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290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余下九成,都是在为首领和徐家军谋算!”

  徐月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司马懿解释道:“南边曹氏势大,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曹氏随时都会北上。”

  “首当其冲的,便是冀州,我徐家军如今虽然停下脚步重视内部建设,但按照首领和王将军几人的想法,南下势在必行。”

  “而我徐家军南下第一步,必然也是冀州。”

  “倘若那时的冀州是曹氏的天下而非公孙瓒和北帝的天下,那对咱们来说,以一州薄力抗击五州,就算有神兵天降,恐怕也是一场恶战。”

  徐月点点头,不可否认,徐家军现在还没有做好要跟曹徳对上的准备。

  但这不妨碍她们现在就着手准备起来!

  司马懿又说:“依我想,其实咱们徐家军和曹氏当前并没有什么矛盾,倒不如化敌为友,再徐徐图之。”

  道理徐月当然懂,可是,曹氏愿意放弃冀州这块肥肉吗?

  “首领可是忘了,荆州也是一片福地?”司马懿提醒。

  徐月点点头,她并没有忘记,而且在她们家的计划里,都已经做好了从海上入扬州,走长江入荆州的准备。

  可是……

  “曹氏凭什么要因为我们徐家军而放弃冀州?荆州曹氏难道就没有尝试拿下过吗?为什么一直拿不下?”

  “而且,对方兵力比我们强出好几倍,何以见得他们不眼馋幽州?”

  “对曹氏的兵力来说,打下冀州,直入幽州也不是问题,总有一天我们要对上。”徐月沉声道。

  “还有,我如果让公孙昊去徐州接你老父亲,你能保证对方不会把我们的海船扣下,直接占为己有?”徐月犀利质问。

  她不是不信司马懿,她是不信司马防。

  有些爹,坑起来是连儿子也不会放过的。

  比如她家的徐青阳徐道长,坑儿子从不手软!

  万万没想到徐月是这番反应,司马懿着实楞了好一会儿。

  他一直以为靠自己和父亲在中间周璇,曹氏北上攻入冀、幽两州的计划就能缓那么一两年。

  可现在徐月却告诉他,他爹不靠谱?

  这是司马懿从未设想过的。

  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把自家老父亲,当成了父亲,而不是曹营里的精英骨干。

  徐月看着司马懿那副“我破防了”的模样,起身拍拍他的手臂安慰他:

  “别太难过,有时候我爹也坑我,谁让我是她的崽呢,不坑我坑谁。”

  徐月想了想,笑道:“算了,你爹也不容易,一把年纪了还要操心主公大业。”

  “头疼确实折磨人,这样吧,你给你爹写封信,让他们自己坐船入海,我让公孙昊在海上等他,把你爹接过来让顾大夫给他看看。”

  “哦,让他们去涿郡吧,今年咱们到涿县去过年。”

  说完这话,徐月冲着司马懿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背着手回屋,给公孙昊发电报。

  ……

  九月中旬,三艘大帆船缓缓驶入徐州附近海域,在距离岸边一海里的深海区域,停了下来。

  按照往常的安排,船员们不会在这停留,而是继续再往北走四天,进入青州湾,在那边的码头停泊修整。

  毕竟那里才是船队自己的地盘,安全有保障。

  不像是徐州这片海域,大船停在这里,随时有可能会遇到敌方势力的巡逻小船。

  不过船长公孙昊也不怕他们就是了。

  只要是在海面上,他就敢保证他们家的帆船,一定是航行速度最快的那一个,谁都追不上。

  海上的气候和陆地上的气候完全不一样,此时的徐州已经进入秋天,气温降低。

  海上却还是和春日一样温暖。

  公孙昊最喜欢八月返程,因为从九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他都可以搭上西北风。

  有顺风,船速快,海上气候也适宜,不会把他晒脱皮,也不会让他冻感冒。

  不过让公孙昊感慨的是,这些他亲身体会得出的经验,徐家军的学员们在一开始就知道了。

  所以说,知识真的是个好东西。

第462章 气氛格外和谐

  公孙昊最烦等人。

  首领跟他说好了是九月十五号接头,为此他还让船员们加把劲,提前一天抵达约定好的海域。

  然而,等了两天,都十六号了,还没见着人影。

  “老子就算他们十五号才上船,两天过去,不到两千米的距离,是条狗怎么划也能划到这来了吧!”

  公孙昊站在甲板上,看着海岸的方向暴躁吐槽。

  你说体量一下对方老人?

  公孙昊笑了,自己也是四十出头的“老人”,谁跟他客气!

