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07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苏夫人和苏老爷苏辞也走了过来,双方大人见了礼,苏辞邀请梁老爷:

  “梁兄,徐家军在城内开了一间饭馆,听说新出了一道热腾腾的海带鲜虾汤,咱们也尝尝去?”

  梁老爷新奇的问:“这是从哪里来的海货?难道徐家真有海船?”

  后面这话,梁老爷压低了声音,生怕被人听见。

  苏辞隐晦的点了点头,两人外加伯亚,一起朝着饭馆方向边走边说着悄悄话,倒是把苏夫人等人留在了后头。

  虽然在徐家军的地盘上男人和女人都是同等的劳动工人,但夫人们还真做不到与男人们同去聚餐这种事。

  梁夫人倒是挺好奇那海带鲜虾汤是个什么滋味儿,可惜,苏夫人邀她回府坐坐,她也只好领着女儿,跟着苏夫人母女俩去苏家府邸。

  “苏夫人,你家府邸没被收回去吗?”梁夫人好奇问。

  她可是听说城内不少官吏家的大宅子直接被徐家军征用了,现在一家子几十口人只能挤在一间小院里,或者将家人遣散回老家去。

  哦,对了,徐家军也不许人离开渔阳县城,至少现在不许,也就只有老家在近处的能回去,要是在临县,那就甭想了。

  苏夫人叹道:“我家老爷有政绩,他们倒是没动我家的宅子,就是……唉~”看着女儿那头齐肩发,苏夫人的眉眼就无法舒展开。

  梁夫人感慨道:“为徐家军办了大事才能积攒绩点,有政绩那是挺好的,不过今日这倾诉会一开,我倒是觉得徐家军比往年那些有规矩,只要照着他们的规矩办事,咱小心些,一家人不用分开,我就心满意足了。”

  苏夫人却是又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怨念道:“别的都没什么,独独这剪短发和18岁才许婚配这两件事,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梁夫人一惊,看了看苏夫人也剪短的头发,诧异问:“不是说只学堂里的女学生才要留短发吗?”

  “还不是我家老爷!”苏夫人有很大的怨气,“绩点绩点,天天把政绩挂嘴边,还要求家眷也要积极配合一切新规则,这不,为了这政绩,连我婆婆留了一辈子的头发都剪掉了!”

  说到这,苏夫人又无奈道:“不过和我家大伯的性命比起来,这些倒也不算什么,好歹是靠着这些绩点将大伯子一家从牢里弄了出来。”

  苏家大爷还进牢房了?这梁夫人可没听过,小声询问事情原由。

  好在只是件不大不小的事,说是家里妻妾不合,妾室将主母苛责她的事告到了教会,苏家大爷作为一家之主纵容妻子行如此苛责之事,夫妻两一起被关进了大牢。

  “幸好与我大伯家嫡次子定了亲的姑娘就是公孙衍家的嫡孙女,有公孙家帮忙做担保,这才放了出来,不然光是我家老爷这点绩点可不够让大伯一家扣的。”

  苏夫人摆摆手,不想再提这事。

  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昔日相好的夫人,她可得把眼下最让她糟心的事好好同她讲一讲。

  要不然,她一个人要憋死了!

  一行人进了苏家宅院,苏夫人把门一关,简直不吐不快。

  “梁夫人,还是你家含儿好啊,年纪小还未曾定亲,可苦了我家雯儿,前脚定了亲事,后脚新政令就下来,不满十八不能嫁人,你说这、这让我可怎么办呐!”

  苏夫人是真的着急,越看苏雯那越来越豪放的做派就越急。

  梁夫人忙让她坐下说,两人握着对方的手,一个做倾诉者,一个做倾听者,时不时安慰一句。

  “不用怕,晚些就晚些,发生了这种事,谁也预料不到,亲家那边想必也是理解的,就等四年而已,四年后,雯儿也才十八岁呢。”梁夫人安慰道。

  苏夫人摇头,“不不不,亲家那边在涿郡呢,渔阳这边的事恐怕还没传过去,可要是再等一两个月,等消息传到了那边,他们要是知道我儿做了徐家女郎,怎可能愿意等她?”

