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63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丫鬟便笑着道:“王妃今日这身打扮,只怕是小世子没认出来了。”

  云荞这才反应过来,寻常她鲜少出门,哪里会这样盛装打扮,即便是朗哥满月那日,因为才出月子,她也没有施粉黛,只是略点了些口脂罢了。

  更别提这脸上的胭脂和满头的珠翠。

  因为怕伤到了朗哥,在府上的时候,云荞是连一点头饰都不戴的,只用磨制得很钝的玉簪子固定头发。

  像这样精细的妆容,朗哥还是头一次见呢!

  急忙命丫鬟打了水洗漱,云荞换下了身上繁琐的衣裳,又穿上了家常旧衣服,朗哥这才认出了娘亲来,只急不可耐的就往她的怀中拱了进来。

  一顿狼吞虎咽,云荞都怕他被奶给呛着了。

  好在小家伙只是刚开始有些着急,后来在确定母亲不会马上丢下他之后,便气定神闲的放慢了吃奶的速度。

  吸吸睡睡、睡睡吸吸,见云荞抱着都有些累了,奶娘才上前,轻手轻脚的把朗哥接了过去。

  小家伙哼唧了一声,没睁眼,靠在奶娘怀中继续睡了。

  云荞屏得腰都酸了,起身捶了几下,却听外头有丫鬟进来回话,说王爷回府了,京城镇国公府捎了信来,王爷请王妃去外书房一起看信去。

  谢景元今儿也去了曹家,按说男宾吃的是流水席,他不该这么快回来才是。

  不过既然是国公府有信过来,大概是着急回来看信来了。

  云荞也有一阵子没收到徐氏的信了,在信中母女俩经常会闲聊些家常,徐氏还会教她一些带孩子的办法。

  以前她自己就是孩子,可现在她已经成了孩子她娘了。

  郡王府外院书房。

  谢景元刚刚放下萧昊焱命刘安代笔写来的书信,边上还有一封是跟这封信一起送来的,是徐氏写给云荞的。

  原本他是打算一会儿带进去给云荞的,可一想到这次信中提及了萧昊焱出征的事情,生怕她胡思乱想,因此便索性叫她过来,自己也好跟她讲一讲这次萧昊焱出征的细节。

  云荞很快就过来了,晌午出门时候的装束都已经换了,脸上的脂粉都洗了,可这样的云荞,却是谢景元最喜欢的,美的纤尘不染,让他多看一眼都觉得心动。

  “那是母亲给你的信,你看看里面写了什么?”谢景元指着书案上的一个牛皮纸信封说道。

  即使是夫妻,他也不曾随意翻看云荞的书信,总觉得这是她和岳母之间的小秘密。

  云荞就拿起了信封,故意背对着他撕开了火漆封口,才打开看了两眼,眉心却忍不住皱了皱。

  徐氏在信中写道萧昊焱要出征瓦剌,让她不必担忧,还说继父说了,瓦剌只有十万兵马,他们有十五万,还是守城,仗肯定很快就会打完的。

  云荞知道这些都是徐氏的宽慰之言,她知道云荞虽然身在益州,但边关打仗这样的事情,她肯定也会知道的,所以才会说的这样轻松。

  “怎么了?”看见云荞脸上瞬间黯淡下去的神情,谢景元只急忙的问道。

  “母亲说……父亲要去打仗了。”云荞说着,抬起头看着谢景元,问他道:“那个瓦剌到底又是从哪里来的,真的像父亲说的那么容易打吗?”

  “在前朝的时候,瓦剌和鞑靼本是一家,但因为汗位之争所以分裂了,瓦剌部一直在草原深处活动,所以大魏人知道的并不是很多。”谢景元向云荞解释道:“但瓦剌人精于骑射,当年遁入草原深处,如今却还能从鞑靼人手中夺回土地,就说明他们的实力正在与日俱增。”

第547章 赝品由来

  一个鞑靼,就够让大魏焦头烂额了,如今又来了一个瓦剌,皇帝肯定又要犯头风病了。

  “你就跟我说……父亲这次出征危不危险……是不是像母亲信上说的那样,很快就可以打赢回京?”

