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爽之重回十五岁 第21章

作者:近瑶台 标签: 穿越重生

  周五晚上,“演员的诞生”小群讨论的火热。手机不停地响起“嘀嘀嘀”的声音,林桐握着手机,手指不停地滑动着手机屏幕,看同学们在群里热烈讨论小品剧本的主题,她的唇角弯起,时不时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远昊:【我上次看了几个小品,找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你们觉得“上学那些事”怎么样?】

  何诗瑜:【不错呀,跟我们的身份也符合,就是——这个主题会不会太宽泛,要不要具体到“考试”或者“上课”之类的?】

  张远昊:【可以不用吧。太具体了的话,可以发挥的地方不多?】

  杨楚帆:【我觉得也不用,“上学那些事”这个主题可以包含这些内容,到时候我们可以填充的内容能多一些。】

  何诗瑜:【嗯嗯。有道理!】

  吴丹:【从我小姨那找了一些可以拿来借鉴的剧本!我看了一下,有一些校园风格的剧本,或许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紧接着,她在群里分享了几篇剧本,其中有一些是最近比较火的喜剧综艺中的小品,还有一些是别的学校的联欢节目的原创剧本。

  林桐点开分享的word。文档里面有“点名”“考试作弊”等等校园主题。

  林桐:【我觉得老师们的口头禅这个梗还挺有意思的诶,之前好像在网上也火了一段时间。】

  何诗瑜:【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哈哈哈我初中班主任的口头禅。】

  张远昊:【加一】

  宋婷婷:【+10086】

  杨楚帆:【嗯?怎么大家的初中班主任都是一样的?】

  林桐:【哈哈哈老班现在还没说过这个话。】

  何诗瑜:【老张那是太佛系了吧,对我们完全放养式管理。这次节目也没管,让我们全部自己弄。】

  杨楚帆:【雀氏,感觉老张对我们特别放心,啥都让我们自己弄。不过这样也好,自由哇!不然像有的班老师管太严,就很无聊。】

  同学们莫名其妙地跑了题,贴近生活的话题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叽叽喳喳小鸟般地聊起了班主任张斌的趣事,什么坐在办公室里天天泡茶,老僧入定的,不像一个数学老师,还有会向同学们打听八卦,对谁和谁早恋这种八卦比同学们还好奇,不过常常是不管的,只让他们“注意不要影响学习”。

  林桐像幼儿园里的老师,把一群吵闹的小孩子拉回正题:【打住,打住!跑题了啊同学们!咱们在写小品剧本呢!】

  张远昊:【sorry!没忍住就聊远了哈哈哈】

  林桐:【看大家的反应,这个梗肯定是可以用的。我们还需要一些有意思的片段,最终的剧本可以就把这些片段连在一起,最后再连贯润色一下。】

  同学们很配合,反正已经是周五的晚上了,周末不上课,这个晚上就是属于完全放松的时间段。

  于是同学们发挥了各自最大的喜剧基因,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一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然后发出来让大家看看合不合适拿来作为小品片段。

  林桐边笑边把同学们的分享记录在一个word文档里。作为班长和全年级公认的语文大佬,林桐理所当然地被同学们推举成了这次班级小品的负责人和编剧组的组长。

  林桐自己也跃跃欲试,精力十足,她还从来没有参演过这种类似的节目呢!

  这个周末,林桐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品剧本编写中,8班的编剧群热烈讨论了一个周末,班级里爱搞怪的、笔力好的、有创意的同学全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终,在周日晚上,8班的小品剧本初稿在众人的努力和期待下“新鲜出炉”。

  林桐找时间去打印店打印了几份剧本,周一的时候带去了班上。

  同学们对剧本都很满意。8班的剧本以“上学那些事”为主题,主要讲述了同学们经历过的一些经典事件,比如老师们的经典话语、迟到、上课传纸条等等,既能让观看节目的同学们有熟悉感,又充满了让人捧腹大笑的笑点。

  张远昊一把拨开书桌上的课本和练习册,再双手接过林桐给他的剧本初稿,捧着放在书桌上,搓了搓手,眉眼高高扬起,双眼发亮。

  林桐看他这副视若珍宝的样子,忍俊不禁道:“你这也太夸张了!剧本内容又不是没看过,群里不是有电子版吗?”

  张远昊夸张地喊道:“那怎么一样!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鲜剧本啊!”

