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 第160章

作者:莫向晚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年郑有财是住在董姨娘那里,董姨娘是什么出身,戏子,还有一个在孝期就忍不住勾搭在一起的奸夫,还是个武生,她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在台上甩着水袖,而是剑舞。

  她的房中,摆放着一双利剑,郑家的下人,有几个还记得她未曾生子之前常在院中舞剑,那样柔媚的舞姿毫无戾气,她也有多年不练,竟是渐渐被人遗忘了。

  郑鑫不知道那武生是练什么的,但若是有心算无心,一个已经发福的商人显然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至于动机,也许是因为奸情败露。

  这样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郑有财穿着亵衣穿鞋,而移尸地点的选择,若不是为了转移视线,又何必把人挂在郑家酒楼?

  更像是仇杀也能最大限度摆脱他们的嫌疑。

  郑有财的死相那么惨,好似出于两人的手法,这般就都可以解释通顺了。

  郑鑫没有任何的证据,也没办法让董氏承认,可能做到一击毙命的那个武生早就去世了,这仇也算去了一半。

  剩下的,董氏或许已经得到惩罚了,也不知那些年的苦有没有让她后悔当年的冲动?

  只是她现在也无法给任何人答案了。

  郑鑫没有把这件事翻出来,汪氏的病一好,整个人又开朗了许多,江城为了让她舒心,在送回太医之后告诉她那个让她多年抬不起头来的罪名已经去了,

  就连江城,他也可以随时改回本名,奈何他不愿意,只说是给汪家丢了人。

  汪氏不知道他和肃王的关系,还想让他娶妻,却被他搪塞过去了。

  郑鑫知道只当不知道,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去考,或许是日子舒心,又没什么压力的缘故,考试也是极顺,早早得了进士功名,能够当官了。

  他也不贪心,只想当个县令就好,果然成了羊城邻县的县令。

  郑鑫没有认为自己的运气真的好到那份儿上,某次看到常来常往的江城,默默地敬了一杯酒,什么都没说。

  汪氏没了罪名,又得了诰命,心满意足,去世的时候都是笑着的。江城在年龄大了之后终于改回了本名,还有了一个丫鬟出身的妾室,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甥舅两个,汪氏在的时候总是没有好好说话的时候,吃一顿饭也是沉默居多。

  待汪氏去了,两人比邻而居,竟是成了亲戚走动,虽然也不多话,却也多了许多谈资,妻子孩子,还有他们共同的亲人。

  江城的身体不好,早年的那些苦让他的根基坏了,没能看到儿子长大成人,他就去了。

  郑鑫送走了他,之后是早已经被送到庄子上的董氏,九汇一直在照顾她,倒是尽到了孝心,郑鑫远远看了一眼她的葬礼便走了。

  许多年后,他又送走了珠姐儿,看着成人的儿孙,郑鑫在当天夜里也闭上了眼,无悲无喜。

第285章

  那一天, 夜很黑, 晚间也并没有微风, 董氏跟王生在房中私语, 她并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直到贴身丫鬟说老爷要过来。

  她跟王生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两人也要有默契,或者说是董氏很明白她对王生的情不足以抵抗清贫的生活。

  但, 她不可能对王生那样说, 天下间又有几个女人会承认自己爱慕金钱呢?

  以各种不得已的理由,她一边享受着王生的爱和那年轻的身体,一边安然伺候着肚皮臃肿的郑老爷。

  她当然害怕纸包不住火,但她更加无法忍受那冰冷的后院。

  或许, 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女人吧,哪怕有了儿女, 却还是贪恋欢愉。

  董氏在之后也曾回想过,那时候她跟王生说了什么呢?

  王生又是怎么想的呢?

  被班主虐待都不敢还击的王生,是怎么突然有了胆色, 拔出了那把被她当做装饰用的利剑刺杀了郑老爷呢?

  那一刻,那个只会私下里跟她幽会的男人在她的眼中有了不一样的魅力。

  被迷惑, 也被吓傻的董氏那一刻跟变了个人似的, 逼着丫鬟拿剑去割郑老爷的脖子,否则就要杀了她。

  性命攸关之下, 胆小的丫鬟哆嗦着手拿起了剑……

  王生去移尸了, 把尸体挂在酒楼是董氏的主意, 如果在后院,大人们判案定然会注意到这里,但若是在外面,恐怕就要想一想外面的仇人了。

  这件事其实并不怎么严密,然而在当时看来却是十分不错的转移视线的方法。

  后来,大家果然都在想是不是外面的人下手。

  董氏没有对丫鬟动手,两人算是互有把柄,也算是一种平衡了。

  只是好景不长,陈侩还是有了怀疑,丫鬟传来的消息让董氏十分不安,她找了王生来商量,却不想被撞破了奸、情。

  看着丫鬟低下的头,董氏明白自己中了算计,在她以为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没想到会出现转机。

  汪氏竟然放过了她,无论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董氏那一刻都是感激她的。

  后来……

  “干娘,我们又来看你了。”

  已经是掌柜的九汇看着成熟了许多,这几年,他很得上面信用,娶亲的时候娶了汪氏身边的丫鬟,进门一年就生了儿子,如今膝下也有几个皮小子活蹦乱跳了。

  “奶奶,奶奶……”

  几个小子对庄子上的奶奶都不陌生,每个月总要过来几次,奶奶又是个好的,总爱给他们好吃的,也不会打骂,谁能不喜欢?

  “好好好……”董氏的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声音,欢喜地看着这些承欢膝下的孙子。

  偶尔,她也会想到自己的一双血脉,他们的消息六顺偶尔会说给她听,女儿嫁的人家并非大富大贵,却也是个懂礼的。

  自从郑鑫恢复名字,重新联系起这些姻亲,女儿的生活更好了几分。

  至于儿子,董氏不知道他到底知不知道他是自己亲生的呢?

