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36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却没注意到,徐大郎那幽幽的一抹笑。

  王萍萍要的人已找到,任务进度条加一!

第210章 西瓜

  六月,天已经热得徐月要在家里悄悄穿短衣短裤凉拖鞋的地步。

  自傍晚收到君梅托人送来的信,说她小菜地里种的东西裂开了之后,徐月连夜就跟着前来送信的部曲赶回家中。

  到了自己家,徐月彻底放飞自我,从澡堂洗完澡后,穿着草编的人字拖,披着大浴巾帕子就往家中跑。

  而在浴巾之下,只有一套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完全无法接受的无袖褂和小短裤。

  好在她年纪小,加上庄上村民在学堂已经学到不少新的知识,思想不能说完全解放,但也没有再那么迂腐。

  况且主人一家子都不太正经,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说主人家,就是他们,天过热的时候,躲在家中纳凉也不再一直用长衫长裤将自己捂着。

  男人们就更大胆了,王大有的打铁炉前,全是光着膀子,穿着及膝短裤的汉子们,那豆大的汗珠顺着古铜色的脊背往下滚落,偶然经过一个女子,羞得那是面红耳赤。

  因着这逐渐炎热的天气,澡堂的生意好了起来,洗一次澡花一个工分,大家伙忙碌一天,出了一身臭汗,下工第一时间就是往浴室里冲。

  洗一个舒服的澡,换一身干爽衣裳,再回家做饭吃,就是劳动了一天的庄民们最幸福的时刻。

  不过徐月现在惦记着她裂开了的宝贝,没空去感受庄民们的快乐,踩着人字拖一路疾冲入院,早就守在小菜园前的君梅见到她来,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忙不迭起身喊了声:“幼娘!”

  “哪里裂了?哪里裂了?快告诉我!”徐月等不及和小伙伴打招呼,急急忙忙的问道。

  君梅指着被小心套在草框子里的绿色圆球侧面说:“这呢这呢,早上我来看的时候都还好好的,没想到中午过来瞧时,多了道裂痕,隐约能看到里面透红的肉了。”

  全庄子都知道三小姐有一块超级宝贝的小菜地,说是里头种着全人类的希望,但具体怎么个宝贝法,日日贴心照顾的君梅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这里确实长出了个奇怪的东西。

  绿色的,起先像是瓢瓜,圆圆一小个,而后长着长着就大了,上面透出青白色的花纹——真的很像菜地里的瓢瓜,她怀疑幼娘是不是被人骗了,这压根不是什么稀奇种子!

  不过君梅不敢说,只能仔细帮忙照顾着。

  天色有些昏暗,好在徐月眼神好使,提起那个草框子举在眼前仔细看,瞧见那裂开的缝隙,先是心中一紧,紧接着又像是想起来什么,突然舒了一口气。

  “怎么样了?”应着徐月对这玩意儿的宝贝程度,君梅也紧张得不敢大声说话,只轻声问道。

  徐月将草框子放下,摇了摇头,笑着说:“这瓜熟了!”

  君梅一愣,真就是个瓜呀?不会吧!

  徐月却满心欢喜无暇去看小伙伴不敢置信的神情,想着这一粒西瓜籽,辛辛苦苦仔细培育,居然真的长了出来,只觉老天待自己不薄,在心中默默感恩了好一番。

  这才转头对院子角落的阿二说:“帮我把厨房里的盆和菜刀拿来。”

  “对了,我阿娘呢?”徐月才想起自己回家这么久,都没见到阿娘的踪影。

  天快黑透了,大约是晚上七点半左右,要是在操场训练,人早该回来了。

  君梅答道:“婶娘去府衙了,表叔叫人请去的,许是有什么事要找婶娘拿主意,可能今晚都不回来了。”

  毕竟天已经这么黑,还没消息传来,八成是要在城里住一宿。

  徐月顿时叹了一口气,西瓜熟了,阿爹、阿娘、哥哥、姊姊,居然一个都赶不上,唉~

  “幼娘是想把瓜切来炒了吃?”君梅看着阿二拿来的刀和盆,试探问。

  徐月点点头,但她可不是要炒着吃,“这叫西瓜,是水果,直接吃果肉的。”

  徐月小心的掐掉西瓜藤,把那个熟得开裂,有足球那么大个的西瓜抱进亭子里。而后在井边打水冲洗好,放到了案几上。

  君梅在旁看着,顿觉惊奇,这居然是水果?什么味儿的?

