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361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马玉微仰起头,麦色的皮肤在阳光照耀下,透出健康的光泽。

  “那师父你可以戴假发啊,我看好多商贾都备了假发,进徐家军的地方他们就脱掉,离开徐家军的地方就把假发戴起来,也看不出来呢。”

  徐晓星看着马玉,眸光微闪,这绝对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一定要想办法给首领拐到部曲营里去!

  徐晓星面上不露一丝破绽,耐心解释戴假发有被识破的风险,所以还是自己的头发更好用。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所以玉儿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哦。”徐晓星提醒道。

  马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觉得武师傅可真厉害,能说出这么大的道理!

  马章被徐茂直接扛在脖子上,高高的视野,让小孩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远处的事物,所以他兴奋得不得了,很快就同徐茂亲昵起来。

  马俊看着这两个‘乐不思凉’的小少主,暗暗在背地里朝两个徐家部曲营里出来的高手比了个大拇指。

  这不动声色的手段,实在是高啊!

  只是不知道怎么的,拳头有点紧。

  五人来到学校,看完教室看食堂,看完食堂看操场,看完操场又回到教室听课。

  讲课的先生有男有女,学生也是男女混坐,这里和成人班不一样,小孩们都不分男女班。

  不过并州民风彪悍,就算成人男女同坐一堂,想必也不会激烈反抗。

  旁听完一堂课,马玉和马章被课堂上先生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更不想回凉州了。

  就连马俊这个大老粗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徐家军的先生真有两把刷子。

  他跟着听了一堂课,居然还学会了三个新成语,真是妙哉!

  该考察的都考察了,孩子的学校很好,生活老师也很厉害,东道主对他们也很照顾,马俊再也没有理由留下来。

  临走前,马俊很认真的对徐月说:“首领你就放心吧,我西凉铁骑各个都是好儿郎,一定会助徐家军收复中原!”

  “就是那个方便面……能不能再多来几包?”

  徐月很欣慰,答应他,自己这就安排运输大队,给他们送去欠缺的物资。

  马俊激动得跟徐月握了握手,这才转身上马。

  七月初,入北都一个星期后,马俊带着他买的满满一缸子卤味,跟着赵文明一起返回前线。

  徐月站在加固后的城墙上看着他们的马跑得只剩下一个黑点,轻声问:

  “徐梅现在到哪儿了?”

  孙阿山拿着对讲机回:“她这次走陆路,从交州入扬州,南边山路崎岖,刚刚回我消息,说是再走三日才能到长江岸登船,如果顺利的话,七天后能抵达吴郡。”

  徐月在心中算了一下,七天时间,阿爹阿娘应该已经在司隶修整完毕,发兵前往兖州了。

  如果顺利的话,曹军会从豫州、兖州、徐州三个方向同时发起对我军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州不失。

  但防预战线拉长的同时,曹氏也将面临很大的后续兵力不足。

  此时,曹军的使者,恐怕已经到扬州了。

  假如对方游说成功,东吴答应出兵支援曹军,那么算上游说的时间和发兵需要的准备时间,等徐梅抵达吴郡时,东吴很可能已经发兵一天到两天。

  “嘶~”徐月吸了一口冷气,想了想,转头对孙阿山吩咐:

  “你立马联系我们安插在吴郡的人,让他们不管使用什么手段,七天之内决不能让曹孙达成同盟!”

  孙阿山颔首,知道情况紧急,立马下去摇人。

  三天后,扬州那边的道友传回消息,他们已经把曹氏派遣的使臣困在一家青楼里,让他醉生梦死,想谈事都谈不成。

  得到这个消息,徐月松了半口气。

  现在只希望徐梅那边一路顺利,千万不要出什么意外。

  ……

  七月十二这天,吴郡热闹的城门口,突然多了两道奇特的身影。

  一个是穿着短袖长裤胶鞋,一身绿色,头发盘在头顶,带着斗笠的女人。

  一个是穿着四不像儒衫,脚下套着和儒衫不成套绿色胶鞋,形容狼狈仍旧不忘死死抓紧手中白羽扇的年轻男人。

  这两个不能说是奇装异服,只能说是惊为天人,不在此世!

第574章 诸葛孔明

  两人一出现在吴郡城门下,立马就引起了守卫兵的全部注意力。

  可这两人仿佛周遭没外人似的,女子无奈的对男子说:

  “我早跟你讲过,这次过来危险重重,你何苦偷偷跟来呢?”

  男子叉腰喘气,但目光坚毅,看着女子无奈的脸,认真说道:

  “我对你们的事迹早有耳闻,知你们心向百姓,我便知道,这就是我要侍奉的明主。”

  “听到你们在南滇教化当地蛮族,我即刻从益州追到交州,原本心中还有疑虑,可当我看到昔日如同蛮荒之地一般的交州如今良田广袤、屋舍整齐,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场景,心中便已经认定了……”

  “你家主公,就是孔明此生要忠心侍奉的主公!”

