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30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另一辆马车上,安世显已经下车,他才站定下来,视线就不由自主的扫到了一旁云荞的身上。

  从前娇俏清丽的少女似乎比记忆中看上去端庄稳重了许多,唯有那张脸,还是那样的娇美不可方物。

  马车的帘子一闪,将安世显有些游离的视线又拉了回来。

  看见乌兰图雅下车,安世显不动声色的上前了一步,将手伸到了她的面前。

  乌兰图雅的眉心皱了皱,略有些嫌弃的想避开他的手,抬眸却瞧见谢景元正小心翼翼的扶着他的王妃下车。

  心中不由就冷笑了一声,乌兰图雅将自己的手放到了安世显的掌心中,动作轻快的就跳下了车。

  瞧着两对新人都下了马车,上来迎人的田嬷嬷才开口道:“这儿离永寿宫还有些路程,郡王殿下和世子爷带着新媳妇坐辇车吧,太后娘娘和长公主都等着你们呢。”

  宫门口里头的宫道上,正停着两辆辇车。

  谢景元便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安世显道:“安世子和公主先请。”

  迎亲那日他曾让了自己一回,这一次谢景元便想还他这个人情。

  安世显也没有推辞,见谢景元如此,便同乌兰图雅一起上了前头的辇车。

  辇车宽大,即便是夫妻两人同坐,也十分的宽敞。

  安世显和乌兰图雅各坐一边,中间只空出了一尺距离,反观谢景元和云荞,两人虽坐的也不是紧靠在一起的,但辇车的座椅上,谢景元的大掌却轻轻的安抚着正有些不知所措的云荞。

  听见沐宜长公主也在,云荞到底还是有几分紧张的。

  感觉到谢景元覆上的大掌,云荞有些讶异的抬起头来,就看见谢景元眉心微舒的看着她,幽深的眸色蕴着温和的光芒,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

  心尖上残存的一丝紧张和害怕,也在他的浅笑中淡去,云荞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只反手握住了谢景元的掌心。

  只要有这个人在身边,不管是去见什么牛鬼蛇神,她都不会再害怕了。

  永寿宫中。

  薛太后依然是那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

  次间的偏厅里养着她最喜欢的各色花草,如今外头天寒地冻,除了梅花之外,百花凋谢,唯有这里,温暖如春,四季的花木都竞相盛放。

  “听说……显哥大婚,你没有去受礼?”薛太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忽然间转头问了沐宜长公主这么一句。

第481章 太后的秘密

  大魏的规矩,夫妻三拜之后才算成礼。

  这其中一拜,便是高堂,安世显的生父虽然去世了,可沐宜长公主健在,按说是要去安国公府受礼的,但她却没有去。

  “母后……我……”沐宜长公主憋着气不说话。

  薛太后的视线从她脸上微微扫过,忽然就冷笑了一声道:“你以为……你不去受礼,他们的婚事就不算数吗?那可是陛下赐婚,你不去,让陛下怎么想?如今的陛下……可不是从前的陛下了。”

  密诏立储,这件事情连她都瞒得天衣无缝,就连她都不知道皇帝的密诏上写的究竟是谁。

  可无疑……这一封密诏,却的确让一时间风起云涌的朝堂获得了表面的平静。也使得一些墙头草的大臣沉下了心思,不结党营私、钻营投机,反倒用心处理起了政务。

  她这个儿子平庸有余,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愿意听别人的意见,这样的妙计,便是在她的那个世界,也是在经历了“九龙夺嫡”这样的惨剧之后,才有人想出来的妙计。

  可如今的大魏,便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轻而易举的就把朝堂的局势稳住。

  “母后您说的……是那密诏的事情吗?”沐宜长公主虽然不关心朝政,但对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

  她想了想,只开口道:“母亲何必为此事跟皇兄置气,依我看,不管那密诏上写了哪位皇子,那也都是母亲您的嫡亲孙子,将来不管他们谁继位了,还能不孝顺您这个太皇太后?”

