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18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光线很暗的皮子下,狗子们很不安,被两小主人一人搂抱着一条,给他们顺毛。

  等这阵子的倾盆大雨过去,小孩们和大妹都挤着睡着了,翠花轻轻揭开一角的兔皮:浑浊的江水,水茫茫一片,除了偶尔能看见一处房顶,还有一些小山包,和她一起漂流出来的家人们也没了踪影。

  看着空间里面特意为古代调出来的座钟,已经是下午六点了。

  窸窸窣窣,大家被兔皮掀开后的光线亮醒。小肚皮都开始咕咕叫了,从包袱(空间)里偷渡了11个剥了壳的鹅蛋出来。

  “哇,娘!这蛋好大!”二头捧着蛋,感觉无从下嘴。

  “嗯,这个是中汉府的特产,鹅蛋!”他们下游村的鹅很少见,但是完全不妨碍他们对鹅蛋的热情。

  小草捧着和她半边小脸一样大的鹅蛋,昂呜一口咬在蛋上。“好好次呀!你们快次!”

  “慢慢吃,别噎着了啊,姑包袱里面还有呢。”两头都已经是七岁吃八岁饭的孩子,一娃能干两个蛋,小草,大妹和翠花各吃了一个。

  黑虎和黑豹一狗吃两个,黑虎:说出来,你们不信,这玩儿,我真的吃得够够的。

  吃得饱饱的,趁着还有点光亮,大家在兔皮下看了会波光。这是一场,小孩子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大小的水灾。

  他们都被漂湖涂了,已经不记得在棺材里呆了几天,除了吃喝,被娘亲(姑姑)把个屎尿,无所事事。

  翠花只能在大晚上进空间解决内急问题,白天都不敢多喝水,大妹比较惨,水都不敢多喝,一直憋着。

  三天后,雨已经停了,棺材被一片岛给挡住了去路,估计以前是一片山,现在成了岛。

  跳出棺材,拖着棺材和里面的娃上了山顶。这片山岛上没有什么人,就是一个足球场大小,最高顶上。

  用砍刀砍了数十根胳膊粗细的树木,和大妹一起搭了木棚,哪里能想到,她翠花有一天能带着崽崽荒野求生哟,用了她们整整4个小时。

  让大妹带着小孩们在附近捡干树枝当柴火,两狗暂时升级做了保姆和护卫。

  今晚必须得上肉菜,把这片山岛迅速查看了一圈,小猎物还真是有不少,给七虎收了不少进去,最后带走了空间里,剥好皮的两只兔子和两只扭完头的野鸡(这是在大山岭打猎的时候的私藏),内脏都去掉。

  剥皮的兔子,搓了一点细盐,木棍串起来,架在两个有叉子的木棍上烤着。

  两只鸡内部也抹了点盐,用水和出来的泥巴,一层层抹上去,抹在鸡的毛上,最后成了一个大泥球状。吃完两只肥兔子,还一人啃了一个野梨,泥巴鸡被埋入了火堆里面,这是他们明早的早饭。

  简陋的小木棚里,铺着虎皮,棚顶上搭着兔皮,好热,但是姑姑说,下雨晚上会冷,真是热死宝宝们了。

  棺材横档在棚子入口,两狗就睡在里面。

  子时,等众人熟睡后,她得赶紧在空间里面,把能拿出来的食物准备好。

  新鲜荠菜洗了一筐,兔子和野鸡杀了不少,还有鱼。这片山,她也就看到几颗野梨和柿子树,这两个水果可以准备着。

  明天还得做点容器,这可是真的是石器时代哟,石锅,石板的走起!

  千斤之力用在凿石头很是有用的,这不,才一上午,脸盆大的石锅都给凿了出来,还有几片石板,人手一个大木碗,和脸一样大小,筷子就跟不在话下了。

  拿着啃完肉的鸡骨头,在石锅里面炖了一锅野菜汤,唏哩呼噜的,一人干了一木碗。

  二头:“娘,这就是美猴王神仙过的日子吧!”

