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7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第十四章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次的青县之行,袁老三打听到他们青县也零星有了逃难的灾民,看着规模还在可控范围内,暂时放了点心。

  翠花她们还要采购过年物资,过了腊八就是年呐。粮食不够吃,翠花打算买灰面。

  大夏的面粉都有点发黄,这里没有化学增白剂这类,所以面粉的颜色都是原始的黄。

  蜀地叫做“灰面”这个比起大米来,里面掺和更不明显,只要留好老面团子,这发酵的大小就由厨子掌握不是。

  青县物资要充足许多,灰面40文一斤,陈面(去年或者前年的麦子)20文一斤,有作弊利器在,翠花买了200斤陈面,花了4两银子。

  想做腊肉不用在这里买,大堂伯家今年养了3头猪,说好卖给老袁家和二堂伯家各一头。做腊肉就是需要大量盐巴了,蜀地多井盐,盐铁可都不用给人卡脖子。

  黑酱油、盐、糖(麦芽糖)、醋,茱萸和花椒,还扯了布,给袁老头打了点酒,加上给袁大妹抓药的钱花满了10两银子才罢手!30两银子顿时去了三分之一,这可太不经花了!那就回吧。

  看到翠花买的陈面是新面粉的一半价格,老袁头还夸了翠花好几遍:“新面陈面咱也吃不太出来啊!都是一样顶饱,陈面好!”

  还颠颠的跑去堂兄家告知这一相因(捡便宜的意思),这哪里算便宜哦,只是今年的粮价太不是人了。

  腊八那天大堂伯家杀了3头猪,不下雨猪草也少得可怜,养了一年的3头猪,杀完也就一百斤的样子,花了一两银子,做完腊肉剩下的骨头、下水、猪头、猪蹄子让翠花终于能一展身手,好好发挥了一把。

  筒子骨炖萝卜:都不需要什么调味,只需要一小搓盐巴,冬天的萝卜只有它的清甜,喝上一大碗浓浓的骨头汤,吸溜里面的骨髓,最后是萝卜结尾,层次分明。

  豌豆炖肥肠:用草木灰反复搓洗,翻出里层扯去赃物,再放了点袁老头的酒腌制去腥,没有卤水里面的调味料,食材新鲜的清炖也很美味。

  豌豆炖的稀溜耙,肥肠软糯,完全没有异味,肠里还有自带的油脂,一口下去满嘴油香和肉香。

  猪头肉最佳的方法是卤或者凉拌,在青县找到了茱萸和花椒这两种调味品,凉拌猪头才得以呈现:煮熟的猪头肉切成薄片,猪耳朵,猪脸,还有的拱嘴,花椒和茱萸,这个果子长得像花椒的原来是蜀地人的“辣椒”用炭火小心烘干茱萸和花椒,然后碾成粉末,来了一勺热油。

  姜切成丝,糖少许,黑酱油和醋把猪肉颜值降了点分,但是淋上麻辣油之后,味觉得到了升华,连两个小崽子都能吃半碗。

  猪板油熬出的油渣,伴了点盐味都能成为孩子的最佳零食。

  猪心、猪肺、猪肚、猪蹄、猪腰子等也都不会放过,放在雪地自然冰柜里面,隔几天来一次肉菜,还没到年三十,老袁家的人脸都圆润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胡老爹还来给闺女送了一波肉,胡老爹去县城卖皮子遇到卖牛肉的,蜀地耕牛很是稀缺,虽然吃牛肉不至于犯法,但是正常牛也很少有人宰杀。

  这是雪灾被棚顶砸伤后冻死的牛,胡老爹自己就买了一百斤,粮食不够,肉来凑,牛肉还是个稀奇物。这次给闺女送了20斤牛肉,还有七八只兔子。

  翠花把上次做的狼肉干儿和泡的狼骨酒给老爹搬了出来,知道闺女上次打了7头狼,胡老爹红光满面,很为女儿骄傲。心满意足的带着闺女的战利品回山。

  空间里的黑娃给胡老爹封为:天下第一好丈人。这么疼闺女的古人可不多呢。

  “媳妇儿,咱真的要感恩,两辈子遇到的爹妈都很不错,家里也没啥极品亲戚。”

  “我很感恩啊,虽说你家这位是后娘,其实相处起来还行,除了抠门,不爱干活,没啥大毛病!”

