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82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们能做的,只是尽力突围,带着公孙老板安全回到大船上。

  然而,就在此时,卫氏族人突然抛出自制勾爪,大队人马朝着大船奔去,准备利用勾爪上船打劫货物。

  双方就在海岸边为此暴发了激烈的战斗。

  徐家船队手持精锐铁器,卫氏族人人数虽然多,一时间却也无法突破由学员和水手们组建起来的坚固防预线。

  但对方人多势众,终究还是无法全线抵挡,很快就有卫氏族人钻着防御薄弱处,将勾爪抛到了大船上。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卫氏族人们大喜之时,平静的海岸线忽然涌起百丈巨浪!

  所以人都惊住了,抬眼朝那巨浪看去,就见到一美丽女子,身披白袍,手持法杖,站在船头,浑身都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

  巨浪在她身后浮现,高高盖过了大船顶端的桅杆,那一刹那,来自于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将岸边所有人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美丽的女子高高抬起发光的乌木法杖,口中吟唱着外人听不懂的咒语,圣光大胜。

  “来自深海的水之灵,我以光明神爱女的身份命令你,降罚于这些对光明神不敬的卫氏刁民!”

  女子轻动着唇,清灵的声音隔着海岸,清晰传入岸边每个人耳中。

  卫氏族人闻之大骇!

  公孙昊早已经傻眼,当看到那巨浪在徐二娘的驱使下,从天上倾倒在卫氏族人的部落中,凶狠的冲毁他们的屋舍庄园时,他忽然意识到,神从来都是冷酷的。

  特别是对待不敬她的臣民时,更是无情!

  卫氏族人们脸都白了,无数族人拖着家中贵重物品从屋舍内奔出,却跑不过滔天巨浪,直接被海水淹没,卷到沙滩上。

  人嘛,一个没死。

  但是沙滩上已经跪倒一片,刚刚还凶猛无敌的卫氏族人丢盔弃甲,匍匐在地,颤抖着请求神灵饶恕。

第288章 她真的太蛊了

  领头的首领举起长刀,以自祭请哀求神灵息怒,不要惩罚自己的族人。

  徐二娘漠然一撇,“卫氏首领,你赎罪吧!”

  卫氏首领闻言,笑着哭出了声,他感激不尽的,将利刃对准自己的脖颈,自杀谢罪了。

  卫氏族人们不敢求请,或许有些族人正在心里埋怨首领的鲁莽,才害得他们被神惩罚。

  卫氏首领已死,其他族人更是对徐家船队造不成威胁。

  徐二娘嘴角微弯,神像是满意了,轻抬起手,海浪像是她家养宠兽一般,乖乖从卫氏族人领地上退了出来,地面干爽,房屋仍在,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只除了卫氏族人逃跑中散乱一地的各种物件。

  所有人又一次为神的力量感到震惊,可当他们抬头想瞻仰神的美丽容颜时,站在船头的美丽女子已经没有踪迹。

  但所有人卫氏族人都知道,徐家船队,是神的船队,再也生不起掠夺之心。

  旁观全程的公孙昊狠狠咽了口口水,把卫氏的事交给徐家学员负责,自己踩着软绵绵的沙子,艰难乘坐小船回到了大船上,面见神之爱女——徐二娘。

  咚咚咚,小心翼翼的敲门声传进来。

  徐二娘轻轻出声:“进来吧。”

  她端坐在床边,手里把玩着那根已经变得细小的乌木魔法棍,似乎并没有把刚刚发生的事放在心上。

  只是她不放在心上,公孙昊却再也忘不掉巨浪在她身后翻涌的场面。

  公孙昊暗暗瞧着面前的白袍少女,此刻收敛圣光的她和刚刚站在船头的神女完全是两个样子。

  但因为刚刚的神女模样,此刻再看她,公孙昊便觉得少女自带光环,不可直视。

  他小声问:“卫氏首领已死,余下的卫氏族人群龙无首,已经对咱们构不成威胁,但若就此放过他们,在下又觉得有点可惜,不知二小姐打算如何处置?”

  徐二娘看着他,公孙昊下意识退了半步,垂下眼帘。

  “这里没有什么土地,到处都是山,名义上是大庆国土,但实际上常年被高句丽侵占,留着实在是没什么用处。”

  徐二娘自顾自的分析道:“但你说得也有道理,这么多人口,放过确实是可惜……大船反正还空着,那就把这些人都带到交州去种地吧。”

  公孙昊震惊的抬起头来,徐二娘淡淡“嗯?”了一声,眼神询问,你有意见吗?

  公孙昊收敛内心波动,抱拳应:“知道了。”

  这确实也是一个法子,虽然在路上会浪费很多粮食,但只要把人带到交州庄园,那就是纯纯的两千多号劳动力。

  并且,看徐二娘这模样,她似乎挺瞧不上卫氏这片领地。

  不过这也正常,辽西郡这些边缘郡县,一直受到周边的高句丽和乌桓侵扰,加上地势确实不好,山多瘴气,没有一片合适耕种的土地,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留下卫氏,也不过是为其他人做嫁衣。

  与其如此便宜了高句丽这帮家伙,不如把人带到交州充实自家劳动力。

  说办就办,公孙昊退了下去。

  他不知道,他刚离开,淡定坐在床前的徐二娘立马垮了肩膀,心虚的用手扇了扇风。

  她确实心虚,因为那场巨浪表演,不过是用魔药辅助完成的大型致幻现场罢了。并不是她的实力。

  至少不是现在的她能拥有的实力。

  一场穿越,直接把她削弱到了这样的地步,光是想想,徐二娘就郁闷得慌。

  但好在这些手段放在大庆这个地方,也勉强够用了。

  .

