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爽之重回十五岁 第63章

作者:近瑶台 标签: 穿越重生

  她面色苍白,唇色淡淡,脸颊旁的碎发也凌乱地垂落下来,俨然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但低垂的眼眸却闪着亮亮的光芒,淡色的唇角扬起小小的弧度,林桐看得分明。

  她愣神。

  摁亮手机,屏幕上还是那两句话,他没有再发消息来。

  晕乎乎的大脑暂时没法运作,她只能在懵然中打字回复道——

  【已经好多了!谢谢谈神!】

  看起来客套而疏离的话语,谁能看出里面藏着她波涛汹涌的思绪。

  这样温柔关怀的话,让她本就停止思考的大脑更加混乱无序。

  此刻,她的脑袋先是涌入繁多如毛线般怎么解都解不开的问题,随后大脑宕机,她索性不再去想。

  她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放进带来的书包里,拉上拉链,又重新拿起那本语文笔记本。

  小说部分的内容还差“情节”这一部分没有看,概括情节内容这类题型向来是她有点犯怵的,但越是害怕做的题目就越要多看多练。

  还好她在笔记本里附上了一些题目。

  这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新方法,在记录的答题套路的旁边附上一些例题,而且附题的方法不是用手写抄题,而是用剪刀剪下,再用胶水粘上。一开始她还有点心疼,一本干净整洁的习题册被剪的左一块缺口,右一块缺口。

  后来她想通了,习题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拿来帮助她巩固知识点,达到掌握某类题型的目的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习题册好不好看有什么必要呢?

  就像网上有的人会po出他们的学习笔记,照片里他们的笔记用五颜六色的记号笔画好,旁边还配上各种好看的贴纸。

  这样的笔记,乍一看起来确实很好看,很赏心悦目。

  但林桐总是会想,真正学习的时候,会有那么多时间来制作一个如此精美的笔记吗?

  其实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能帮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想找到的内容就够了。

  这么一想之后,她就开始大刀阔斧地给习题册剪来补去——然后再拼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林桐对照着旁边的例题思考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需要说明谁、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做了什么,而且最好有一个整齐的并列格式……

  医院里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动着,走廊里也不断穿行着来看病的人,并不安静,时不时传来打电话的声音或者争吵声,引起众人的侧目。

  林桐却浑然不觉,她还是静静地看她的笔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不同的时空,周遭的一切都不能打扰到她。

  直到夜色深沉,医院里渐渐寂静下来,护士拔掉林桐左手上的针管,她用棉签轻轻摁着针眼从医院向外走。

  觉得应该差不多止住血了,她把沾着点点血迹的棉签扔到医院门口的医疗废物垃圾桶里,才从书包里拿出手机。

  林爸和林妈在后面走着,她走在前面,但走得不快,慢悠悠的。

  她突然顿住脚步。

  她摁亮手机,然后……看见不久之前,在她把手机塞进书包不再管的二十分钟后的两条微信消息——

  谈亦:【嗯,高考加油。】

  谈亦:【在北大等你。】

第128章 高考

  高考。

  a市持续了快半个月的阴雨天气,在高考的第一天,就像云朵被豁然拨开,金黄色的阳光倾泻而下。

  高三全年级组的老师都穿了统一的红色衣服,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说迷信也好,说喜庆也罢,他们希望这几天,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红红火火,一帆风顺的。

  不过,说到迷信,老师们还真的在高考前几天集体去a市有名的寺庙拜佛上香,为这一届的学生们求点好运气。

  年级组还给每个同学都发了一条红绳,说他们可以在考试那几天戴着,就像带着老师们的祝福。

  林桐想到这些可可爱爱的仪式,就忍俊不禁。

  比如说,林妈给她买了两支涂卡笔,一支外表是红色的,一支是绿色的。

  她特意再三叮嘱她说:“第一天考试,你就用这支红色的涂卡笔,第二天就用绿色的。”

  林桐疑惑不解:“???”

  林妈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你看,红色,什么意思,开门红啊!绿色呢,则是‘一路绿灯’!怎么样,寓意是不是很好?”

