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后花园 第177章

作者:五十九夜 标签: 清穿 奇幻魔幻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十人去调兵,十人去救火,十人……”

  临时到的人并不多,再加康熙身侧还要有人陪着,自然是不足够的。婉绣想要留下,但是她处事太少,这样已然大乱的外街并非是她能解决的。不过看着临近的楼房爷随着塌了瓦,婉绣眉头跟着跳,“不用了,我自己过去就可以了。”

  皇上出行在外,她只要走近了看就知道人在何处,没有必要浪费人手。

  达安看了德妃一眼,拱手谢过。

  这么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婉绣再回头看,刚才的那位妇人也都不见踪影。

  婉绣确实没有花什么心思,驭马至后街,就看着又有人在一处楼中来往。她行至楼前,守门的还有当地的护卫,见了人便阻拦,“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通传一声,是德妃来见。”

  “这”

  护卫皱眉,他不是宫里人,许多是不认识的。但是贵人们不能怠慢,他拱手,“我等乃是共宫外人,不识得”

  “擦,擦亮你的狗眼,这就是咱们的德妃娘娘,有什么识得不识得的!”

  尖声就在耳畔,婉绣一怔,“你怎么在这?”

  魏珠还要长篇大论的嘴巴登时被堵的不知如何张动,见德妃模样不假,不由得苦了脸,“娘娘,您见了火就急着来救驾,哪里顾得了奴才啊!”

  最主要的是,他刚才跑得慢,一路跟着马屁股,追都追不及。好在他让一位护卫带上了马,紧赶慢赶这才跟上来。魏珠大喘口气,抹了把额上的汗,“娘娘,让奴才来叫吧!”

  让宫妃被拦在门外,亦或是让其大声叫喊都是不妥当的。魏珠捏了捏喉结,提起嗓门就唱了起来,“皇上,皇上!德妃娘娘来了!”

  婉绣的眉头抖了抖,她只觉得耳膜都被戳破了一样,忍不住往边上挪了挪,将四周打量了一圈。这一块儿都被同知等人护着,平常百姓的身影尽都不见,只是离得不远,哭喊声依旧能听见。

  这样的事,被受牵连者实在可惜。

  婉绣隔靴搔痒般想着,康熙已然从楼上跑了下来,看着她。

  他在门里,她在门外,两两相望。

  康熙一身石青色万寿团花常服,一手背后,一手抚着扳指前来,“进来。”

  门前的护卫拱了手,低着头,魏珠趁机狐假虎威,指着骂了两句后道,“娘娘,请。”

  婉绣看着模样清清爽爽的康熙,脚下竟然踌躇起来。她后来察觉的抚了下衣袍,方才跑的匆忙,身上皱巴巴的,还带了些许的灰尘火星,显得十分狼狈。待到那人对她展颜一笑,她这才上前,“皇上,您这一走着实吓坏人了。”

  婉绣话语很轻,眼神也随着柔和。

  康熙笑了笑,默然的牵着她上楼,“朕刚才看见了。”

  “看见了?”

  “朕的阿绣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康熙牵着婉绣走过了几间屋子,到了堂间的窗前,“这么多年,也是头一回见你这副模样。”

  调动的人马齐全了,衙门处的人也推来了压水车。那灼目的窟窿吞了水,漫在风中光下,竟像是一抹彩色云霞。与那顶上乌云浓烟,恍似天上地下,叫人见之难忘。

  婉绣就这么看着,漫不经心的问,“什么模样?”

  这句话不过是顺着问一问,并不求一个回答。康熙听出她的分神,从那张白净如玉的俏容转到对面那凶险艰难的火海中,世间的美与丑似乎一瞬刻在了心里,“这火烧了快半个时辰,已吞数人。”

  “爷。”

  “陪朕,好好看看。”康熙指着那阿鼻地狱,言语低沉,含着天际滚滚雷火。

  这样的雷怒,除非是上天仁慈降下甘霖,不然根本不能浇灭。

  婉绣无话可说,唯有陪同着看。

  看看那些竖着复明大旗,为了一己私欲,唯恐天下不乱,示人生死而不顾的英雄好汉,成日钻营的什么好事。

  “皇上,苏州巡抚来见。”

  “传。”

  婉绣退了一步,“既然爷有事要忙,那我就先退下了。”

  “嗯。”

  康熙点头,又伸手在婉绣的脸侧,勾着青丝挽后,“回去歇着。”

  婉绣怔然,她并没有发现自己跑的头发都乱了。只是手上的轻抚叫她安心许多,“好。”

  邻里百姓遭了秧,纵是谁看了都不好过。知夏跟着离开,她后怕的擦了擦脸,“主子,这宫外好似更吓人。”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她,婉绣见她有些瑟缩,懊悔道,“我方才走得急,没有顾得太多,你可有伤着?”

  她是嫔妃,尚且要看京城随从而来的人才认得相护,一个宫女怕是难了。

  知夏摇头,她回握主子的手笑道,“奴才懂得不多,不过看着主子跑了出去,奴才就紧跟着。魏总管见了,也让侍卫们带着奴才。”

  婉绣瞧她面上几分羞涩,她会心一笑,只是想到知夏说的也字,想到魏珠那个人,嘴角忍不住僵了僵,“那就好。”

  众人全心救水,待到最后一个火星子被扑灭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哪怕事发时早,天色也都渐渐晚了。婉绣听着地下的恸哭,心知今夜是睡不着了。

  谁也别想睡。

  康熙与官员议政,烛火点了一夜。直到受难的百姓都被安顿好后,这才勉强的闭目养神。婉绣亲自端了热水,刚走的近处就被魏珠抢了去,“娘娘吉祥,这些粗重活儿还是让奴才来吧。”

  “皇上歇了多久?”

