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00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可惜,这么多年来,徐家一点铁器都没卖出来,倒是公孙衍公孙渝那边,借着亲戚关系,从徐家弄到了十把。

  这铁犁可好用了,犁起地来飞快的,其他几家老爷们就没不眼馋的。

  想到这些,梁老爷越发动摇了。

  伯亚见父亲明显有所松动,再接再厉,直接放了一个狠的。

  “爹,趁现在徐家军还没来,您赶紧同意把田卖出去吧,好歹咱们家还能和公孙家一样,留些资本。虽然亏了您和祖宗的心血,但总好过章家、严家家产直接清零还死了人好!”

  死了人?

  梁老爷脊背一寒,“走,咱们现在就去田庄上看看!”

  他真怕昨晚闭眼时浮现出来的那些恐怖画面会变成现实。

第318章 别动啊,爹给你抠

  处在大庆极北的幽州,正月里的气温还很低。最近几日太阳越来越大,积雪渐渐化开,更添了几分湿寒。

  梁家的田庄就在主宅不远处,共有田地一千余亩,佃户六百口。

  大冷天,没人想出门,梁老爷裹着厚皮裘,里头还加了以前从徐家庄买的羊绒保暖衣,还是冷得牙齿上下打架。

  好在他怀里捧着的手炉里烧着徐家庄产的银丝炭,给予了他温暖,驱散了不少寒气。

  伯亚跟着父亲离开家门来到田庄上,父子俩最先看到的就是枯黄的大片田地。这些都是留下来的麦茬,挖出来埋在地里能当成肥料。

  梁老爷惊悚发现,就连这个沤肥的方法,也是从徐家庄里传出来的。

  这些年,他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徐家庄产出的各种物品和传出来的新理论包围。

  回头同儿子伯亚对视一眼,父子俩继续朝着佃户们居住的村庄走去。

  雪在化,地上道路泥泞不堪,梁老爷有点后悔出门没让家丁带着步撵。

  伯亚平时很少会到庄子上来,也没想过,原来自家农庄里的路,居然烂成这样。

  父子俩站在一个巨大的泥水塘前,尴尬的看了看对方,梁老爷明显打起了退堂鼓。

  但伯亚却不知怎么想起了徐家庄集市上那灰白色,不怕水火的长街。

  他不禁想,要是自己这次成功说服了父亲,自己有了政绩之后,是否可以有些优待——比如给他们家也修一条那不怕水火的水泥路?

  早就听说徐家庄现在正在县城里拉壮丁准备修路,一条好路有多重要,此刻站在泥水塘面前的伯亚心中再清楚不过。

  于是,年轻人决定豁出去了!一把拉住想往回走的父亲,两人一起踏入满是腥臭气、浑浊的水洼中。

  “你干什么!”梁老爷又气又惊,可两只脚已经踏进来,想要躲避只能掂着脚,一蹦一跳加快速度逃离这水塘。

  好在两人出门时怕被雪湿了鞋底,套了一双木屐,鞋面只是被星星点点的泥水沾染,并没有湿。

  可饶是如此,梁老爷也还是气得想给大孝子狠狠一大脚。

  伯亚面对父亲的暴怒,突然感觉心里有股怪怪的感觉升了起来。

  只是鞋面被泥点子弄脏一点,父亲就这样暴怒,可那些佃户还有跟在他们身后的家丁们,却已经湿了草鞋,还一脸的习以为常。

  他们看着他们父子俩,反倒像是在看什么奇葩。

  伯亚正观察着这些家丁的神情时,前方不远处的大树下,忽然有人声传来。

  这个时节,佃户们基本都蜷缩在家中,不敢出门,免得受冻,同时也节省体力消耗,尽量减少进食。

  冬日的村庄安静得能够听见天边飞鸟掠过的动静,以至于在这样的时节里,突然听见有人声传来,伯亚觉得很不可思议。

  仔细听,好像是小童在和父亲说话。

  “爹,俺拉不出来。”

  “别动啊,爹给你抠。”

  “……嗯。”

  “行了吗?”

  “呜呜呜,爹,俺还是拉不出来……”小童带着哭腔,声气也是细细的,好像没什么力气的样子。

  这时,又传来一道气急败坏的女声,“这天天顿顿吃树皮,他能拉出来就怪了!”

  紧接着,伯亚就看到一个瘦得身上破麻衣都能在风里晃荡的女人牵着一个脑袋和身子比显得巨大的孩子,从大树后面走了出来。

  双方皆是一愣,伯亚正不知如何反应时,女人忽然睁大双眼,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突然放下怀里的孩子,招呼上大树后的男人一起朝他们冲了过来。

  还在骂儿子的梁老爷被吓一大跳,以为这两人要对自己不利,一把拉住还傻站着的伯亚,呼喝家丁们上前来。

  这对夫妻模样的男女被家丁们拦了下来,两人跪倒在冷得刺骨的泥泞里,眼睛亮得吓人,一边盯着伯亚一边求道:

  “主家,求求您给我家赊碗粮食吧,孩子憋着屎拉不出来要出人命的,我们只要一碗,来年地里有了收成就还您!”

  他们只看着伯亚,好像是知道如梁老爷这样有经验的老地主,并不会为自己心软一样。

  他们身上的麻衣破得厉害,也没有针线可以缝补,漏风的地方就用草茎拴着,裤绳也是没有的,也是用麦秆揉成的绳子系在腰上。

  那腰倒是比他们瘦巴巴的身上显得壮实些,微微鼓起,像是吃饱了胀气。

  可这样的佃户,又怎么可能吃饱?

