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14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不过这高冷不是冲着患者,而是她日常生活里的常态,对待病人,那还是很认真负责的。

  徐月静静看着,知道是因为自己在这,郑三好才露出笑容,冲她点点头,便没有再出声。

  苏祖母狐疑的看着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女大夫,根本不相信这么年轻的大夫能有什么真本事。

  但因为徐月坐在角落,她又不敢叫孙女直接走人。

  倒是苏祖父对着徐家军的年轻女大夫颇有几分好奇,主动配合郑三好坐好,让她拿着各种稀奇古怪没见过的东西给自己做测试。

  先是看一个全是E字的表,让他用木片挡住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去看那个字母中间横杠的方向,并比划出来。

  苏祖父比划得挺上头,苏祖母看得脸色越来越沉。

  好在很快这个测试就结束,他们走进了那间被关起来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很多器材,最多的就是竹制的奇怪框架,还有摆放在一个玻璃柜里的许多玻璃原片。

  光是这一个玻璃柜,就叫祖孙三人大开眼界。

  别家郑重存放在宝库里的玻璃制品,徐家军居然用他们来造柜子。

  哦,还有窗户。

  卫生所一楼的窗户全是玻璃!

  也就是在徐家军这里了,放在别处,这玻璃只要你敢装,百姓就敢冒死来偷!

  但在渔阳县城里,这些玻璃窗户,从来没有丢过一块儿,可见女将军治下的城市治安水平有多高。

  徐家军的种种规矩苏祖母都感到不喜,但有两样,她确实满意。

  一是徐家治下的良好治安。

  要是没有这样的环境,她和老头子可不敢一个家丁不带,就跟着一个还未及笄的孙女独自出门。

  二则是光明教会里的姐妹互助会,这可是给女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就算是苏祖母这种原本就处在特权阶级的女人,也无法诋毁它存在的意义。

  郑三好选了几个玻璃片,又拿了两个细竹片做的框子来到苏祖父身前,比划了一下。

  “这样能看清楚吗?您的眼睛没什么太大问题,就是年纪上来了,视力自然下降,配副老花镜就可以。”

  郑三好一边说一边把扣好镜片的竹框眼镜递给苏祖父试戴。

  这样新鲜的玩意,从没人见过,苏祖母还是没忍住小声说:“不用药也不用下针就靠着两个玻璃片?这能行吗?”

  郑三好没解释,只是让苏祖父戴上,她觉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比解释更加有效。

  “阿翁,试试吧,我见顾大夫也时常挂着这样的眼镜在胸前呢。”苏雯期待的催促道。

  年轻人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没有老人那么固执,要不是眼镜出问题的是阿翁,她都想自己戴上试试。

  将信将疑中,苏祖父戴上了这副眼镜,只一瞬,他就发觉眼前的世界变得不太一样了。

  面前的人能看清楚了,以前总是看不清的模糊感消失不见。

  苏祖父惊讶的摘下眼镜,再一看,视线又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可他一戴上眼睛,视线就清明许多,效果立竿见影!

  “这、这真是神物啊!”苏祖父激动的对苏祖母说:“看清楚了,我都看清楚了!”

  郑三好拿了一份报纸过来,让苏祖父再看看效果。

  苏祖父看着那些先前怎么凑近都看不清楚轮廓的小字变得清晰可见,迷糊了许久的他感动得眼泪差点落下来。

  “阿翁,真的吗?”苏雯好奇追问。

  苏祖父把眼镜摘下,让苏雯看看,苏雯一凑上来,差点没晕过去,忙往后退。

  “不行不行,我看着晕。”

  郑三好看得好笑,提醒道:“视力正常的人戴眼镜确实会晕。”

第343章 包子铺

  “怎么样,苏大爷您要配副老花镜吗?”郑三好问。

  苏祖母不信邪,也不得不信了,毕竟丈夫的表现不似作假。

  “当然要配!不管多少钱,只要老爷看得见。”苏祖母豪气的抢先应道。

  但话说出口,就有点心虚,这玻璃在徐家军手里是不值钱,可要是她们卖出来,那可就是另外的价码。

  苏雯试探问:“大夫,这样一副眼镜多少钱?”

  郑三好道:“还好,不贵,八千筹。”

  “八千?”祖孙三人吃惊的对视一眼,啊这,这还真是不贵哈,比她们预想中的天价便宜太多了。

  不过对于一名普通打工人来说,一日拿二十筹子,一个月六百筹,一年下来不吃不喝才能换到这副眼镜,也是非常贵了。

  好在苏家的家底还有些,买这一副眼镜还是买得起的。

  苏祖父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就要拿新眼镜回去同老友们炫耀一下。

  郑大夫说了,他可是渔阳县城内第一个戴上眼镜的老头,这要是说出去,可不得让那帮老家伙们羡慕死?

  不料,郑三好阻止道:“还不能拿走,这只是试戴用的,正式的眼镜还需要时间制作,三日后再过来拿吧,顺便先把钱到外头大厅收银台那边结算一下。”

  郑三好飞快写下收费单,让祖孙三人先去缴费。

  眼镜不能马上得到,这确实有些扫兴,但想想也就三天时间,苏祖父还是没忍住翘着嘴角,乐呵呵的。

  祖孙三人拿着条子去缴费,高兴得全然忘记了还留在屋里角落旁观的徐月。

  徐月无奈摇摇头,招呼上已经安耐不住的君梅,起身离开。

  等苏雯突然想起徐月又折返回来时,两人早已经消失不见。

  她懊恼的捶了下自己的脑袋,“我今天真是太失礼了!”