  梁夫人倒是和苏夫人想法不同,“他们未必敢过来退亲,要是为了退亲连命都不想要了,那也是咱们雯儿的福气,免得去了这样的人家,受了薄待。”

  “唉,说是这般说,可要是被退了亲,我家雯儿的名声就毁了,还能嫁出去吗?”

  苏夫人担忧不已,嘴角都起了个泡,可见为这事她都急得上火了。

  苏雯在院里回道:“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日后我毕业了,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知多快活呢!谁稀罕嫁人!”

  “看看!看看!”苏夫人指着苏雯,一脸悲愤,“这丫头才去了大半月的学堂,就学来了这般气性,这样的女子哪个世家公子瞧得上她!”

  苏雯只觉得母亲愚不可及,这世上女子难道就非得嫁人?就只有嫁人才算活得好?没了男人就要死了?

  母女俩互相斗着气,梁小妹看两人这模样,想也知道,这般场景在苏家院里已经发生多回。

  她是小辈本不该在这时候插嘴,可心中实在有个极好的办法能够解决眼下母女俩的矛盾,便没忍住,出声说道:

  “苏家伯母,您别同我姐姐置气了,这事其实也很简单的,您担心我姐姐年纪大了对方等不到,那就让涿郡的儿郎也遵守徐家军的规矩不就行了?”

  “到时大家都是一样的规矩,他们不等也得等啊!”

  梁小妹此话一出,院内几人皆是一愣。

  对啊!

  她们怎么没想到呢?

  让徐家军再拿下涿郡,或是幽州,或者是拿下整个中原,那岂不就天下大同了?

  梁夫人仔仔细细瞧了自家闺女一眼,仿佛不相信这样聪明的女儿是自己生的一样。

  她这女儿,日后绝对是个有大出息的!

第331章 祖母怕我娘告她

  苏祖母听见前院动静走了出来,昔日仆从环绕的老夫人,现在身旁只有一个中年婆子。

  就这婆子,还是苏家每日按照九个筹子的工钱把人留下的。

  至于家中其他下人,清早起来,跟随大部队一起去扫盲班上课,中午过后,就要出门去给徐家军做工了。

  这城内大兴土木建设,到处都要人手,城中的乞丐都得爬起来干活,在徐家军的治下,没有一个人能闲着。

  而年纪大的老人,或者身体有疾病残疾不能工作的鳏寡孤独者,城内教会每日早晚发放两次粥食。

  徐家人来了,竟没饿死一个无辜平民,还让这些原本活得艰难的边缘人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

  给徐家军做活,一日的工钱是二十到一百不等的徐家筹,因为上午要上课,所以算半日工,寻常工人半日可得十筹。

  徐家斤两重于昔日斤两,这十筹换来两斤粮食,熬成浓粥也很够吃了。

  要是做的是修城墙、铺水泥路、修建房屋这样的重体力活,每日晌午徐家军还会在工地上发一碗带油水的羹汤。

  苏府里的家丁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工地,加上现在主人家已经无法限制他们的劳动自由,为了这口偶尔能捞出一块肉骨头的羹汤,谁还乐意留在府里伺候主家?

  而且,伺候老爷夫人又没有什么工钱,徐家军没来之前,他们一月能到手一百筹子就不错了,更不要想什么肉羹汤。

  现在徐家军来了,上过扫盲班的家丁们都开始算起账来。

  在徐家军做半日都能得十个筹子,一月下来就是三百筹,还有每日一碗肉羹汤的补贴,这日子不比在府里做家丁来得滋润?