  “猴子可不吃肉的哟!”翠花故意抬杠。

  “美猴王都变成人啦,能天天吃肉了!”二头表示不服气!

  “就是,娘,今晚接着讲呀!”“故事不都讲完了么?还要听啊!”众人点头如蒜。

  还想二刷的节奏,真的是不能低估《西游记》在小盆友心中的影响力。

  小盆友们掰着指头细数,那些跟着娘(弟妹)(姑姑)吃过的好东西,听着美猴王打妖怪的故事,心里觉得日子怎么就那么美呢!

第四十章 荒野求生

  这雨下得可真是有创意,下一天暴晒一天,汪洋里水位都没有太多下降的趋势,好的是,雨势变小了许多。

  闲得发慌的翠花,石头水缸都凿了两个,石锅也多了两口,棺材里面暴晒过的热水,成了崽子们最好的游水池。隔天就能洗一次澡,我们可太干净了。

  还有闲暇用藤蔓,编织大筐给大家捕鱼,等用石锅给大家烘了几十斤小鱼干,他们的欢乐达到了顶点。鱼骨头都是酥脆酥脆的,不要太香了哟。

  二头:“回头我们要给小伙伴们吹牛,我们吃野鸡、肥兔和烤鱼都吃得够够的了,一天三顿的吃。”

  小草:“我家之前也经常吃肉,不过没有姑姑做的好吃!”

  大头:“那肯定的呀,我娘也是公认的会做饭,他们可羡慕我们兄弟俩了!嘻嘻...”

  这天翠花例行巡视山岛,她主要看的是水位变化,入口处给她立了一块大石头。还没走到石头下,就看见远处飘来一块大木板,板上还有个小娃娃,板子旁边,还浮着一个人头。看见这个大石头,死命的划着水过来。

  翠花在他们靠近后帮忙拉着木板上岸,这是一块门板子。全身湿透的两孩子,大的那个看着有十二三岁的样子,小的这个嗯,三四岁吧。大的那个上岸后就已经晕厥过去了,估计泡了太久的冷水,也泄了力。拖着门板上的两崽,回到营地。

  在专门搭的火塘棚子里面,烧起了火塘。给小的那只崽崽换了干衣服,大的就让他挨着火塘烤吧。这个一个眉目很精致的小姑娘,看见自己和大哥被自己给救了后,对她各种甜笑,很是腼腆,喝鱼汤也很秀气,小口小口的。

  赵雷霆是在鱼汤的香气中醒来的,因为得救而安心后昏睡到了晚上才醒来,连着喝了2大碗野菜鱼肉汤。

  他给翠花致谢,可是这娃说的话,翠花不是很能明白,最后他换了所谓了官话,翠花才能听出个七七八八。这个朝代的官话,居然有点类似河南话,北方语系。

  原来他们的三天三夜,已经不知道飘了几个府,反正这里叫安德府,赵雷霆家就是这个府的人,这里位于大黄江中游,也被波及到。

  她们所在的这个岛,是安德府最高的山峰了。少年家离这里不算远,大水把家里爹娘爷奶都冲跑了,他爹卸了自家门板给了两孩子,得亏大儿子水性优秀,才能熬到这里来,这个小妹子是他唯一的妹妹,大家都叫他囡囡。

  这下好了,与原定路线相差甚远。不过,她突然醒悟过来,这个有点类似现代长江的大黄江,它要是往东流,不是入海么?然后沿着海岸线再往北?啊?这么去京城也行啊!果然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刻,翠花改变了进京路线。

