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当知青 第31章

作者:南星枳 标签: 穿越重生

“行了,你快回去吧。”苗红花听着他这话,哪里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催促着他早点回去了。

“这,我是错过了什么吗?”林玉梅茫然的看着苗红花。

“我要结婚了。”苗红花的眼睛有些红,但从眼睛里透出来的幸福,却挡都挡不住。

“红花,恭喜你,终于心想事成了。”黄梅高兴的抱着苗红花,她们是一批来的知青,她和卢明能够成,苗红花还出了不少力呢!

“恭喜你。”

方忆甜和贺雅兰都替苗红花高兴,看样子,苗红花去刘家应该是谈的很顺利的。

大家围着苗红花,知道明天她要去县里照结婚照,恭喜的话语,就一直没停过。

卫佳玲看着她们挤在一块,孤伶伶的靠在门框上,眼底浮现出一抹羡慕,最近她和李志明的关系越来越亲近,甚至连最后的防线都已经突破了,她全身心的都交给了李志明,可是李志明半点没提结婚的事。

“甜甜,你说,我们送什么好呢?”贺雅兰兴致勃勃的问着。

“黄梅说要送一条红枕巾,我们三个的话,是各送各的,还是凑起来送?”方忆甜问。

林玉梅举手表态:“我想送面条,我们那里结婚都送六斤面条。”

她家里每个月定期给她寄面条,面条是她最不缺的东西了。

贺雅兰想了想:“我还有一块新布,可以做裤子。”

“那我们就各送各的。”

方忆甜躺下之后,意识就沉到了老宅里了,送礼什么的太难了,她老宅里物品堆积如山,像适合结婚的东西,带喜字的搪瓷脸盆,带喜字的热水壶,带喜字的杯子,红色的搓衣板和脚盆都是有的。

可送什么合适呢?

第56章 八大碗

最后,方忆甜挑了一个带喜字的搪瓷脸盆,这玩意实用,正好苗红花也还没买。

海城,方家。

“甜甜这孩子,给她寄点钱,怎么都买着东西寄回来了?”方母看着方忆甜寄回来的东西,几斤新鲜的栗子,拿在手里就沉甸甸的。

“这杯子看起来不便宜。”方父看着那两个杯子,一个银色和一个黑色,看着就贵。

“哎哟,不枉我疼她一场,还寄了茶叶呢。”方父欣赏完杯子,就看到那一包茶叶了,油纸包着的茶叶,还没泡呢,就香。

“我去泡一杯。”方父拿着茶叶,用上新杯子,就去泡茶叶了。

方母看着雪花霜、蛤蜊油和香皂,她侧目看向方父问:“老方,你之前不是说改进的机器,得到了上面的夸奖吗?不是说有二百块钱奖金,还没发下来吗?”

方父泡完茶,捏着杯子的手,就一直没放下来过,他不确定的说:“应该快了吧。”

“那下个月给甜甜多寄点东西过去,这天眼见着冷了下来,也不知道她在那里冷不冷,过的好不好。”方母担心的说着,立刻起身就去方忆甜房间,给她收拾着厚衣服。

傍晚,方父激动的说:“佩心,你喝喝看。”

“茶挺挺香。”沈佩心喝了一口,提醒道:“老方,奖金要是到了,立刻给甜甜汇钱。”

“知道了。”方柏激动的问:“你有没有觉得这水还是热的?”

“你不是刚泡的吗?”沈佩心不明白他激动的点是什么。

“这是我早上泡的,这不是厂里有活,我都没顾得上喝茶,现在喝还是热的呢!”方柏如若珍宝的捧着杯子,转身就往外走:“不行,我得问问我的奖金去。”

……

远在青山大队的方忆甜是不知道她寄回去的东西,给了方爸方妈多大的震撼,她已经跟着贺雅兰她们在村里吃酒席了。

这是方忆甜第一次吃农村的酒席,她还是十分好奇的。

整个知青点,除了李志明和卫佳玲没来,王和平也来了。

她们四个女知青,二个男知青,再加上陈雪和林娇娇,还有李会计家的李燕姐妹,正好十个人。

“方姐姐,我们大队的酒席可有意思了,八大碗,今天掌柜的是林二叔,他的厨艺,可真是这个。”陈雪竖起了大拇指,每每村里谁家做酒席,都会请林二叔掌勺。

“林二叔的厨艺很好吗?林二叔是谁啊?”贺雅兰一提起吃的,就格外感兴趣。

之前去金婶家里搭伙吃饭,现在想想都亏大发了。

同样的钱给林玉梅,她每顿都能吃上肉。

“我亲二叔,他就住在村头半山腰上的那栋老房子里。”林娇娇解释着。

贺雅兰也没再多问,知青大家都认识的,贺雅兰看着李燕问:“你就是我们大队的记分员吧?”

她干的活少,几乎是不用去领农具的,每次记分的时候,也是人很多,所以,只是见过,还没聊过天。

“对,我叫李燕,这是我妹妹,李芸。”李燕大大方方的介绍着,两个又黑又长的麻花辫垂在身侧,说话也是温温柔柔的。

“我叫贺雅兰。”贺雅兰自我介绍着。

“我认识你。”李燕笑着说:“大队上谁不知道知青点来了两朵金花,长的可好看了。”

李燕说完,又看向方忆甜,说:“大队上的侧麻花辫,也就方知青编的最好看了,我自己编了很久,都编的不好看。”

“很简单的,有时间的话,我教你。”方忆甜现在明白为什么陈雪、林娇娇会拉着李燕姐妹一块来了。

“好啊。”李燕开心的应声。

林娇娇道:“甜甜,那你也得教我才是,我还没学会。”林娇娇摸着自己的侧麻花辫,上回就跟着方忆甜学过了,可是这会还是编的有些松松垮垮的,没方忆甜编的好看。

“只要你们有时间就行,很简单的,就是后脑勺这一块容易松,一个黑色的发夹,或者一个黑色的小皮筋就好了。”方忆甜虽然没能亲手上手教,但大家都是聪明人,她一说,大家就知道了。