  “两刻。”

  婉绣停了步,“那我就不去扰梦了。”

  人心里有着牵挂,是睡不着的。即便睡了,脑子里也会唱着一出又一出的戏,还都是让人心里起疙瘩的。就算睡得不好,婉绣也不想叨扰了,“若是没有要紧的事,你也别进去。御驾什么时候能到?”

  “这……约莫要等后日了。”

  后日,这里也该消停了。

  康熙醒来后,便见了官臣议论。除了要彻查和捉拿之外,还下令补偿受难百姓的损伤,凡房屋被烧者,一间三两以示安抚。百姓们为之大惊,他们没有想到皇上竟然独自微服私访已至,更没想到还有这样意外的赔偿,自然是跪在楼外大呼叩谢。

  婉绣翻了自己简洁的箱笼,“可惜我这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主子想做什么?”

  “这看似是富贵商户,但许多人身前都是没有银两的。眼见着是春日好时光,偏生一场大火尽都烧毁,这就是伤肝动火,好些人家没有几年是没办法回过神来的。”婉绣将手边的簪子扔开,“算了。”

  婉绣趁着空隙时间,去和康熙建议了两句。每人几两银子,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还不如直接针对那些所需的,反正每年南巡都要抚恤百姓,不若借此做些准备。

  这是好事,康熙自然答允,“你们母子同心,老四原来曾对此有言,还追着朕要领着这份差事。”

  “这孩子……”婉绣摇了摇头,人都是躲着事,自己的儿子却巴不得要带上关系,叫人匪夷所思。

  “这是事情我也只是一知半解,既然有爷和胤禛,那就辛苦你们了。”婉绣福身,“爷可用膳了?”

  康熙坐在桌案前,拿着茶盖拂了拂,“没胃口。”

  婉绣点头。

  “你用过了?”

  “没胃口。”

  婉绣说的诚挚,引得康熙瞪眼过来,“还有兴致学嘴。”

  “我真的没胃口。”

  康熙瞧着她常服下瘦弱削肩,语重心长,“不吃坏了身子,疼起来朕也不能替你。”

  婉绣看他,嘴角缓缓翘起,“那爷陪我吧!”

  “不必了,等会儿”

  “来人!摆膳。”婉绣丝毫不听他言语,扭头就让人进来,吩咐完后得意道,“有人陪着用膳,那才吃得香!”

  康熙无奈看她。

  门外笑呵呵地带着人进来的魏珠换下了宫装,他想着有德妃娘娘在果然方便!正要说话,却见主子神情,便低着头默然摆膳伺候。

第197章 水市同游行

  “奴才给德妃娘娘请安, 德妃娘娘金安。”

  密贵人王氏恭敬请安,她起身看着德妃,原来腹中的些许私情在她匆匆赶来的路上也都消磨殆尽, 只剩下满心的后怕。

  “奴才在路上时听见消息, 吓得心都要跳出来了。”王氏细眉如月, 柔声细语,“还好皇上和娘娘都无事, 太皇太后和太子他们也能松口气了。”

  皇上南巡时, 整个大清都会刮起一阵风潮。不论是多小的事,只要与其有关就会传遍四方。像这样的大事,就更不要说了。浩浩荡荡的御驾里主子却只有她一个, 王氏一路上越思越深,深怕消息有了半点虚假,更怕皇上有丝毫纰漏。

  婉绣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她将手里的佛珠收了起来, “有这么多的护卫军陪着, 皇上自然不会有碍。倒是你,一路上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连歇息都来不及,辛苦你了。”

  “有宫女们伺候着, 奴才哪有什么辛苦的。对了, 我听说娘娘要为百姓赈灾,奴才愿意为其尽几分绵薄之力。”王氏命自己的奴才将备好的银钱拿了出来,“这样也能心安一些。”

  来的路上,王氏都把这些不幸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不论是真心还是做戏, 那都是婉绣现在所需的。因而婉绣没有拒绝, 她笑道,“好,这回南巡时日不短,皇上和大臣们有要事要做,咱们闲来无事就当是积德行善,算尽一份心思。”

  “是。”

  “本宫听说你有一近亲在此?”

  王氏显然没想到德妃会这么提一句,她想了想,“是奴才的三舅舅,是临县的县丞。”

  三舅舅?

  婉绣不过是耳听途说,顺嘴问一句而已,没想到王氏氏族枝叶繁茂,竟然一路都有近亲入途,也难怪康熙会带上她了。

  想到自己家族里小心翼翼的崭露头角,婉绣对比着笑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三舅舅帮忙。咱们在外行事不方便,也只能一时。”

  别人家族庞大又如何?她还靠自己得宠撑起了乌雅氏呢!婉绣心里安慰并自得,对王氏吩咐道,“这件事本宫在昨日就与皇上提起,皇上也答应了。”

  “娘娘……”

  “皇上近日心里正烦,叫你舅舅脚踏实地的做好,自然就有他一份功劳。”

  “奴才谢娘娘恩典。”王氏忙跪谢,她氏族虽然庞大,但是能拿出手的却不太多,若不然也不会再皇上当年南巡的时候把她举荐出来。不过是生的几分好容貌,可以替氏族拉拔一把罢了。

  愿意为其助力的,她自然都记在心上。

  王氏离去后,知夏很是茫然,“主子为何不叫堂二爷?”

  乌雅氏里有几支亲近的,其中堂二爷就是少数从文的官员。堂二爷在外调遣当差,平日里都是其额吉等人递牌子来请安。虽然多年不见,但是顺手扶持的事情婉绣也是愿意的,毕竟人没必要这么清高。

  “你觉得呢?”

  知夏皱眉,“主子想抬密贵人起来?”

  婉绣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