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 第685章

作者:莫向晚 标签: 穿越重生

  何老娘还在兴冲冲地往前走,她有着明确的目标,掮客这种职业是可以兼职的,在不忙的时候,何老娘就会发掘身边儿的资源,拉一些买卖出来,赚点儿中间钱。

  而对这片儿的穷人来说,最大也最多的买卖就是人口买卖了。

  从某某家还看不出好歹的小丫头,到某某家才落地的男娃,只要有人要,从婴儿到二八,再没有什么不能买卖的,便是刘娘子那种有些青春的妇人,只要还能生育,也能买卖。

  也是周围的邻里还没黑心到家,否则刘娘子一个人,早被套了麻袋卖了去,哪里还会好好地活到现在。

  这方面,大约还要多亏刘娘子被生活磋磨得老了十岁不止的脸,实在是看不出好颜色来,赚头不多,也就少有人下手了。

  如今刘娘子这个孩子,可是早有人想买了。

  见到何老娘抱着个襁褓走过,几个妇人还笑着跟她招呼:“到底是何老娘有办法,又要赚一笔了。”

  “哪里,我这也是为刘娘子找条活路。”

  何老娘绝口不提“钱”字,笑呵呵地加快了脚步,走过了人多的地方,直奔城里头去。

  他们这个码头离永丰城不远,走路也不过是一个时辰的路程,何老娘生怕夜长梦多,错了时机,少了赚头,路上碰见拉草料的牛车,就招呼了一声,坐在草垛上,跟着进城了。

  永丰城靠着码头,来往商队颇多,城门吏赚的都是那些商队的钱,对小民反而宽容许多,走路没行礼的,连进城钱都能免了。

  眼瞧着到门口了,何老娘就从牛车上下来,抱着孩子走了侧门,那守城门的小吏连看都没看她一眼,直接就放行了。

  进了城,何老娘就直奔某个小街上去了,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停下来,碰见某个同样是抱着孩子的妇人,笑了一下,再进门的时候就抢了一步,先进去了。

  一进的小宅院也不是什么豪门,小院中却还能见几朵花,便已经是难得的富人家了。

  “您看看我这个,这可是书生的儿子,若不是那书生早早… …以后定也是个读书种子。”

  何老娘从来知道什么话最是动人心,哪怕她身上的鱼腥味儿有些惹人嫌,但打开的襁褓之中那张小脸儿还是很看得过去的。

  “胳膊腿儿齐全,没病没灾,就是他娘没奶水,缺了食儿,养一养就是白胖一个了,落地才十天,眼睛都没睁开,以后可就是亲儿子。”

  她的词儿不新鲜,之前的也有这么说的,便是紧着她后面进来的那个妇人,也用差不多的词夸耀着自己找来的孩子,还迫不及待地解开了襁褓,可是不巧,那个同样不大点儿的小婴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尿了,一股子尿骚配着那黑猴子一样的丑,可是让人看不顺眼。

  站在何老娘面前的妇人很快又把眼珠子看向了这边儿这个,翻开襁褓,把小婴儿反正都看了看,拨拉几下胳膊腿儿,确定都没问题,这才微微点头。

  也不多说,先把那位送出门,道了谢给了个安慰红包,再转头跟何老娘个谈价钱。

  何老娘也不是头一回做这个买卖,知道价格大致多少,也没贪心地报高价,以为没人争就万事大吉了,她说了个很实在的价钱,那妇人也不还价,当下就应了,把怀中准备好的钱给了她,接过了婴儿。

  婴儿被她放在塌上,何老娘也没多看,笑呵呵跟着往外走,还不住夸嘴:“你放心,这事儿从没有过,这孩子养养,亲娘都不认得,再不会有人烦你。”

  妇人点头:“多谢了。”

  赚了钱,何老娘心情大好,被送出门后就赶紧出城回去,扭头就把一半的钱给了刘娘子,少不得又安慰几句,让她重新打起精神来,若是对方要嫁,她这里说不得还能赚第二笔。

  留在小宅子里的妇人却没马上抱着孩子认亲儿,先弄了热水把小婴儿洗过一遍,又用厚实暖和的小被子包裹起来,妆点一新之后,哪怕那婴儿小脸还黄着,看起来也似多了两分富贵气。

  “希望养养就能白些。眉眼倒是秀气。砚儿,你以后就是我的砚儿了。”

  想到自己的砚儿,妇人又要落泪,抱着婴儿,强自忍住,眼底浮现一抹厉色,砚儿的仇她是必然要报的。

  有了新名字的砚儿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这仇怨,可是深了去了。

  婴儿没什么记忆,剩下能够参考的就是剧情了,然而这一次的剧情有些不同,只有一半,老实说真不如没有,这一半云山雾罩,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来。

  可能人生就是个大悲剧吧。

  这妇人是永平候旁支某房袁毅的妾侍崔姨娘,便是常有的那种老婆留在家,带着妾侍出门不说,回来还要再带回来两个妾侍的那种妾侍。

  袁毅因永平候关系,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儿,管理驻军粮草统计等问题,任上一待三年,这次回去就是要活动活动,换个更有前途的官儿,也就是升个级。