  “徐大姐你信我,此事我心中早有谋算,你若交给我,我定能把事办好!”

  徐梅看着眼前满身狼狈,却依旧帅气的高大男人,终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算了,时间紧急,你我先入城再说。”

  男人顿时狂喜,急忙拍拍衣裳整理行装,目光扫到脚上的胶鞋,由衷赞叹道:

  “多亏了你给我的这双鞋,若不然,我这双脚只怕走烂了都追不上徐大姐你。”

  说着,又佩服的冲徐梅一笑,“你们徐家女子可真是利害,这么崎岖的山路,竟都难不住你。”

  徐梅低头看自己脚上的绿色胶鞋,这是首领托人送来的鞋子,样式有点丑丑的,但十分结实耐用。

  特别是走山路的时候,穿着它,如有神助,脚下生风。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鞋她也只有两双,平时压在箱底舍不得穿,这次为了来吴郡,不但自己穿了,还把另外一双给了眼前这个小伙子。

  这种鞋子一看就知道是首领从天上带下来的,鞋底那种材料她们造不出来。

  “这点山路算什么,这些年我到山里给村民们看病,什么难走的路没走过。”徐梅淡淡道。

  “你既跟来了,万一出事,丢了小命,可不要怪我。”徐梅认真的补充道。

  她眼前这个年轻男人今年二十三岁,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孔明。

  自称是益州南阳人氏,突然就跑到她们的庄园里,说要见她们家主公。

  首领不在,她没办法让他见。

  但这男人居然就不走了,反而在他们庄园里住了下来,每天都跑她跟前说要她帮忙举荐一下,让首领见一见他。

  她忙得要死,只能先派人去核查他的身份,平时都晾着他。

  没想到这次她一个人出来单独执行任务,这小伙子居然偷偷跟了过来。

  并且,在她没有泄露任务的前提下,他一下就说中了她要去干什么,并说他能帮她说服孙氏同徐家军合作,共谋荆州云云。

  徐梅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个小伙子是真的有点本事,默许了他的跟从,还把自己舍不得穿的胶鞋给了他一双。

  要不然,凭着他那双儒生布鞋,只怕还没过江,就从山崖掉下去摔死了。

  “徐大姐,我来拿吧。”

  诸葛亮看着徐梅背在身上的厚重油布包,想着自己怎么说也是个人高马大的男儿郎,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徐梅也没拒绝,点点头,把身上的箱子打包好的箱子交给诸葛亮。

  自己则接过他手中的白羽扇。

  诸葛亮诧异的掂了掂背上的箱子,出乎意料的轻巧。

  他原先还以为很重呢。

  “你小心点,箱子要是丢了,你有百条命都赔不起!”徐梅沉声提醒道,阻止了诸葛亮掂箱子的举动。

  诸葛亮神情一肃,忙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抱歉的看着徐梅。

  徐梅哼了一声,走进了排队入城的队伍里,低头把玩着诸葛亮的羽扇。

  诸葛亮刚想提醒她小心点别弄坏,话刚出口,徐梅的冷眼就横了过来。

  高大的青年顿时只剩谄笑,一句话也不敢说。

  好在徐梅并没有对他的羽扇怎么样,只是拿着它呼哧呼哧扇风。

  扇子嘛,可不就是扇风用的?

  吴郡此地暑气重,用起来还挺顺手。

  “你这扇子啥材料?”徐梅问。

  诸葛亮忙解释:“南滇有一种鸟,名为孔雀,我这羽扇则是用白孔雀羽毛制作而成……”所以很珍贵,你爱惜些。

  提醒的话没来得及说,徐梅就先:“哦。”了一声。

  诸葛亮:“……”

  徐梅将青年人的懊恼无奈的神情都看在眼里,眼中笑意更深。

  这个小子,有点意思~

  “你二人从何而来?请出示名帖!”

  轮到两人了,官兵们如临大敌,全都聚在二人身前,警惕的提着武器看着她们。

  徐梅往后退了半步,挥挥手,示意身后青年可以上去发挥了。

  诸葛亮点点头,严肃了面容,走上前来,居然没有道明身份,而是编了一个身份,说她们是从岭南来的走商。

  城门守卫们看着两人的奇装异服,恍然大悟:原来是西南南蛮人氏!

  岭南那边民风淳朴(未开化),那户籍怕是都没有了。

  “你们做的什么生意?”守门的问。

  诸葛亮答:“生意做不成了,翻山时不慎滚下山坡,带来的药酒山参都碎了,不得已这才来到此地,准备入城去寻亲戚朋友借宿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