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53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奶娘正无能为力,看见云荞从垂花门外进来,忙就抱着朗哥迎了上去道:“世子醒来没瞧见您,又闹脾气了。”

  见不到母亲,朗哥正哭的伤心,看见母亲进来了,只从襁褓中伸出了双手,要让母亲抱抱。

  云荞便从奶娘手中接过了他,朗哥流着口水的小嘴儿就往她胸口蹭过去。

  臭小子饭量挺大的,一个时辰没吃就又饿了。

  云荞进到里间喂奶,朗哥吃到了母亲的奶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小手乖乖的贴在母亲的胸口,十分老实巴交的模样。

  刘妈妈从外头端了一盏花生牛乳汤进来,朗哥白日里只肯喝云荞的奶,云荞平素里也只能多喝一些汤水了。

  云荞午膳都没有吃多少,她心里存着事情,自然是吃不下的。

  喂完了朗哥,低头看了一眼他吃饱饱满足的模样,云荞又劝慰自己不要去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王妃喝汤吧,要不然就凉了。”看见自家王妃似乎有心事,刘妈妈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云荞这才把花生牛乳汤端了起来,只是还没动勺子,却忽然抬头问刘妈妈道:“今儿那位郑家大姑娘,刘妈妈认识吗?”

  刘妈妈是杜雪心派给她的人,她问刘妈妈,就没承望着能瞒过杜雪心去,只是,若是不问,云荞到底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那姑娘看着谢景元,眼底含着泪,似是十分的委屈。

  “这个……”刘妈妈蹙了蹙眉心,郑大姑娘她自然是认识的,不光认识,和他们郡王府也算是有些渊源。

  当年他们家王爷进蜀地,遇上郑家母女回乡探亲回来,被一群山匪给劫了,是谢景元带着人马清剿了山匪,把郑姑娘给救了出来的。

  只是当时为了郑姑娘的名声,这件事情给瞒住了。

  那时候谢景元还背着不能人道的名声,别人就算是想要以身相许报答这份恩情,也开不了这口啊!

  可如今……谢景元不光成亲了,连儿子都生了,郑姑娘也十七了,早已到了要议亲的年纪了。

  郑家是四川首富,在四川地界上,什么样的人家找不到,她被劫走那件事情,也只有郡王府并郑家的人知道,也没有人宣扬出去,名声也没有因此受损,按说上门求亲的人肯定是多得是,可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如今郑嘉怡的亲事还没定下来。

  刘妈妈一五一十的将这些前尘往事给说了出来,只又继续道:“王妃您放心,他们家纵有这个心思,太妃和王爷也不会依的,只是如今又是打仗,又是屯田,到处都是银子花销,这郑家又有花不完的银子……”

  云荞低下头去,刘妈妈说的这些,她自然是明白的,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益州要兴旺发达,少不了要用得着这些商贾的时候,她在襄阳的时候过的清苦,又赈过灾,哪里不知道银子的好处。

  “这些事儿没有别人知道吗?”云荞只抬头问道。

  “除了咱们两家,应该是没有别人家知道的。”刘妈妈只接着说道:“郑家从西蜀的时候就富贵,祖上据说还是在西蜀当过高官的,如今虽然是商贾之家,但家风甚严,奴才们一个个都很规矩,肯定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至于咱们府上的下人,太妃一早就交代过的,这事情不准透露出去半句的,王妃今儿要是不问我,我也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来。”

  云荞方才也看到了,郑大姑娘的礼仪学的很好,倒比旁边几位大人家的姑娘更标准几分。

  是一个很好的姑娘。

  花生牛乳汤已经凉了……云荞一口也没喝,只起身走到了窗口上。

  外头梧桐树上的叶子都黄了,落在地上金灿灿的,要是能变成银子就好了……

  云荞想了想,只吩咐了丫鬟道:“杏儿,你去帮我把秀儿和他男人喊进来。”

  从京城来益州,除了贴身服侍自己的丫鬟们,云荞只带了秀儿和他男人。

  秀儿男人懂经营,来益州不过几个月,就盘下了几间店面。

  京城的铺子虽然是交给了别人代管,但每个季度的收支账务,也会送来益州这边过目。

  还有好些田庄、山地、果园……出嫁的时候徐氏给她看过一眼,后面她就交给了秀儿男人,自己也没打理过了……

  如今……她也要算算,自己手上有多少东西了……

  眠月堂中,客人们已经陆续都离开了,唯有郑家母女,还迟迟没有告辞。

  憋了这么久,郑夫人也憋不住了,虽说挑郡王世子满月的日子说这个事情不厚道,但为了闺女,她也只好开这个口了。

  杜雪心见她们不走,也知道该说的话,总归要说的,便开口道:“郑夫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郑夫人看了一眼郑嘉怡,欲言又止,杜雪心又继续道:“夫人随我往里头来。”

