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53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第406章 徐家女子公孙芸

  众人退去,大厅内只剩下公孙芸一个女子独自面对乌堡老爷们。

  看着面前这个身着四袋古怪衣着的短发少女,毫无畏惧,面容镇定,选择独自一人留下来,乌堡老爷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徐家军的女子,果然和外界传的那样,与男儿无异。

  不过她们似乎很讨厌人们把她们比作男子,对徐家军有点了解的乌堡老爷们识趣的没有因为公孙芸表现出来这些从前只属于男人的特质,而把她当成男人来对待。

  大家保持距离,各自就坐,公孙芸暗暗在心中组织好语言,刚一坐下,便直入主题。

  她先把自己的身世交代了一遍,公孙氏作为幽州老贵族,名头在北地很好用。

  知道了公孙芸的身份后,乌堡老爷们对她的态度和善了很多。

  但同时也更加好奇,为什么公孙家这样的老贵族也会屈服于徐家军。

  公孙芸便把当年徐家军拿下渔阳县城的种种情况,如实复述了一遍。

  当然,略过了自家和徐家首领的亲戚关系。

  当上谷郡的乌堡老爷们听到徐家军当初在渔阳对世家门阀们使用的雷霆手段后,心头齐齐一紧。

  是啊,别看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不到二十个徐家军,可只要他们放出一句分田分地的话,乌堡内这数百名佃户,就将成为他们手下最忠诚的利刃,砍到乌堡主人身上来!

  不得不说,徐家军这招釜底抽薪,对乌堡老爷们来说,威力巨大!

  你说佃户们要刀没刀,要体魄没体魄,怎么能打败乌堡内的部曲?

  那你有没有想过,只要有人在后头给部曲们撑腰,他们就敢反了曾给予他们恩惠的乌堡主人?

  边境那边,徐家军对战鲜卑大军的捷报频频传来,鲜卑王都被吓得连夜逃跑,现在还在草原上被徐家军追杀呢。

  这样一支队伍,现在就停在居庸县里,以他们五日便可从渔阳抵达居庸县城的速度,想要杀到同郡内的各个县城,那还不是半天的功夫就完事了?

  公孙芸一点都不夸张的把徐家军的厉害之处仔细的讲了一遍。

  士兵们一日一斤肉食养出来的威猛的身躯、强悍的新式武器、还有神赐予的各种“神通”。

  如千里传音,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

  她现在在大厅内讲的话,不过两个呼吸的时间,就能传到居庸县的女首领那边。

  公孙芸指着已经被哥哥收到门外的黑箱子,说:

  “可以千里传音的法器就在宝箱中,只要此地有什么特殊情况,两个时辰内,赵子龙、张翼德、赵备几位主副帅就能带领所向披靡的徐家军来到乌堡门楼外!”

  “到时候,可就没有我来同诸位讲道理了。”

  乌堡老爷们口干舌燥,手脚都有些发抖,默默端起水杯喝口水压压惊。

  心想着,难怪这公孙芸一介弱质女流敢独自一人留在大厅里,原来是有这么强硬底气在背后支撑她。

  看吓唬得也差不多了,公孙芸这才同乌堡老爷们说起自己一家现在的状况。

  “我家两位祖父如今已经是徐家军中的骨干,上个月他们才被首领提名亲自表扬过,每人得了一套玻璃茶具,可羡慕死其他同期的老爷们了。”

  “我父亲,掌管着渔阳的粮食,亩产七百斤的神仙稻诸位听说过吧?我父亲管的就是这神仙稻。”

  “还有我家长姐和庶弟,她们现在都在徐家大学上学。”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徐家庄大学,是我们渔阳郡内年轻男女们做梦都想要进去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能够学到人们梦寐以求的各种仙法。”

  “而想要为吏,不论出身,不管男女,只要成功参加科举考核,就能获得为吏的资格,做徐家军的官吏。”

  “哦,对了,诸位要是现在做出两种选择中的第一种,族内直系亲属子女,都可入徐家庄大学学习。”

  听见公孙芸这话,乌堡老爷们忍不住好奇追问:“公孙道友,照你这么说,刚刚那箱子里的木筹,其实是您用仙术变出来的吗?”

  公孙芸神秘一笑,“等你们家有子女进入徐家庄大学学习后,就会知道答案了。”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听在诸位乌堡老爷们耳中,就是变相的承认。

  顿时,一个个都激动起来,对徐家军给出的两种选择,也没这么抗拒了。

  因为他们已经从公孙芸的话里听明白,暂时的失去,其实都是为了日后更多的优先权利。

  而且,徐家军也不是要他们的全部资产。

  第一个选择是捐出七成家产,这可太痛了。

  所以,在一和二的选择中,乌堡老爷们全部选择了第二种,低价出卖田地给徐家军。

  公孙芸满意的笑了。

  当两个相差巨大的选择出现在面前时,人们会下意识去选择那个对自己更有利的选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徐家军给出的选择,从来都只是第二种!