“原来你里面还绑了小皮筋呢?”李燕瞬间就明白了,她就说,怎么方忆甜编的侧麻花辫,后脑勺那一块不会松呢,而她们编的没一会就散了,跟个疯婆子似的。

“对,绑了的。”方忆甜点头。

桌子上的气氛,十分的热闹,卢明和王和平两个人也是等到吃饭的时候才上桌。

上菜的时候,方忆甜总算知道什么叫八大碗了。

和后世清一色的盘子装菜不一样,这会都是用的都是大海碗,菜的份量也是足足的,三瘦七肥的红烧肉油滋滋的,木耳炒鸡,汤都是澄黄澄黄的。

还有炸的金黄的鱼块,除了三个荤菜之外,剩下的五个菜都是素菜,红烧肉和鱼块都是有数的,一碗就是十块,每人一块。

晚饭后,大家去新房里陪了陪新娘子苗红花。

“方姐姐,我妈蒸了红薯,这里人多,你跟我去家里拿吧?”陈雪小声的在方忆甜耳边说着。

“好。”

方忆甜跟贺雅兰说了去陈雪家,便跟着陈雪去陈家了,大队上的酒席,开席早,吃完晚饭,天都还没黑呢,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特别的好看。

“陈叔,我能买几个篮子吗?我想做几个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的。”方忆甜去了几次黑市,每次都是同一个篮子,通过认出何斌那个篮子,她觉得不能做一样的篮子。

“好,你想要多大?”陈大勇应声,自从去省城做了手术之后,他对未来的日子,也是格外有盼头。

“方的,圆的,然后我想这个能不能做成粗细不一样的?”方忆甜看着那竹片,她发现用料不一样,做出来也是不一样的。

“可以,不过,你要这么多篮子做什么?”陈大勇好奇的问。

“寄回家,我爸妈家里的篮子做的都不好。”方忆甜十分机智的回答着,她道:“陈叔,帮我做十个吧,到时候还能跟亲戚分一分。”

“好。”陈大勇应声。

方忆甜就拿出一块五块钱出来,道:“陈叔,我先付钱,您什么时候有空做了就行。”

“不用钱。”陈大勇忙拒绝道:“小雪,快来和方知青说说。”

第57章 膏药有用吗?

“方姐姐,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这要是还收钱……”陈雪端着茶水出来,忙将钱递了回去。

“陈叔,陈雪,之前你们送的一个篮子,我收了就收了,但这次我要做十个,那不收钱,我就不要了。”方忆甜十分坚决。

陈雪无奈,只能收了,她从锅里挑了一个最大最好看的红薯递上前:“方姐姐,我叫你来吃红薯的,怎么反而……”

陈雪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小雪,这不是吃红薯了吗?”方忆甜笑眯眯的说着:“这红薯看着就好吃,肯定很甜。”

“陈叔,就辛苦你了。”方忆甜再次说着,陈大勇编的竹篮子,她确实是很喜欢,就像是一个漂亮的艺术品。

“陈雪,趁着天还没黑,我先回知青点了。”方忆甜拿了红薯,留下了一包花生就跑了。

“方姐姐。”

陈雪发现花生的时候,方忆甜已经走了许久了,陈大勇看着这一包花生道:“方知青真是一个好姑娘。”

“是啊,方姐姐可好了。”一说起方忆甜,陈雪就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一般:“爸,方姐姐之前不是教了我作业吗?我的成绩进步了,老师都夸我了。”

陈雪因为早产,再加上后来身体不好,上学也不像别人那样,经常请假,导致她的成绩一直都是在中下游的。

这还是有二哥陈山帮着她补课,不然的话,她上课肯定什么都听不懂,更别说混个中下游了。

“那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方知青。”陈大勇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心中期盼着腿快点好起来,他就能挣工分,能挣钱了。

……

方忆甜离开陈家后,直接就走小路去了牛棚。

这条路她走了几回已经熟悉了,到牛棚的时候,钟爷爷正在打扫着牛棚的卫生。

“甜甜来了?”钟为民看着方忆甜的时候,眼神慈爱的就像是看亲孙女一样:“你钟叔叔在山上摘了几个猕猴桃,正好不用送了。”

“我去拿。”钟江汉在院子里劈柴。

“老钟啊,是不是方知青来了?”卫老这几天因为天气变凉了,这腰和后背就疼的直不起来,正躺在稻草铺的床上呢,听着外面清脆的女声,一猜就是那位长的漂亮的知青来了。

“是,方知青来了。”钟为民放下扫帚,不敢靠近方忆甜,他刚清扫了牛棚,身上的味道自己都受不了,还是别熏着小姑娘了。

“说话的是老卫,他呀,身体不好,喝了你送的东西,心里十分感激呢。”钟为民解释着。

“卫爷爷是不舒服吗?”方忆甜听着声音是苍老的,还有些无力,莫不是病了?

钟为民叹了一口气道:“他这是老毛病了。”

“没去卫生院吗?”方忆甜的话音方落,就知道说错话了,他们住在牛棚里,在大家的眼里,是罪人。

“方知青,屋子里乱。”钟江汉拿着猕猴桃出来,说:“放米里,等软了就可以吃了。”

方忆甜看着这猕猴桃,他们住在这里平日里想买吃的也没有,捡到野果了,还给她留着。

“谢谢钟叔叔。”方忆甜接过猕猴桃走进屋子,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卫爷爷。

卫老爷子看到方忆甜进屋子,挣扎着想要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