  苏祖母小小声:“这女首领会不会记恨上咱们,日后刁难你父亲母亲?”

  “祖母,您说的那都是老一套了,徐家军才不会给人穿小鞋呢。”苏雯无奈的反驳道。

  苏祖母也无奈的看着暴躁的孙女,“既没事,那你懊恼什么?”

  “这、这……就是很失礼嘛,那可是首领啊,我还有话想跟她讲呢,要是同学们知道我和首领说上话,肯定羡慕死我了。”

  苏雯无比失落的叹了一口气,“唉~,算了。手续办好了,咱们去换筹子给阿翁买眼镜吧。”

  苏祖父眼镜顿时一亮,“走走走,家去家去,换筹子去!”

  苏祖母嗔了他一眼,但也打心底为自家老头高兴,心甘情愿回家拿出装金饼的匣子,取出八个,让苏雯拿去换筹子付账。

  三天并不久,到了取眼镜这天,苏祖父早早就起来了,愣是等不及孙女放学回家,拉着不情愿的苏祖母就出了家门。

  夫妇俩到卫生所时,大门才刚打开,好在眼镜已经做好,直接就取到了。

  得了眼镜,苏祖父戴上就开始往街上走。这会儿正是大人们送完孩子准备去上工的时候,特别热闹。

  徐家军已经入城四个月,第一批扫盲班的已经毕业,可上全班,拿一天二十筹的报酬。

  大街上人来人往全是人,有城里的,也有从各村入城来此做工,而后在城内租房住的。

  自徐家军入城后没多久,城里原先的那些铺子都开起来了,卫生所这条街是城里最新最繁华的一条街,沿街都是卖早点的。

  特别是徐家军开的包子铺,里面卖的大馒头、肉包子、糖包子,全是苏祖父的心头好。

  徐家军别的他不好说,但在吃食这一行当里,全县都找不出比徐家军还会吃的。

  这个馒头,就是从徐家庄里带出来的,从前没听说过。

  苏祖母花八个筹子,买了一个糖包一个肉包,还有一个胖乎乎的大馒头。

  馒头用料不是后世的精面,而是要粗一些的杂粮掺杂在白面里头,做出的颜色是米白色的,面皮一层裹一层,柔软可口,还有一股反甘的麦香。

  这馒头是最划算的,两个筹子就能买一个,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精壮的汉子们,吃完这么两个馒头,也差不多饱了。

  苏祖父最喜欢撕着吃,有这馒头在,家里的肉糜粥都得往后靠。

  苏祖母喜欢吃甜的,徐家的糖包子里混着芝麻和豆面,热乎乎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就是有些烫嘴。

  不过爱吃这口的人可不会在意这点小细节,三个筹子就能得一个糖包子,还有啥不满足的?

  苏祖母一边吹一边吃,小小一个,四五口就吃完了。

  剩下一个四筹买的肉包子,皮厚馅料少,但肉精贵,往日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口,现在三五不时能尝尝肉腥味儿,没有谁嫌它馅料少,只有欢喜的。

  也就是徐家军舍得拿肉出来这样散卖,苏祖母把肉包子分两半,一半给苏祖父,一半自己吃,边吃边在心里感慨徐家军的土豪行为。

  吃完早点,苏祖父终于逮着一个老朋友,毫不遮掩的炫耀着自己鼻梁上的眼镜。

  先不说这眼镜的功效,就看它用的玻璃材质,就知道这不是个便宜玩意儿。

  都是家庭条件差不多的人家,把田地卖给徐家军后得了几箱木筹,放在屋里等着发霉呢,见到苏祖父的眼镜,顿时心动了。

  “多少筹子?”那位老爷激动问。

  苏祖父摆摆手,装模作样的推了下竹编的镜框,“不贵不贵,八千筹子。”

  用了玻璃,那还真不算贵!

  “不过你眼睛又没事,用不上这眼镜,小郑大夫说了,眼睛没毛病的戴眼镜会头晕,可不兴乱配啊。”苏祖父很有良心的提醒道。

  至于他如此好心是不是为了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那就不得而知了。

  老友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失望,他道:“我用不上,肯定有别人用的上,我这就去卫生所问问去,看看能不能多均几副给我,拿玻璃总好过拿木筹不是?那些筹子啊,在我家都快放烂了。”

  苏祖父一听,懂了,“老弟,你这是准备做着眼镜的生意呐?”

第344章 这就是命

  老友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神神秘秘拉着苏祖父到一旁巷子里,见四下无人注意,这才悔道:

  “唉,早知道他们先卖田卖地的能拿到徐家军竞标资格,我早就卖了啊!”

  “徐家军的盐、糖、瓷器铁器,还有布,哪一样生意不是稳赚不赔的?

  “我现在就是后悔,后悔没把我家儿子也如梁家一样送到严氏学堂里去,要不然,这样的好消息,我儿能不知道吗?”

  县城就这么大,有实力的人家也就这么几家,苏祖父一听就知道这老伙计说的是梁家的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