  不过见徐月一副想分享却找不到家人的可怜样,提醒道:“用来冰麦酒的缸子里还有不少冰块呢,每日收摊前这些冰块庄民们都抢着要带回家纳凉,我去给你弄些来?”

  徐月忙问:“有告诉大家伙这冰化掉的水不能吃吗?”

  君梅点头:“有的,早就说过了,大家知道这冰是用石粉做的,不敢喝的,化开的水也都有集中收集,会有学生专门回收回来,都照着幼娘你交代的做了。”

  徐月顿时放下心来,让君梅去取点冰回来。

  这庄子里的冰块,是她用实验室内的硝酸钾弄出来的,新集市开了,弄个噱头。

  加上天气确实炎热,她自己也受不住,就拿出来用了。

  硝酸钾库存不多,但好在她可以重复利用,收集起来的水在实验室内利用工具还能重新提取出硝酸钾来。

  所以,就骗大家伙这石粉做的冰不能吃,就是为了反复利用。

  实际上,硝石制出的冰是可以吃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硝石在中医那边还是一味中药,可以攻坚破积、利水泻实、解毒消肿,好处多多。

  听说还能和其他药材一起配合治疗黄疸,但徐月到底不是医生,安全起见,用药一直很谨慎。

  说到中药,徐月又想起庄子上还差一个卫生站,但大夫这种稀缺资源实在是太难找了。

  况且她想要的大夫还是那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喜欢不断学习探索,可以接受一些新式治疗方案的大夫,那就是难上加难,只能随缘。

  有了冰,西瓜应该还能多放一天,还在并州的阿爹和哥哥是没口福了。

  好在阿娘和姊姊还能尝一尝。

  徐月把西瓜顺着裂缝对半破开,一股甜香顿时弥漫出来,那是君梅从没闻过的味道,说不出的甜爽。

  她深吸了一口香气,再看那泛着丰富汁水的红色瓜瓢,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第211章 二百个孩子

  徐月先把半个西瓜装好放到冰盆里,说是拿到房间放着,实际上立马塞到了空间研究室旁的小厨房里,等明早自己回书院前再拿出一半留给阿娘,还能多保持一日新鲜度。

  做好这些,徐月这才回到亭子中,把另外半个西瓜破开,片成小片,招呼还在屋里的阿大、阿二,还有君梅过来吃。

  吃前特意交代:“一定要把籽吐出来放到盆子里,这样咱们明年才能继续吃,知道了吗?”

  众人忙应着知道了,在徐月的示范下,一人拿起一片切得薄薄的西瓜吃起来。

  几人先是齐齐咬了一小口,而后就咬得更小口了,那充盈的汁水,鲜甜清爽的西瓜味,好吃得让人不舍得咽下去。

  不是徐月抠门,西瓜真没多大个,加上还要给王大有、王有粮、吕蒙等人留一些尝尝,让他们知道自己到底在努力什么,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以便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那就只能一人一小片了。

  不然压根不够分啊!

  别人徐月不知道,光她自己,她一人就能吃掉一个大西瓜。

  西瓜沙软的甜味一入口,徐月眼泪就不受控制往外流,呜呜呜,她终于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西瓜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只是这么好吃的水果,只有小小一片,不说君梅她们舍不得吃,她自己都恨不得一口分成两口,慢慢回味。

  一小片西瓜,愣是让亭中几人吃了一刻钟,等徐月吃完时,阿大阿二手里的西瓜皮都没能逃脱,全被这两人嚼着咽下去了。

  徐月一时间阻止不及,只能看着他们睁着喜悦的双眸,说:“好吃!”

