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 第334章

作者:莫向晚 标签: 穿越重生

  夫妻两个在车架中简单说了两句话,便面带喜色地进了宫中,这座公主府是太后和当今疼爱公主,特意设在了离皇宫最近的地方,也是为了来回方便,还给了公主随时进宫的权力,疼爱之心可见一斑。

  太后娘娘慈眉善目,不过四十多的妇人,远远谈不上苍老,笑着与他们相见,略说了几句,就把驸马丢给了皇帝,自己带着公主去说私房话了。

  皇帝最大的儿子只比驸马小两岁,驸马又面嫩,看着倒似还要更小,这般妹夫看在皇帝眼中,跟儿子也差不多,说话没两句,皇帝就找到了对着儿子的感觉,说起了功课来。

  驸马都尉是个闲职,具体没什么事情好做,属于挂着名白拿工资的,对这方面,皇帝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只好叮嘱功课,驸马好歹是状元考出来的,学问上总还是可以说说的。

  若是原主,多半还有些怯,换成现在,少年人郎朗而谈,言之有物,言辞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皇帝频频点头,满意之色渐渐浮上眼底,驸马倒似又长进了些,这学问… …

  一时谈得多了,等到公主再回转,皇帝少不得也夸了驸马两句,得了公主的笑颜。

  这一趟在宫中用了午饭才回的,还是太后开恩,怕小夫妻两个在宫中不自在,主要是驸马不自在,这才放他们出去,也是不坏了宫中规矩的意思,到底驸马也算是外男了。

  一出宫,驸马脸上便有些疲倦之色,公主善解人意,轻声道:“元郎可是困了?回去可小憩一番,养养精神。”

  驸马拉着公主的手,略带几分歉意地说:“这段时日忙着大婚,有些累了,虽累得欢喜,到底还是有些短精神,公主不弃,可与我一同补眠,下午醒来,我再带公主游园。”

  公主粉面娇羞,低低地应了一声。

  说是补眠,公主睡着了,驸马还没睡意。

  他又看了一遍原主的记忆,再次有了骂人的冲动,再看剧情,更是觉得天雷阵阵,恨不得把那个不知道被系统取代到哪里的灵魂再揪回来受过。

  原主叫做夏明元,因生来就是个俊俏孩子,得了家中偏爱,父母捧着他读书,他也果真争气,神童一样步步上升,可惜家人福薄,不等他高中状元就去了。

  他从小就没受过苦,谷米不分,不知如何打理家业,勉强凑到盘缠,又被人骗了去,差点儿就不能进京。

  还是夜宿荒郊,遇了贵人,这才得了金银资助,有幸考中状元。

  才学自然是有几分的,但少不得几分还是皇帝看中了这个妹夫,想要给妹妹做脸,这才抬了他当状元。

  原主可不知道这些,他一门心思等着当驸马,哪知道在婚前却又遇到了那位贵人,贵人告知身份乃是鬼王,而他寿命已尽,当入冥府。

  富贵眼看就在眼前,人生得意之时将来,谁肯这样轻易死去?

  原主小聪明尽有,看出鬼王对他心存善意,似乎还多有照拂的样子,便漫天好话空许诺,硬生生凭着一口花言巧语勾动了鬼王那一丝丝心肠,应了他富贵十年,十年后,方迎他同归。

  是的,这家伙完全不论男女,就那么把鬼王给勾搭到手了,俨然如同科考之前只一个游园会就把公主的芳心勾到手一样。

  想想原主记忆中那鬼王模样,便是看过多少俊男美女,看到那张俊彦依旧会让人忘记俗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似乎也不能怪原主一下子没了分寸。

  生死之前,若能多活十年,不知道多少人愿意许下泼天诺言,何况是这种简单的报恩套路,以身相许呢?

  问题在于,这家伙敢做不敢当,好容易活了,便把诺言忘到了一边儿,只想着跟公主神仙美眷,谁让公主也是个难得的美人呢?