  他翻开剧本第一页,故意猛吸了一口,一脸幸福:“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剧本编写,感觉这纸香味都浸满了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汗水。”

  四周的同学也都围过来看剧本,交头接耳地讨论剧本里面的一些剧情,“这个梗好笑啊”“嘿嘿我想的,不错吧!”“真好玩”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桐凑过来拥住何诗瑜一侧的手臂,这一场景,在她勉强一米六的身高和何诗瑜一米七的大高个的前提下,让林桐显出一种小鸟依人般的柔顺。

  何诗瑜问:“剧本好了,我们是不是要定角色人选了?老班有说什么时候要交节目安排吗?”林桐摇头:“对,今天我就在班上说一下选角的事情。老张没说截止日期,不过应该是年级里节目第一次排练之前我们先预先练几次就行。”

  何诗瑜:“那还行,年级里的排练估计是在新年晚会前一两天,还有一两个星期,时间还挺宽裕的。”林桐点点头。

第41章 选定角色

  晚上晚自习林桐向班主任张斌申请了两节晚自习,用来宣布接下来的安排和选角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林桐把初稿剧本投影在黑板上,给一些没有参与剧本编写的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小品的剧情和主要角色,然后让对角色感兴趣的同学找她报名。

  除此之外,一个小品节目的形成,不仅需要演员,还需要各个职能的同学。比如舞台组,负责看整个舞台的效果,道具组,负责准备好小品需要的一些道具,导演组,负责统筹安排演员们的走位等等。

  林桐很自觉地把自己归为了导演组组长,何诗瑜主动选择当小品里一个有主要戏份、爱捣乱的学生,张远昊则当小品里一个起喜剧衬托作用的转学生。

  对于一些有几个同学都选了的角色,最终决定的机制很公平:让他们在班上同学们的面前表演小品里的同一个片段,最后让大家投票决定谁演得最好,最能让人代入进情景中。

  比如说小品中有一个“老师”的角色,对学生总是苦口婆心、恨铁不成钢,是学生们心中的典型老师形象,然而在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进行斥责时,遇到巡视的校长,场面尴尬,引发出一系列笑料,是整场节目至关重要的人物。

  对于这个角色,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哪个学生没有一个“有一天能像老师一样管学生”的想法呢?报名这个角色的人不少,所以定在一天后各自表演决出最后的演员。

  不良学生“小何”一边咬着面包,一只手轻轻推开教室后门,她探头往教室里看了一眼,没有看到老师,就蹑手蹑脚地飞快地溜进自己的座位上,没想到刚刚在凳子上坐下,没等她喘口气,就被藏在教室角落里的老师逮个正着——

  “小何同学,我说过什么——不要迟到,不要迟到!尤其是现在正是评比优秀班集体的关键时候!”

  “我教书十五年,万万没想到啊,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个班!”

  老师站在讲台上,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脸上是痛心疾首的表情。

  坐在讲台旁的一个学生“小李”转过身,犹豫地举起手说:“老师,这句话,你上一届就说过了。”

  老师气笑了,瞪着他,说:“你给我坐在那!”学生“小李”被老师吼了一声,瑟缩地转回身去。

  老师怒道:“我跟上届学生说啥你知道啊!”

  “小李”扭过头,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咋不知道呢,我留级了。”

  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都轰地笑出声来,老师神色尴尬,又冒出恨铁不成钢的怒火:“你还好意思说你留级的事,我带了五届毕业生,你跟了我五届!”

  ……

  8班的教室里,同学们把桌椅全部拉到一边,空出一块大大的空地,用来竞选演员的同学们表演。

  “演员”们就在这个空地上,发挥各自的表演天赋,或怒或笑,伴随着滑稽夸张的肢体动作,逗得一旁观看的同学们都撑着桌子或捂着肚子,笑得乐不可支。教室的窗户外,也聚拢了一群来自其他班级的同学,他们透过玻璃窗或者站在门口,好奇地看着8班的演员竞选活动。

  有人问里面的同学:“这是你们班的新年晚会的节目吗?是什么啊?这么热闹,看起来好有意思!”

  里面的同学笑盈盈的,却只字不提他们的计划,还从里面把教室的门关上,拉上教室的窗帘,边朝外大声喊道:“这是我们班的惊喜节目,保密!不给看,不给看!”

  外面其他班的同学吱哇乱叫,喊着说里面的同学真是冷漠无情。

  林桐冷漠无情地把窗帘拉得更严实了一些。

  因为8班整体都比较活跃,同学们比较爱玩爱闹,这次小品节目也仿佛完全激发了他们体内深藏着的喜剧基因,一个个表演的活灵活现,或挤眉弄眼,或佯装发怒,喜剧效果点满。

  现在正在竞选的角色,正是这场小品竞争最激烈的角色之一——老师。

  有好几个同学对这个角色都很感兴趣。之前已经有两个同学表演过了,他们走的都是细节式演技,对老师脸色的变化和语气等比较细节的地方把握得不错。

  何行知纯粹是想体验一把当老师的感觉,他是夸张演技派的代表,他站在讲台上,右手砰地一声拍了一下讲台,然后疼得龇牙咧嘴地捂住了右手,还要装够老师的严肃范,一脸痛惜与愤怒,对扮演“同学”的演员们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个班!”