  “以后得多孝顺他们一些,我现在就是有点后悔,咱俩在现代在家陪爹妈时间太少了,后面那些年大多都不在家,还让爹妈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世咱可要吸取教训了。”

  “嗯,要不说咱是两口子呢,想一块儿去了。”两人相视而笑。

  胡爹带来的牛肉再次被做成拇指大小的咸肉干儿,家里人都很习惯了,有事没事来一条。

  一小条可以撕好久,吃了好顶饱,两头的门牙感觉都快不保了。

  兔子皮硝出来,加上今年已经硝出来的五六张,足足十五张兔皮,翠花打算把他们拼接成一床皮毛毯子。有这神器再冷也不怕啊。

  还有一天就要过年了,袁老二归家,把村里定制的枪头也带了回来,袁老头帮大家把枪柄安上,一个个的拿着像个玩具一样,耍得假模假式。

  按照村民的武力值,村长把木枪发给了50个壮劳力,让大家站好最后一班岗,大年三十后就放假。

第十五章 大年三十来恶客

  想着明天晚上是大年夜,全家得守夜没有时间给黑娃做年夜饭,翠花决定今晚在空间大显身手。

  渔网在海子里来回几圈,今晚的食材就有了着落:虎头虾、梭子蟹、海鲈鱼、鱿鱼、大元贝、鲍鱼、大花螺。

  还捞到了几个珍珠蚌,这些被养了十年的珍珠蚌翠花都差点忘记了,个头比脸还大。

  用工具刀撬开蚌,连续开了5个,被里面的彩珠闪瞎了眼,黑的、紫的、粉的、金的,颗颗有拇指大小,个头浑圆,这些蚌都成精了吧。

  开蚌的乐趣简直是停不下来啊,比开盲盒过瘾多了。清洗出来,看着一盘子二十多颗的珍珠,翠花觉得可以找个机会偷渡出来给家里兑点大夏朝银子花花。

  给黑娃拟定的年夜大餐是:白切鸡、烤鸭、清蒸鲈鱼、泰式海鲜大拼盘、卤牛肉、果蔬沙拉、羊肉汤。

  各个盘子份量十足,边做边偷吃,哎!再次可惜不能给两头吃。

  现在养着养着都有感情了,虽然很淘气,经常骂他们是祸头子,但是睡觉每晚抱着两个火炉子般暖和的家伙,翠花心中有从未得到过的满足,这是上辈子从未有过的体验啊。

  大年三十,老袁家从早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翠花和大妹负责灶房,老袁头今天要带领家里小子去给祖坟上供,马氏也终于舍得搞大扫除,早饭还是很简单的酸菜稀饭配泡菜。

  吃过早饭后,翠花开始杀鸡,蜀地对年夜饭里的鸡很是执着,都下了2年蛋的老母鸡,清炖是最好的选择,昆布泡发,等着和鸡相会。

  腊肉已经很美味了,今年的腊肉翠花还找了松柏枝熏了几天,看着黄灿灿的很是诱人,二头已经馋了很久。

  下午还得做豆腐,这也是个必做菜,豆腐圆子粉丝汤!泡菜炒鸡杂,再凉拌一个萝卜丝就得。

  黑豹和黑虎也在厨房缠着翠花的脚后跟,这两家伙现在对这些都不大看得上,天天晚上在空间加餐,牛肉都经常吃,就是想抱金主妈妈大腿。

  两只狗子除了翠花的投喂,也就两头它们会给点面子,一般人都不带搭理的。

  等老袁头带着几个小子上完坟回家,天已经黑了下来,冬天的西南,天黑得很早,今天老天爷给脸没有下雪。

  老二把老袁头的酒抱了出来,等着大妹上最后一道菜就开饭。

  “咻...咻...”划破长空的小娃泥叫叫声响起,黑豹和黑虎不安的吠着。

  接着有人来拍院门,“大头娘,大头娘,有土匪进村了,快出来!”蹭的一声,翠花站了起来,当机立断:孩子和老人在家不能出去,她等会把厨房的水缸搬去门里面顶着,让里面的人反锁在家,她从后窗翻出。