  剧情中,鬼王因为冥府某些征战事,在外十年未归,十年后,惦记着当年许诺回来迎亲,却看到当初信誓旦旦“以身相许”的某人堂而皇之当了驸马,与人恩爱不说,还有了一双儿女承欢膝下,完全忘记了当初许诺。

  这若是个普通人,大约就是背信弃义,负心汉之类的故事,骂一顿,打一顿,了大不起再得点儿青春损失费就算完了,到底不能为了感情反复杀人害命。

  但是,这是存有冥府,留有鬼王的世界,结果怎么会那么简单。

  这世界规则不同,阴司报复似乎有些无所顾忌,鬼王一怒,逼着皇帝交人不成便派出阴兵,灭了此国,捉走了原主,埋入彼岸之下… …

  因原主一人之过,一国倾覆,这也算是倾国倾城了吧,他今天还真没从镜子中看出此身有这等祸国殃民的资质,再回忆几次与那贵人相见,他也没觉得原主哪里显出好来了,竟然能让那鬼王心动,这祸水程度还真是坑人不浅。

  如今的夏明元一不想最后连累一国,让举国上下死无葬身之处,自己也不得好死,二也不想跟那鬼王成亲,无论原主怎么许诺,他倒是可以跨物种跨种族以身相许了,奈何夏明元可不想自己以身抵债,自然是不愿意如此的。

  但… …

  他来得太晚了,他来的时候已经是洞房花烛夜后,后半夜接手一片烂摊子,他都不想去回忆自己昨天那糟糕的心情,做梦的时候又梦到原主最担心的事情,不得不说原主对洞房花烛夜的执念,他算是深刻感受到了。

  若能早些,他当不许愿,便是死了就死了,成鬼未必不能当鬼修,又怕什么,鬼的世界也是个新世界嘛,但不早不晚,偏偏烂摊子已成他才来,竟是利剑高悬,无论怎样都是个死了。

  如今,可怎么办… …十年… …只有十年… …

第589章

  下午跟公主的游园如同忆往昔一样, 让公主想起了两人的初见,也是一个简单的游园会,才貌出众的公主引来了少年人惊艳的目光,而少年人贸然献上的诗词,不说多么优秀, 却是真真切切打动了公主的芳心… …

  “只怪春风不解意, 拂花过柳送清泉… …”公主手持花枝, 微微扬起的粉面上一片春光,比那枝头更娇, 比那春意更浓, 笑语吟吟之中满是新婚的喜悦。

  她什么都不知道,但最后,却因为她的“元郎”赔上了一国一家的性命, 若能成鬼,也不知恨是不恨。

  夏明元看着她, 心中轻轻叹息, 面儿上却仍然笑着,应和道:“莫道春风不解意, 何因吹送落花来。”

  那高高枝上的花,芳华正好,眷恋春风之柔, 随它而去, 却被送与了那清泉之中, 随水飘零… …

  却不是这春风不解意啊, 它正是太知道了,才把那飞花送入清泉,解了清泉的一片相思。

  公主面带羞涩,一笑之间,便若春风拂面,枝上花开,端是芳华天成。

  夏明元上前一步,捉住她的手,放开的花枝弹开,花瓣轻轻飘飞,“我只愿这春光无尽时,芳华永留香。”

  如何才能在这十年之中反转局面呢?从某个角度来说,鬼王也无辜,但… …人谁不为己,他能做的就是在十年之中壮大自己,能够压制鬼王力量,不容他肆意报复就是了。

  至于这件事的真相,为了不要再给公主多一层伤害,他们这些凡人还是不要知道为好。

  婚期十天,夏明元四处带着公主玩耍,纵然此时的男女大防不那么严重,但深宫之中的公主几时有过这般肆意,跟夏明元的感情倒是愈发地如胶似漆,乃至后来发现驸马喜欢上道学的书,也没有反对,还亲自去求了宫中的典藏。

  “可算是看到你入宫了,这都多少时日,别是把母后都忘到脑后了吧?”太后笑着打趣自己的女儿,女儿女婿感情好,好到天下人都知道,她心里头也高兴,当初对驸马的那点儿不放心也松快了许多,觉得女儿的眼光还是不错,虽然驸马年轻,却也是深情专一的好儿郎。

  时下男多女少,虽有纳妾事,但并不会太夸张,官员几个妾室都是有限制的,皇帝更是以身作则,后宫之中妃嫔不过十人之数,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是不好女色的了,所以公主想要找个专一的驸马,理论上来说也不算是完全不可能。

  而夏明元虽然出身不高,但他的好处就是年轻人好掌控,再者也没个公婆让公主受累,太后对这位驸马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皇帝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他是亲眼见过后宫倾轧,见过太后受苦的,自然知道女子的不易,当着女儿看的妹妹能够有个好归宿,他也是高兴的,为此还给了驸马一块儿金牌,让他能够随时入宫,也算是一种荣宠的表示。

