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41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到这,徐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阿爹差不多快要回来了,留给她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不管哥哥姊姊有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徐月也没空解释了,她拿出之前给徐大郎写写画画的木板,在厨房找了几根木炭条,在板子上写了起来。

  收徒是一定的,但最终解释权却是在她们这边。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拜师可以,但前提是要遵守规则。

  第一条,就是要制定价格。

  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壮大,就要避免来至同行的恶性斗争,市场价说好多少就是多少,加价或者私自降价,都不行。

  第二条,是学费应该怎么收。

  按照徐月的想法,不收钱,免费教。

  大庆整整十三州,何必只拘泥于小小一个河间县?

  基本面一扩,盘子那么大,大家没必要在一个县城里互掐。

  今年教出来一批人,明年这批人可以继续去其他地方盘炕。

  况且盘炕是个辛苦活,和泥水打交道,又脏又累,但凡有个更好的营生,人家也不屑来学。

  市场自然而然就会淘汰掉一批跟风者,最后留下的还是那些肯下功夫的。

  徐月没想过要指着这点学费发家致富,她们一家初来乍到没有根基,倒不如用这点学费赚点人气。

  在大庆做官,走的是举孝廉的路子,实力高不如名头响亮来得有用。

  当然,如果这个人既有实力名声又好,那官途就走得更顺了。

  虽然做官和她们一家现在没什么关系,但有这份人情在,北城这块儿地盘上要是有想欺负他们的,都得掂量掂量。

  第三点,也是核心的一点,行业精神。

  要盘炕,就要去到客户的家里,这种私密的空间学徒们必须要有边界感,要做到不乱看不乱摸,只专心做盘炕,别的一概不能逾越。

  不然有人搞小偷小摸的事情败坏了名声,这整个行业就一起完蛋吧。

  时间太短,徐月暂时也只能想出来这些,她刚把这些条条框框写完,徐大和王大有就回来了。

  可能是听说了五叔等人前来拜师学艺的事,王大有没回家,跟着徐大一起来了徐家。

  阿山一直在巷口盯着,徐大和王大有这前脚才进家门,后脚他们就上门来了。

  院门被敲响,外头传来五叔想要求见的询问声,徐大没应声,看到屋里徐月在招手,先朝屋里来。

  “你怎么想的?”徐大一进来,就问徐月对拜师学艺的事有什么想法。

  在他看来,盘炕这事虽然是自己在执行,但徐月和王氏才是拥有火炕最终解释权的创始人。

  王大有在旁看着徐大去询问一个孩子,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家子诡异的相处模式,并没有什么感觉。

  徐月把自己写的木板递给徐大,让他看看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徐大专心去看木板,王大有不识字,但也从父女二人的态度中知晓了他们的意思。

  这是打算把盘炕这门手艺传出去。

  王大有没什么舍不舍得的,下雪了,天冷得厉害,今天出门他和徐大哥看到路边有好些冻僵的人。

  当时他就觉得,有了火炕,这个冬天被冻死的人应该会少很多。

  就连先前准备靠拜师费发家致富的徐大,在看到路边有那么多冻僵的人后,也都放弃了最初的想法。

  有些事你只有亲眼看到,亲身体会过,才能理解这其中的艰难。

  门外敲门声渐渐弱了下去,一直没有得到屋内的回应,似乎心灰意冷了。

  徐大放下木板,看着徐月说道:“幼娘,你这格局打开了,阿爹就照你说的做。”

  说完,示意徐月兄妹三个回房去,起身来到院里,打开了房门。

  屋外蹲着五叔一行人,他们并没有离开,还在门口等着,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雪又下了起来,很快就把泥泞的街道覆盖上一层洁白颜色。

  几人惊讶的站起身,但可能蹲太久了,脚麻加上身体僵硬,打了个踉跄,显得格外狼狈。

  不等他们开口,徐大先问道:“想跟我学盘炕?”

  “是!”少年阿山忙挤了过来,刚站起来都没站稳,又扑通跪了下去,把手里的冻鱼奉上,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恳求道:

  “徐大师,求您传授我们盘炕的手艺吧,下辈子我们做牛做马报答您!”

  少年没读过书,从唱戏班子里学来的话照搬出来,却也说得真心诚意,满目坚定。

  徐大看看面前少年,又看看外头那些准备效仿少年的人,点了点头,“我可以教你们。”

  “啊?”阿山有点没反应过来,这就答应啦?

第62章 火炕帮

  “不过我有个条件。”徐大把徐月写在板上的规矩说了出来,在几人惊讶的目光下,负手又道:

  “能遵守行规的,当着老天爷起个誓,明天一早就可以跟着我和王大有一起去上工,跟着我们学。”

  说完,徐大给身旁的王大有递了个眼色,王大有会意,上前把还跪在雪地上的阿山扶了起来。

  知道徐家一家都比较爱干净,好心提醒道:“既要去雇主家干活,都收拾得利索些,雇主看着也舒服。”

  阿山还有点不敢相信,愣愣问:“徐大师真答应了?”

  不要拜师礼,只需要遵守规定不乱开价,不在雇主家乱看乱摸,就行了?

  从没听过这么简单的拜师条件!

  几人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

  徐大挑了挑眉,这有什么不敢相信的?他家闺女格局就是这么大!

