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后花园 第122章

作者:五十九夜 标签: 清穿 奇幻魔幻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芽糖见此也不怕,她也不是什么不懂的乖宝宝,低头勺了块杏仁勺出来的果块递了过去,“额吉吃甜的。”

  婉绣会心的笑,“好。”

  蜜糖看着两母女笑呵呵的,她松了口气抿起了唇。她刚才回来的时候,三姐姐也过来说了些话,兴许是因着担心三哥哥的缘故,虽然嘴上不怪但她依然能听到不高兴的味道。蜜糖不想让额吉担心,思量着打算还是守株待兔,等汗阿玛回来再说。

  事实上,蜜糖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心思,就第一时间扑到了康熙的怀里。

  蜜糖虽然知礼仪廉耻,行事端庄大方起来,可是康熙心里喜欢这个女儿,将她抱在腿上关怀的慰问起来。芽糖也跟着蹭过来,两姐妹嘻嘻哈哈的闹了一下午,等到回去的时候才反应她们闹了半天,似乎也没听汗阿玛真的应了一句。

  无功而返的两姐妹戚戚然,第二天就发现汗阿玛到了额吉的院子里。

  马佳氏到了畅春园,她没有逛园子的闲情,径直的就往婉绣的院子里去。她心里打好了主意,要怎么先扬后抑,抑扬顿挫的将人说得没脸,结果进门一对脸就是她家宝贝女儿松格里。

  松格里打岔的拉着马佳氏走了,第二天再回转头时发现康熙过了去,许多人也开始来往走动,气得马佳氏跑去郭络罗氏那里哭去。

  婉绣极高兴康熙替她挡了难堪,但是提及此事,康熙的态度也是模糊不清。他似乎并无恼色,但也有些心思,只是定眼看了婉绣几许后道,“朕想着他是个有主意的人,琢磨着可还要他在兵部里钻研……”

  “阿启他这人性子冲动,自小就没有定性……”

  “朕知道。”康熙手心压了压,他不以为然的点头,“所以还是等他回来再谈吧。”

  婉绣面上一喜,“皇上不怪他?”

  “咱们大清是马背上杀起来的,若是个个都躲在宫里享着荣华富贵,也永远不知道百姓的难处。”与其说出海,倒不如说当他是出去历练了。只不过山高水远的,他这个皇帝也摸不到边,到底是鞭长莫及,让康熙头一回生了些挫败。

  “皇上说的是,太子也曾说外面风光大好,只盼着什么……”

  “盼着什么?”康熙一手在矮几上撑着,他眯着眼睛好整以暇的瞧着婉绣。

  婉绣被自己的激动弄得哭笑不得,她眨了眼,从善如流道,“盼着什么时候可以一览皇上治理的国泰民安。”

  康熙呵笑,“这说话的本事倒是还在。”

  “我这是实话实说。”

  康熙点头,是实话,不过他不乐意听就是了。

  婉绣许久没看了,她眼角瞥着花瓣宽大,深紫色的牵牛花直向上天的姿态十分神气。康熙兴许没有真的生气,但婉绣不敢再触霉头。

  因着心里亏欠,婉绣有些低了一头,她抱着保泰过来和康熙说笑,平日里也多了些没有的热情和真切。

  刘嬷嬷等人察觉了,不过看着康熙极为受用的样子,自然也不会提醒半句。只不过她们每日里也多了件事,不是拦着马佳氏不要来吵架,就是直接和来传话的奴才撸起了袖子。

  一开始的时候婉绣拦着,只是后来几次去学堂的时候会遇到马佳氏。

  马佳氏在院子里堵不到人,她就出去到处晃悠的碰面,但凡逮到了机会就在旁边絮絮叨叨的哭诉她那可怜的孩子,气急了便瞪着婉绣让她发麻。

  说实话,婉绣一直觉得这后宫里的女人都不是善茬。她都备着各种阴谋来了,没成想马佳氏这回聪慧了,直接来阳谋,逼得人喘不过气来,还显得她委屈极了。

  婉绣没了辙,只能装聋作哑不理她,自己的人也不拦着了。

  主子态度摆出来,圆枣也不忍了。她以前就是市井小民,有什么说什么。头一回吵架的她将自己憋了多年的烦躁顺着一口气的吐了出来,她姿态狂放,愣是把过来的奴才骂了回去。

  刘嬷嬷事后拿着竹板打了她手心,圆枣疼得掉豆子,可怜兮兮的瞧着刘嬷嬷。

  再下一次,圆枣说话有了分寸,捏着奴才的痛点痛痛快快的骂了一通。如此几次之后,圆枣准点的站在院门口等,俨然拿出了养花的劲头来。

  婉绣曾有幸听了两回,听她言词犀利,进退有度,戳着人的心窝子说得人直跳脚的架势,她欣然的回头给刘嬷嬷等人赏了些东西。

  作者有话说:

  预算失策了,下章老三出场,他大约是文征,用华夏文学征服四方,俗称嘴说天下。下一个宝宝也快了。

  回来后,马佳氏会惊呆的!

