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知青的乡下娇妻 第23章

作者:东风令 标签: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倒是王安乐,可能是要回家了,她反而精彩奕奕,一点儿不觉疲乏。

  至于周文,他不仅不累,一张嘴更是没停。

  他一会儿关心媳妇身体是否受得住,一会儿就说些乡间趣事给大卫听,忙来忙去还要抽空给王安乐揉个腰锤个背。

  精力之旺盛让张云笙等人十分羡慕。

  小刘秘书漱了口水,可算有些缓和过来。

  “苏琳,你说周文是怎么想的?非得带着外国人来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真是,这不是丢咱们华国的形象么?”小刘秘书估量了眼周文离他的距离,确认周文听不到谈话声后,他少不得埋怨两声。

  大热天里跑到这个破地方来,真是脑袋有病。

  苏琳也有些疲倦,只是一路下来她早对周文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不会随小刘秘书一道说人坏话,只道:“咱们这些普通人就不要揣测周文的想法了。”

  小刘秘书仍是不解。

  在他的观点里,朋友来了就得上好菜穿新衣。

  家里再破再烂,都不能让外人知晓。

  这关乎自家的面子。

  如周文这般将大卫带到贫困山区游览的行径,就是往华国人脸上抹黑丢丑,也影响华国的国际形象。

  这是小刘秘书的观点,其实也是时下许多人的观点。

  仿佛粉饰太平,就能掩人耳目了。

  对此,周文嗤之以鼻。

  所谓的国际形象,靠的都是拳头。

  谁拳头硬,谁说话就有道理。

  指望那些虚假,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再者,目前国际上还在炒作什么“华国威胁论”。这个时候不以弱示人,什么时候以弱示人?

  他就是要带着大卫吃吃苦,受受罪,不然等他回国,以为华国城市都如沪市苏杭那般反而不好了。眼前的贫困,是最好的保护色。

  且让华国再苟一苟。

  苟到一飞冲天,震惊世界。

  正如周文盘算的那样,这一路的疲惫让大卫对国内那些所谓的“黄祸论”嗤之以鼻。华国如此贫困的国家,能威胁谁?

  原先他还担心华国买那些废旧电子品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

  现在他是彻底不担心了。

  就以华国目前的实力,就算给他们最新科技,他们也搞不懂。

  瞧瞧远处的农田,竟然全是人力收割。

  要知道他美国的农场早已实现全自动化了。

  如此对比,让大卫心里又有好些得意,同时还升出许多悲悯来。

  周文扫了他一眼,而后笑道:“若是艾琳娜夫人也来,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这儿的景色。”

  一路上,周文没有卖过一次惨。

  他说的那些趣事让大卫十分着迷,他甚至觉得周还可以去当儿童小说家。

  他幽默诙谐的语句肯定能风靡全英国。

  “艾琳娜若是过来,只怕会感伤。”说到自己善良敏感的夫人,大卫不由来了兴致。他告诉周文,艾琳娜每年都会去贫困地区做慈善。

  周文笑着夸赞道:“艾琳娜夫人果然是位真正的贵族,实在是太善良了。只是我们华国山美水美,艾琳娜夫人为何会伤感?”

  大卫见周文一脸自信,暗暗道:“我可怜的周,虽然自信是好事,但是华国的确太贫困了。”

  这么一大段山路,他一辆小汽车都没遇见。倒是看见华国人骑驴坐牛。

  还有成片片的农田,都是手工收割。

  路上的房子也都是土做的。

  这般贫困,他美貌心善的艾琳娜如何不伤感?

  要知道他的艾琳娜最爱帮扶穷人了。

  “奥,周,我说错了。我的艾琳娜肯定会十分喜欢这儿的美景。只是你是知道她的,她最爱做公益,我想她若是来到华国,肯定会捐款赠物。周,虽然艾琳娜没来,但是作为她的丈夫,我想替她做一点好事。”在英国,他善良的艾琳娜多次登上报纸头条,上面都是她做公益的美好场景。

  周文听了,先是夸赞艾琳娜和大卫的善良,而后装作不解道:“大卫,可是咱们华国很好,不需要什么捐赠啊。”

  大卫再次同情地看了一眼周文,并暗暗道:

  “周,你对华国的爱蒙蔽了你的双眼。你看看眼前的景色,这能算好吗?除了自然景色,房屋,肤色,衣裳,哪样不是灰扑扑的?奥,他善良漂亮的艾琳娜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卫这般想着,可为了维护好兄弟周可怜的自尊,他委婉说道:“周,这是我和艾琳娜的乐趣,你可不能剥夺了。我看这儿道路太崎岖了,这样,我先捐赠一条大路吧。”

  周文听了,震惊而感动道:“大卫,你确定吗?修路可是很贵的。”

  “周,难道你还怀疑我的实力?”大卫瞬间不满了。

  他一路这般买买买,周竟然还怀疑他雄厚的实力?