  林桐看着何行知的表演,心里暗自点了点头,他的表演看起来挺夸张的,但是要能在大的舞台上呈现好的效果,恰恰需要这种夸张的演技,而比较细微的动作在大舞台上却很难让观众注意到,相对来说更适合电视、电影等荧屏上的表演。

  这也是8班同学一致选择小品的原因,不太考察同学们的专业演技,只要胆子大、放得开,谁都能成为舞台上的“影帝”、“影后”。

  何诗瑜也觉得何行知的表演效果更好,毕竟要拿上新年晚会的舞台上嘛,当然是要越夸张越好,而且何行知看上去比较放得开,在众人的目光中一点都不露怯,声音洪亮,是“老师”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

  最后经过同学们的投票,果然何行知的票数最高,同学们都一致认为颇有搞笑效果的他最适合这个角色。

  经过几场激烈的比拼,这场以“上学那些事”为主题的小品的所有角色都确定下来了:林桐没有演具体某个角色,但是担任这场小品中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核心人物——导演;何诗瑜演看起来有些憨厚、成绩不好的“小何”;何行知演对学生们用心良苦的“老师”;张远昊演刚刚转来的差生“小张”……

第42章 聚餐遇见他

  小品所有的角色都已经敲定之后,作为节目的导演,林桐叫上这些新鲜出炉的演员们,去学校的食堂聚个餐。

  三中名声很大,资金雄厚,而且向来对学生们的合理要求有求必应,以人性化的管理闻名全省,所以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三中的食堂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第一食堂是正常的学生食堂,主打家常菜,大厨们的厨艺说不上像米其林餐厅那样优秀,但也足够简单好吃,饭菜的价格也很实惠良心;第二食堂则是麻辣烫、烤肉饭、减脂餐之类的,种类多样,但价格也相对第一食堂来说略贵一些,适合学生们偶尔犒劳犒劳自己;除此之外,还有第三食堂、第四食堂等等……

  林桐他们要去的就是第三食堂。第三食堂是老师或者同学们在校聚餐最常去的食堂,有小包间或者大的包厢,和校外的餐厅一样,先拿菜单点好菜,然后厨师炒好后会由服务员送上来。

  周一到周五,学生们不方便出校外聚餐,就经常在学校的第三食堂点几个菜,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也别有一番乐趣。

  林桐他们总共有十几个人,就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厢。

  林桐豪爽挥手,朝大家说道:“作为这个节目的导演,这一顿,我来请!”

  何诗瑜等人尖叫起哄,张远昊还特别捧场地鼓起掌来,道:“林导威武!林导厉害!”

  林桐装模作样地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低调,低调!”然后她转身去大厅点菜。

  手上接过菜单,林桐正咬唇纠结于点水煮牛肉还是小炒黄牛肉的时候,突然扑过来一个温暖而充满奶香味的拥抱。

  林桐抬头一看,入眼是一双水润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她,红扑扑像苹果一样的脸蛋,嘴角旁两个甜甜的小酒窝——不是宋可莹是谁?

  “桐桐!好久没看到你啦!”宋可莹笑道。

  林桐也很惊喜,莞尔一笑:“是呀,有好几个星期没见到你了。”

  宋可莹这时佯装发怒,轻轻埋怨道:“自从上次比完赛,就没见过你了,之前不是说好了,要经常来找我玩吗!”

  林桐看宋可莹古灵精怪的模样,就知道她不是故意发怒,配合着她,道歉:“对不起啦!实在是太忙了,比完赛马上就要准备期中考试,就一直没有时间来找你玩。”

  宋可莹果然转怒为喜,笑嘻嘻地说:“哈哈哈,其实我知道的,没有怪你啦。”说完,她抱住林桐的一只手臂,目光瞥见了林桐左手上拿着的菜单,好奇发问:“你来这吃饭吗?”

  林桐“嗯”了一声,说:“和我班上的同学一起吃饭。”

  宋可莹应道:“喔,我也是,我们班今天聚餐呢!”她又补充了几句,说这次聚餐是班主任给他们期中考试的奖励。

  班级聚餐?

  林桐的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就闪过一个身影。

  宋可莹:“谈神他们也在,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现在只有一些同学,老师和有的同学还没来。”

  自从比赛完拜谈亦为师之后,林桐和谈亦的交集就越来越多了。

  她向谈亦借过几次笔记,受益匪浅,期中考完还特意向他报了喜,虽然她还是觉得自己离谈亦还很远很远,但抱着“身边有学神这样好的资源,不用白不用”的心思,林桐倒也经常厚着脸皮问谈亦数学题。

  不过,说起来,自从开始准备小品之后,林桐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微信里和谈亦联系了,毕竟,她只能找到问数学题这个理由来和他产生交集。而忙起小品,她也没那么多时间来额外做数学题了。

  林桐收回自己的心绪,忍不住回了宋可莹一句:“好啊。”

  毕竟是曾经的队员,打个招呼,怎么也不过分吧。林桐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林桐快速地在水煮牛肉和小炒黄牛肉里选中了水煮牛肉,感觉张远昊那班人还挺爱吃辣的,又点了几个之前想好的菜,然后把菜单交给服务员,就跟着宋可莹往大厅的另一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