  她不知道的是,下游村最先到达上河府的人整整在这里等了她三个月。

  有了赵雷霆的两兄妹的加入,寻找食物的任务又增加了一些,不过好在,翠花在这片山上找到了一个特别的食材,山药,这里叫山薯。烤着吃,粉粉的,很管饱。

  足足等了十天,洪水彻底退去。因为打算沿着大黄江边往下游去,翠花放弃了陆地,打算走水路。

  双人棺材做船用真的很靠谱,防水做得不要太好哟,她这段时间削出来的船桨,用藤蔓编制的拱形船篷,下雨天可以披上兔皮,晴天可以遮阳,找了棵很有弹性的树木,削了一根十米长的篙竿。

  赵雷霆与囡囡求携带,已经无处可去,又这么有缘,跟着翠花姨混饭吃。

  洪水退却后,大黄江的水位恢复到以为正常水平,这是赵雷霆说的,这是干旱前的大黄江该有的样子。

  他们的棺材沿着岸边探索,翠花和袁大妹一人一头,赵雷霆坐中间,四个孩子平均在两侧,两个大人轮换着掌舵,棺材顺流而下,也不太费力气,看着行驶起来还比较顺当。

  只有棺材里面食物吃完,才会在岸边找地方补充。江水里面随处可见人的尸体和各种动物的尸体,本想在岸边划的翠花,赶紧离了岸边,往中间一点,这么多的尸体,不传染瘟疫才怪啊。

  很久没有和黑娃在空间里面见过面了,书房的消息,还是在暴雨之前的。那会黑娃他们已经把宁王的南安府占领。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蜀王貌似已经将二王的领地拿下,不过还没传来二王被擒的信息。

  就是全拿下也是一团乱麻啊,地动,洪灾。挨着大黄江的都有二十府,相当于三王所有属地加起来的一半。各地的流民作乱,两王还有残余军队,蜀王他还非常缺钱,他的舅家漕帮这次洪灾估计影响也巨大。天时地利与人和没有一处可占。

  没有一处便宜可占的蜀王,这会在岭南的野林子里面迷失了方向。宁王和蜀王的残余队伍,被撵进了这片野林子里面,跟随着的蜀军也很快转迷糊了。

  “殿下,再不出去,咱们的干粮快没了!”蜀王的亲卫很担忧。

  “大家,先原地歇下,各方向派人寻路,做好标记,探出五里找不到,就返回来!”蜀王还是很能稳得起。

  在数万人快弹尽粮绝的时候,袁黑娃袁千总,在前方寻找敌军痕迹之时,在一个很隐蔽的山谷里面,发现了敌军的武器库和粮仓。

  快搬空了媳妇粮仓的黑娃肉痛得很,他和他媳妇种了十多年的大米,全给搬空了,面粉也搬了不少,幸亏他们吃的原生态没有漂白面粉,就这,一群人还叫嚷,这米面也太好了。

  在这些大刀的刀柄上找到了鲁王的军队标识,蜀王还在嘀咕:这老二对老大也太好了吧!卖了这么多的兵器给老大,他倒是没有觉得鲁王会白送给宁王。

  白得了这么多的战略物资,蜀王心情大好,黑娃在他面前刷了足够的存在感。

  靠着这些物资,他们跟猫捉老鼠一样,斩杀了不少敌军。

  鲁王:这是老子最后的家底,怎么舍得给人!

  蜀王:我去,我好不容易把敌军干掉,我的地盘全是一锅粥了。

  黑娃:我虽然知道,但是我没有办法告诉你啊,我的王。

第四十一章 蜀王归

  菊月,已经将宁鲁二王追赶出岭南的蜀王,带领着自己的远征军开拔了。从去给老圣人奔丧至今,已经三年没有回王府,留下两万人马在岭南蹲守宁鲁二王。

  回归路上也遇到大批流民南迁,得知了这次大黄江的洪灾。本不富裕的家庭,这下雪上加霜了。

  没有了南边统一的胜利喜悦感,越走越焦虑,蜀王时不时与部下叹息,南边这40府,一半受灾,且大黄江南岸决堤之处不知凡几。

  一群武夫,要说起打仗,那您说打哪儿就打哪儿呀,搞经济,咱们不通啊,要不,问问智囊团?