  崔姨娘怀着孕多有不适,路上又不能为她耽误行程,就脱离了大部队留在了半道上,生了孩子才发现竟然是个死胎,便有大夫悄悄说是怀孕的时候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导致的。

  这可是真要把人逼疯了,还指望靠着孩子在大宅门里立住脚,哪里想到孩子没了,好好的一个男孩儿就这么没了。

  崔姨娘不甘心,就想要找一个男孩儿回来,这件事必要隐秘才好,为此崔姨娘亲自过手,还特弄了这么一个宅院掩人耳目,孩子到手,就要走的,也不怕人找到,这城中买卖婴儿的何止一家,有点儿心眼儿的都要防着孩子的亲生爹娘能找过来,她也不算特殊。

  收拾了宅子里的私人物件,崔姨娘就从后门拐出去,她做了伪装,不熟悉的人根本认不出是她。

  等到再从某个巷子里的后门回去,就碰见正一脸紧张守在门口的秀梅,见她回来,眉目舒展,松了一口气,赶紧迎了她进屋。

  梳洗换装之后,刚才还有些显老的妇人便是秀色可餐的俏佳人了。

  二八芳龄,成了妾侍,生了孩子,对她们来说,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秀梅打开襁褓,看了看婴儿,发现小脸发黄,皱了下眉,崔姨娘见状笑说:“养养就白了,也是我这个当娘的亏了他奶水,在外多有不便,大人也不会怪我的,尽快寻个奶娘就是了。”

  “也是,小少爷也是吃了苦了。”

  秀梅这般说着,就把事情安排下去了,之前还在两人身边儿的老嬷嬷都不中用,通通被崔姨娘发卖了去,其中有那么一位还有点儿惨,瞎了眼哑了嗓,后半辈子恐怕都不得善终了。

  第二天,便有奶娘补上来,崔姨娘攥着卖身契,放心了许多,带着人就走了,等到了袁宅,已经是十几日后了,袁砚早就睁开了眼,白白嫩嫩的小脸还是不胖,但白皙的肤色,秀气的五官,谁见了都说更像崔姨娘,也让崔姨娘安心了许多。

  袁毅不缺儿子,宅子里的几个儿子也有姨娘生的,崔姨娘这个并不显得特殊,后宅之中的老夫人夫人,怜惜她小小年龄路上吃了苦,对她多有宽容。

  崔姨娘表面上都乖巧应了,回到屋中却难掩恨意,这一个个,可真是会装样子,若不是那老嬷嬷早就招了,见到这般慈眉善目的观音,她恐怕还真的要拜一拜了。

  年龄虽小,她却很能压事儿,许多心思都藏住了不与人说,便是秀梅,提心吊胆总怕她要做什么,看了些时日也放心了,对小少爷袁砚愈发怜惜,实在是这姨娘太能松开手了,从不用儿子争宠,也就愈发显得呆笨乖巧。

  两年后,崔姨娘就再次有孕。

第1156章

  袁砚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 袁家因为出了一位永平候,整个家族都跟着鸡犬升天,不少有些能力的都有了差事,便是那些没差事混日子的, 也比一般的平民好过些。

  初代的永平候是个有才干的,早就看出武勋不长久,在家族之中办了族学,这也是时下各大家族的兴起之源。

  每一代的永平候都坚持资助族学, 一代代培育下来,族中也多有几个成才的。

  有了这么一位提倡,族中的人, 慢慢也规矩起来, 洗净了腿上的泥,一个个都进了族学。

  不过三代人的努力, 族学就很像样子了。

  各方面的规矩繁多, 但在这些规矩之中透出来的礼法,也是颇为值得深究的。

  古代还是很正常的古代, 对特殊能力, 如精神力比较宽容,但对其他的就不那么友好了。

  袁砚身体不太好, 胎里的时候就失了营养,后来补总是有所欠缺, 秀气文静的外表看着便有几分羸弱感, 但他的学习却还认真, 只不把这种优秀表现出来,免得出头的椽子先烂。

  不是他非要这么怂,实在是时不待我,再有个两年左右,永平候就会因为站错队而被清算。

  扳着手指头算算,再有一年多,新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留下来的这些人必然要被赶下去一些,永平候因为自家出身的贤妃娘娘,支持了贤妃娘娘的儿子,也就是永平候的外孙四皇子,而四皇子夺嫡的时候表现过火,新帝上位,他就是第一个倒霉的。

  先是被圈,然后被贬,接着又是被斥,最后被自杀谢罪。

  在这一串过程之中,永平候出于血缘或者不忍,又在新帝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最后的结果,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获罪,鸡犬陪葬。