  林桐笑得直不起腰来,开开心心地收下了这两支来自林妈精心挑选的涂卡笔。

  ……

  高考这一天,是所有高中生最期待、也最紧张的一天。

  林桐从重生的那一天起,每每想到这一天,都觉得那应该是一场阔别已久的战斗,是一场血雨腥风、火光四溅的战斗。

  她既期待它的到来,又担心它的结果。

  高考前的两个月,林桐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模拟考试。

  30个人左右的考场、几个监考老师、考前的检查……当这样的操作经历了很多次之后,高考的程序在学生们看来便变得再正常不过了。

  她如平时一样地进考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角,然后静静地等待考试的开始。

  监考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考试的科目、时间,然后转过身扫视教室里的同学。

  到正式开考的这段时间,或许是学生们最难熬的——

  手上没有考题,教室里也没有人说话,他们只能安静地端坐在座位上,看着空荡荡的课桌胡思乱想。

  林桐的脑子里闪过很多东西,重生伊始以来发生的事情、她遇到的人、刷过一遍又一遍的题……

  最后归于那些熟悉的、繁杂的知识点。

  拿到卷子的那一刻,她拧开笔盖,然后按照惯性去做题。

  她看起来神色淡定,抿着唇,眼眸低低地落在笔下的题目上,但脑子里转得飞快,运转了三年的齿轮在这一刻达到了最快的速度。

  然而,她无法否认的是,她依旧很紧张——

  心脏像不断涨大的气球,砰砰砰地在胸腔里跳动,心跳的频率快到她用左手轻轻靠在胸膛左侧的位置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

  上辈子她曾经看过重生小说,在评论区有一条点赞很高的评论是这么说的:如果重生到高中时代,是不是相当于提前知道了高考题目???林桐那个时候还思考了一会,但没有经历过,得不出答案,就笑了笑随手翻过去了。

  这个时候,林桐终于可以回答这条评论了——

  不是。

  因为蝴蝶效应。

  当一个人作为变量出现后,由这个变量导致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

  林桐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高考试卷,心里庆幸自己还好没在一重生回来就开始背高考题。

  她重生回来的时候,是已经高考完很多年了,她完全不记得当年她高考的题目了,所以背题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既然不可能,所以她一开始就没抱着这个想法,而是打算从头开始好好学习。

  自己学到了知识,不比背高考题来得更有成就感?

  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考场,斜照在靠窗的同学的课桌上。头顶的风扇呼呼地转着,驱走阳光带来的燥热,又吹起同学们额前的碎发。

  静。

  还是静。

  除了唰唰的写字声,什么也听不见。

  连监考老师的脚步声,也几不可闻。他们特意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奋笔疾书的考生。

  考场黑板上方的圆形时钟在不急不慢地走着,偶尔有考生抬起头瞥一眼时钟,复又埋下头去继续写题。

  台上的监考老师神色严肃,一言不发地扫视着教室里的考生。

  如果说三年磨一剑,那么此刻,就是利剑出鞘的时刻。

  “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分钟。”讲台上的监考老师面无表情地说。

  几乎所有的考生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猛然间加快了写字的速度。有考生甚至面露焦急,快速地翻动了一下试卷。

  一瞬间的躁动之后,考场里又归于沉寂。

  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在教学楼下敲响,在讲台上坐着的两个监考老师都同时站起来喊道:“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停笔!”,考场里的寂静才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被丢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一重又一重的涟漪。

  监考老师收卷,查卷,核对无误后才扫视全场,开口道:“考生可以出考场了。”

  这是最后一场的英语考试。

  这一刻,无论结局如何,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

  林桐回到实验班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心照不宣地闭口不提高考题目的事情——

  这是老师在班上说了一次又一次的事情,没有到最后一门考试考完,不允许同学在班上讨论考试的题目,防止影响下一门考试的发挥。

  而最后一门英语考试考完,大家也都忽然没了讨论的兴致。

  再讨论有什么意义呢?

  考试已经结束了啊……

  心里也忽然空落落的,三年坚持努力的目标,在这么短短的两天内完成了,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盛大的准备最后是以平淡的方式收场,又仿佛一场缥缈的梦,如云雾般消散了。

  有人在教室里七嘴八舌地和同学商量着这个漫长的暑假要干些什么;有人沉默不言,只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书本;有人脸上止不住地微笑……

第129章 高考后的同学聚餐

  林桐的书本在高考前已经分批陆陆续续搬回家了,所以最后一门英语考试考完,她就只需要带上还留在教室里的一些复习资料,装进书包里,然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林爸和林妈都没有说话,只是接过她的书包放进房间里,但他们的眼神若隐若现地藏着期待的情绪。

  林桐先破开这个安静的氛围,笑道:“题目还好,我觉得做得挺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