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361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再加上有些知识没必要学得太深。

  所以十二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出师了,当然了,这里的出师,并不是指他们立刻就能起兵起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能纸上谈兵的道理丁云还是懂的,因此这里的出师指的是,他们学习方面可以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相对隐蔽的云游天下。

  虽然他们原来都是苦孩子,但经过这十二年相对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有些人恐怕已经对民间疾苦有了些陌生感。

  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了疏离,甚至于不太清楚外面那些世家官吏的嘴脸。

  不让他们多见识见识,了解了解。

  如何能让他们坚定自己,打破这个不公的旧时代,重塑新时代的信念呢!

  正面不公屈辱,才能感同身受。

  进而奋起反抗,敢教日月换新天!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丁云培育的第一批弟子,第二批第三批弟子,会在之后日子里慢慢的逐一出师,并跟进的。

  而随着丁云的第一批弟子出世。

  天下大势风云便被搅动了起来。

  ……

  “我……我想起来了……

  当年我就是因为家里受灾,没有银钱交税,父亲又舍不得卖仅存的三亩地和其他人,所以便把我这个还有好多年才能嫁人的女儿卖了,我记得当时卖了八百文,后来师傅买我,花了两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边被卖的人反倒还比十几年前,好像又更多了些。”

  很多弟子被丁云收养的时候,都是已经有了些记忆的,即便记忆模糊,丁云也有详细记载,当初是在哪买的他们或者收养的他们,方便他们了解家乡。

  如果未来有回乡寻亲打算的话。

  还能知道个方向。

  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刚一出世,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他们被他们老师买走或者收养的地方,好回忆下过去。

  此时宋青回到自己被买走的那个人市,看着里面的热闹,一时感慨万分。

  “我也是在这被师傅解救的。

  不过我是我母亲把我卖了的,她生了重病觉得活不下去了,担心我在她死后也活不下去,所以一文钱没要的把我卖了,只希望人牙子给我找个好买家。

  然而这世上哪那么多善良,最后我还是比牛羊还要低贱的被带到了这,同样也是卖了两贯,而一头羊都要五贯。

  真是人不如畜,人不如畜啊!”

  丁云当初并不是一个人市只买一个孩子,她是会顺带着把差不多年龄,适合当弟子的一起买走,所以她那些弟子自然也不是只一个人过来,同一批的几乎都是前往同一个地方,共同感慨着。

  顺带着回忆自己为什么会被卖。

  互相交流了一会儿后,立刻就有脾气急的,简直恨不得直接下去,把人市里的人都解救下来,好在边上还有冷静的把他拉住,表示现在冲动毫无用处。

  这些人出现在这是天灾,是人祸。

  更是朝廷的不作为。

  只有推翻朝廷,重建朝廷,满足百姓温饱,才能彻底杜绝这种事的发生。

  与其在这无能狂怒,不如抓紧时间完成考验,尽快起兵,并且解救他们。

  但即便如此,最后他们还是把人市里一些看着身体就不太好,恐怕还没卖出去就活不下去的人买了下来,送到丁云与他们联络的地方,请专业的治疗。

  随着这种事越来越多,丁云迫不得已断了他们的钱粮,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赚钱,用自己的钱想救多少就救多少。

  然后他们才收敛些,并且总算见识到了一个普通没有背景的人,在这个世道活着有多么的困难,赚钱又有多么的困难,以及万一有一些与这时代不符的思想,有一些能赚钱的技术展露出来。

  又会有多么的危险之类。

  总而言之就是,丁云这次让他们出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吃苦,让他们受挫折的,等能吃的苦都吃了,能受的挫折都受了,见识遍了人间疾苦,看透了世间丑恶,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成长起来。

  当然了,过程丁云也有专门派人盯着看着,这十几年来她发展的势力可不小,在那些弟子遭遇危险的时候护住他们的本事还是有的,即便真有遇到护不住的大危机,那丁云也能利用任意门把他们救走,所以,他们至少性命无忧。

  而随着那些弟子不断的切身体会到这个世道有多么的糟糕,他们对于朝廷和现有制度的厌恶,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只是因为丁云的教导和书本上描述的内容厌恶,而是真正的打心底里的厌恶。

  至此,丁云才正式允许他们开始慢慢的接手她所创办的那些势力,与那些势力磨合之类,为之后的起兵做准备。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

  不是书本上学了点内容就行了的。

  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参加工作还得实习一段时间呢,又更何况刚完成学业的这群都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家伙。

  去参加起义造反的活呢!

  不提前锻炼锻炼他们。

  直接让他们领兵打仗那不找死吗?