  所以,为了留下两个伺候苏家祖父母的下人,苏辞和苏夫人夫妻两不得不给家里的下人提高工钱待遇。

  看在大家都是熟人,相处多年的份上,加上那婆子确实干不了这带羹汤的重活,这才能用九个筹子一日的工钱把人留下来。

  梁家田庄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过加入徐家军时间稍晚于城内,梁夫人身边倒还跟着不少伺候的仆人。

  现在一看往日讲究排场的苏家老夫人都只剩下一个仆人的惨烈景象,心头不由得咂舌。

  “这徐家军一日一个新规矩,忙得人脚不沾地,头脑发晕,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变化。”苏夫人叹道。

  不过,心里却因为女儿的婚事,‘坏心眼’的盼望着让她那远在涿郡的亲家也来感受一下徐家军的威力。

  苏祖母请梁家母女一同用饭,一场倾诉会开到了半下午,清早吃过一顿粥食的母女俩早就饿了,只是碍于社交礼仪不好开口罢了。

  现见苏家祖母诚心邀请,梁家母女感激应下,跟随苏家人来到后院。

  饭食早已经摆在桌上,苏家祖母就是过来叫她们去吃饭的。

  苏祖父似乎已经吃过,手里拿着一份光明神报,坐在院中草蒲团上,对着日光眯眼翻看着。

  看祖父眯眼看报的样子,苏雯决定,等过几日到了周末,就带祖父去徐家军的卫生所看一看眼睛。

  城内来了徐家的医护团队,医首是昔日有名的顾为荷顾大夫,顾大夫先前带了护士们来学堂给她们女子上了生理知识科普课程。

  在课上,甘护士说过,眼睛也是需要好好保护的,叮嘱她们不要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不然会得近视眼。

  苏雯现在就怀疑,自家祖父的眼睛是出了问题,得了近视眼这个毛病。

  甘护士还说,这个毛病在徐家军那完全可以解决,有那什么叫做眼镜的东西,戴上就能看清楚了。

  不过材料珍贵,价格高昂,等闲人家配不起。

  “雯雯啊,这是个什么字?”苏祖父见到孙女进来,探出手中报纸,指着上面一个不认识的徐家字问她怎么读。

  如苏祖父这般年纪,徐家军没有强迫他们去上扫盲班,似乎是嫌弃他们效率太低,浪费教学资源。

  当然,家中有后辈,本人又比较好学的,是完全可以从报纸上学到徐家字的。

  苏祖父就是自学,偶尔请教一下忙得不见人影的小儿子苏辞,或是孙女苏雯。

  至于九岁的小孙子,那算了吧,要不是徐家军强制孩童必须上课,这小子恐怕早就被授课先生撵出学堂。

  苏家祖母最担心的就是小孙子,日日都要叮嘱他好好听课,怕他被徐家军杀了。

  不过徐家军挺讲规矩,倒没有随意打杀学生。

  但小孙子的屡教不改,也足以让苏祖母提心吊胆。

  苏雯来到祖父跟前,她也不认得这个字,但好在她已经学完拼音,通过拼读,把这个看着简单,实则难读的“仄”字读了出来。

  “阿翁,这应该是逼仄的仄,也是平仄的仄,读ze……”

  苏雯很喜欢祖父这种上进的老人,她家祖母就对徐家简体字嗤之以鼻,碰都不想碰,如避蛇蝎。

  “这些徐家字,繁不繁简不简的,学着没什么意思。”苏祖母冲院内的祖孙俩嗤了一声,邀请梁家母女和儿媳上桌,怕她们饿得慌。

  倾诉会苏家祖父母都没去成,但也从城内热闹的议论中听到一点似是而非的消息,等众人坐下,也不顾上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询问儿媳那倾诉会到底讲了什么。

  苏夫人一边吃饭一边把倾诉会上徐月带领农民代表们诉苦,并杀了一家恶壕绅的事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

  说到激动处,一不小心喷了一粒粟米到苏祖母手背上,婆媳两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的,两人没忍住,都笑了出来。

  梁小妹小小声的对苏雯耳语:“老夫人都不讲规矩了呢~”

  苏雯也捂嘴笑了,“她讲不成了,现在女人们都听光明教会的,祖母怕我娘告她苛待哩。”

  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似乎是想象到了一向严厉守规矩的苏祖母,被苏夫人告到教会的神奇画面,没忍住笑出了声。

  梁夫人无奈的摇摇头,与苏夫人和苏祖母对视一眼,也没忍住。

  顿时,饭桌上笑成一片。

第332章 女吏

  一顿饭吃完,太阳西斜,已经到下午四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