  昨天看了为了你,存了一段时间,一口气看了几集,喜欢李警官!!!

第133章 携人去法国

  康熙看着京城里的女人斗智斗勇, 却不知漂洋过海的儿子吐得如火如荼。

  胤祉自小在宫里过得小心翼翼,他虽然是皇子阿哥,可任谁被顶上的长子和太子压着, 还有底下得宠的四弟对比, 他这个三阿哥可说是小可怜一样。

  不过好在他额吉是四妃之一, 吃穿用度上自然不缺,旁的他也不计较。

  小时候在宫外长大, 他虽然记得不清楚, 但到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自小听话,认真好学,因此也得了汗阿玛的青眼, 连着去延禧宫的次数也多了些。哪怕只是过去坐一坐,额吉也会因此而高兴。

  胤祉摸不准额吉高兴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但他也尝到了甜头。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宫里是非颇多, 纵是他觉得没什么, 也应该为额吉思虑谋划一番。

  和白音博启的相熟也算是阴差阳错,同时也替他和胤祾解了围。他两人性情合不拢,老四又和太子亲近的多,胤祉憋着只能和胤祾絮絮叨叨的, 也因而得了不少讯息。这一回瞒天过海带着人出海, 也是胤祉思量了小半年之后的结果。

  他不笨,明白两人的意思,甚至在一开始画开的蓝图的时候他还尤为兴趣的听完了。胤祉面上不当真,实际上是听进了心里头。

  大哥自小就崇拜巴图鲁, 如今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太子乃是大清未来的皇帝, 学识见解向来是高瞻远瞩, 很得大家朝臣的赞誉。胤祉压在下面喘不过气来,他和老四差不多,虽然成绩要好些,但对于那些骑射的兴趣不大。与其等着再过几年,兄弟们羽翼丰满时才被汗阿玛想起安排调遣入朝,还不如他自己主动点。

  但他需要等一等。

  博启白音等人,哪怕有汗阿玛欣赏,但在众人眼里那就是离经叛道之人。

  胤祉如以往般下学带着两本书回去,他和额吉请安。少不得因着妹妹的事会说到说到胤祾几人,前头好好地,可一旦说到白音就没了声,尤其是博启更是撇着嘴把话题岔开。

  后来几次都不成后,胤祉便偃旗息鼓不再提及。

  但博启并不以为然,他和白音时常恰到好处的把问题抛出,还将宫里的夷人们拉出来。

  胤祉对文学本就有兴趣,他很长时间都在文渊阁等地,渐渐地也和夷人们交流起来,对于那些在宫中被汗阿玛敬重却被常人忽略的夷人很感兴趣。他们本不是一处的人,却都漂洋过海的说着口音独特的汉语,甚至还有会说满语的。即便在他看来听着很古怪,可汗阿玛听了却尤为受用。

  若非大清国盛,又怎么会引得夷人纷纷前来?

  胤祉有些骄矜,又不明白为何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如汗阿玛,都要时常和夷人学习?果真有什么奥妙不成?

  人的好奇心颇为玄妙,尤其是对症下药。

  胤祉很快就被一位名为利类思的意大利人所书吸引,在天聪汗改女真族为满洲,于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的那一年抵达澳门。利类思曾与安文思在张献忠起义军中供职,直到顺治四年被清军所俘。这人有些文墨,语言极好,世祖爱才便将他获释并设立北京东堂。

  利类思是耶稣会传教士,他一心只在教会和译本上,后来在教难中被捕又几年后被如今的皇帝康熙所赦获释。

  此人的汉语造诣极为高深,所遗著作、译作达二十余种,细思而来怕是许多大清之人都比他不上。

  胤祉当时打听,却得知此人早在康熙二十一年时就老去。胤祉心中遗憾,却也为他敲了一下,认真的看待起这些传教士。

  不过有这些好的传教士,就有些坏的。

  南怀仁曾夸口炫耀他们的冲天炮之厉害,言称只有他的国家比利时才能造出。康熙哪能容得这样的话,叫了博启和戴梓两人研究,不过七天的功夫就造出来了。南怀仁不忿,又听了博启几句嘲笑,他便谗言构陷,可惜康熙不理。南怀仁借机在中俄谈判时和徐日升、张诚把清廷外交活动的情况,告诉了俄国使臣。更在俄国使臣即将返国之际,还请其带一封信给沙皇。他在信中强调,他通晓多种语文,为了基督教的礼仪愿意为沙皇效劳。

