什么美人,只得从马车查起:“马车制式十分普通,不过看挂牌,应该是睿亲王府的。”

  又与多尔衮有关。

  凤林大君笑问:“可知她要去哪里?”

  知道去向,就可以守株待兔。

  凤林大君天生冷情寡恩,似乎把所有的爱和热情都给了水师,再美丽的女子在大君心里也不过是个工具人,比如母家够强大能助他打败世子争夺王位,比如母家世代在水师袭职能助他牢牢把控水师,比如发泄情.欲。

  若只想发泄情.欲,当时抢了便是,何苦放走事后还念念不忘地派人去查?

  查到睿亲王府,还想知道去向蹲人家,连大君身边的心腹都看不下去了:“大君此来不过想亲眼看看满清的水师,如今看也看过了,还是尽快离开的好。”

  幕僚也劝:“此处毕竟是满清腹地,又是镶白旗的底盘,昨日救人恐怕已经暴露了,多待一日便有一日的危险,请大君速速离开。”

  想起那张倾国倾城的美人脸,和那道冷艳的睥睨目光,凤林大君又是一阵心旌摇荡,脱口道:“若能得此女,势必娶回家做夫人。”

  ???

  他们没听错吧,是谁都不知道就要娶回家?

  当初王上给凤林大君指了好几门亲事,大君愣是一个没看上,理由都是嫌对方的出身不如世子嫔高贵。

  好家伙,到盛京溜达一圈忽然转了性,随便见到一个陌生女子就要娶回家做正妻。

  这话要是让王上和王后听见了,还不得当场气死。

  然而凤林大君的下一句话,差点把他们先送走:“便是她嫁为人妇也没关系,我不嫌弃就是。”

  !!!

  敢情那个不知出处的陌生女子还是□□!

  凤林大君有洁癖,就算要发泄情.欲,也会选未经人事的良家女。

  这这这什么情况!

  心腹最先从震惊中缓过来,大着胆子去摸凤林大君的额头,大君早晨没喝酒,刚刚说的肯定不是醉话,他不会是水土不服发高烧了吧?

  凤林大君挡开心腹的手:“干什么?”

  心腹缩回手,当然不敢说看您是不是有大病,不然怎么净说胡话!

  幕僚听说盛京这边的萨满特别厉害,能跳神勾魂,忙去掐大君的人中,想让他清醒过来。

  挡开一只爪子,又来一只,凤林大君闪身躲开,脸都黑了:“你们一个个的都怎么了?”

  众人心说,不是我们怎么了,是您怎么了!

  中邪了?

  凤林大君说完也觉得自己可能中邪了,中了盛京美人的邪。名字出身都不知道就想把人娶回家,关键那美人还是妇人打扮,明显已经嫁了人的。

  可她真的太美了,美得脆弱,虚无缥缈,仿佛风吹大点随时都会碎掉或羽化登仙,所以他才会一时冲动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救她。

  才会放她走。

  放走了,又后悔。

  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可能还会救她,放走她,然后后悔。

  凤林大君无奈地闭了闭眼。

  心腹眼珠一转,开始画大饼:“属下听说温泉山附近都是睿亲王福晋的田庄,想来那辆马车多半是往田庄那边去的。马车比较小,也不是很新,属下猜车上的美人应该是睿亲王府某位得脸的姑姑或是睿亲王福晋身边的一等丫鬟。”

  说着看了凤林大君一眼:“大君若是喜欢,尽可在水师大败多尔衮之后提出来。到时候两国签订盟约,大君您想要他府上一个姑姑或侍女,想来多尔衮也不会不给。”

  上次签订盟约的时候,朝鲜送了好几个美女给皇太极。这回朝鲜水师更加强大,如果能打败多尔衮,问大清要个小小的奴才,就没有不给的道理。

  幕僚嘴角抽了抽,心说,以多尔衮的脾气还真不一定给。

  凤林大君却觉得很有道理:“也罢,就等到大败多尔衮的时候吧。”

  上一次抵抗大金,他还没成年只是一味跟着父王到处躲避,如今八.九年过去,是时候向满清展示一下朝鲜水师的超强实力了。

  如果能一举大败多尔衮,打破满清战神不败的神话,到时候再抱得美人归,凤林大君觉得那才是他想要的。

  于是并没停留,当日便离开盛京返回朝鲜去了。

  同时多尔衮收到暗卫禀报,昨日救下福晋的那群人已经离开。

  从上次田庄被塔石哈围攻,多尔衮便在明玉身边安插了一批暗卫,以保证明玉的安全。

  昨天灾民暴动的时候,暗卫本来都要出手了,谁知半路杀出了另外一拨人把明玉救下。经参将核实,那拨人多半与朝鲜王室有关,多尔衮猜来的那一位应该是朝鲜王的嫡次子凤林大君。

  这样做很容易暴露,凤林大君为什么要救明玉?

  带着这个问题,多尔衮处理完军营里的事务便回了家。

  作者有话说:

  凤林大君:没错,我就是恋爱脑,不接受任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