  “大家都是穷苦人,不过是为了讨口饭吃而已,这火炕做出来本来就是为了抵御严寒,现在雪下了起来,一天比一天冷,城里要用火炕的人那么多,早点做完早点过个好年。”

  徐大仰头望天,看着这漫天大雪,一副悲悯众生之态,幽幽叹息:“只期望今年没有人再被冻死……”

  阿山众人忽然觉得眼前亮起一道圣光,闪得他无法睁开眼,不敢直视。

  八人崇拜的望着眼前这浑身都散发光芒的人,齐齐对天发誓,日后谨遵门规,将火炕帮发扬光大!

  “祖师爷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八人抱拳,满怀敬重的深深拜了下去。

  看着面前这些抱着鸡鸭鹅鱼满目恭敬的弟子们,徐大眉心一跳,是不是装过了头?

  ……

  徐月有肉吃了。

  虽然说了不要拜师费,但那些人把鸡鸭鹅鱼往院里丢了就跑,说是孝敬祖师爷的,追都追不上,徐二娘就“勉为其难”的宰了。

  要说家里的刀工,王氏第一,徐二娘能排第二,那一手专业的解剖手法,比徐月这个曾经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还要厉害。

  徐大看了都有点自闭,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曾经也是顶尖强者,可现在放在徐二娘和王氏两人面前,就是个弟弟。

  眼看着阿爹逐渐抑郁下去,怕他出个好歹,徐月便安慰他,不慌,修真前期都在猥琐发育,一旦发育起来,全家都没他厉害。

  如此,徐大抑郁的心这才慢慢缓和过来,直道还是小女儿最贴心。

  阿山的两条肥鱼叫徐二娘熬了鱼汤,五叔送的母鸡还能下蛋,徐月让哥哥做个鸡笼养起来,留着它下蛋。

  剩下的鸭和鹅不好养,就宰了挂在火炕边熏,当储备粮。

  鸭毛鹅毛徐二娘特意留下来做羽毛笔,而那点少得可怜的鸭绒和鹅绒,被徐月收集起来,洗干净后放在炕上烤干,勉强可以做一个羽绒围脖。

  自打徐大放出话去免费收徒之后,徐家就在北城火了。

  每天都有人来徐家门口蹲守拜师,只要发誓遵守行规的徐大都来者不拒,短短两天就发展出一支庞大的盘炕队伍。

  如阿山这些第一批弟子,都已经能自己去接单了。

  县城内的百姓们这下高兴了,盘炕的人多了起来,速度就提上来了,原本要等到年底才能轮到的,现在立马就能盘起来。

  守城官差每天都能够看到大批大批的人进出城,空着担子去,装满黄泥回来。

  这来来回回的人多了,城门口那块地都被散落的黄泥覆盖成了土黄颜色。

  这日,太守袁嵩乘车从县衙离开准备回府邸,坐在没有车厢只有棚顶的牛车上,一眼就能看到那些担着黄泥疾步走动的工人。

  吹着冷风,太守袁嵩拢了拢身上披着的厚皮裘,忍不住疑惑的问坐在车辕上的侍从:“那些人在做什么?”

  与太守同坐一车的主簿替侍从答道:“他们是专门挑黄泥售卖的。”

  “主公刚从魏国回来,有所不知,半月前城内兴起一个火炕帮,专给人盘火炕。”

  “这几日好像又壮大了,城内家家户户都修起火炕,这黄泥一担就能卖五个钱。”

  说着,主簿又带着期待的笑容道:“主公府上的火炕已经盘上了,待主公回府就能知晓这火炕的妙处。”

  “天气愈渐寒冷,连着几日小雪不断,那火炕被烧得热乎乎的,坐在上头办公,手暖脚暖,连身上都是暖烘烘的,再也不怕冬日寒风入体。”

  袁嵩有点不信,“这火炕真有这么神?何处传来的?怎以前不曾听说过。”

  主播摇摇头,他以前也没听说过,“说是城北一户徐姓人家带来的,只要遵守行规,也不用拜师礼,便可跟着他学,火炕帮那伙人尊他为祖师爷,很是敬重。”

  袁嵩听着这话,目中露出兴味,“没想到我这县城里还有个这样厉害的匠人,等忙完这阵,倒是要见上一见,看看是个什么人物。”

  说着,又看向街上那些忙碌而幸福的挑泥工,不由得感到几分欣慰。

  “这火炕盘起来,城内百姓免于严寒之苦,这些无事贫民也能找点事做,城内治安看着都好了不少。”

  主簿听闻此言,忙应和:“是啊,今年冬天城内有了火炕,冻死的人应该会比往年大大减少,属下以为,应当广而推之,造福整个河间百姓。”

  袁嵩颔首,“主簿所言极是,大雪将至,若是能快些将火炕传到全郡或是全州,待明年春日到来,我郡人口消减定能大大降低。”

  人口一多,粮食增产,打起仗来就有底气!

  说到打仗,两人又谈起兖州援军与红巾军的战斗。

  与兖州比邻的徐州曹氏为父报仇杀了兖州牧陶渊,紧接着又将兖州红巾军击溃,招降编入徐州军。

  他们袁氏到嘴的鸭子居然让徐州曹氏截胡,想想都气。

  如今曹氏已占得徐、兖两州,若再由他们放肆下去,整个北方就要成了他曹氏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