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妹非要和我换亲 第36章

作者:猫说午后 标签: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辰安闻言,解开帘子走了进去,只见他们王爷一副刚睡醒的模样,站在灯旁。

  辰安微微抿唇,自小跟着王爷,他了解他,王爷一旦有解决不了,很想逃避的事情时,便会一睡不醒。

  辰安行礼:“王爷。”

  “嗯。”谢尧臣应声,问道:“汤备好了吗?”

  辰安道:“备好了,用的封喉,能让人在睡梦中离开,痛苦最小。”

  谢尧臣面上看不出别的神色,他看着眼前跳跃的烛火,迟迟不下令,也不知在等些什么。

  辰安静静在旁等着,他能理解王爷的心情,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但刚动的心思,就得自己亲手碾灭,确实不好受。

  但王妃嫁到王府,不过半月而已,这点心思,也才几日而已。下个月的此时,他们王爷怕是已经忘了。

  两个人在屋里沉默了许久,辰安都打算再去将汤重新温一遍,却忽听外头传来脚步声,随即便听张立的声音在帷帘外响起:“王爷,十二日前王爷陪王妃回门,留在宋府的梅香和莲香,方才送回了关于王妃的全部消息。”

  谢尧臣抬眼看向帷帘,眸色微动,道:“进来。”

  张立闻言,呈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进来,谢尧臣对辰安道:“煲汤等下再去送。”

  说着,谢尧臣转身在椅子上坐下,张立进来,将信呈给辰安,对谢尧臣道:“回禀王爷,梅香和莲香连日调查,在宋府用了许多法子,恩威并施,已将王妃自小在宋府的生活,全部查清查明,并尽皆从旁得证,所得消息,准确无碍。”

  谢尧臣点头,抬抬手,示意张立退下,张立行礼退去。

  谢尧臣半支着头坐着,对辰安道:“念吧,本王刚睡醒,眼睛疼。”他最不喜夜里在灯下看字,伤眼睛。

  夜已深,屋里很静,能清晰的听到辰安翻开纸张的声音,亦能听火苗轻微的噗簌声。

  信封拆开,里面足有七张纸,写满密密麻麻的小楷,辰安大致扫了一遍,看了一眼谢尧臣,这才开口。

  静谧的夜里,只剩下辰安轻而有力,又抑扬顿挫的声音。

  “宝裕十四年八月十五,中秋,王妃于戌时出生,同日生母亡故。”

  “宝裕十四年冬月,宋俊为子嗣低调续弦,来年二月,继室有孕。”

  “宝裕十四年至宝裕二十二年,此八年间,继室夫人孙氏,视王妃为己出,深得宋俊及魏家信任。”

  “宝裕二十二年,魏家离京,迁至静江府。同年冬,王妃八岁,告知宋俊,屋中下人不予烧炭,告知母亲亦无果。宋俊怒而查证,却发现屋中炭火充足,斥王妃故意栽赃继母。同年,王妃冬衣送去浣洗时丢失,称乃其妹宋瑶月所为,孙氏复又带人从其屋中找到。宋父怒斥王妃,为惩其顽劣,夺其冬衣,那年冬,足有半月,王妃裹棉被以御寒,故半月未去学堂。”

  “宝裕二十三年,春,王妃九岁,寻至宋父,言及屋中已有两日未送吃食,宋父不信,怒斥王妃,将其赶出书房。王妃当夜,只得取其生母嫁妆,偷带星儿自狗洞离府,外出购买吃食。然,虽得吃食,却被孙氏屋中人当场抓获,送至宋父面前。宋父怒斥其胡用生母嫁妆,并将王妃生母留下所有嫁妆,交由孙氏保管。王妃跪地大哭,磕头恳求,额见血迹,方才得以留下生母贴身首饰。”

  “宝裕二十四年,秋,王妃十岁生辰,同为其母忌日。白日祭祀完生母后,是夜,与星儿独在屋中,编兔儿灯为生辰礼。却被孙氏告知宋父,不孝其母,宋父派人夺王妃屋中玩耍之物,便是连本画册,都未曾留下,从此宋父命王妃收敛心性,孩童之趣,再与王妃无关。”