  事情顺利解决,神子徐卫当即就在各地乌堡挑选妇女孩童,建立了光明教会。

  而公孙芸和公孙逸等人,就负责分配土地的事情。

  对佃户们来说,喜从天降,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有人狠狠掐了一把自己大腿,疼得眼泪流,还是不敢相信自己从前背负在身上的巨额债务已经被徐家军清除。

  他们现在不但没了欠下主家的债务,还有了全新的户籍,并按照人头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徐家军说,从今往后,农人们只有粮税,也不用再服徭役。

  并且徐家军正在大力征召劳力干活,大家冬日得闲,可以到各村镇的光明教会报名参加工作,获取食物和报酬。

  只要肯付出劳动,他们就可以不用再饿肚子,徐家军有的是粮食养活大家伙!

  在这个寒冷的冬月,上谷郡内暴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有的在修桥,有的在铺路,还有的,跟着徐家军的专业人士,寻找石灰石、红土、盐铁等各种生产资料,并搭建起了砖厂、冶铁厂、纺织厂等等生产工厂。

第407章 边军的困惑

  居庸县的县尉安谧,眼睁睁看着徐月口口声声说不会有大动作,但实际上已经默默把整个上谷郡大换血。

  吓得他每天睁眼醒来都要仔细摸一摸自己的脖子,确定一遍自己是否还活着。

  直到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他这才敢放心的继续为这位女首领起草各种文件。

  想当年,他也是个文采斐然的世家贵公子,只是机缘巧合之下,不小心做了个武官。

  这么多年,他压抑着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兢兢业业做一名合格的武官,以为这辈子就要这样压抑着本性过一辈子。

  谁能想到,头顶天空一变,徐家军来了,他居然能够再次拿起纸笔,做回那个曾经最想成为的自己——以武官的身份,大秀文章!

  虽然每一次他起草的文书都会被徐月驳回修改,但是!她每次都会对他说:

  “写得很好,下次别这么写了。”

  写得很好?

  这就是对他的肯定啊!

  安谧发现,自己跟在徐月身边,总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满足。

  虽然获得的方式有时候显得奇奇怪怪……

  十一月底,已经被徐大郎追击整整一个半月的鲜卑主力部队,在鲜卑都城宛城被徐家骑兵全歼。

  紧接着,这场大战以赶来增援的王萍萍一枪爆掉鲜卑王的脑袋而结束。

  经此一役,鲜卑各大部落损失惨重,壮年男子全部战死,余下一群老幼妇孺因为严寒饥饿死的死,被卖的被卖。

  这个卖,和往常俘虏奴隶贩卖的卖不一样。

  她们是被新上任的鲜卑王以交换筹码卖给的徐家军,用来抵消这次大战徐家军所受到的损失,换取徐家军停止对鲜卑的进攻。

  同时,光是卖掉女人和孩子还不够,部落中的牛羊几乎都全部填进了巨额的赔偿款中。

  如此一来,北面草原上的鲜卑部落,至少在未来百年之内,再也不能对中原造成威胁。

  得到这个结果的鲜卑族人们,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后悔,当初南下去招惹这个不能招惹的徐家军。

  冬雪落了下来,没有人关心惨败的北面草原鲜卑族人们将要如何挨过这个寒冬。

  得胜归来的徐家军将士们,都已经领到了从渔阳发来的厚重军服。

  这军服里一半是如云般洁白蓬松温暖的棉花,一半是羊绒,只需一件从头能够裹到脚的大衣,就能暖和一整个冬天。

  刚从战场下退下来的三千边军收到这样的大衣时,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作为一支半路被徐家军强行带上的队伍,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有和徐家军正规士兵们一样的待遇。

  新旧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政权在上谷郡完成了交替,而他们作为旧势力的代表,一开始想着的,只是用这次的军功,换来活命而已。

  但边军也在这一个多月的共同作战中,感受到了徐家军士兵们的不同寻常之处。

  和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糙汉不一样,徐家军的弟兄们人人能写会算,脑子也比他们机灵。

  所以在这场战斗中,他们根本抢不到什么功劳。

  但是,从战场上退下来后,负责统计的徐家军小将却仔细的把他们每个人的功绩都用纸笔记录下来。

  统计的小将还冲他们笑着说:“去你们各自百夫长那里领取你们该得的奖励吧。”

  和徐家军士兵们相处了这么久,边军们都知道,徐家军的士兵们都叫做自愿军。

  所谓自愿,就是自愿加入徐家军,自愿上战场,没有任何军饷的士兵。

  这对拿曾经拿着军饷的边军们来说,简直比旧时代将领对士兵们的欺负还要过分。

  幸好徐家军还管着自愿军们的吃穿住,要不然,边军们想着,逃兵肯定多不胜数。

  上战场都是拿命去拼杀,徐家军却不给军饷,实在太过分了!

  不过,打脸来得很快,当他们拿下宛城时,一名同队的徐家士兵兴奋的跟他们掰着手指头算道:

  “我今天杀了五个鲜卑士兵,还额外完成了登墙插旗的头等任务,这次算下来,怎么着我也能记个一等功,等到奖励发下来寄送到家里,我阿爹阿娘又能到官府去多领十亩地了!”

  十亩地?

  同队的边军们惊讶的看着那名徐家军,这位确实是个猛汉子,每次冲锋都抢在最前头。

  这股冲劲,是边军们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