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 第157章

作者:莫向晚 标签: 穿越重生

  郑鑫已经非常满意,对其道出自家来历,至于秀才身份,只说从事商贾事,耻于谈起,至于换了名字,自然是为了能够从新开始,免得汪氏担着罪名委屈难过。

  其情可悯,其心幼稚。

  这是郑吏听到外甥女转述之后的评价,好好的秀才身份能省多少事?

  郑吏又惊又喜,跟珠姐儿一样只觉得捡到宝了。

  转而又去跟郑鑫深谈了一回,说服他改回本名,文举只是字,如此继续科考。

  郑鑫也是差不多的意思,离剧情中汪佑伦来报复的日子已经过了两年多,肃王未曾参与夺嫡,一如之前,但他身边宠爱的人却换了。

  大约南方天高皇帝远,言论风气要自由一些,连皇宫里的事都有人白活儿,更不用说肃王一个被剥夺了继承人资格的皇子了。

  他又是个花边不断的,关于他的八卦不仅多,说起来更是没什么危险,大家都乐于说两句,展示自己知道的多。

  郑鑫因此得了消息,疑似汪佑伦的戏子江城已经失宠,新上位的还是戏子,却不是喜乐班的戏子了,而是一个女青衣。

  因为肃王作风不正,男女不忌,又从不掩饰,大家对他如此爱好戏子没什么意外,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无百日红,总有接替的,有什么奇怪。

  郑鑫听了却是心中一动,他一直担忧自己的到来引发什么变动,比如说汪佑伦得宠时间提前,比如说他得了别人的宠什么的,若是那样,那对方的报复可就真的防不胜防了,这个年代可并非法制健全的年代,有时候弄死一家人连理由都不需要找的,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可不是平白说的。

  从事商贾行业遇到的种种问题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地头蛇都可以随便为难人,只因为他的靠山是一个品级都没有的书吏。

  或许大商人能够做到让官员重视,但除非他有别的大官当靠山,否则也不过是待宰的羔羊,不但不能反制地方官,还要经常孝敬对方。

  作为小商人,又更可怜了几分,黑的白的都要给孝敬银,选的不说,就说郑鑫才在城里开的锦绣布坊,没有郑吏的关系之前,行业打压,地痞找事儿,连乞丐都敢往门口一坐不起……

  有了郑吏的关系,又成了对方的外甥女婿之后,这种事再没见过,布坊未必因此赚大钱,却是少了不少的非必要成本支出。

  形势如此明了,便是为了过得好,生活有保障也要去考功名了。

  而功名既然是国家取士,标准自然要严格一些,除非郑鑫能够虚构出三代人,又能让人作证,为此担上连坐责任,否则根本进不了考场。

  这其中还有一个户籍所在地问题,一般考秀才都是要回原籍考的。

  如此反复思量,又听得肃王宠爱的人变了,一个女子,显然不可能是汪佑伦,以年龄论还是之前的喜乐班的江城最有可能。

  这样看来,肃王对汪佑伦也非真爱。并非什么真爱的话,那此时的郑鑫也可算安全了。

  有这一番考量,郑鑫才对珠姐儿道出真相,又没让她隐瞒郑吏,为的便是郑吏来劝,他好就坡下驴,也显得他听劝,免得突然更改主意,更显可疑。

  珠姐儿这边儿,哪里知道这些事,只听得汪氏旧事,又得郑鑫嘱咐,对婆婆尊敬之外多了一层可怜,两人你怜我我怜你的,婆媳之间相处愈发融洽。

  郑吏劝说了郑鑫之后就着手让他恢复旧名,这也容易,至于这般改名原因只说孩子读书犯狞,硬把字当名,要考试才发现这般无法报考,只得改回来,怕丢人,还多给了钱财不让说。

  这种事听来也就一笑,读书人做傻事是这些小吏们喜闻乐见的,想想郑吏这个外甥女婿父亲死得早,也难怪犯这种错误了。

  这般操作之后,又办了户籍迁移,自来为了考试,多有南方往北方迁的,郑鑫便是反过来也不算什么特殊事,没准儿人家就是自负才学,要跟当地才子抢名额呢?

  在郑吏的援手之下,郑鑫很快恢复了旧名参加考试去了,而他的考试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顺利成了举人老爷,活得了升级资格。

  这时候,郑鑫的名字是瞒不住了,哪怕他在城中住,他曾经待过的那个小县城里也有不少人喜气洋洋,高兴自家地界儿出了个举人老爷。

  锦绣布坊因为是郑家的,更是为此高兴,六顺随着郑鑫去了城里,打理城中的生意,县城这边儿则交给了董氏的干儿子,曾经被提拔起来的乞儿九汇。

  他觉得自己跟六顺关系近,便自己改了名字,一脉延袭下来。

  这日回家,便把东家的喜事告诉了董氏。

第281章

  “什么?!你说那东家叫什么?”

