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308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女掌柜笑着问:“副班主,戏班子要留在县城多久啊?要是日子长,房费我还可以给你们少一些。”

  徐大放下水杯,浅浅睨着她,“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掌柜的你一看就是个精明人,怎么会平白无故的给我们少房费?”

  女掌柜乐呵呵一笑,“不瞒您说,我还真有个想法同班主你商量,刚刚这不是看人太多不好说嘛,现在客人都休息去了,堂里清静了,咱们正好可以说道说道。”

  徐月和徐大郎对视一眼,把吃饱的双胞胎擦干净嘴巴,一人抱着一个,和阿爹一起看着女掌柜,等她说下去。

第489章 很像一个人

  见徐月三人没有表现出抗拒的意思,女掌柜马上接着说:

  “是这样,想必你们入城也看见了,光是咱们这一条街上的酒楼就有四五家,从前这条街就我家一间酒楼,这些年生意好起来了,大家眼红我家生意,也都开起了酒楼。”

  “可这客人就这么多,酒楼多了,分摊下来,我家酒楼客人就少了,现在就靠一些熟客过来光顾,新客还没走到我家大门口呢,就让前头那几家把人拉走了。”

  “这不,正好瞧着你们是戏班子,想着你们要是在城里多留几天,就顺道帮我家酒楼热闹热闹,多吸引些客人过来。”

  “你们看,你们得空了就帮我家热闹一会儿,我呢,也给你们少收点房钱,如何?”女掌柜忐忑问道。

  她开着酒楼,见多了各色各样的人,眼光养得毒辣,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戏班子看起来是那个年轻的班主在张罗,可实际上,每次张罗之前,班主都会先看看这位留着美髯的副班主。

  女掌柜的猜想,或许副班主是以前的老班主,见徒弟历练得差不多了,便退位让贤,把戏班子传到了徒弟手上。

  所以才有正班主事事请示副班主的情况出现。

  而剩下的这对年轻兄妹,和副班主也是关系匪浅,容貌上看不出来太大相似,但应该是血脉亲人,要不然,不会有这样的自在和亲昵。

  看着女掌柜期待的神情,徐月父女三人心想着,这不是正合我意?

  不过,这有坑人的嫌疑,毕竟他们的表演是要夹带私货的。

  眼看阿爹想要一口答应下来,徐月突然出声:“这事得先问问班主师兄吧?”

  徐大到嘴的话,悻悻收了回去,无奈的看了女儿一眼,“也对,这不是小事,合该问问班主。”

  女掌柜一看有希望,忙道:“不急不急,那你们问了过后给我个回话,要是班主同意了,房钱我直接给你们算半价。”

  徐大矜持的点点头,招呼上儿孙们,起身回了后院客房。

  文卿等人已经把牛车上的行李都收拾好,牛也喂饱了,正在洗漱准备休息。

  这一间大通铺里都是自己人,徐大关了房门,招呼大家先放下手里的事情,到案几前坐下,商量在女掌柜委托戏班子在酒楼帮忙表演的事情。

  钱不钱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要不要把酒楼作为第一个试点,看看效果。

  “当然了,一旦开始,咱们就要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所以我想知道你们的意见。”徐月认真提醒道。

  她们刚入城,还没来得及和道友汇合,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谨慎点准没错。

  逃跑她们一家是很擅长的,但文卿他们能不能跑,那她就不知道了。

  万一被抓到,又要如何应付,这些事情都需要经过详细的策划。

  文卿和戏剧团的几个重要成员对视了一眼,齐齐看向徐月,“我们都听您的!”