  云荞问得都有些心虚了,她也知道打仗哪里能那么容易,可是……私心里,她还是希望所有的战争都能速战速决,让继父可以早点回家和母亲团聚。

  “瓦剌直取雁门关,应该是有备而来,想要速战速决只怕不容易。”谢景元并不想盲目的安慰云荞,只就事论事道:“但是雁门关易守难攻,瓦剌想要攻克,也并非易事,还要看他们后续打算怎么进攻。”

  谢景元说完,只顿了顿,又继续道:“不过……这些年大魏在北境的边防一直都算不松懈,他们想要找薄弱的地方大举入侵,也并非易事,所以这仗就算没那么快打完,但也不至于一开始就出师不利,于大魏来说,还是有较多胜算的。”

  云荞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但她能确认的一点就是,这场仗应该没有那么快能打完了。

  一想到在京城焦急等待着继父得胜归来的母亲,云荞心中就十分担忧。

  之前谢景元平土司之乱,不过走了一个多月,她就日日不得安睡,现在继父这一去,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京,母亲和老太太定然是日日悬心了。

  瞧见云荞的神色还是带着几分焦虑,谢景元只伸手将人搂在了怀中,小声安慰道:“你放心,父亲十四岁就上了战场,十七岁平鞑靼之乱,是威名远扬的大魏战神,那些鞑靼人,便是听见他的名字,腿肚子都要发抖的。”

  男人好像都是这样的,明明那么危险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就全然没有任何值的害怕的地方,反而越发的激起了他们的热血。

  云荞点了点头,不在京城,她也没办法当面安慰徐氏,便想着一会儿写一封信回去。

  她这里正打算磨墨回信,却听外头福安进来传话,说张先生前来求见王爷。

  谢景元让张睿去打探那个画匠的消息,已过去了好几日了。

  张睿此次前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云荞知道他们要说正事,便打算先回春晖堂去,谢景元却让她留了下来。

  当日买画、包括进眠月堂后罩房看画,云荞都在场,这件事情没有必要瞒着她。

  张睿进门,就看见王爷的小王妃正在碾墨。

  红袖添香,王爷可真是好福气,王妃磨出来的墨一定都是香的。

  只是……王爷和王妃这样恩爱,有没有想过他这中年单身老男人的心情啊!

  “张先生可是有了那画匠的消息?”谢景元只开口问道,全然没有对部下表示出丝毫的同情心。

  张睿已收起了心中的小郁闷,正色开口道:“属下倒是已经打探出了王爷要找的那个人的身份……”张睿说着,抬起头看了谢景元一眼,还不等他眸中多出几分期盼的神色,只继续道:“只是那个人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消息了,如今是死是活,也没有人知道了。”

  就连云荞都被张睿的话勾起了一丝兴趣,只停下了碾墨的动作,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益州有一家叫妙品阁的古玩字画店,经常会卖一些名人字画出来,从这个店中,便流传出了宋昕和韩彦的两幅作品。

  就连当时的品鉴名家周子雅先生,都分辨不出真假来,后来经妙品阁的老板透露,才知道原来在益州有一个叫宋池非的书生,据说祖上是个宋昕同宗的,极善书画,因在科举中毫无建树,便一心研究画技。

  只可惜那时候益州穷困,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谁会去买一个没名没姓的穷书生的画呢?宋家穷到了连饭都没得吃、连笔墨画纸都买不起,实在没有办法,宋池非就答应了妙品阁的老板,帮他仿冒一些名人字画。

  其中便有了宋昕和韩彦的那两幅作品。

  谁知道这赝品一卖出去,便惊动了众位品鉴大师,因为连他们都分不清赝品和真迹了。

  宋池非一举成名,得了不少银子,但宋家始终认为这不是什么正当营生,因此便不允许他再继续画下去,只让他上京赶考去了。

  云荞听的津津有味,忽然见张睿不说了,只好奇开口问道:“他去了京城,那他最后高中了没有?”

  这个人既然画技超群,想来也应该是个有识之士,说不定能考上举人。

  张睿摇了摇头,心情又有些郁闷了,小王妃的外祖是徐家,那是一门三兄弟,父子两探花的门第,对于小王妃来说,肯定认为考科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她哪里知道,这天下有多少人,也都是几十年的寒窗、饱读诗书,却连贡院的大门都摸不到。

  就比如他……

  见张睿表情纠结,谢景元只继续问道:“后来呢?这个人怎么样了?”