  薛太后看着她,冷哼了一声,连敷衍的笑都不想再给她一个了。

  反正她这一辈子,算是荣华富贵、福寿双全的过来了,至于将来她的孩子们怎样,她也懒得管了。

  “回太后娘娘,靖郡王殿下和安世子带着两位的新媳妇,来给您请安了,人已在殿外候着了。”小太监操着一口尖细的嗓音开口。

  薛太后闻言,这才勉强提了提兴致,只开口道:“大冷天的,快请他们进来吧,里头暖和。”

  沐宜长公主的面上便多了几分严肃,一想到要见到乌兰图雅还有宋澜的那个女儿,表情就显出几分狰狞来。

  她今日原本是不想来的,可又觉得这是一个难得可以给乌兰图雅下马威的日子,毕竟她如今已经改嫁,安国公府是不会去的,想要给新媳妇找不痛快的机会都没有。

  四人按序进殿,谢景元和安世显行跪礼、云荞行了万福礼、乌兰图雅公主便只朝着薛太后行了一个拱手礼。

  站在一旁的沐宜长公主便拉长了脸,正要呵斥乌兰图雅几句,给她上上眼药,就听安世显开口说道:“回外祖母,乌兰图雅对大魏的礼数还有些生疏,孙儿以后会好好教导她的,请外祖母不要责罚她。”

  薛太后就笑着道:“她是你的娘子,你想怎么教她是你的事情,在哀家这里,就不要见外了,都起来吧。”

  这话一说,立时就让沐宜长公主无法再开口了。

  薛太后并不在乎这些虚礼,一个人想要另一个人跪自己很容易,可想要一个人心甘情愿的跪自己却很难,殿中下跪之人,怕也只有安世显是真心实意的。

  一众人便都应声站了起来,薛太后又道:“给靖郡王看座。”

  谢景元救了皇帝,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明面上的这些事情,宫里人人知道,皇帝如今对他这个侄儿,也是十分的上心。

  薛太后不得不有所表示。

  “多谢太后赐座。”谢景元拱手谢过了,领着云荞退到了一旁。

  沐宜长公主的视线从云荞的身上收了回来,心里到底还有几分郁闷,可当她把目光落回到乌兰图雅身上的时候,她心中的郁闷,就彻底变成了满满的愤懑。

  乌兰图雅一双吊梢眼,从头到尾没有给过她一个眼神,在她眼底,自己根本不是她的婆婆,可能连个陌生人都不如。

  “公主在大魏可还生活的习惯?”薛太后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口问道。

  乌兰图雅闻言,便笑着回道:“既来之则安之,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好一个既来之则安之。”薛太后忽然就笑了笑,一时想起了当年自己刚来这里的时候,也是用这一句话安慰自己的。

  如今一眨眼过去了快五十年,久得她都快忘了自己故乡的模样。

  头脑忽然间闪过片刻的混沌,薛太后拧了拧眉心,一旁的郑嬷嬷急忙上前道:“太后娘娘您怎么了?”

  郑嬷嬷急忙就喊了人去传太医,外头正巧有小太监来传话,说梅影阁已经备下了宴席,皇帝请了新人们过去。

  “外祖母这是怎么了?”安世显只上前问道。

  薛太后便摆了摆手道:“年纪大了,老毛病又犯了。”如今她只要一想到故土,头脑就混沌的厉害,她在这里呆了大半辈子,可她依然还想着那里。

  但很快,她似乎就要把从前的事情忘记了,那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她终究是回不去了。

  “外祖母,孙儿帮你按一按。”安世显说着,只上前轻轻的按住了薛太后的太阳穴,力道适当的按压了起来。

  头顶传来舒适的动作,薛太后阖眸,不再去想过去的事情,思绪也渐渐变得清晰了几分。

  她舒服的轻叹了一声,开口道:“你们都去吧,不要让陛下等得太久了。”

