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677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试用的时候就将报告写好。

  回去提交任务的速度不也更快。

  (本章完)

第977章 :番外——古今第一史

  清河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课。

  在花了整整两个学期讲完了神话史研究,古史研究,以及正史研究之后。

  总算讲到了很多人期待已久。

  不太正经且内容刺激的野史研究。

  课堂上,主讲老师都能明显看出下面那群学生,一个个注意力比过去集中了许多,个别还窃窃私语,暧昧笑着。

  是真把野史当宫廷丰色史看待了。

  “咳咳,都给我静一静。

  看你们的样子,应该都提前预习过接下来的野史研究课了,要是你们所有课都能像学野史研究这么上心就好了。

  算了,不多说废话了,开课。”

  随口吐槽了两句,主讲老师便打开了全息投影器,与此同时整个教室的模样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个图书馆的样子,主讲老师的身后,则满是书柜。

  看起来还是相当有氛围感:

  “野史,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正史的非官方正统国史类史书,狭义来讲的话,除了二十四史之外的其他史书。

  基本都可以称之为野史。

  但是我希望你们要记住,正史国史并不代表绝对正确,野史杂史也不代表绝对错误,现有的考古线索已经充分证明,很多正史国史是被修改过的,内容有错误,只能说整体的大趋势没有错。

  反倒很多野史杂史当中部分内容。

  正确到足以弥补正史的缺陷。

  当然了,大家要注意,我说的是部分正确和部分错误,野史当中是有值得关注,值得研究的内容,但大部分野史其实还是糟粕,甚至都不能算是史书。

  纯粹是一本臆造的。

  所以我们在针对野史研究时,必须研究一下野史的撰稿人本身有没有可能接触到那些事,有没有可能了解到那些事,同时还得看野史记载的内容,有没有一些正史的辅证,或者考古的辅证。

  比如说某个穷乡僻壤的秀才写的野史,里面包含了很多宫廷内幕,你们觉得能信吗?是不是,这显然不可信啊!

  但如果是太后写的呢?”

  说到这,主讲老师笑了笑,抬手一挥,身后的书柜中便飞出了一本十分厚的书籍,书名叫做《太宗太后杂记》:“大家一听应该就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位太后,说的又是哪一本野史了!

  没错……

  就是这本《太宗太后杂记》。

  这本野史,不论是作者的身份,还是里面记载的内容都相当的有特色,相当的独树一帜,就目前来讲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这可不是胡说八道,毕竟如今皇帝都没了,往后到哪还有太后,所以说后无来者是没问题的。

  先说一说身份,她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太后,是历史上年纪最大成为太后的太后,是历史上丈夫死后,耗时最久成为太后的太后,还是功勋最大的太后。

  更是唯一因功勋成为太后的太后。

  没错,别的太后都是靠儿子,靠原来是皇后才能成为太后,她纯粹是靠自己的功劳,在她丈夫死后,花了近八十年的时间,才慢慢的逐渐晋升为太后。

  不得不说,也是蛮励志的。

  好了,这个与我们今天的课题没有关系,所以便不多说了,咱们接下来就以这本十分特殊的野史做为研究样本。

  详细的讲一讲野史研究。

  首先一点,野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考证一下作者,《太宗太后杂记》这本出自于建武帝陵寝,是广大浩德神农皇后棺椁里面的陪葬物,再加上书籍里面的内容,作者这点可以说是母庸置疑。

  就是当时的太宗太后。

  死后被追封为,建武遗圣广大浩德神农显昭无量功德神皇后的那位存在。

  她封号太多了,这已经算是简单的了,后续还有追赠的,接下来我就统一以神农皇后代称,大家明白是谁就行。

  这本书既然是她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至少能够加上三十分,同时书里的内容又都是她理论上可以接触到,有机会知道的内容,完全可以再加三十分。

  再者就是,她这本杂记记载的野史都是与她同时代发生的事,既不是她出生记事之前的事情,也不是她死后的事情,所以真实性方面能够再加三十分。

  这意味着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信度高达九成,因此目前来讲,史学界认可度最高的野史就是这一本野史,虽然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各大史学家普遍愿意承认,这本书的内容基本真实。

  这一套核算史书真实性的方法。

  适用于所有私人编纂的野史。

  秀才写宫廷内幕,官员写三百年前五百年前的阴谋,以道听途说各种流言着史之类,全都会极大的削减真实性。

  国史馆的馆主蔡雨热。

  曾如此评价过《太宗太后杂记》:

  ‘即便是国史正史,也通常都会为尊者讳,后朝编前朝之史,更是难以保证绝对公正。自古以来,只有《太宗太后杂记》因为编撰者身份地位足够高,以及本就未打算印刷给别人看,只做随葬品的原因,句句真实,内容毫无避讳。

  也未曾被任何后人篡改修正。

  再加上还是本朝之人写本朝事,本代事,故自古以来,史书之公正且真实者,莫有能与《太宗太后杂记》相比。’

  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说这么多,因为现在的野史研究,就是以《太宗太后杂记》这本野史为标准制定的,有某个方面能够与这本野史契合上,那就加分。