  当着姑娘的面,很多话都不能深谈,也不便直说。

  郑夫人想了想,只跟着杜雪心进了次间,丫鬟又沏了茶来,郑嘉怡心中忐忑,只走到了廊下去,不敢听里头两人的谈话。

第526章 王爷……您还记得我吗?

  次间里头,郑夫人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四年前郑嘉怡十三岁,和她一起回楚州老家探亲,回来的路上却遇上了猛虎山的山匪,要不是有靖郡王相救,她和闺女的清白都已经葬送在了山匪的手中。

  那时候郑家就有把郑嘉怡许配给谢景元的意思,可一来郑嘉怡年纪尚小,他们并不着急;二来便是听说了谢景元有不能人道的传闻。

  如果传闻属实,作为父母,又如何愿意将闺女嫁给这样的一个人呢?

  思来想去,郑家到底没把这个事情当着面提出来。

  可如今,谢景元回了一趟京城,不但成亲了,如今连世子都已经生了下来,那么……关于他不能人道的传闻,自然也是不攻自破了。

  而郑家是商贾人家,本来也并没有要觊觎郡王妃的位置,如今只要能把郑嘉怡嫁入郡王府当个侧妃,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郑夫人微微叹气,抬头看了杜雪心一眼,只无奈道:“怡丫头是个实心眼的人,认定了当初王爷救她的恩情,说什么也不肯嫁给别人,她父亲气得打了她一巴掌,她哭着说要上吊……我想……那件事情虽然外头不知道,可这丫头心里存着这样的心思了,我实在劝不住……”

  郑夫人说着,眼眶微微发红,一脸无奈道:“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姑娘,我也不想她过的不开心,王爷若是不嫌弃她,哪怕只是当个侧室,一应的嫁妆我们家肯定是不会少的……”

  杜雪心就这样看着郑夫人,脸上的神色一直是淡淡,只等她说完了,她才微微的笑了笑道:“王爷回了一趟京城,带了京里娶的王妃回来,外头人都是这么传的……可你们肯定不知道……他们俩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又是为了什么成亲的。”

  对于自己的问题避而不答,郑夫人对杜雪心说的话也感到有几分好奇,她抬起头来,就听杜雪心继续说道:“旧年石湫围猎,王爷为了救驾,身受重伤,就连我自诩医术高明,都束手无策,本以为他死定了,是云丫头……主动提出了要给他冲喜,穿着红嫁衣,在郡王府不眠不休的服侍了他整整一个多月,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见郑夫人的脸上多了一丝震惊之色,杜雪心只顿了顿,又继续道:“云丫头未出阁之前,是镇国公府的姑娘,和王爷是有兄妹之称的,可她不管流言蜚语,执意要嫁给将死的王爷……”

  杜雪心看着郑夫人,眼底一片澄明,但郑夫人却仿佛在这一片澄明中,看见了杜雪心的讥诮。

  当初……不过就是因为谢景元有不能人道的传闻,他们便将这事情隐而不提。

  如今……又腆着脸贴上来……

  郑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杜雪心没有说一句推辞的话,但已经让她无话可说了。

  门外……满心忐忑的郑嘉怡也愣住了。

  她只是想听一听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听他的郡王殿下和王妃是怎样的深情……

  房门很快就被打开了,郑夫人一脸颓然的从里头走了出来,看见正低头站在廊下的闺女,只开口道:“怡丫头,我们回家吧。”

  郑嘉怡便转过头来,视线扫过杜雪心平静又高贵的脸,知道母亲一定是没有能把对方说服了。

  她抿了抿嘴,想说自己并不在意王爷夫妇如何的恩爱,她只是……只是想要留在他的身边而已。

  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只咬了咬唇瓣,跟着母亲一起离开了眠月堂。

  从眠月堂出来,丫鬟领着她们绕过郡王府冗长的抄手游廊,就在将要出二门的穿堂门口,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从忽然就从外头走了进来。

