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妹非要和我换亲 第125章

作者:猫说午后 标签: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宋寻月笑:“咱们到的时间正正好。”

  谢尧臣点头,正欲再说什么,而就在这时,亭中跟着又进来两位夫人,在离他们二人最远的地方坐下。

  看衣着打扮,这二位年纪夫人应当在三十五岁左右,不知是累了还是怎地,俩人神色看起来都不大好。

  其中一位着夫人对身旁那位道:“着实恼火,本来府里那个贱人,这回能发卖了,结果人买家去官府里办改籍契的事,就愣是拖了半个月没办下来,带不走人。”

  那夫人想是气急,手里的扇打得飞快,接着道:“本来都成了!结果官府这一拖,愣是给了那贱人喘息的机会,昨个又爬上了主君的床,今早起来,人又给留下了!真是气死我了!”

  另外那位夫人蹙眉道:“这可真是糟心,换我能吐半升血出来。”刚到手的鸭子飞了,能不气吗?

  那夫人眉心皱着,摇头叹道:“咱这地方官府办事不利索,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之前总听人说,但我没觉出什么,直到这回事情落我自己头上,我才知道有多难受,但凡官府痛快些,我这辈子就不用再见那贱人了,哎……”

  另外那位夫人伸手拍拍那夫人的手,以示安慰,道:“你也别太生气,人既然已经留下了,还能如何?想来这次的事,你夫君已经恼了她,俩人之间出了裂痕,应当日后还有机会。下次尽量找个当地的买家,不必更籍契,省得外地的又闹出这般的事来。”

  那夫人还能如何,只能凄凄点头。

  谢尧臣在一旁听着,不禁蹙眉,买卖下人改籍契,不是很快的事吗?怎么河南府会拖这么久?

  官员有问题?但是一路走来,自入了河南府地界,便觉处处怡然,尤其是进了城,街上鲜少见衣着不光鲜之人,作为此路首府,繁华富庶远非郑州可比。

  宋寻月留意到谢尧臣沉思的神色,身子前倾,凑到他耳边问道:“当地官风有问题?”

  谢尧臣摇摇头道:“才刚来,还不能确定,等多看看再说。”

  宋寻月点点头道:“郑州的知州,当真是个好官,希望像他那样的官员,能多一些。”

  谢尧臣闻言笑,对宋寻月道:“郑州毕竟里京城近,天子脚下,即便换个品性一般的官员,做戏也得做个样子出来。但郑州知州,确实很好,他那样,是做戏做不出来。”

  宋寻月跟着笑,又道:“我估摸着,现在还没什么,但是等到越远离京城,看见的问题会更多,毕竟天高皇帝远,有些人便敢生心。”

  谢尧臣深以为然,正欲说什么,而就这此时,张立却跑了进来,行礼道:“三爷,东南沿海来了封信。先是送去了京城,这才转送过来。”

  宋寻月闻言问道:“我舅舅?”

  张立听罢低声道:“是魏二爷寄给您的,但是打开后,上头却写王爷亲启。”

  夫妻二人相视一眼,眼露不解,谢尧臣朝张立伸手:“拿来我看看。”

  张立将信递给了谢尧臣,谢尧臣取出展开,发觉是成鼎元所寄,不禁蹙眉,细细去看,待看完后,谢尧臣唇边勾起一个嘲讽的笑意。

  成鼎元的信中,先是感激了他的救命之恩,又表达了对他武艺的欣赏,最后则表了一番忠心,表示愿意追随他。

  谢尧臣合上信,叫张立拿去烧了,又对张立道:“去,取纸笔来。”

第130章

  纨绔祖宗。

  张立行礼而去, 宋寻月缓缓打着手中团扇,侧头向一旁谢尧臣问道:“只有成将军的信吗?我舅舅没给我信?”

  谢尧臣点头道:“嗯, 只有成将军给我的信。是借你和你舅舅的名义送的。”

  “哦……”宋寻月微有些失望, 还以为舅舅也给她写信了,大老远送一趟,何不顺道带一封?

  宋寻月接着问道:“成将军会写信给你,是不是舅舅跟他说了当时的事?”

  谢尧臣点头, 随后冲她一笑, 不屑道:“感激咱们救命之恩, 又表了一番忠心。”

  宋寻月闻言低眉笑, 未成想, 两个皇子拉拢都没成的成鼎元,居然选了她家纨绔。想想成鼎元得知真相时会是什么心情?约莫生不如死,想不通为什么救他命的, 偏生是个混世魔王?害他都不能选个明主。

  宋寻月正想着, 张立已取了纸笔回来, 辰安配合拿砚台,张立则背对着谢尧臣单膝落地,以背为桌,供他们王爷书写。

  谢尧臣选了只较大的笔,在辰安手里的砚台里蘸墨。

  宋寻月好奇看向谢尧臣,不知他要怎么回?想来多半是拒绝, 毕竟他一点都不想拉帮结派。

  宋寻月在一旁看着, 只见她夫君蘸好墨之后, 气定神闲落笔, 笔锋在纸上宛如游龙, 大气的行书跃然纸上。

  然而, 一张信纸,他只在上头写了一个字,等他写完挪开手臂,看清他写了什么字的瞬间,宋寻月眼睛微睁,人也微微后仰。

  但见纸上只有大大的一个字——滚!