  “再等一天,明天还没到,老子就不等了,让他自己走路去吧!”公孙昊不耐道。

  李大夫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头上带着一顶草帽遮阳,笑着安抚:

  “家主别急,兴许是在路上耽搁了,大不了再钓一天鱼,正好小伙们也歇歇。”

  帆船的动力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公孙昊想到那些踩桨的壮小伙们,怒气消散不少。

  “老李,你这身子骨倒是不错,跟着我们来来回回的在海上跑,精神头越发好了。”公孙昊打趣道。

  他走到船头,捡走李大夫一根钓鱼竿,也寻了个位置,坐下琢磨着能不能用着小鱼钩钓头大海鱼。

  李大夫拿出一盒鱼饵,示意公孙昊把鱼饵挂钩上,乐呵呵道:

  “还不是咱船上伙食好嘛,你别说,徐家庄里来的厨子,手艺是真不错。”

  这个公孙昊可太有发言权了,得意的拍拍胸脯,“这大厨子可是我特意从渔阳县大饭店里挖来的,要是不能把咱们弟兄伺候好,那我这钱岂不是都白花了!”

  对美食,人类有种天生的向往,两人忍不住就聊了起来,什么清蒸海蟹,酱爆鳗鱼,凉拌鱼片之类的,把自己说得直咽口水。

  正聊得起劲,准备今天钓两条大鱼让厨子做个爆炒解馋时,瞭望楼上传来了船员的大喊。

  “船长,有船靠近!”

  公孙昊一挑眉,和李大夫一起抬头看向瞭望楼。

  公孙昊懒洋洋的问:“几艘?多少人?”

  瞭望楼上的船员打开望远镜,数了数,答道:“两艘七米小船,船手二十人,乘客十二人!”

  李大夫手里钓鱼竿不放,屁股稍稍挪起,伸长脖子往海岸方向望了望,冲公孙昊笑道:

  “应该是咱们等的人来了,倒是不用再等到明天。”

  说完,见公孙昊还不起身,奇道:“你不去接应一下?”

  “这不是还远着吗,不急,等我先吊上一条大鱼再说。”公孙昊又抓了一把鱼饵,直接撒进海里。

  李大夫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把年纪还使上性子了,这可不是一般人物,要是首领知道你这样怠慢……”

  李大夫话没说完,身旁嘭的一声响,公孙昊丢下钓鱼竿,叉腰走了。

  他气归气,到底是没忘记这船上还有许多随行押送的徐家军女娘。

  这可都是徐月的眼睛和耳朵,由不得他耍脾气。

  “来迟还有理了,老子倒要看看这司马家有什么牛气的!”公孙昊嘴里骂骂咧咧。

  这一看,还真不简单。

  五十出头的年纪,一米七左右的个头,一身深色绸服,底上用银线绣着松木暗纹。

  头戴乌金羽冠,脚下穿着厚底鹿皮靴,肩上搭着一块不经修饰的狐狸披风,布满沟壑的面庞透着一股上位者的严厉。

  公孙昊暗暗庆幸,自己身上穿的是神女大人亲手赠的棉服,要不然,还差点给比下去了!

  他现在代表得可不是他自己,而是徐家军。

  想到此处,公孙昊直了直脊背,又抚了抚衣服上的折痕。

  小船靠到大船旁,船员们放下登船踏板,公孙昊站在甲板上,冲着下方的威严老头,抱了抱拳。

  对方微微一笑,狐狸一样的老眼眯了起来,那满身的严厉,顷刻间便散去,变成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在两名随从的搀扶下,司马防登上踏板,来到甲板上。

  余下九人,一位是随行亲信,八位是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

  一共十二人,被滑轮转动的踏板带到了甲板上。

  这样的登船方式,水域发达的扬州也有,不过司马防还是头一次体验到,格外多出两分新奇。

  可能是司马懿寄回家的信上提前告知了什么,司马防一行人尺度把握得刚刚好。

  见十二人全都上船,便让两条小船上的船手们回去了。

  目送小船抵达岸边,公孙昊立马下令开船。

  大帆船动了起来,巨大的帆在船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高高挂起,乘着这股北风,帆船以每秒六米的速度向前行驶。

  司马防见过大船,但没见过像是眼前这么大这么快的帆船。

  他站在甲板上,看了许久,直到公孙昊过来,这才收回惊奇的目光。

  “公孙昊见过先生。”

  “公孙老弟客气了!”

  司马防回了一礼,冲身后属下招招手,不好意思的笑道:

  “听说北地寒凉,眼见入秋了,天也越来越冷,这几块上好的狐皮正好够缝制一件皮裘衣,弟弟莫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