  徐月颔首,“好,那按照我的想法,我们明天先去跟当地道友汇合了解情况后,再决定要不要答应女掌柜的邀请。”

  “而且,这件事一旦做了,可能会波及到女掌柜,给酒楼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表演开始之前,我们更要做好预案,把对酒楼的伤害降到最低。”

  文卿等人点点头,没有异议,虽然徐大很想不顾后果,直接上,但为了大局,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发表意见。

  徐大郎对妹妹的提议,自然是一百个支持,就连双胞胎也是跟着姨姨站一边,姨姨说什么就是什么。

  众人又谈了一下明日和道友面基的事,便各自歇下了。

  徐月带着徐平原和几个女成员一起睡,徐东北则跟着外公和舅舅,跟男成员们睡在一起。

  一夜好眠,次日天才刚亮,徐月就醒了,把外甥女抱到阿爹那边,同徐大郎和文卿一起,离开酒楼,朝城南居民区走去。

  路上遇到挑着豆腐脑过来贩卖的小贩,三人一人买了两碗咸豆腐脑,权当吃早餐了。

  说实话,看着眼前这宽阔的水泥路,还有周边贩卖豆腐脑、馒头包子等小摊,明明是和幽州一样的熟悉感,但徐月心里却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明明这座城市是如此的繁荣,可周遭的人群给人的感觉却都是一副快要被生活压垮的悲苦模样。

  刚刚她们一口气买了六碗豆腐脑,小贩笑了短暂的一瞬,很快又被愁绪所覆盖,他那狗搂着的身躯,仿佛身上压着一座沉重的大山。

  带着那股浓浓的违和感,徐月一行人走出主干道,来到通往城中主要居民区的巷子里。

  刚迈进这条巷子,三人就闻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那是污水和牲畜排泄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瞬间,就勾起了徐月曾经在河间县城贫民区生活的回忆。

  现在是上午七点左右,天刚亮全,巷子里的居民基本都已经起来了。

  身着补丁麻布的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牵着一个,挑着装满水的木桶,一步步往家中走去。

  被她牵在手里的孩子四五岁大的样子,主动上前为母亲推开沉重的木门。

  门后面的家,狭窄拥挤,院落很小,小得里面只立了两个架子,就把大半个院子占去了。

  架子上是一些正在晾晒的野菜,精明的妇人们会在春日出城采摘野菜,而后把它们腌制起来,留在粮食不足的时候慢慢吃。

  徐月记得,从前也有这样一位勤俭持家的精明妇人,会带着自己姐妹俩出城去采摘野菜,家里的第一坛腌菜,就是跟着她学会的。

  徐大郎见妹妹望着那个妇人久久出神,轻声道:“这个人很像王家婶婶佟氏。”

  徐月“嗯”了一声,冲文卿抱歉一笑,示意他继续前面带路。

  繁华的主街铺着水泥,居民区的巷子里却连青石板都没有,只是夯实的土路。

  路面凹凸不平,满是雨后人们走过的泥泞痕迹,被太阳晒干了,这痕迹便一直留在地面上。

  徐月三人一边打探一边往前走,最后停在巷子最深处一扇破旧木门前。

第490章 天王盖地虎

  文卿上前敲门,不一会儿,脚步声从院内传来,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身材高瘦,皮肤黝黑,穿着短打麻衣草鞋的男子探出头来。

  “你们找谁?”男子疑惑的看着门外这三张陌生面孔。

  文卿回头看了看四周,这里已经是巷尾,只有面前这一家住户,左右两旁的邻居家院墙残破不堪,早已经没有人居住的痕迹。

  确定周围环境安全,文卿这才对那男子轻声说:“天王盖地虎。”

  男子浑浊的眼“唰”的一亮,黝黑的面庞瞬间涌起一抹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谨慎的试探着回:“宝塔镇河妖?”

  文卿微笑点头,抬起手飞快行了一个徐家军的军礼。

  门前男子激动的抬眼看向徐月三人,“是道友啊,快快请进!”

  他一边让开门的位置请三人进门,一边谨慎的看着周围的情况,直到人都进了院子,迅速把房门关上,转身来到三人面前,兴奋问道:

  “俺叫山子,大高山的山,不知三位道友从哪儿来?如何称呼?”