  谢景元还穿着晌午那一件蟒袍,银丝暗纹的图案越发显得他气度不凡。

  狭路相逢,郑夫人和郑嘉怡只忙就退到了一旁,朝着正往里头来的谢景元微微福了福身子。

  男人神情冷清、气质矜贵,与晌午时在眠月堂谈笑风生、温文尔雅的王爷判若两人。

  那样的笑容,郑嘉怡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现在的王爷,才与她记忆中的人渐渐的重合。

  她以为他一直是冷的、不会笑的,却不知道他的温度和笑容,只给了那一个人。

  郑嘉怡忽然就有那么一些不甘心,只咬了咬唇瓣,抬起头冲着那人的背影道:“王爷……您还记得我吗?”

  她满含着期待,眉眼中都是紧张的光芒,看着已然远走的男人忽然停下了脚步,只转过头来,一脸茫然的看向自己。

  “这位是……”谢景元的目光从郑嘉怡的身上扫过。

  有些眼熟,似乎是早上在眠月堂见过的,但究竟是谁……谢景元想不起来。

  左不过……应该是某个当地官员家的小姐?

  眼见着双方都十分尴尬,一旁的丫鬟只笑着道:“回王爷,这是郑家大姑娘,奴婢正要送她们出门呢!”

  郑夫人的面色也十分难看,她不知道闺女会做出这样大胆的事情来,只一把就拉住了郑嘉怡的手,向着谢景元福身道:“小女不懂礼数,还请王爷见谅。”

  “无妨。”谢景元只随口说了一句,甚至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留给郑嘉怡,已经转身离去了。

  郑嘉怡就这样呆愣着,被母亲拽着手,三步并作两步的,摇摇晃晃的往门外去。

  他早已经不认识自己了……

  曾经把自己从山匪的魔爪中救出来的英雄,对自己全然没有半点的记忆了。

  春晖堂中,云荞正在翻看秀儿男人孙有财送来的几份账本。

  账务记得很清楚,每个月的进项出项还有利润,都写的十分明白。

  还有几份田庄的地契,是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孙有财花银子买下来的,如今也经营的有声有色。

  “这些东西加起来,大概能有多少银子?”云荞喊了杏儿去把房里的算盘取出来,打算和孙有财核对一下账目。

  孙有财心里就有些犯嘀咕,王妃自从来了益州,从来没有问过账务上的事情,如今这才刚出月子,就查起了账目,难道是……信不过他了?

第527章 救过一个美人

  “王妃嫁妆里的那些产业,多半都在京城,如今单益州这一处,只怕加起来也没多少银子的。”孙有财不知道王妃肚子里打得什么算盘,只能老实回道:“王妃若是急用钱,奴才也可以想个办法,用手上的房契,先去钱庄典些银子出来……”

  若不是急用钱,怎么会大喜的日子这么着急拉着自己过来查账呢?孙有财想不明白……

  “我倒不是急用钱……”云荞只急忙解释了一句,见孙有财一脸肃然的表情,才明白他大概是误会了,只忙笑着道:“我就是想知道,我的这些嫁妆田产,一年下来……能有多少银子的进账?”

  她要是手头多些银子,将来也好添补郡王府的费用。

  弄清了王妃的想法,孙有财才算是把心给放了下来,只笑着道:“王妃既要问这个,奴才现在也说不清,这一整年还没过完,要年底盘账时候才清楚,不过按旧年的收益来看,几间铺子除去给下人们的工钱、进货的货款等……毛利润大概能有七八千两的银子,至于在京城的那几个田庄,那是马永昌管的,但他不太懂账目,年底奴才也给他庄子做了一份账本,一年也有两千两银子的盈余。”

  这么加起来……光她的这些嫁妆,一年也能赚一万两银子了。

  云荞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么有钱,可这些钱,跟郑家比,想来还是杯水车薪的。

  她点了点头,又问道:“你知道郑家吗?”

  见王妃问起了郑家,孙有财只点头道:“来了这益州城,哪有不知道郑家的,那鼓楼大街,有半条街都是他们郑家的产业,这市面上三分一的蜀锦,都是郑家产的……郑老爷把这些蜀锦运到南方,又从那里贩了茶叶和伯来的香料进来,到这蜀地卖,一来一回,赚两边的银子。”

  孙有财脑子活络,很有些生意经,对那些会做生意的生意人,也是佩服的不得了。

  他们这里话还没说完,门外就有丫鬟进来回话,说王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