  老袁头和袁老二元袁老三肯定要出力的。把自己的红缨枪拿出来,袁老二也分到了村长定制的一柄,老袁头还是自己的工具斧比较顺手。袁老三打着转“那我拿啥子呢?我拿啥子?”

  正是打架上头的年纪,没有见过真章的家伙,上来就赶上一把大的。

  锄头走起吧,家里除了菜刀也没有其他可以做武器的了。也就三两分钟时间,大家出来院坝,大力士翠花把厨房的两口大水缸抱去了堂屋里面,让大妹带着娃,马氏、两狗崽在屋里。

  两头很激动:“娘,娘,人狠话不多,干他!”翠花差点一个趔趄,这熊孩子!

  冲出家门,往人声最热闹的村口去。远远看见,一群黑影骑着马和夜巡队的人在比划,惨叫声,助威声,一片混杂,村里的壮劳力们也都奔来了。

  已经顾不上许多,翠花叮嘱后面几人“你们不要分开单干,给老二打配合!”她自己已经冲出了老远。

  红缨枪还没有见过血呢!黑夜里面也分不清敌我,翠花只能奔着有马的家伙们去,“噗哧!”抽回,“噗哧!”抽回。

  闪躲开,刀锋袭来,长距离武器的优势很明显,二十几个来回,都杀红了眼,这群天杀的,老娘的年夜饭还没上桌,火气不是一般大。

  看见村里杀神干掉了好几个土匪,还拿着木枪的家伙们打鸡血一般又可以了。

  毕竟人多势众,土匪里面骑马的也就二十几人,后面几十个拿刀的,他们也没料到下游村的人武力值这般彪悍。

  毕竟抢上游村没有费多大力气啊,看见他们一群人拿着刀,大家都很是配合的上供了家里钱粮,土匪们就是想着,年夜饭能抢到的好东西多些,哪里知道在下游村遇到了硬茬。

  不到一刻钟,马上的家伙们被收拾完了,大家一股脑的冲着腿着的拿刀土匪,蚂蚁都能咬死象,况且有几百个壮劳力的下游村!狗日的,大年也来找事!

  土匪们边砍边撤,想要跑路,这怎么能行?袁家三父子已经打出了默契,袁老二木枪先行,戳倒一个,老袁头和袁老三一人补斧一人补锄头,干翻一个再继续往前,已经都杀红了眼,手都没有抖的。

  大家都很清楚,拿着刀进村,这么多人的土匪群,这事不可能善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别说土匪只图财了,穷人的钱财比命还重要啊。

  等拿刀的最后一个家伙倒下,气喘声一片,翠花甩了甩麻木的右臂,脸上身上全是血,冷汗湿了一背,两辈子第一次杀人啊!打了一个冷颤。

  翠花:说来你们不信,我都被我自己吓到了,第一次杀人这么溜!

第十六章 战利品

  结束战斗后村长和村老们陆续的出来,土匪有近一百人之多,还剩几个能喘气的也是重伤,其余都死得不能再死了。

  下游村损失也不小,被一开始冲进来的马匪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巡逻队也是第一次真刀真枪的干,难免畏首畏尾,被砍杀了二十多人,伤了七八十人,跟着来的娘子军哭成一片。

  “当家的,你倒是醒醒啊,你要不在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啊?”

  “我的儿啊,你要痛死你娘啊,你可都没给我给个后啊,你那不争气的媳妇,她连个蛋都还下啊!”