  如此又是几年,直到丁云过来整整十六年之后,她才觉得第一批弟子足以真正的独当一面,并让他们以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创建大同世界为根本理念,正式于天南海北共同联合起义。

  根本就没有搞任何阴谋诡计的。

  直接光明正大起兵了。

  并且凭借科技碾压的优势,以及没收所有土地,收归集体,人均分得十亩地的不得转让使用权,同时人均的这十亩地永久免税等政策,迅速席卷天下。

  丁云并不是很喜欢出尔反尔,或者先许下诺言,然后过些年得势,再因为诺言有很大漏洞,而不得以做出改变。

  所以她宁愿让起义初期许诺的利益没有那么的吸引人,也没有先画大饼。

  她的计划是前面军队推进着,后面其他弟子一边接手地方,一边扫盲宣传新政策,新规矩,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确保拿下一块地盘之后。

  还要短时间拿下人心,稳定地盘。

第478章 :灾荒古代VS任意门(8)

  帝都,内城,皇宫朝天大殿内。

  刚刚登基不到五年的御道帝,正一脸愤怒的站着大声斥骂官员无能,百姓不知好歹,竟敢起兵造反,大逆不道。

  先前虽然很多官员,藩王世家手里都握有不少兵力,但至少他们只是握有兵力,本身并没有起兵反叛,依旧还在遥尊他这个皇帝,下一些不怎么损害他们根本利益的旨意时,他们也会执行。

  这种日子御道帝虽然觉得憋屈。

  却总归还能勉强忍受。

  可如今再次有人大规模反叛,无疑让他立刻就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些个地方官员,世家和藩王,是靠什么积攒下的现在这份势力和兵力,靠的不就是当年大量农民叛乱,大量流民,朝廷无力镇压,只能放权,才让他们壮大的吗?

  现在叛乱一起,朝廷无力抵御。

  自然还得继续倚仗他们。

  甚至于再一次给了他们扩大势力和兵力的机会,这必然会增长他们野心。

  而当人的野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

  到时会发生什么就很难说了。

  只要有一人称天子,即便只是那些乱民中有人称天子,那也意味着大乾皇权的彻底崩溃,野心家们将再无畏惧。

  现在那些有权有势有兵的世家藩王们之所以还愿意尊他这个天子,无非就是知道野心家实在太多,同时也不想做这出头橼子,都等着别人出头,他们随后而上,大展拳脚,开拓一番伟业呢。

  这场叛乱无疑就有可能成为引子。

  御道帝他正是因为很清楚的认知到了这一个问题,所以才会如此的愤怒。

  几乎无法控制情绪的愤怒。

  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会成为亡国之君了,可他既不能说出来,也无法力挽狂澜,除了无能狂怒,又能奈何呢?

  而百官都没说话,直到他歇下来。

  这才开始纷纷或表态,或提议。

  说的都是些老话套话,提的建议也都是些无功无过,或者为自己背后所倚仗的世家,争取更大的权力,只随便这么听听,御道帝就知道没救了,在场百官就没一个是为他着想的,他手里又没什么兵权,听从摆布,指不定还能多活几年,活到天下崩坏,要是妄想从百官手里夺权,怕就见不到下个月太阳了。

  所以最后的最后,御道帝他也懒得跟百官们争论,费脑子思考该如何破局了,无解之局再怎么费脑子也破不了。

  直接甩下句让他们自己斟酌着办。

  便退朝离开了。

  等他一走,那些官员们才算是真正的彻底放开了手脚,不同势力之间吵闹的更为厉害,有些武将甚至打了起来。

  可这又如何呢?

  御道帝已经彻底躺平不乐意管了。

  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他与其费那精力吃力不讨好,还不如趁着国家没有彻底崩溃的这几年享受几年好日子,到时候即便死了也值了。

  总比殚精竭虑亡国而死要好。

  而他这一躺平,整个朝政体系无疑就更为混乱了,各种政令的下达发布。

  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道理其实很简单,御道帝他毕竟是皇帝,即便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权,但在朝堂之上,只要他愿意支持哪一边,哪一边官员就立刻在大义上站稳了脚,能够迅速按他们的想法把政令颁布下去。

  可是他现在不管事了,朝堂当中的那几个势力彼此间实力又相差不大,难以做到力压其他人,都不服谁,谁都想为自己那一方谋利,扯皮的时间一长。

  政令下发的速度自然就越来越慢。

  上下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最后下面那些人是理所当然的,开始不管上面啥要求啥命令了,全都各自为政,按自己的想法来对付那些叛军。

  而丁云那边,则是继续有条不紊的按照指挥,慢慢的从全国各处的点开始往外扩散成面,然后面面相连,形成包围之势,一步一步的缓慢推进着,不过半年时间,便占领下了大乾二分之一的土地,同时还接手了大乾的边疆防卫。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先前依旧一直各自为政的世家藩王,以及地方官员们,才总算彻底了解到,这一支所谓大同军的叛军到底有多么可怕的武器。

  又有多么可怕的思想和统治原则。

  他们单打独斗绝不是对手。

  只会被逐一消灭。

  最重要的是,这些个大同军的理念与他们完全就是天敌,他们这些世家勋贵怎么可能跟这些个泥腿子生而平等。

  别说让这些大同军成功了,就是让他们的思想扎根,都会给他们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带来极大动摇,这样的敌人无疑比什么皇帝对家更为可怕,皇帝之类最多只是想削弱他们,可是大同军分明是想掘他们的根,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所以接下来,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联合着起来,组成联盟军,共同对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