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431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到北朝灭亡结束。

  主角捐躯,纵死侠骨香结局。

  现在的她,正忙着查找合适的出版社,武侠类型杂志社,尝试着投稿呢。

  毕竟如今网文刚萌芽,连盈利点都还没有找到,整体影响也相对较弱,大多数人还是会去书店买实体书,即便是买盗版啥,那也是去书店书摊买。

  与其用这么好的武侠搞网文。

  还不如先走出版,流行文学。

  等有了些名气和固定读者之后,再直接携带名气和固定读者投身网文,不比现在毫无基础的慢慢积累,来的强?

  甚至于如果赚的钱够多的话。

  她可能都不需要投身某一家文学网站,而是完全可以自己购买一家文学网站,乃至于自己创办一家文学网站,没有作者还能直接从文化传播系统中买。

  怎么着都不会少了精彩内容。

  绝对能站稳跟脚,甚至一统网文。

  所以不管怎么想,都是先走流行文学出版这条路闯出点名气,再考虑网文以及网文发展之类的事宜,比较合适。

第588章 :文化传播系统(8)

  在经过一番了解分析后,丁云特地挑了个名声不错,只不过旗下名家被人挖了不少,正在走下坡路,但目前渠道读者都不算差的老牌武侠杂志社投稿。

  当然了,她也没非要吊死在这棵树上的打算,如果这家她觉得最合适的杂志社拒稿,那她当然也会再另投别家。

  还就不信没有识货的人。

  而事实证明,丁云的眼光其实还是不错的,她看中的那家武侠杂志社即便已经在走下坡路,那也只是他们掌握的好作品少了些,可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杂志社负责审核的编辑一看完丁云发过去的三万字,立刻就觉得这作品能火,至少他看了很喜欢,很想继续看。

  作为一个阅稿无数的编辑,他不敢说自己不喜欢看的一定火不了,毕竟一个人的品味不能代表所有人,指不定就有不少喜欢那种类型的,但是他喜欢看并且想看下去的,绝对能火。

  即便不能爆火。

  至少也能小火一波。

  所以他立刻把邮箱里的那份稿子打印了几份,分给其他几个编辑看,在其他几个编辑也觉得挺不错,甚至很想知道后续的情况下,他便立刻带着稿子去了主编室,想给作者争取个好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想把这个作者拿下。

  没有好的待遇,又如何拿下呢?

  讲理想,画大饼,已经没什么人信了,人家要的是肉眼可见的真金白银。

  主编室内,仔细看完三万字的主编张瀚宇,沉吟思考了许久,这才说道:“这个作者的笔力很老练啊,但是风格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熟悉的武侠名家,而且内容感觉还融合了不少北朝历史背景,以及少许历史人物,除此之外,各种精妙的武功名称看起来也很不错,相当的抓人眼球。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跳脱了如今的武侠框架,如果后面一直保持这么精彩的话,说不定能在武侠当中开山立派,有宗师潜力,可是这也不像新人写的啊,难不成有传统文学作家下海了?

  心动流行文学赚的钱多,但又不好意思光明正大的写,所以弄了个笔名?

  不好说,小周,你联系下作者。

  如果是武侠名家因为担心突然换风格,读者不买账,坏了自己名声,才特地开了个小号,套了个马甲,换了个笔名给我们投稿的话,那就按正常武侠名家的八成给他算稿费,想来他应该也会满意了,毕竟他既然特地换了个笔名投稿,肯定也是心里面没有太大的把握。

  如果是传统作家套马甲写的话。

  看看是谁,名气大的就多给一点稿费,名气一般的按照武侠名家半价给。

  如果是个新人的话。

  我们毕竟要担风险,并不知道新人能不能一直保持现在的水准,虎头蛇尾的情况很正常,甚至写崩了也很正常。

  所以价格要稍微低一点,千字就按正常市场价贵个二十块钱给吧,跟他说因为是第一本,我们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价格才会这么低,如果这一本他顺利写完,没有出现虎头蛇尾,结局崩了的情况,下一半我们肯定涨稿酬。

  就是出版版税都可以涨。

  明白我的意思吧。”

  虽然张主编觉得这篇武侠是新人写的概率很低,但还是说了一下,如果是新人写的,该给予什么样的待遇?

  免得小周弄不明白,还得问。

  “明白,作者留了手机号码,我现在就去联系,有消息我立刻告诉您。”

  点头应下后,周编辑就转身离开了主编室,回到自己的工位,按照邮箱里面丁云留下的手机号码,打给了丁云。

  “喂,是丁云吗?”

  没错,丁云直接用本名充当笔名。

  “没错,是我。”

  随着丁云给出回应,周编辑那边立刻就沉默了,因为他原本还以为写的是个男的呢,而且至少也是中年人。

  可听对面的声音。

  怎么听都像是个年轻女孩。

  许久,他才艰难的犹豫问道:

  “那个,我说的是给我们杂志社寄了一篇武侠稿子开头的丁云,我们是希望能够与本人联系一下,冒昧的问一下,您是现在这个手机号的主人吗?