  短暂的在卫氏领地修整一段时间后,徐二娘便带着她刚收的两千五百七十二名信徒继续乘船南下。

  一行人在海面上漂泊了三个月,从辽西郡边缘到扬州,又从扬州到高岛短暂停留,最终于五月底顺利到达交州。

  在高岛停留时,徐二娘给高岛内的高山族人们表现了一次什么叫做真神降临,用强大的圣光,赐予了所有高山族人圣光庇佑,又赢得了上千虔诚信徒。

  信徒们统一称呼徐二娘为“光明神”,说光明神可以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一步千里等等,就差再给她身上按上一个三头六臂、青面龙身的神像。

  公孙昊亲眼见证了徐二娘被信徒们捧到高位上,接受信徒供奉的盛大场面,小心脏突突的跳,为中原王廷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因为这个徐二娘,她真的太蛊了!

  见过她的人就像是撞了邪一样,满口都是“伟大的光明神”、“吾愿永远追随神女”、“愿为女神献出我的一切”。

  与此同时,公孙昊又暗自庆幸,徐二娘并没有蛊惑这些土著信徒开展什么稀奇古怪的献祭仪式。

  她不但不许信徒搞迷信,还让他们相信科学,实事求是,互相友爱,和平相处,努力耕种,做个勤劳善良的神子。

  是的没错,一个神女,居然让她的信徒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神身上,还劝他们脚踏实地的过日子。

  公孙昊本来都要加入这些信徒队伍,尝试和神女身上学点神仙手段的,但听见徐二娘这么说,顿时又幻灭了。

  他想,他之所以对徐家一家始终生不起那种虔诚信徒的心思,八成就是因为徐家这互相矛盾的理论。

  自称神,却不让人们信神,这叫他如何不清醒?

  看着被人们簇拥在中间,面上始终挂着慈爱微笑的徐二娘,公孙昊发现自己好像又看到了她身上的圣光。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脚踏实地的生活着,似乎更能够让他们这些普通人感到安心。

  众人从高岛离开,从卫氏带来的两千多族人涌入交州徐家庄分庄,在徐二娘这个主人家的带领下,以一种极其可怕的速度,在交州这片土地上壮大起来。

  徐二娘带领庄民大面积种植甘蔗,建立水力榨糖厂,又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在这个一年能够三熟的热带,将庄子内的粮仓塞得满满当当。

  还派出农学院学生,大力寻找三系水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月底大船返航时,徐月不但收到了能够堆满庄子粮仓的稻谷,还从随船送来的黑箱子里,拿到了三系水稻中的两种。

第289章 三系稻种

  是不育系和恢复系稻种,派出农学院的学生果然大大提高了寻稻种效率。

  现在三系水稻就差一个保持系稻种,只要农学院的学生们找到最后这种稻种,徐月计划了几年的杂交水稻就将得以实现。

  但,徐月有点等不了了,时局的转变,让她迫切的想要得到杂交水稻稻种。

  徐月克制着激动,带着两种稻种进入研究室,试图同科技树讨价还价,把成品杂交水稻弄到手。

  然而,等了半晌,科技树都没有反应。

  徐月不想就这样放弃,她想要在明年春耕时将可以改变人类命运的杂交水稻种下。

  见科技树没有动静,徐月看着手里这两种稻种,一阵头脑风暴之后,突然有了主意。

  要成品科技树不给,那她就要剩下的第三种稻种不就行了?

  想到这,徐月立马实验,开口许愿:“我要拥有保持性的稻种!”

  自从上次同科技树要过对讲机,灭掉一半的能量果之后,时隔两年,这是徐月第二次开口同科技树许愿。

  她现在已经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些可以花费时间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没必要同科技树兑换。

  而现在欠缺的第三系水稻虽然可以大力搜索,但她们家已经等不了了,谁也不知道下次学员们还会不会这么好运。

  万一整个大庆国土内都找不到第三系水稻,那么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所以,说徐月冲动也罢,她就是想试一试。

  徐月期待的看着研究室上空漂浮的科技树投影,不管科技树看不看得懂,冲它讨好又灿烂一笑。

  “哗啦”一瞬,能量果连着灭掉十颗,细碎的稻种如同下雨一样,从实验室上空洒落下来,掉落得满地都是。

  徐月狂喜,她已经来不及去抱怨科科对这不礼貌的行为,忙起身打开药品柜,把里面的空药瓶取出,又跑到厨房拿来扫帚和铲子,把实验室地上洒落的稻种全部收集起来。

  稻种铺面一地,装满了三个大玻璃瓶。

  只是,看着科技树上剩下的五颗红红能量果,徐月心里在滴血。

  紧了紧怀里的稻种,这才感觉到一丝丝安慰。

  又冲科技树笑了下,徐月抱着得到的三系稻种,出了实验室,快步冲到试验田那边,召集农院学生们,均出一把稻种,让他们立即进行杂交实验。

  十月天已经冷起来,但试验田这边却不会受到温度太大影响。

  因为这里有用玻璃罩和棉被做的培育温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角落,只占整个试验田的二十分之一,但不妨碍它成为农学院学生们心中的神圣之地。

  在天冷时,试验田上方还会用油布覆盖起来,内里生得有炭火,用水银做的温度计放在试验田各个角落,学生们时刻关注着试验田内的温度。

  庄内冬日供应的新鲜蔬菜,大部分出自试验田,只有很小一部分,出自庄民们自建的蚕室。

  当然,这只是没有塑料的下策——徐月也没想过,现代人们到处乱丢的塑料布居然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