  君梅要矜持一些,但也把西瓜皮啃得只剩下最外面那层稍硬的青皮。

  西瓜籽大家都仔细吐了出来,小心的放在木盆中。

  天已经黑透,君梅的热情却越发高涨,主动表示自己要去把大家伙叫来,并随手带走了属于阿坚的那一小块,说是要给阿坚送去。

  至于她在路上会不会偷吃一两口什么的,那就不知道了。

  总之,留在庄上的王大有、吕蒙等人,只一下,就被这种从未有过的美味征服了。

  他们仔细吐出种子,拍胸脯告诉徐月,来年专门留一块儿土来帮她伺候这精贵的玩意儿,争取来年一人能吃上一大块儿。

  徐月对此很满意,并告诉大家,再等两个月,还有惊喜。

  不过棉花和西瓜不同,这东西不能吃,加上徐月仔细种出来的一株棉花太少了,也无法给大家展示它的好处。

  所以真等到棉花成功问世时,众人的情绪就远没有对待西瓜那样激烈。

  但接连两样新事物上的成功,还是让徐月大松了一口气,这说明,她其实可以用迂回政策,来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

  就像是阿娘手里的狙击步枪一样,她只要跟苹果树许愿要抢那肯定不行,但她要是转变一下,跟苹果树许愿要一些农业机器,然后拿给阿娘改装却是可以的。

  可能是算准了她们无法发电的缘故,觉得这些机器在大庆也用不了,所以管理得并不严格。

  ……

  六月下旬,本来只外出一个月的徐大郎比预计时间延迟了大半个月,终于回来了。

  这次,带回来的大多数是孩子,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五六岁,有二百多个人。

  庄上的宿舍已经建好了,这批孩子一到庄子,就能住进全新的房子里。

  不过在入住之前,他们还得按照庄上的规矩,完成卫生检查。

  十二岁的乃娃牵着改名为福宝的妹妹,跟随庄上看起来像是管事一样的短发妇人……是不是妇人,乃娃其实都不敢确定。

  他没见过头发这么短的女人,也没见过这样的男人,而且对方还带着一个把脸都挡住的布口罩,他只能依稀从对方的尖细的声调辨认,这大概、应该、是个女人。

  被儿子剪了头发的马桂芳留了两月的头发,已经不用再拿帕子包着了,齐耳的短发看起来干净爽利,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干练。

  可能正好遇上了夏天吧,看着纺织厂里的其他长发女工们时不时投来的羡慕目光,马桂芳突然觉得短发也挺不错的,至少她没那么热呀,而且洗头特别方便,温水浇头一抹,再拿帕子擦一遍,完事。

  她看着身后被徐大郎带回来的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是头大身子小,一身黑不溜秋的,衣衫褴褛,大多光着屁股蛋儿。

  看着这些孩子,她就感觉是看到了一年前带着全家人北上做流民的时候。

  那时候,她家的小子也是一身黑不溜秋,光着屁股蛋子,整日弱弱的喊着饿,但实际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哼唧着。

  想着以前,再看看现在坐在学堂里读书的儿子,马桂芳都有种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不过一看到身后这一排孩子,现实瞬间将她从不真实中拉了回来。

  外头无法活人是真的,眼下在庄子里的安逸也是真的,这些可怜的娃娃也是幸运的。

  能被大少爷带回来,不说别的,只要肯干活,至少是饿不死了。

  都是没了父母的孩子,没有依靠,便不自觉的畏缩起来,一双双黑白分明的大眼里充满了不安。

  不过到底是孩子,眼里的好奇是止不住的,但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偷偷的看着这周遭陌生的一切。

  集市上每天都很热闹,来往的人不少,不止是壕绅们会时不时过来这边澡堂洗个澡,再去集市面馆吃碗面打牙祭。

  不少的乡民也会因为徐家针、徐家衣、徐家碗、徐家豆腐等物过来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