  你有家人在家吗?”

  对方就差没直接问,丁云是不是拿了她爸的手机接了这个电话,而丁云她又如何能听不出来对方具体的意思呢?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觉得寄给你们的那篇武侠不太像是我写的是吧,那你可就彻底猜错了,那篇的确是我写的,也是我发给你的。

  甚至于第一部 已经彻底完稿了。

  剩下几部大体也算写好,只不过目前还在自我校对修改,完善中,暑假之前应该能够全部完稿,所以我是作者这一点,是完全无需疑惑的,如今你特地打电话过来,想来是看中了我的稿子。

  那咱们也不多说废话。

  你们打算给我什么样的合同?”

  虽然这部的原文的确是丁云买了,但她是合法买来的,最关键的是经过她修改的,里面其实已经找不出多少与原著相似的内容了,故事结构和内容的变化,比编剧魔改的还要厉害。

  所以她这么说也是相当理直气壮。

  周编辑在听到丁云手里有第一部 完整的稿子,其他几部也正在修改完善之后,立刻就知道不出意外,还是出了意外,主编先前并没有提到这一种可能。

  所以他只能直接说道:

  “那个,你的情况跟我们预计的稍微有点差距,我们以为你才刚写了个开头,没想到你已经完稿了,这样一来到话,相关待遇肯定跟我们先前的计划有些区别,这点我不好做决定,可以麻烦你等一会吗?我得跟主编商量一下。”

  “另外能不能提供一下身份。

  至少提供一下姓名年龄之类的,这些最好不要隐瞒,按身份证上的来。”

  “可以,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叫做李云,今年十八岁,已经满周岁了,没有问题我就先挂了,有结果继续联系。”

  丁云回答的很诚恳,实话实说。

  “呃……好吧,我明白了。

  待会问完主编,一有结果我就再打电话给你,麻烦你接下来随时接听。”

  ……

第589章 :文化传播系统(9)

  主编室内。

  “主编,问题有点大,我刚刚打电话通知了一下作者,结果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女孩,今年才十八岁,另外她还说她已经把第一部 写完了,剩下几部也大体写好,正在修改,暑假结束前,就能彻底完稿,您说这会不会有啥问题?”

  刚一进来,周编辑就匆匆报告了一下刚刚获知的消息,这事实在是有点令人难以置信,现在孩子这么厉害了吗?

  “什么,十八岁?还基本完稿了?”

  张主编此时也是震惊且迟疑着。

  担心这稿子的作者有问题。

  别再是什么恶作剧之类。

  “她那边是这么说的,另外签合同的时候是要身份证的,估计胡说八道可能性还是较低的,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作者还要不要签?”

  周编辑是理所当然继续问着。

  “签吧,反正咱们合同很完善,是我们的问题,由我们承担,不是我们的问题,全部都由作者承担,她是十八周岁,不是十四五岁,与她签约签合同。

  已经有完全的法律效应了。

  还有,你让她先把所谓完成了的第一部 稿子发过来看看,如果稿子没有问题,结局也不错的话,可以给她的稿费适当的提一提,具体能不能出版,得看回头在杂志上连载时候的反馈结果。”

  虽然比较震惊,甚至还隐约有点怀疑,但毕竟合同里面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是作者出现问题,导致杂志社亏损。

  那是完全由作者负责的。

  所以张主编也没迟疑什么,立刻决定还是得签,既然看中了就不要犹豫。

  得到肯定回复后,周编辑这才继续联系丁云,然后丁云在保留了版权是自己的证据之后,便将计划的五部曲中的第一部 发了过去,等待对方回应。

  如此又过了好几个小时。

  直到杂志社那边的周编辑和张主编都看完丁云发过去的那本之后,他们这才给丁云定下了具体的稿费,千字三百,这是连载期间的稿费,出版后的版税是另算的,并不是买断型的稿费。

  这个价格其实是不算高的,很多名家千字一千,甚至于千字两三千都很正常,不过丁云毕竟只是个新人,虽然编辑和主编都挺看好的,但是缺乏名气和读者,所以能给这个稿酬已经不错了。

  她第一部 大概三十万字。

  算起来就要价值九万了。

  而这仅仅只是最基础的收入,后面出版版税才是真正的大头,区别无非就是基础收入是确定且肯定的,版税则是得看具体销售量,销售越高收入越多。

  所以丁云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条件。

  并且直接在网上签了网络合同。

  这个世界虽然依托于网络的各行各业,发展的相对较慢,但网络技术本身发展的却挺快的,甚至有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推进之类,也发展的相当迅速。

  在没几个人利用网络诈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