  “后来就没有这个人的任何消息了。”张睿叹了一口气,这才正色说道:“他是先帝鸿泰二十二年进的京,鸿泰二十三年有一场乡试,据他家人所说,当时他并没有中举,所以就逗留在了京城,可是到鸿泰二十四年的时候,他益州的家人就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了。”

  “你找到了他的家人了吗?”谢景元追问道。

  “宋池非的父母都已经死了,他小时候有一个童养媳,后来也改嫁了,元宵节夜市上卖画的男子,就是这个童养媳现在改嫁的男人,这些画,就是他童养媳私藏下来的。”

  张睿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已经有些渴了,福安正好送了一盏茶进来,他便端起来喝了一口,又继续道:“据那童养媳说,当年宋池非和宋家人失去联系之后,过了一年多,忽然有一群人闯进宋家,把宋池非以前做的画全烧了。她那时候因为不想守寡,就悄悄的偷了几幅画给她当时的相好的,也就是如今这个卖画的摊主……”

第548章 杀父之仇

  因为那时候这件事情颇有不少人知道,童养媳害怕别人以为是她勾结了坏人来宋家捣乱的,所以也不敢拿了他的画出来卖。

  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这件事情早已经被人们淡忘了,她才开始让她现在的男人出来卖画。

  机缘巧合之下,谢景元就买到了宋池非的画。

  谢景元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就有了诸多猜测,就连云荞的脸色也变了几分,很显然……那些忽然闯入宋家烧毁画卷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毒杀先太子之人。

  他们利用宋池非造了假的《千里江山图》,下毒害人,虽然杀了人灭口了,但是害怕将来有人看见了宋池非的作品,会疑心到先太子的那幅画上,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宋池非画过的所有画都付之一炬。

  然后把加了毒粉的赝品《千里江山图》当做真迹送给先太子,等先太子毒发身亡,再火烧东宫,把先太子的尸身和画烧毁。

  这样一来,这件事情便从此神不知鬼不觉了。

  倘若没有这个小媳妇偷藏的宋池非的画,那么……先太子的死亡之谜,将永远成为一个秘密。

  “你带上银子,把那妇人家剩下的画作都买回来,不管她开价多少,都给她。”谢景元只开口道。

  宋池非终其一生,都没有拥有自己的姓名,只是别人手中的一把刀,但他的画技,依然为人所惊叹,放在那妇人的手中,也没有什么作用,倒不如他收了来,将来也能流传下世。

  “……这”原本张睿见王爷和王妃的面上都流露出惊讶唏嘘的表情,还以为自己查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结果……竟然是要他把这个人的画全买回来?

  宋池非就算画的好,那也都是仿品,并没有多少收藏的价值……

  他真是……越来越不了解他们王爷了。

  “属下遵命。”张睿认命的点了点头,心情再次郁闷。

  送走张睿,谢景元和云荞对视了一眼,彼此都已经猜出了这其中的关节。

  一定是永宁侯府的人,找了宋池非仿冒宋昕的《千里江山图》,因为怕被人瞧出来是假画,所以故意拿了真的《千里江山图》的画轴来装裱……

  而真正的《千里江山图》,可能早已经在战乱中损毁了。

  先太子爱画成痴,书画院的大师又知道《千里江山图》的画轴曾被利刃所伤,因此便都确定那幅赝品就是真迹。

  他们算准了只要先太子一死,杜雪心肯定是会用这幅《千里江山图》为他殉葬,所以干脆就火烧东宫,将所有的证据付之一炬。

  画是当时身为三皇子的当今圣上所赠的……那他到底知不知道这画中有毒?

  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那他又怎会如此轻而易举的恢复了自己的爵位,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感到一丝一毫的心虚呢?

  可若是他不知道……后来又为什么不允许大理寺再彻查东宫失火案,很明显……皇帝一定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谢景元的心头很乱,杀父仇人依然就在眼前,可他却不知道要怎么去报仇!

  “二哥哥……”看见谢景元痛苦又压抑的表情,云荞只伸手抱住了谢景元的腰线,侧身靠在他的胸口。

  她也曾经有过这样非报不可的仇恨,光是想一想,就心痛难当。

  前世支撑着自己在沐宜长公主府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能为母亲报仇雪恨。

  后来她为他冲喜,虽然死了,可他却帮自己报了仇,所有的这一切即便是在她的梦中看见的,云荞都能感受到莫大的欢喜。

  她知道……谢景元从未放弃过报仇的念头。

  可她也知道……她、朗哥、婆母……他们在这郡王府过的每一个惬意舒心的日子,都成了谢景元报仇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