  “母后——”公主不好意思地娇嗔。

  夏明元也有几分赧然的样子,说:“母后勿怪,是我年轻贪玩儿,累着公主了,我们以后一定常常进宫来,陪着母后说话。”

  “行了行了,我可没有怪驸马,驸马能够对柔儿好,我心里头高兴着呐。”太后说话很是亲民,到了她这样的地位,满后宫她最大,做事便随兴了许多,不再刻板地讲规矩了。

  一旁的皇帝听了也是凑趣,说:“你小小年纪,还是莫要贪玩儿的好。”转头就把夏明元拎到前头去问话,问他怎么想看道家的书了。

  这些日子,夏明元也不是白带着公主到处玩儿的,他也看了一些书,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灵力修炼还是要差些,明明存有鬼物,但却不见能够降鬼的道士和尚,灵山大庙上的那些个多是蒙混香火钱的理论派,他悄悄捉了个小鬼放在那老和尚的面前,对方都半点儿不曾察觉,这种状况可是不妙。

  有修为的道士没碰到,却听说过一些道士降鬼的故事,未必是空穴来风,这让他对道藏多了些兴趣,公主听到他喜欢,自然就眼巴巴地说出了宫中藏书丰富的事情来,这才带着他进宫。

  皇帝只怕自己好端端的妹夫移了性情,万一真的想要修道去了,那不是活活折腾人吗?

  他可是知道历史上某些皇帝干的好事,说是修道,尽弄一些见不得人的丹药来,白白磋磨他人。

  鬼王的事情自然是不能说的,但夏明元还是试探着说他发现了鬼物的踪迹,心中不安,想要从道藏之中找到破解之法。

  皇帝失笑:“你才多大,疑神疑鬼的,定是你疑心病犯了,这世上哪里来的鬼物,便是真的有,如今你也算是皇家之人,都说朕是天子,百邪不侵,有朕庇佑,你还能有事,可宽心些,莫要让柔儿跟着担心。”

  夏明元故作几分羞惭模样,心中却是叫苦,都说古代人最信鬼神,但这位自信人定胜天的皇帝可是坑苦他了。

  “其实也并没有怎么信,就是想要研究一下,心中安定,并不是要做什么,只是看看典籍罢了,也是增长学问,若能修身养性也是好的。”

  “哈哈,你小小年纪,谈什么修身养性?”皇帝的目光有些促狭,眼神儿似乎直接奔着下三路去了。

  夏明元笑容都挂不住了,就算是大舅子,这玩笑也有点儿过吧,有这么调侃自己妹夫的吗?

  好在皇帝到底端着,没有真的就房事问题跟夏明元探讨一二,说了几句告诫,便给他开了方便大门。

  这个年代,是一个世家和寒门并行的年代,有些世家的藏书还要多过皇室,不过皇室也可算是百年世家了,宫中的藏书到底还是丰富许多,让夏明元很是找到了几本有用的书籍。

  这世界的灵力稀薄,却还是有,他有好功法,奈何好功法需要的灵力也多,草草修炼几天,也只能做到耳聪目明,发现一些有灵气的物件,书也算是其中一种。

  如获至宝地捧着书回家的驸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晚饭都差点儿忘了吃,吃了饭匆匆钻到书房,也没得公主两句抱怨,两人感情正好,驸马贪新鲜想要一下子把书看完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公主根本没觉得不妥当。

  这种情况持续几日,等她发现驸马有些冷待自己的时候,差点儿都要跟那些书(小妖精)翻脸,然后就有宫中出来的姑姑发现她怀有身孕,要她隔离驸马,让两人分开住。

  公主的欣喜之余,见到驸马坚持不肯,还老老实实回来跟她睡,不要其他服侍的人,心中的怨气更是顿时不见。

  “你现在怀着孕呐,可别想太多,对孩子不好,你我两个就够了,我不要其他人,咱们好好过,以后孩子大了也挪出去,让母后养着,咱们过咱们的… …”

  红烛还在烧着,夏明元哄着公主,虚虚揽着她的腰身,一副生怕压到了孩子的模样。

  “说的什么傻话,母后听到定要说你。”

  听出了驸马对自己的重视之意,公主喜笑颜开,却还是故作嗔怪,驸马到底还是年龄小,偶尔有些孩子气,但这样孩子气的驸马,她却更爱了怎么办?