  这一个字写得甚是漂亮,谢尧臣神色满意,搁下笔,提着纸头将其立了起来,反复欣赏几遍,对宋寻月道:“多好的字。”

  “呵呵……”宋寻月皮笑肉不笑的冲他笑笑,想来成鼎元看到这封信后的心情,会同她当初看到那张大饼时一样吧。

  待墨迹干后,谢尧臣将手里的信纸递给张立,吩咐道:“再以王妃名义,送回去吧。”

  “等等……”宋寻月阻止道:“大老远送一趟,我顺道给舅舅也写封信,再给他和表哥带些河南府的吃食,尝尝新鲜。”

  谢尧臣应下,便叫张立晚点再去发信,吩咐罢,转头对宋寻月道:“成,那现在回城?买完东西送走,然后咱们去吃饭?”

  宋寻月点头应下,站起身,谢尧臣随之起身,牵过宋寻月的手,夫妻二人复又一道从牡丹园穿出来,往回走去。

  快走出牡丹园时,河南府祝东风的掌柜跟了上来,手里拿着画师画好的话,呈给谢尧臣和宋寻月看:“三爷,夫人,您二位瞧瞧。”

  说着,掌柜将画立在二人面前,只见画上,他们二人携手,立于牡丹园花丛中,彼此相望,取景甚好。

  宋寻月眸中一亮,喜道:“你何时找人画的?”

  谢尧臣示意掌柜拿去装裱,随后对宋寻月道:“刚进牡丹园的时候,以后咱们多画些,留个纪念。”

  宋寻月笑应,夫妻二人复又携手继续往外走。

  回到城中,在掌柜的指引下,他们一起买了些河南府当地的特色吃食,需要能保存且方便携带的,买好后,连同给成鼎元的信一起,叫张立送了出去。

  掌柜复又引着二人往酒楼走,边走边道:“这酒楼,虽不是城里最好的,但做当地菜品,却是最地道的。城里最好的酒楼,是一位京里来的人开的,卖的是京中的菜,便不带三爷去了。”

  那确实没必要再去吃京菜,二人便跟着掌柜,一路到了一间酒楼内。

  掌柜早已给两位主子订好包间,一进去,店小二便迎了上来,同掌柜一道,招呼谢尧臣和宋寻月往包间走。

  路过大堂的时候,谢尧臣忽听右侧传来一声高喝,下意识转头看去,随之便是一片朗声大笑,喧闹不止,堂中其他人也跟着看了几眼。

  谢尧臣凝眸看去,但见右侧窗边的三张桌子上,坐着三桌官兵,正划拳喝酒,甚是高兴。

  谢尧臣本以为是得空出来休息的官兵,便没有管,看了两眼,继续往里走去,怎知没走几步,路过身边一桌客人,忽听身侧客人对同桌人道:“又是巡防的官兵吧?总能碰上他们巡防时跑来喝酒,啧,当兵挺好,又有俸禄拿,又不用干活,以后我生意要是不好了,我就去当个兵。”

  谢尧臣闻言蹙眉,再次看向那三桌官兵,竟是巡防的官兵?若他们在此喝酒,一旦外头出现贼寇可怎么办?

  谢尧臣看着他们痛快喝酒的模样,再次想起今日在牡丹园听到的那番话。他本以为是一些差事上的失误,毕竟河南府富庶繁华,他下意识便认为当地治理不错,可现在看来,这河南府的官与兵,还真有懈怠之意。

  谢尧臣徐徐打量着他们,缓步跟着宋寻月进了包间。

  二人在包间坐下,除了辰安和星儿,随行其余人皆被安排去别的包间里吃饭。

  点完菜后,店小二离去,河南府掌柜正欲离去,却被谢尧臣叫住:“等会。”

  河南府掌柜体态较丰盈,三十出头,姓阮。

  阮掌柜转身回来,行礼道:“三爷吩咐。”

  谢尧臣示意他坐,而后才问道:“今日在牡丹园,偶然听闻河南府官府办事拖延,方才进来,又见巡防官兵跑来喝酒,这是河南府常事吗?”

  阮掌柜似是见惯了这种情况,没觉得有什么,行礼道:“回三爷话,是常事。”

  谢尧臣眉峰缓缓蹙起,宋寻月也不觉微讶。

  谢尧臣问道:“他们这般懈怠,百姓不骂?”