  他明白了,可怜的周肯定是以自己为标准,所以觉得贵。

  对他而言,修一条路而已,有什么贵不贵的?

  大不了卖两船废品给华国。

  “周,你回去让商务部做个报价,我给你最爱的坎子村修路。”大卫拍着胸脯,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听此,周文心里稍稍有些满意。

  嗯,青花瓷送的不亏。

  而一旁的张云笙领导已经开始同情外国友人了。

  他就知道周文不会白白吃亏的。得了,昨天那些话也是白说了。

  不过送上门的钱,不要白不要。

  于是,大卫满意了,周文也满意了。

  不过小刘秘书不大满意,因为还有一半的路程要赶。他真的有些吃不消了。

  ......

  坎子村

  “老乡,快去喊下王爱国队长。县长喊他立刻去县里开会。事情紧急,情况重大,喊他跑快些。”只见一辆小汽车摇摇晃晃驶进了坎子村,因为村里的路实在难走,只能将车子停在路口,而后对着看热闹的老乡大声喊道。

  大伙儿一听是找王爱国,一部分人跑去寻人,另外一部分人则好奇问道:“领导,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竟然开小车子来接大队长?

  那得多急呀?

  “有外国友人准备拜访坎子村,你们快把家里收拾收拾,别给咱们华国丢脸。”

  “还有,快快换上最好的衣服。”

  大伙一听,当即炸开了锅。

  “外国佬?外国佬咋来咱们坎子村了?”

  这可真是桩大新鲜事儿。

  不时,王爱国光着脚提着鞋,满头大汗急匆匆跑来。

  “你就是王爱国?快点上车,咱们这就去县里。”司机确认没有接错人后,连忙开车离开。

  待他们走后,坎子村立即炸开了锅。

  大伙儿先是聚在一块儿讨论,而后又急匆匆回家收拾屋子和自己。不时公社书记也带人来了,又是清洁道路,又是拉长横幅,甚至还翻出过年才用的锣鼓。

  “书记,外国佬为啥来咱们这个穷地方啊?”

  要知道他们这儿偏僻贫困,知青们都不喜欢来。

  “这多亏了你们大队长家的小女婿。他把外国人喊来的。”书记擦了把汗,见横幅挂的有些歪,忙急急站在中间指挥。

  如此忙碌间,公社书记还不忘抽空回了老乡的话。

  大伙儿一听愣住了:“啥?周文?他这么有出息?”

  “奥,我想起来了,昨个队长他女儿还寄信回来了。上面就写了周文给外国人做翻译的事儿。”刘大壮恍然大悟道。

  昨日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听了王安乐寄来的信,此时经刘大壮这么一提醒,顿时也恍然大悟起来。

  有人夸赞周文有本事,

  有人夸赞王安乐有福气。

  还有人夸赞大队长找了个好女婿。

  公社里的几个领导没听过信,此时听老乡一说,瞬间勾起了兴趣,就让姜春花把信拿出来,再给大伙儿读一遍。

  姜春花自然是乐意至极,还喊了大儿子王安强出来露个脸。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王安强有些紧张,故而一封信让他读得磕磕巴巴。书记实在听得费尽,就让自己秘书读。

  姜春花恨铁不成钢地瞪了王安强一眼,刘小萍抱着女儿也对自己男人撇了撇嘴。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小妹夫能带着外国人到处跑。

  她家这口子连中国话都说不利索。

  “鹏鹏,你要跟小姑父学习学习,以后有大出息。”

  “玉玉,跟你小姑好好学学,以后也嫁个好男人。”

  刘小萍如是这般教育自己的一双儿女。

  一旁的王安强和姜春花道:“对,你妈说得对,要跟小姑姑和小姑父学习。”

  三岁的王昌玉有些费解:“学学?不是有出息呀?”

  怎么她跟哥哥以后不一样呀?不行,她也要有出息。

  孩子的稚言稚语惹得大人发笑,笑后又将注意力都放回到书信上。这封信,刘小萍听了不下四五遍,可此时再听,仍觉得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