  现在回想,他似乎知道了,但,至今不肯相认是不是也是一种态度呢?

  只恨那时候的自己昏了头,什么都没想明白,为了富贵生活就一头冲上去,还想闹,却被汪氏的手段打压了下来。

  汪氏当年的心软让她对这个女人少了畏惧,却忘了凭借妖娆剑舞勾得郑老爷的她是怎么崴了脚再也跳不了舞的。

  雷霆般的手段让董氏生了怨恨,只是……

  “干娘,今儿是个好日子,郑老爷的长孙出生了呐!”

  九汇是个聪明人,当年的事没头没尾却不妨碍他的猜测,只是,有些事情到底是说不得的。

  一方面,他固然觉得郑老爷狠心,连亲生的姨娘都不认,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也是正常,这位干娘的名声真是……好在人都老了也没那么多惦记的,否则,他就算是个乞儿也觉得这样的干娘让人脸上无光。

  不过,若不是这样,又怎么轮得到自己认了这个干娘呢?

  九汇那一时知足一时不满的心思并没有让人知道过,他就是有时间自己纠结一下,其他的都是想着怎么过得更好,别的不说,若不是这层关系,哪个记得提拔他啊。

  “这都多少年了,郑老爷也是不着急,幸好,如今总算是有了长孙了。”

  比起那些内管事,九汇这等做掌柜的也可叫做外管事,他们跟宅子里的关系更远了一些,也就更重视主家的动作,生怕一个不小心丢了管事的肥差。

  而子嗣问题显然是个大问题。

  “我寻思着幺儿也不大,这两年好好教教,说不定还能跟着孙少爷混个小厮当当,以后也能更得主家信任,做个管事什么的,娘你看行不行?”

  这世上的道理再清楚不过,有了主家的信任哪怕不能干呐,说你是个管事,其他人也只能听你的。

  那这信任是哪里来的呢?自然是跟主家关系好培养出来的,做主子身边的下人显然是个好出路。

  董氏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年,她也是明白了,自己身上背着罪,是怎么也进不去那宅子里了,能够时常得些消息也是好的。

  或许是人老了吧,这会儿才有了慈母心。

  郑家宅子里的事情有九汇时常来说,董氏就这样听着,对那个一出生连面都没见就被抱走的儿子也多了更清晰的印象。

  但最清晰的还是孙少爷,这个郑家好不容易降生的长孙渐渐长大,九汇的幺儿果然去当了小厮。

  如果说一开始董氏还不明白为什么九汇有那样的好运气,那么后来这许多年,她也算是明白了,这是一种对她的照顾。

  每每想到这里她都是莫名的心酸,她的儿子被那个女人教养得很好呐!

  有时候她也会想,若是孩子一直在自己身边会怎样?

  她一个戏子出身,自身又不检点的亲娘才是那个孩子最大的拖累吧。

  这个认知让她心酸不已。

  “好好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呢?”九汇再过来,又有了新消息。

  汪老爷,汪氏的弟弟去世了。

  董氏年龄大了,有些事想不起来,露出疑问的表情,那是谁啊?

  想了想,似乎才想起以前听说过的汪氏有个亲弟弟,就是被郑有财给卖了的那个,被找回来了吗?

  郑有财啊,每次想到这位老爷,董氏的心情都很复杂,若不是他花了钱,也许她还能和王生在戏班里偷偷摸摸地好,不定哪天沦落到尘埃里。

  郑有财给了她一个正经的妾室身份,给了她生孩子的权力,让她不用过得风吹雨打。

  她应该是感激的,但她却连同王生杀了他,虽然那并不是她想的。

  不过,那人也并不是什么好人,仅仅汪氏那里,霸占汪家财产,还把人家唯一的儿子给卖了,这种丧良心的缺德事,或许死了也是报应。

  “这汪老爷也真是的,不娶妻,要不是还有个儿子,连送终的人都没有,这些富贵人啊还真是让人看不明白……”九汇絮絮叨叨地说着,他这几年又发福了,也更显老,这老人的唠叨劲儿可是都有了。

  他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个什么事儿,他就爱跟干娘说两句,干娘哑了,永远不会往外说,多让人安心。

  曾经一度,他还想过这里头到底是有什么事儿,后来媳妇娶了,孩子生了,也懒得想那么多。

  日子么,不就是糊涂过。

  今年的冬天很不好过,太冷了,九汇一家还是照常到庄子上过了,陪着董氏,其实董氏是可以被他们接走的,郑家早就不太管了,董氏自己却不愿意走。

  庄子上的生活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清苦,住惯了反而觉得清净,免了那些纷纷扰扰,其实也挺好的。

  唯一不好的或许就是冬天太冷了,火炕又太燥了。

  不知道是哪里不对,董氏在第一场大雪之后病倒了。

  “大夫怎么说的?”九汇操心地问,他胖了,走路快了就喘。

  九汇的媳妇微微摇头,婆婆这样大的年龄,一旦病倒,轻易就好不了。

  “派人去宅子里说了吗?”九汇又问。

  媳妇皱皱眉:“有这个必要吗?老夫人可是……”

  媳妇是伺候汪氏的丫鬟,董氏被灌药的事情她只是略有耳闻,不清楚实际,却明白老夫人是讨厌这个婆子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又肯给九汇这个面子,把身边丫鬟嫁给他。

  “别废话那么多,让你派人你就去!”九汇有点儿不耐烦,急了,一头的汗,擦都顾不上。

  媳妇不懂,没多说,派人去报信了,结果,管家竟然来了,还帮着料理了丧事,她以为这就是莫大荣耀了,还感慨主家心好,却不知道葬礼那天,九汇远远地看到了郑老爷的身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