  九汇回家说起此事, 董氏正在缝衣服, 闻言一针戳在了指头上, 瞬间, 血珠就冒出来了, 她顾不得疼,把东西扔到一边儿就扯住九汇的袖子问:“你说那东家叫做郑鑫?”

  “是啊!”九汇还在高兴,没察觉董氏的异样,说, “咱们东家可真是了得,听说把一位才子都给挤下去了呐!”

  每次科考, 谁能中底下都是有预测的,一般来说当地的才子还是会榜上有名的。

  至于排位也是赌庄都会在意的事情,便是那些才子为首的读书人之间对此也是有些预计的。

  虽然这种预计未必多么准确, 但大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种时候突然冒出来的以前并不出名的郑鑫, 自然会让人惊讶一下。

  有人上榜,就有人落榜,郑鑫的上位导致别人被挤下去也是正常的,至于才子,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娘是不知道这几天本地书生可都是酸溜溜的呐!”九汇引以为傲地说着。

  董氏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一些,也许只是巧合才同名的呢?挤出一丝笑容问:“哦?为什么?”

  “东家不过二十二,就能成为举人老爷, 可不是让人羡慕?”九汇的年龄也不小了, 这样子一对比, 怪不得人家是东家呐。

  “一个外地人,硬生生办起了锦绣布坊,娶了十里红妆的媳妇,又考取了功名,可不是让人羡慕?”

  九汇也见过郑鑫几面,自家的生意,郑鑫再信任掌柜的,也会去查看一下。

  “那样俊俏的东家,可是让人羡慕死了。”九汇最开始对于男人的相貌问题并没有那么重视,但是看到东家之后,看到东家来了布坊之后那眼睁睁见涨的人流量,他就明白有一个好相貌是多么重要的了。

  那就是活招牌啊!能赚多少钱?!

  新世界的大门就此给九汇打开了,他开始每天都仔细收拾自己,齐齐整整的样子后来还真为他赢得了一桩好姻缘。

  越听越觉得与自己不敢想的那人暗合,董氏得脸色又变了。

  这一回,九汇也注意到了,忙问:“娘,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我去请大夫来!”

  “一惊一乍地做什么?”董氏略带责怪地看了九汇一眼,拉着他在身边坐下:“这样的喜事,我听了也高兴,你多说说,我也听听……”

  董氏的说话技巧挺好,很快就从九汇口中知道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东家叫做郑鑫可以算作巧合,掌柜的叫做六顺,还曾是东家身边儿的小厮可就不是什么巧合了。

  到底是亲生的儿子,碍于郑有财和汪氏,董氏从来没对儿子表现过怎样的关切不舍,但儿子身边有什么人她都是知道的。

  六顺的名字太过好记,这些年了,便是不曾刻意想起,听到了却还是知道。

  既然可能是,那么……想要认亲的心思一起,董氏便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郑鑫顺利成为举人以后,还没等到派人打听的江城的消息,就见到了妆容慈爱的董氏。

  多年未见,这人的模样真是老了,却未脱形,依稀可见当年的娇美。

  见到郑鑫,董氏眼睛一亮就要上前,三两步的距离,她的眼中便有了一层泪光:“儿啊,你可让娘找得好苦!”

  “瞎嚷嚷什么,谁是你儿子?”郑鑫身旁站着的小厮上前一步拦住了过来扑人的董氏。

  郑鑫微微皱眉,恢复旧名之前,他就想过方方面面的麻烦,董氏自然不曾被漏掉,只是他想得太好,完全不曾想到她见到利益如此不顾一切。

  古代的嫡庶之分很重要,母以子贵之前是子以母贵,汪氏哪怕身上有着罪名,只要不是谋逆之类的十恶不赦,那么她的嫡母身份无可动摇。

  而以庶充嫡,在某些人眼中可算做是惑乱纲常的罪过。

  郑家郑有财就是一个小商贾也隐约知道其中的不妥之处,这才给了郑鑫一个嫡子身份。

  汪氏不懂许多,却也因为自身利益,维持了这个对郑鑫有利的局面。

  至于董氏,她恐怕根本不知道她今天这一闹要是属实,恐怕就要把郑鑫弄死了。

  不知者不罪,知道了还犯那就是罪加一等了。

  郑鑫已经是举人,拥有了能够做官的身份,只要犯错,便是明知故犯,没有被原谅的可能。

  轻者闹出笑话,没了举人身份,重了恐怕要下狱获罪,说是罪犯欺君也是可能的。

  “堵了嘴,带下去。”

  哪怕是生母,这时候也容不得母子相认。

  小厮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他只当是个瞎了眼的疯婆子,只想着骂走了事。

  董氏也愣了,这跟想好的不一样啊!不是应该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哪怕是完全不信斥责她呢?