  梅影阁的腊梅花已然盛开,隔着名贵的鲛绡纱,即便是在阁中,也能闻到梅花的馨香。

  皇帝和德妃早已经过来了,因是私宴,只设了三张长案。

  两人合坐一席。

  德妃先是询问了一下谢景元的伤势,又夸了一番云荞的容貌,赞了乌兰图雅爽朗直率的性子,接着又恭祝了几位新婚愉快,这才命宫女们上菜。

  皇帝听说永寿宫传了太医,稍稍的蹙了蹙眉心,吩咐了荣喜派人去打探一下。

  只是人还没有出梅影阁的大门,忽然就有宫女火急火燎的飞奔过来道:“回陛……陛下……淑妃娘娘不好了!”

第482章 立储密诏

  自从诞下八公主之后,周淑妃的身子便每况愈下。

  后来又遇上了立五皇子为储君被薛家陷害之事,周阁老含恨而终,周淑妃的病便越来越重了。

  皇帝心中自知愧对周淑妃,因此每每见她,心中总有几分亏欠,见得多了,心里就越发难受,因此这两日,他便狠下了心思不去,只让大太监荣喜日日去打探病情。

  听说昨日还吃了点御膳房做的江米粥,让奶娘抱着八公主看了好一会儿,荣喜回说已经好了许多,却哪里想到这会子,宫女竟跑来说她不好了?

  皇帝神色一惊,只急忙问道:“去请太医了没有?”

  “已经去了……”宫女跪伏在地上,一脸的焦急,抬头看着宴席上所坐之人,但凡不是那么紧急,她也不想来惊动了皇帝的私宴。

  皇帝已经起身,打算亲自去储秀宫看看。

  安世显便开口道:“陛下不用管微臣,先去看望淑妃娘娘要紧。”

  谢景元见云荞面上有几分担忧,只开口道:“微臣随陛下一起去看看。”

  周淑妃是云荞大舅母的胞妹,说来也算是沾亲带故的。

  说话间皇帝已经起身,只朝着谢景元点了点头,一行人便往储秀宫去了。

  储秀宫中,周淑妃面如金纸,眼神涣散的靠在身后一个老嬷嬷身上。

  床榻之前,五公主、五皇子、七皇子都跪在床前,压低了声音饮涕。

  “娘娘……娘娘……您快看看,五公主、五皇子、七皇子都来看您来了。”老嬷嬷老泪纵横,只呜咽着在周淑妃的耳边说道:“娘娘……八公主还小呢……她还要您看着她呢……”

  帘外忽然就传来了奶娃子哭闹的声音,周淑妃涣散的眼神有了些许的光亮,奶娘忙抱着八公主近前来,送到周淑妃的面前。

  才四个多月的小奶娃,长得白白净净的,圆滚滚的脸蛋、红润润的唇,周淑妃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落下了泪来。

  她知道……她已无法再陪着她长大了。

  大大的喘了一口粗气,周淑妃无力的闭上了眼睛,不再去看她割舍不下的小女儿。

  “母妃……母妃……”五公主哭了起来,上前握住了周淑妃的手,泣不成声。

  “公主别这样,娘娘要留着力气,等陛下过来呢……”老嬷嬷只哭着道。

  五公主强忍住了眼泪,握住母亲枯瘦的手,那人却忽然睁开了眸子,眸中闪过一丝惊慌道:“快……快给我梳妆……”

  皇帝就要来了,她不能这样见他,即便自己快要去了,她也希望他能记住自己最美的时候。

  “快来给娘娘梳妆……”

  老嬷嬷哭着吩咐了下去,宫女们纷纷忙碌了起来,将梳妆台前的镜匣搬了过来。

  匀面、施粉、打腮红、上口脂……

  周淑妃看着自己的气色慢慢的好起来,就连身子骨似乎也精神了几分。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又让宫女找了平素皇帝最喜欢的一支缠丝点翠金步摇戴上了,这才微微的笑了笑。

  门外忽然传来小太监匆忙的报唱道:“陛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