  此事一出,南怀仁的脑袋直接落了地。

  胤祉因此被额吉说了好大一通,让他躲着那些夷人传教士,不要沾了是非。

  好孩子胤祉点头答应了,他看着洪若翰、李明、白晋、张诚、刘应几人年初抵达皇宫,带来的各类知识和书籍被康熙学习和赏识并藏于大内,心思也跟着活跃起来。

  于是,等到马佳氏发现的时候,胤祉已经带着白晋等人出宫上船去了。

  出海前因为身边都是有经验的人,胤祉将出发的海上难处,生地危机,还有夷人间的摩擦等等都设想了不少更为此有所准备。皇子阿哥出行,十来个人不在多,却都是极有用的。

  博启为此夸他果然心思缜密。

  胤祉满心期待,他改头换面的打扮了一身,拿着牌子昂首信步的上了船。想着现在甲板上站一站,看看此船行人多少时,他竟然晕船了!

  唯二的两个贴身奴才围着胤祉在侧,一人布巾热水,一人捧着痰盂。

  博启站在身后,他和白晋面面相觑,“你有什么偏方吗?”

  走南闯北的,身边有着不少人在,博启对于法语也会一些。

  白晋身为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的六名来华耶稣会士之一,身负有测量所经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传播主的荣光的任务。他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大清,得到了大清皇帝的款待,刚写的信还在船上飘着,自己的屁股也没坐稳就被大清的皇子勾着回国去。

  他察觉到一点两国之间的君主差异,虽不是特别的明白,内心却尤为忐忑。不过想到他的路易十四,又满是激动。

  白晋看着胤祉顿时煞白了脸,他心里凉嗖嗖的摇头,“没有,你有吗?”

  船上坐的时间长,人都会麻木。别说晕船,就是不晕的下了船也难受。

  胤祉吐得苦水都干了,他脸色发白,起身时船只已经走了起来。甲板上摇摇晃晃的,让他脑袋更加昏沉。连着回自己的小屋子时,人都不大精神。

  奴才们将所谓的贵宾房里外收拾了一下,让胤祉倚靠着坐在床上。

  “三爷觉得可还好?”

  博启等着胤祉吃了药,歇息之后过来看望,“要不让奴才去把吃食端进来?”

  胤祉摆手,他知道晕船这件事不可避免,日后他有的是躺着的机会,“我和你们一起出去吧。”

  他虽然不舒服,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清商人,还有几个衣着鲜亮的夷人都在此船上。白晋等人他虽然欣赏,但他毕竟是有着使命被他‘拐’来的,博启也只能是引路人罢了,更多的他想要自己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人和势力。

  身为大清的皇子阿哥,抵达法国皇帝之前,他不应该做点什么?

  据他得知,汗阿玛登基的那一年法国路易十四皇帝已经亲政,他自己建立了一个君主□□的中央集权王国。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

  这是个雄心壮志的皇帝。

  这样的人向来是很得争议的,喜爱追捧的人示他如神,厌恶恐惧的人示他如鬼。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皇帝是成功的。

  胤祉即便不能完全认同,却也对这位皇帝有了好的印象,他杀伐果断的气势若是放在了大清,沙俄哪敢侵犯?早就主动的派军,碾压过去。

  不过情形不同,倒没有想着将两人拿来对比,只是胤祉满心期许。

  博启原来也是看重法国大战下的军火武器,想要跟着借鉴一二。胤祉想着,他若跟着路四十四一段日子,想来也能得到不少好处。

  就像是白晋到大清一样,带着自己的文化和珍贵物品,互相学习。

  胤祉又重新换了衣裳,又戴上一顶瓜帽出行。他脚下发虚,但姿态极正,容貌俊朗的进了船里的餐室。此船是法国的船只,建设风格就带着迥然不同的文化气息。

  普一踏进餐室,浓汤的香气涌进了鼻中。

  胤祉眸色微亮,映衬得他微白的面色更俊秀几分。

  餐室里没有独立的包间,一众人只是在中间的两张桌子坐了下来,船上工作的人和他们推荐今天的主菜。

  胤祉默然的听着他们交流,他现在新奇大过食欲,也无所谓吃什么。更何况,近处一位穿着西方长裙的年轻小姑娘正看着自己。

  长裙花样繁复,不知道是不是束腰的缘故,更衬得她的腰肢细的可怜,脸颊红润。

  胤祉免不得看了一眼。

  小姑娘也不羞涩,她湛蓝色的眸子弯了起来,放下手里的汤勺后看向一侧的仆人。仆人顺势低头去听,不多时便将小姑娘面前的餐食一道端到了胤祉的桌上。

  仆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听起来不大像法语。胤祉听得茫然,却见博启抖着肩膀直笑。

  作者有话说:

  上章误会了,59说得宝宝不是婉绣要生了,是下一个出海的宝宝在准备了。

  路易十四的法国真的是个大国家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