  一群婆子又哭又闹,村里人劝说了足足一个时辰,哭累了才消停下来,个个都木呆呆的。

  村长派了几个小伙子连夜去报官,看着躺了一地的土匪发愣。

  “咳,咳,难道你们都不搜下土匪的钱袋子么?”翠花提醒了众人。对啊!土匪肯定比咱有钱多了,一群人这才亢奋起来,差点把土匪都扒光了。

  尤其家里死了人的那几个婆子,凶光四射,村长一看乱了套,也没辙,谁摸到算谁的,管不了!

  翠花找到死在自己枪下的第一人,看这样子,这家伙像是个小头目,啧啧!钱袋子里面还有点货呢,转了转眼珠,翠花偷渡了一把昨夜开的珠子在里面,浑水好摸鱼。

  最后还在村口的小树林里面找到八头大青骡车,其中有四辆骡车装满了米粮还有很多的熟食,应该是附近村里抢到的,另外空着的四头骡车应该是留给下游村的位置,这一下全给汇总来了。

  半夜衙门里来了一小队十人的官差,把还没死透的几个土匪还有那二十几匹马给带了回去,其余死掉的隔日再来运走。

  骡车留给了下游村,想着,为青县扫除百余人土匪的村民县衙必有重赏啊。

  青县的县令姓贾,这个家伙是典型的墙头草,谁强听谁。蜀王这几年都在打仗,对地方官员除了听话不裹乱,还没太高的要求。

  他才得以有几天好日子过,青县这一年灾情严重,但是今年的秋粮还是足额纳的,目前还没出过大乱子。

  连夜接到村民报案有土匪进村,气个半死。

  “这些该死的流民,青县有啥油水可捞!咱都在嘉州府排名后几位好不啦,就靠着山高水远的僻静啊,乱世就求个安!”贾县令和自己夫人在房里发了一通火。

  你们让本老爷日子不好过,本老爷也不会放过你们这些刁民!连夜安排审讯,重伤的几个土匪都没熬过去就嗝屁了,什么消息都没得到,气的贾县令跳脚。

  奖励?呃!师爷献策:免去这村儿明年一年赋税?这个可以有,泥腿子们,本县令对你们可真大方。

  村长带回县太爷大方的奖励,村民都撇撇嘴,幸好大家机灵,从土匪身上刮出一层肥油,没见到那些死了老子儿子的村民都没闹腾么。

  上游村听到这边的动静,还跑来下游村要求分赃,理由是土匪抢的是他们的粮,脸可真大,土匪去抢乖乖上供,邻居命搏还敢来分赃,被臊了一脸灰溜溜的走了。

  八头大骡车,村长主持分配,其余粮食重点照顾了村里有伤亡的人家,给翠花家分了一辆骡车,这可是村里的保护神啊,得供好!

  等到家展示战利品的时候,老袁家都被翠花从荷包里面倒出来的7颗彩色珍珠给惊呆了。

  “我的那个乖乖!这得值多少钱呐?”本来得意洋洋祭出自己搜刮来的一荷包碎银子的袁老三,这下可真服气,大嫂就是大嫂,眼睛太利了,估摸所有土匪的荷包加起来都没大嫂这个值钱。

  “这些天杀的土匪,都这么有钱了,居然还来抢我们这些穷人!”马氏愤愤不平。

  翠花摸着鼻子,呃,这个锅,土匪铁定得背。

  袁老头和袁老二的掏出来,也都是些碎银子和铜板,三爷子加起来有个十两的样子,已经比老袁头的全身家还要多了。

  翠花自从到了大夏朝一直也没和老袁头要过家用,老袁头木工赚的钱都给了马氏,袁老二还不挣钱,袁老三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油盐平时靠着马氏的鸡蛋,上次进县城的开销也是自己卖的狼皮,老袁头也没索要卖狼皮后的银子。

  以前是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现在这个大儿媳妇才是赚钱的主力,老袁头让马氏把家里的钱匣子都拿了过来,连同这次缴获的荷包都推给了翠花。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