  袁家因永平候而起,因永平候而亡,九族之内,逃不掉,没法逃。

  在此之前,越是出风头的越是上黑名单,到时候想逃都不好逃,袁砚估摸着自己这小身板,被清算的时候也就车轱辘高,说不定还能逃过一劫,流个放啥的,天高皇帝远,似乎也无所谓逃不逃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可能是上个世界的习惯带到了现在,现在的袁砚好享受多了,在享受生活的时候想太多有的没的,可是很影响享受质量的。

  反正这个世界似乎也没什么太过超凡的能力,神话啊,传说啊,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有些世界是真的曾经有那样一个过去,有些世界,就如海市蜃楼一样有那么一个投影。

  还有句话怎么说的,谎话说一千遍也成了真的。

  第一个编故事的人可能就是随口说说,但是没想到有人就此衍生出更多的相关故事,一个故事成了系列,就此换假成真。

  呃,这样想,似乎… …

  “袁砚!”

  忍无可忍的福字在上头喊了一声,袁砚反应慢半拍似的回过头来,视线好半天没个焦距,等到要被打手板的时候才醒过神儿,却也为时已晚,过错就要罚,小聪明什么的只会加罚。

  袁砚也没反抗,老老实实低着头认错,挨了两个手板,夫子可真是不留情,两下把手心都抽红了,好歹是左手,也不妨碍继续写作业练大字。

  “没想到你也有挨手板的时候。”

  七岁的袁冼是标准的留级生了,五岁入学,两年都没从幼学班升级,实在是幼学班的老大哥了。

  而他的皮,很多夫子都领教过,很多小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即便如此,日常挨手板最多的还是他,他总会带头恶作剧,也是很多夫子眼中的顽劣之徒。

  差学生对好学生大概有一种天然的仰望情绪,看到对方猛然间挨骂了挨打了,可能都有一种“别人家的孩子”突然坍塌的感觉,可能会痛快,更多的也有些怅然吧——原来他也会犯这样的错。

  袁砚哪怕不曾表现出色,却也是班中当之无愧的好学生,袁冼就跟他同桌,对比还是挺鲜明的。

  “一时走神了。”

  对着夫子没多辩解,对着同桌,解释了一句。

  这一句下来,就是一发不可收拾,袁冼像是来了劲儿,不断地跟袁砚发问,他本就是个孩子,偶尔熊,但也不坏,还算熊得有分寸那种,捉弄人并不过分,算不上霸凌,能带着一帮小孩子玩儿,为小孩子出头撑腰,某种程度上,这个老大哥还是挺称职的。

  他热情地一句句问,袁砚便不好都不答,一问一答,不知不觉就聊得多了。

  “我最喜欢学武,偏偏他们都不让,什么天下承平日久之类的,难道学武了就要打仗吗?我就是喜欢学武,为什么非要坐在这里,听那些听也听不懂的文章。”

  幼学班的夫子教课并不算不上迂腐,通篇朗读,一句一句领读,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意思,偶尔有的夫子说嗨了,还会来点儿题外话,顺便讲讲历史什么的,就此拐到诗词上去也是很经常的事情。

  美好的韵律,优雅的词句,潜移默化地进行着熏陶,哪怕很多人幼学班之后就不会再往上努力,但言谈举止,总还是会带着些书香气息。

  课后的时候,夫子还会留下一些作业,大字是必须的,先写大再写小,谁都是从这个阶段起步的,除此之外就是背诵,今天所学内容的背诵会在次日抽查,若是谁背不出,手板都是一样的疼。

  此外,还有一些拓展阅读,夫子会给出几本书的名字,家中有条件的就可以看一下,没条件的可以借着看一下,不要求背诵,但是要求理解。

  如果不管怎样也都不想看,那也无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嘛!

  袁冼就是写完作业扔书本的人,再要看什么课外阅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然而今日大约是跟袁砚聊得好了,袁砚说要去族学中的藏书馆看课外阅读的时候,他也跟着来了。

  一同往这个方向的还有几个,碰见了认识不认识,也都会点头微笑一下,能够入族学的,不是袁家人,就是袁家亲戚,多认识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坏处。

  袁砚年龄虽小,认识的人却多,很多高年级的都会被他叫一声“哥”,一路走下来,“哥”“哥”“哥”不断,也是挺有意思的。

  “没想到你的交际还这么广阔。”

  袁砚有些刮目相看,对这种校霸类型的人物,不说敬而远之,旁观的时候总觉得有几分新奇,哪里想到还会有人跟校霸关系这般,不说特别好,但也显得很熟稔。

  “都是一家人,算什么交际。”

  袁冼被夸得开心,却还要摆摆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藏书馆之中并不禁止说话,但大家还是有志一同压低了声音,甚至尽量不发出声音,若一定要探讨什么,就拿着书到边缘处。

  每一层的栏杆都是美人靠,上面还放有小桌,很方便坐下来讨论一些什么,若是逆风处,便是声音大点儿也不妨。

  袁冼看不进去书,安生坐了一会儿就像是座位上生了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最后还是干脆放下书到栏杆那边儿,听人聊天去了,难得他还能听进去,多少也会知道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