  契合不上便减分,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我会跟你们说一下更为详细的野史研究标准,内容可能会相对枯燥一点,但是你们必须得记,因为待会儿我会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那就是每人分一本野史,然后根据我教给你们的标准,算出那本野史的真实性有多少分。

  不要想着互相抄袭借鉴啥的。

  野史多的是,每人一本都不重复我跟你们讲,所以你们必须靠自己分析。

  话不多说,接下来全息投影会在你们每人面前投一本《太宗太后杂记》。

  我会从头到尾给你们分析标准。”

  好家伙,本来以为能听些有趣野史的学生是彻底萎靡了,谁能想到野史研究课是真只讲研究方法,丝毫不举几个有趣野史例子,真真是毫无乐趣可言。

  不过摊上了这么个老师,他们又不能换,只能叹息一声后,认真听课呗。

  直到他们仔细看起了丁云的史书。

  发现里面记载的各种八卦消息毫不逊色于八卦周刊,各大势力或者后宅作恶也不逊色刑侦现场时,这才真真聚精会神的仔细看了起来,并顺带着听课。

  偶尔还感慨,古今人类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各种人性的劣根基本一致。

  区别无非是法律,风俗和科技……

第978章 :诸天美食签到器(1)

  进入新的任务者身体后,丁云是先用精神力将体内呛入的水全部排出去。

  然后又拼命挣扎游上岸。

  并将自己身上的水用精神力控干。

  这才在本就相对偏僻荒凉处,找了个安全点的地方席地而坐,梳理记忆。

  ……

  原身出生于一个很普通的单职工家庭,是家里的长女,父亲会有些重男轻女,但好在有母亲帮她遮风挡雨,以及母亲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所以总体来讲,原身的童年生活,其实是比其他更为明显重男轻女的家庭要好上许多的。

  至少既能满足温饱,又能上学。

  甚至平日都不怎么需要做家务,十几岁了连做饭烧菜之类的都不会,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她在家有多受宠,主要是她母亲不忍心女儿受累,愿意自己多辛苦点,把家务都完成,好方便女儿回家能有时间做做作业,看看书啥的。

  换成其他,想稍微偷点懒的母亲。

  或者想稍微轻松点的母亲。

  早就开始使唤女儿干活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言传身教吧,即便她母亲没怎么让自己闺女干活,原身也还是在她母亲的影响下,或者说不忍心看母亲太累,平日里会经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帮她母亲减少些家务劳动。

  这是前十几年,初中毕业后原身没有考上中专,念高中的话,不但念书的成本比较高,也不一定能够考上大学。

  再加上她还有两个弟弟要念书。

  家里就她爸一个人赚钱,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原身最终还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停止了学业,没去念高中,并且在本地的食品厂找了一个实习工作。

  不要觉得有什么奇怪,在那个年代中专生是比较吃香的,录取的要求也比较高,可以说是高于中考念高中的要求的,大多数部门找员工的学历要求是优先录取大学生,大专生,然后就是中专生,高中生们都得排在中专生的后面。

  再加上那时候高考录取率较低,大学又还没扩招,想通过高考成为大学生和大专生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中专生比较吃香也正常,属于时代政策原因。

  当然了,除此之外,那个时代的中专水平确实比较高,很多那时候的中专院校后来都升大学了,与后来普及教育多出来的那些个中专院校是两个概念。

  工作后,原身还是继续循规蹈矩的认真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家里也没要她上缴,都让她自己收着,最终硬生生靠着节俭,在三年后,以每个月三十几块钱的工资,攒下了一千多块钱的存款。

  然后在第四年全都给她爸。

  帮家里起房子用了。

  她爸出的大头,她这一千块钱只是帮忙买了一些砖瓦,同时家里也稍微拉了点饥荒,欠了别人一些钱。为了能早点帮家里把钱还完,原身是毅然放弃了最近半年效益越来越差,甚至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的本地食品厂,特地去据说工资待遇比较高的一线城市打工赚钱。

  不得不说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即便只是在私人服装厂上班做女工,工资也比以前多了许多,月薪能超过六十,而且加班还给加班费,一个小时一块呢。

  就是可惜加班的机会不多。

  所以原身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七十块钱左右,偶尔忙的时候会多点,多到八十,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比老家好。

  只不过原身最终只在那边待了两年就被家里人催回去了,因为家里人觉得她年纪大了,都超过二十岁了,再不嫁人别人就会说闲话了,甚至怀疑他们家想把闺女困在家里,专门替他家赚钱。

  而原身也是听话,很快便辞职回去接受家里人的安排,开始相亲,并在多次相亲后勉强相中了一个,相处了个把月便开始谈婚论嫁,以及扯证和结婚。

  这时候原身已经没有工作了,只能在家洗手做羹汤,顺带务农之类,有关于这点谁也没觉得有啥问题,毕竟结婚后做家庭主妇,打理家里的一切家务。

  好像一直都挺理所当然的。

  原身没嫁人时她家就是那样,嫁人后自然也理所当然的延续在家的样子。

  刚开始原身是不太会做饭的,种田之类的也不太会,因为以前没干过,可是时间最能磨练人,在没有人帮忙的情况下,她只能慢慢的学会了这些技能。

  并且逐渐适应了婚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