  黑娃在沉默了几天之后,在某天,蜀王与中下层军官会晤时,表示有话说。

  对于上辈子,与砖瓦陶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黑娃来说,水泥的构成不要太熟悉了。

  尤其是煅烧炉,这个他家陶瓷厂也是不少,当年他请回来的大师傅,还详细给他讲解过陶瓷煅烧炉与水泥煅烧炉的结构和功能区别。

  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灰石、粘土。它是由石灰石、粘土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

  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铁矿粉或者煤炭灰如果按照比例加入生料,其硬化效果更佳。

  核心技术就是原材料的比例,还有煅烧炉以及温控。

  看着百姓因为水灾流离失所,看着河堤因为技术修建原因而但凡大雨就有容易洪灾,黑娃觉得,冥冥之中,上辈子的那点技能可能需要发挥一下。

  找了他的几个亲兵,试验了几天后,用简易水泥制作的一口水缸给蜀王抬了过来。

  一开始大家没有看出这个水缸有什么出彩之处,颜色灰白,没人看出这是用什么制作的,但是当黑娃给了一个将军一把锄头,重击水缸,纹丝不动,这才引来重视。

  黑娃见入伍前(编故事)偶然所得之物甚为结实,现在想来,用于铺路,或者河堤修建皆有不错的功效,特此为蜀王献上。

  要说蜀王现在什么人才最不缺,那就是将才,在蜀地练兵数年,现在实战,也打了快三年。而他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一是地方治理,二就是商业人才。

  而黑娃的这次献策给他带来了一次重大回血。他已经在开始思路发散,这样的好物,可以用来修桥铺路,还可以用来修建房屋。就南边的市场都那么大,况且还有全国不是?

  “王爷,最重要的是:眼下,我们虽拿下了整个南边,但是从蜀地到过去的鲁地与宁地,最远的都需要数月才能到达,而这水泥如果修出两条道路连接两地,那么我们的车马行军速度应该可以节约至少一半的时辰。”蜀王想到这里都不由得兴奋起来,大声叫好!

  “我们可以在鲁地与宁地修上水泥作坊,还有三地交界处,同时发力,这么多流离失所的流民,还能参与铺路,给与可以维持生计的工钱,既能解决我们铺路的速度,也能解决流民生计问题,天不佑大夏朝,但是我们蜀王一己之力为大家谋新生计.....”

  蜀王两眼放光:“袁千总,你可是大大的人才!水泥建坊这事本王就交予你全权办理,待我等回到蜀地,我要见到你建起来的第一个水泥坊和第一段水泥路!”“属下领命!”

  西南可是水泥原材料的大区,石灰石,黏土,铁矿粉,没有缺的。

  已经在打仗期间启蒙完古代繁体字,并能读会写后,回程期间,黑娃的水泥作坊计划与基建计划书开启。

  上冬时节,大军终于回成都府,出去的时候不足十万兵力,边打边俘虏,还有临征兵不断,现在的蜀王,兵力已经有三十万了。在鲁地与宁地,各放了十万人马,带回十万回了蜀地。

  袁千总紧锣密鼓,选了一个下风口,且远离民居的荒山建起了大夏朝第一个水泥厂。

  特意向蜀王要来了一万残疾军人,这些都是在战场上或多或少留下残疾的兵丁,给大伙谋了一个国企铁饭碗,这让蜀王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基层兵丁。

  蜀王回王府与王妃闲聊时,提及黑娃:

  “王妃,你是不知道,这次水灾有多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真是满目疮痍啊!如果袁千总的水泥顺利造出来,光河堤咱就能保他十年不破啊!”

  “你说的这人我知道,他家媳妇也厉害,在成都府被围那会,可给我们帮大忙了,我娘家那张六石弓,人家都能拉开!”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