  伯亚有点迷茫,社交圈子里全是世家公子哥,他所见的最穷困的人就是马棚里的马夫。

  一时间,他想不明白,这对夫妻的肚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家丁小声解释:“少爷,她们没吃的,吃不着肚子就胀气,许是还服了些树皮泥水,更是胀气得厉害。”

  伯亚微张了嘴,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低头看了眼脚下的泥,这是人能吃的吗?

  事实证明,人饿到极致,除了咬不动的石头外,什么都能吃。

  伯亚让家丁去给这对夫妻取米来,见父亲并没有反对,让这对夫妻起来,跟着他们去了他们的家。

  见主家肯借米,夫妻两高兴不已,抱起刚刚被丢下的小孩,领着这些金贵的人去自己家。

  伯亚这才发现,那个头巨大的孩子,是个男孩。

  安静的村庄突然热闹起来,那些低矮土屋的门缝开了一点点,一双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好奇的探过来,见到梁家父子,眼神晦暗不明,不知这么冷的天,金贵的老爷过来做什么。

  但他们没漏下家丁递给丁样儿家的两碗黄灿灿的粟米。

  顿时,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里,似乎闪烁着如狼一样的绿光。

  饶是梁老爷早有准备,还是吓一跳,忙顺着儿子的意思,跟着那对姓丁的夫妻进了他们的家。

  梁老爷只觉得眼前一黑,紧接着就是一股干冷的气息从脚底板窜上来,令他打了个寒颤。

  底矮昏暗的土屋里没有窗户,只有从门外透进来的一点光线,这屋里居然还没有外头暖和。

  至少外面此刻天是亮的,看着也让人心里暖和一些。

第319章 大孝子

  屋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一张破旧矮桌,一张用石头和木板拼凑起来的床,上面是一张结成块儿,硬得跟石板一样的褥子。

  角落里还散落着一些生活用具,一目了然,再没别的了。

  梁老爷父子俩只能虚坐在那张拼凑的床沿边,闻着一股飘来的,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的臭味儿。

  屋里生起火,丁样儿拿出一个小陶炉,往里面放上了屋内所有的树枝,把他们放到梁老爷和伯亚面前,冲他们讨好一笑,这才拿着破陶罐出去捧了一罐雪进来,放在火上化开。

  雪变成水,那碗黄灿灿的粟米端出来,丁样儿家的儿子立马就要伸手来抓,丁样儿没注意,粟米在小孩的手指挥舞中碰掉了几粒,马上就被丁样儿媳妇一巴掌打开了。

  她恶狠狠的骂道:“你这个小畜生,饿死鬼投胎呀,爹娘有吃的还会少了你的吗!你个小畜生,这可是你爹娘苦苦求来给你救命的,吃生的,你这小畜生拉不出来,要死的你!”

  小孩竟也不哭,吸着黑黝黝脏兮兮的手指头,眼也不眨的盯着他爹身前的锅。

  丁样儿冲两位主家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边笑边捡地上掉落的几粒粟米,吹一吹,小心翼翼的撒进陶罐里。

  可能觉得不够,又抓了一小把。

  “两大碗粟米呢,多煮点吧。”伯亚看着男孩那细细的脖子,提醒道。

  丁样儿惶恐的点了点头,又掂量着往锅里多放了一小撮,然后说:

  “剩下的留着给娃娃,五天一小碗,就能拉,他能吃到四月哩。”

  伯亚震惊的问:“四月?你家去年收上来的粮食呢?”

  丁样儿惨淡苦笑,“小主家说笑了,去年收上来的粮食扣完租金,又还了前年欠下的粮食,总共落到手里就只有半缸子,冬日来时就吃完了。”

  “我们大人没事,就是小家伙,吃不了树皮磨成粉做的丸子,拉不出来,不过等熬过冬天就好了,田边总能讨些野菜吃,他就能拉了。”

  听着丁样儿的话,伯亚感觉自己刚刚问的话傻得气人。

  很快,陶罐里的粟米粥咕噜咕噜冒起泡泡,一股谷物特有的香气飘出来,丁样儿家的孩子站不住,伸手要往锅里抓。

  丁样儿夫妻两忙给他手上塞个木勺,让儿子舀着吃。

  他看起来不过两三岁的模样,用木勺舀着罐子里稀得能照人的粥,吹都不吹,直接往嘴里倒,把伯亚看得心惊肉跳。

  但这孩子似乎早已经习惯似的,母亲给他塞了一口雪,他就继续下一勺。

  这一次他没有喂到自己嘴里,而是小心翼翼的把勺子递到母亲跟前,眼睛忽闪忽闪,仰着小脸,嘴角挂着期待的笑,似乎在说:阿娘也吃,这粥好香哩~

  ……

  在家丁们的护卫下艰难回到家中后,伯亚惊讶的看着一直没有言语的父亲,轻声问道:

  “爹,田里产出这么少吗?”

  梁老爷无奈的看了眼这个一点农事都不知的儿子,实在是困惑,自家好好的儿子,怎么会受到徐家蛊惑,来劝他这老父亲做“大善人”。

  他确实得了祖上积攒的资本,这才有了如今的家业,可这偌大一份家业守起来也并没有这么容易。

  家中有人要在官场打点,还有人要读书,这些花费可一点都不少!

  他们想要维持现在的风光,所要付出的成本,也是极高的。

  不是他不想善待佃户,只是他这个位子把他架在了这里,不允许他去把他们当成一个人、一个个体来看待。

  他只能计算总体的效益,用以维持现在家中的运转。

  只是,一层层算下来,落到佃户们身上的剥削似乎就有些惨无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