  又想到当初他傻乎乎看着自己的样子,公主的眉眼之中更多了几分舒心,拉着驸马的手按在自己的肚子上,“这可是咱们的孩子,你不爱,我还爱呐,哪里能够扔给母后… …”

  “可我只想你看我一个,只为我一个操心。”夏明元发现公主喜欢这个调调,愈发说这样的话哄着她开心,免得她不高兴说要烧掉那些书,那道藏之中,还是有些东西的,至少从道藏之中看到的“历史”,让他对此世界的规则多了些猜测。

  公主有孕的消息是个喜事,太后怕他们小年轻不当心,害了孩子,又派了两个姑姑过来管着,彻底把驸马赶出了公主的寝室,弄得驸马每天做贼一样半夜爬床。

  最开始差点儿惊到人,以为真的是贼人,发现是驸马,还是让人哭笑不得,公主又好笑又好气地看着皇帝兄长把驸马拎过去训了一顿,派了两个侍卫看管到了书房,心里头也多了几分纠结。

  习惯了一个人的怀抱,换成自己,睡觉都要多翻两个身,辗转一番才能入睡。

  明明就是一个公主府,正正经经的夫妻两个,弄得像是被分开的牛郎织女一样,白天见了必然要腻在一起,驸马还在研究道藏,还给公主讲,公主有听没有懂,只觉得那些天玄地玄的都是神话,但看着驸马那热血上头的样子,不知怎地,竟也欢喜起来。

  “我只想着这样的日子长长久久,有朝一日咱们两个也能做一对神仙眷侣,永永远远… …”

  那动人的情话如蜜一样,甜到人的心里去。

  太后和皇帝听了,也不好反对驸马这点儿心愿,只笑着叮嘱人看着,不让动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其他的随着去吧,为免得驸马耐不住闹了公主,还特意从世家那里借了些道藏方面的书给了驸马研读,只盼着他安安稳稳过了这十个月才好。

  “看书总比找人强,且让他分分心的好。”太后饶有深意地笑着,近乎直白地告诉公主不要跟书争宠。

  公主一张脸羞得发烫,到底还是接了这份建议,又弄回来不少书,方便了夏明元的研究工作进行。

  就这样,在公主怀孕五个多月的时候,驸马能御剑的事情似乎也只能归功于一句“皇天不负有心人”了。

第590章

  “这世上, 真的有神仙吗?”

  皇帝本身对佛道是看法一般的,尤其在他接受的教育当中,不务正业被长生不老迷惑的帝王实在是不少,他也早早有了这个戒心,但, 看到驸马踩着剑升上半空, 这种不合理的事情, 让他也不由得心神动摇,难道真的有长生不老?

  “不管有没有,反正我的法子没错,陛下可要一试?”

  按理来说,皇帝都是不能够修炼的,尤其是在修仙世界之中, 基本上没有能够修炼的帝王, 这是因为承担人族气运的皇帝是顺应天命而来的,自然不能如修仙者一般逆天改命, 否则便不可能坐上帝位。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几乎不能并存。

  而这个世界却有些不同,从道藏之中可以看到, 曾经道教也有辉煌的时候, 甚至能够左右帝王之选, 但是不知道某一日,什么原因, 突然就发生了变化, 夏明元猜测是这个变化导致了灵气的大幅度削减, 这样便废了道教的大部分功法,以前的那些不适应当世灵气稀薄的情况,自然也修炼不出结果来。

  跟这个变故一起的就是多国并立。

  是的,如今的皇帝远没有始皇帝那么尊贵,天下多分,虽然这么多年各国基本上都能够相安无事,也不见哪两个国家死战不休,但这具体原因并非因为他们没矛盾,而是因为人少。

  地广人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划分的边境很可能中间还有一大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想要打仗都嫌路远,很多国家的皇帝,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周边的国家到底有几个。

  而国家的发展,不说处于停滞阶段,却也没有多少进步的跨度,能想象吗?世家和寒门并举的情况持续了千年历史,这样漫长的时间,放到他所知的历史当中,恐怕早就是世家被排挤到只能够接受科举制度了吧,但是在这里,两者并举竟然也没多少人抗议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