  阮掌柜眉宇间微露不解,随后道:“鲜少听见有人骂。”

  谢尧臣不解,都这样了,怎么会没人骂,他再复问道:“怎会?官兵巡防的时候跑来喝酒,一旦外头有贼寇,有行凶之人,如何能及时赶到?”

  阮掌柜闻言笑了,对谢尧臣道:“三爷您是担心这个?那您委实不必担心,自陛下十年前新政以来,河南府顺乘东风,如今百姓富庶,安居乐业,早已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巡防转一日,也巡不出个什么来,大家伙多不甚在乎。”

  谢尧臣和宋寻月齐齐愣住,宋寻月隐隐觉得,河南府这做派,不对劲。

  谢尧臣愣了片刻,随后一声冷嗤,眼微眯,看向阮掌柜道:“可曾想过,如今是风调雨顺,倘若有朝一日,河南府若遭遇天灾,或洪或旱或震,如此懈怠的官府,如何应对?”

  “这……”

  这回换阮掌柜闻言愣住,往日不曾深想,这般一听,三爷所言极是。

  谢尧臣伸手凌空点点他,道:“你们就是安逸日子过久了,疏忽懈怠。”

  说着,谢尧臣转眼盯住他,沉声道:“你若敢将这风气带进祝东风,别怪本王对你不客气。”

  阮掌柜一听,面色立时露出惶恐之色,忙离座起身,单膝落地:“三爷放心,阮小二对祝东风中事宜,从不敢懈怠。”

  谢尧臣冲他下巴一挑,道:“退下吧,和张立他们一道去吃饭吧。”

  阮掌柜闻言行礼,躬身退出了谢尧臣的包间。

  阮掌柜离开,店中跑堂便陆续给二人上菜,饭菜以此上来,人退出去后,辰安取出银针,一一检查过所有菜品,以及二人碗筷等物,这才和星儿一起,着手给二人布菜。

  宋寻月边用饭,边问道:“这河南府的官风不大好,不知居安思危的道理。”

  谢尧臣点头:“确实不好。走之前,父皇跟我说,不触及刑法的,我大可看着纠一纠,这河南府得纠,今晚回去先给父皇写个折子,将河南府情况说一声。”

  宋寻月听罢问道:“河南府这情况,明显是安逸久了,你在时能纠,若你走后,他们又故态复萌,可怎么好?”

  谢尧臣冲她抿唇一笑:“简单,让他们长个记性便是。”

  宋寻月好奇问道:“怎么给他们长记性?”

  谢尧臣冲她挑眉道:“这几日你且看着。”

  见谢尧臣神色笃定,宋寻月心间不免也有了些看热闹的心,倒是很想知道,谢尧臣会怎么做。

  二人吃完饭,在城里又转了转,便一道回了河南府阮掌柜给准备的宅子。

  回到宅子里,谢尧臣先进了书房,提笔写道:“河南府富庶安居,闻当地人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恰于此故,官与兵同享安逸,官府不达时务,官兵潦草塞责。古语有言‘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注1)’,河南府已有成祸之兆,若纵其欲,不堪设想。儿臣欲纠其风,待事成,再告父皇。另,父皇励精图治,大魏国力强盛,许类河南府者众,父皇切记留心。”

  写罢,谢尧臣即刻便叫张立将折子送了出去,等折子到京城,快马也得六七日,想来等父皇看到的时候,他都解决了。谢尧臣耸耸肩,便暂且不再想折子的事,去找宋寻月,准备沐浴休息。

  夫妻二人沐浴后从净室出来,各自换了休息的袍子,丝发解散,边往塌边走,谢尧臣边对她道:“明日咱俩照常出去玩。”

  宋寻月闻言不解,不是要纠官风吗?但念及谢尧臣今日在酒楼说的话,便没多问,想来他已有成竹,点头道:“成。”

  宋寻月放下榻上帘子,坐在塌边,自脱了鞋蹿进了榻里,跟谢尧臣叮嘱道:“你熄灯。”

  谢尧臣却没有动,直接脱了自己睡袍,跪上榻,钻进榻帘里,扣住她的脚腕,将她拉到身下,这才道:“不熄!”看得见才好。

  宋寻月脸微红,双臂吊着他的脖颈,抬头吻住了他的唇。

  第二日一早,夫妻二人便出去游玩,游玩一整日,晚上再回城里吃饭。只是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去用饭时,谢尧臣没有在马车上留人。

  等吃完饭出来,二人回到马车上,谢尧臣忽地对宋寻月道:“今晚得闹点事,不知要多久,你要先回去休息还是陪我?”

  宋寻月冲他抿唇笑,侧头道:“当然陪你啊。”

  谢尧臣笑开,随后看向车门处,朗声道:“辰安,去报官,就说外地客商进酒楼吃饭时,马车里丢了二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