  问着,冲屋内探出头来的一双妻儿招招手,屋内的年轻妇人和一个七八岁男孩拿了板凳出来,请徐月三人坐下。

  妇人叮嘱儿子不要调皮,起身到用茅草搭的简陋厨房里,生火热水准备给客人弄点喝的。

  徐月给文卿递了个眼神,文卿会意,起身去到厨房里,拦下了忙碌的妇人,“小嫂子您别动,我们就是过来坐坐。”

  徐月这边,则对山子开口介绍:“我叫徐幼娘,旁边那是文卿道友,身前这是我哥哥徐大郎,我们从涿县过来,人生地不熟的,想过来找道友你了解一下易县的情况,不知道方便吗?”

  说完话,徐月看着面前这个黝黑男子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就知道他并不知道自己和哥哥的真实身份。

  山子确实不知道面前的人就是徐家军首领,因为他觉得,自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不可能会遇到首领。

  但徐这个姓氏在徐家军中却很有分量,是以山子猜测,面前这对兄妹,在徐家军中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山子点点头,表示自己很方便。

  “两位道友想知道什么?”山子忐忑问。

  徐月先扫了一眼眼前这个破旧狭小的院落,还有厨房里正准备生火但被文卿拦下来的年轻夫人,关心问:

  “你们还没吃早饭吗?”

  年轻妇人有些尴尬的小声回,“这正要做呢,天还早,我们吃得比较晚。”

  说着话,眼神不自觉瞥向身旁盖着木板的米缸,里面早已经空了。

  山子儿子无意识舔了舔嘴角,小手摸了摸肚子,这里也空荡荡的。

  徐月看向山子,山子摇了摇头,表示自家妻儿并不知晓自己在为徐家军办事。

  徐月了然一笑,对文卿说:“我想吃刚刚来时路上那家包子铺里的包子,要肉的。”

  “你个路痴应该不记得路了吧,麻烦嫂子你们带他出去买点回来。”

  山子儿子听见肉包子这几个字,无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火热的盯着文卿,因为瘦小而显得格外大的眼里盛满了对食物的渴望。

  山子媳妇无措的看了山子一眼,见丈夫点头,这才叫上儿子,领文卿出门去。

  “包子铺在正街那边,文老爷您随我来,我带您过去。”

  “嫂子客气了,您叫我文卿就好,我不过是个戏班子的班主,当不得什么老爷。”

  文卿解释的声音逐渐远去,听着外头没了动静,徐月这才疑惑问:

  “我看城里挺热闹的,城外也有这么多人在做工,山子你有盘炕的手艺,出门做工应该挺容易,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山子还以为徐月要问自己易县的县令是谁,城内官兵们又有什么动向这类的问题来着。

  却没想到,第一个问的居然是自己的生活状况,着实是楞了好一会儿没反应过来。

  见到徐月在耐心的等自己答复,山子惨淡一笑,不自在的挠了挠头,

  “城里是挺热闹的,人多了,钱也比从前好挣,可今年征的徭役却比往年多,各种税交了一波又一波,从年前到现在,不到三个月,就交了一次安冬税,两次路税,还有一次丁税。”

  “一次交一百钱到三百钱不等,这么一弄下来,去年家里存下的进项就都交完了。”

  “上个月县令说要征劳夫到矿山开石灰石矿,我把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还跟我乡下弟兄借了一百多钱去垫了矿役,好不容易才留下来……”

  山子看向城中正街方向,欢快的喧闹声从那边传来,却与他们这些住在巷子里的人没有半点关系。

  “外头来的人只看得见这座城池的繁荣,却不知道这样的繁荣是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

  山子皱着眉头担忧道:“咱们火炕帮不少弟兄凑不来钱,只能被带到矿山去,听说前几日矿山出了事,也不知道弟兄们有没有事。”

  说到这,山子用手捂了捂脸,把头埋下,羡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