  两人虽然是同时愣住,小厮的反应却更快一些,也不废话,直接扯了汗巾塞在董氏口中,然后反手扭了她的胳膊,死死扣住。

  这件事……郑鑫迟疑了一下,还是回内宅去见了汪氏,把事情交给她处理。

  郑鑫本意是就此说破此事,还把汪氏当亲母一样孝敬,至于董氏,虽然剧情中可怜了一些,却也是自己作出来的,他最多管她终老,别的却是理会不得了。

  “我的儿啊,你可真是伤娘的心,你是娘亲生的儿,怎就为了外人的话来疑娘?”

  汪氏说着泪水珊珊,郑鑫不忍见她如此,从这句话也知她心意,便忙改了口:“是儿子糊涂,娘千万别跟儿子生气伤心,不然可是儿子不孝了。”

  他赌咒发誓,好容易让汪氏神色缓解,也不好问对董氏的处置,就匆忙离开了。

  等到郑鑫一走,汪氏的脸色狰狞,董氏这个贱、人!眼看着儿子有出息,自己摆脱罪名也有望,说不定还能得个诰命,她却是从哪里冒了出来?!

  当自己的利益被触动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是斗士。

  汪氏不是心狠手辣的人,又被当年的罪名吓过,不敢有杀人害命的事情,但旁的内宅手段却是无碍,比如说让董氏重新按下卖身契,又给他灌了哑药。

  “这样的疯婆子,若是出去乱说可是坏了文举的名声,咱们可容不得。”汪氏对珠姐儿这般说着,毫不掩饰自己的恼怒,“我常听人说有穷亲戚打秋风,只当是要钱要物,却没想到还有这样打法,当我这个亲娘是死的不成?!”

  说到最后一句,手掌在桌子上一拍,响声都让人觉得手疼。

  “婆婆宽心,儿媳定不容她在外面乱说,败坏夫君名声。”

  成亲至今,珠姐儿对郑鑫是极为满意的,这份满意也让她能够跟婆婆同仇敌忾。

  董氏一直在反抗,却没什么用,她的胳膊被健妇扭着,根本就动不得,被强压着按下手印的时候她想要说话的,嘴却被堵着,等到布被拿开,便是灌药的时候了。

  汪氏如此果决也是少有,珠姐儿因此高看了汪氏一眼,便是汪氏把家事交给她管,她也不敢自专,总要问问汪氏的意见,婆媳两个倒是处得母女一样。

  郑鑫下午回来才知道事情这样解决了,董氏再次成了郑家的奴婢,还是个粗使奴婢。

  叹了一声也就作罢,郑鑫对董氏没什么感情,自然不会为她的苦动容,何况他为此安排的九汇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若说董氏认子是因为母子深情,郑鑫可是不信,董氏自己做了什么事她自己不知道吗?

  先不说姨娘身份,她改嫁又做了暗、娼,一旦郑鑫认了她,那便都是郑鑫身上的污点,再者,也和礼法相悖,一个已经改嫁的妾室,若是认了又至嫡母于何地?

  郑鑫太明白这些麻烦了,因此哪怕董氏确有可怜之处,也许她这份爱子之情也是真的,但有些事可不是说出来就好的。

  让六顺给九汇传了消息,说是汪氏看董氏手艺不错留下伺弄花草,九汇心中有些怀疑却也不敢多说什么,他的身份地位是从哪里来的他再清楚不过了。

  反正人没事,留在那种大宅子里也不会发愁吃喝。

  至于九汇这里,自立惯了,便是董氏不在,有煮饭婆子过来操持家务事也是一样的。

  董氏的事情就如此解决了,郑鑫没再多管,珠姐儿和汪氏都是善心人,便是粗使婆子在他家也过得宽松,不至于有苛待。

  有了具体的班名,又知道了江城这个名字,郑鑫这边儿很快就打听出了消息。

  肃王对跟过他的人还是不错的,给的钱充裕,江城手中有钱,自然不会想要回到喜乐班,到底是肃王宠过的人,哪怕还是贱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伸手的,他自保有余便借着肃王的余威离开了,好巧不巧,竟是也往南方来了,还在路上组了个清平班,当上了戏班班主。

  如今所在,离羊城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