  “宝裕二十五年,夏,王妃举家赴恒昌伯府赴宴,宋瑶月于宴会中盗主人家一方端砚,故意交予王妃,称乃主人家所赠,转赠姐姐。王妃以为妹妹愿与其修好,欢喜收下。怎知宋瑶月告知主人家,姐姐从屋中取了一放端砚,当场人赃并获。端砚珍贵,宴会丢脸,宋父罚王妃跪祠堂三日,并有一月,一日只有一餐。从此于宋父心中,王妃品行不端,心术不正。”

  “宝裕二十七年,春,王妃十三岁,身高猛增,旧衣皆不能再穿。可许久未得新衣,袖短至小臂,裙摆至膝下,足足一春,王妃未敢出小院。”

  “宝裕二十八年……”

  辰安的声音在屋中旋绕,一字一句,从谢尧臣耳中,一点点钻入他的心间。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画面,他仿佛看到那个小姑娘,在所有不公和不平中挣扎的坚韧身影。

  他眸色随辰安所言,忽冷忽厉,忽悲忽怒,直到辰安全部念完,他依旧一声不吭。

  辰安念到宝裕三十年,也就是今年,全部念完后,辰安接着道:“梅香和莲香还提到,除了这些令人惊骇的事件,孙氏母女,对王妃的欺辱,可谓是日日夜夜,间歇不停。夏不见驱蚊药草,冬不见炭火新衣。常年克扣月例,克扣饭菜。凡见面,必少不得言语挤兑。王妃所言不虚,在宋家,王妃吃的苦,不仅在生活上,精神上亦不少。”

  谢尧臣伸手按住眼睛,疲累地揉了揉,再放下手时,眼周通红。

  她之前跟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没有撒谎,甚至实际情形,远比她所说的,他想象的,更加叫人心悸。

  所以那天,她跟自己要鸟哨,许是真的想玩儿。

  想起她当时得到鸟哨时的笑容,谢尧臣心兀自一疼,怎么会有人,在这种环境里长大,还能笑得那么开心?甚至被他戏弄之后,还有心情和他玩儿的有来有回。

  要是换成他,经历这样的人生,怕是早就笑不出来了。他从小到大,虽然经历过不少凶险,可是明面上,从来没人敢怠慢他,宋寻月这般的经历,是他未曾想象过的人生之苦。

  辰安在一旁看着,他们王爷的神色,时而愤怒,时而又有些欣慰,心头忽地有种预感,今晚这盅汤,怕是要送不出去了。

  辰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他们王爷本质是很好的人,对于这类事,心生恻隐实属正常,但他怕王爷心软!无论王妃经历过怎样悲惨的过去,她灭口林穗穗已是事实,这样心狠手辣的人留在王爷身边,能有什么好处?

  念及此,辰安深深弯腰行礼:“王爷,时辰不早了,再不送去,王妃怕是要睡了。”

  谢尧臣面上所有神色皆落了下来,他转头看向辰安,沉默片刻道:“已经很晚了,明日早上再去吧。”

  谢尧臣心间唏嘘,她出嫁前的生活,从来未曾开心过。好不容易熬到出嫁,若不是宋瑶月打岔,她本该嫁给顾希文,日后成为风光无量的顾夫人。

  可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偏生叫宋瑶月重生,连她那最后一点拥有光明人生的机会也给夺去了。

  嫁了他,他却还要再送她去死一次,甚至比前世死的更早。命运实不该缠着一个人为难。

  若不然,留她一命,予她一封和离书?

  辰安不知谢尧臣这些盘算,只陷入无奈,多拖一夜又有什么区别?他看王爷就是不忍心。

  不过……辰安看向谢尧臣,眼底闪过一丝心疼。十八年了,这是王爷头一回,在一个决定上如此反复,他虽不知王爷所想,但深知,这些情绪,于王爷是特别的。

  他愿意不再催,多给他一夜,可到了明天早上,便是死谏,他也得让王爷做下决定,身为心腹,他不能看着王爷苦心经营的一切,出现任何一丝不确定的因素。

  念及此,辰安行礼退下。

  谢尧臣甚至没有听到他离开的声音,只自己锁着眉,在幽暗的烛火下,反复翻着手里梅香和莲香写回来的纸张。

  这一夜,许是下午睡多了的缘故,谢尧臣毫无睡意,就这般坐到天亮。

  日初升,第一缕光顺着窗户爬进来,调皮的从帷帘的缝隙里钻进屋中,闯入谢尧臣的眼,这一夜过得好生快。

  帘外响起辰安的声音:“王爷,臣已命厨房重新做了一份乌鸡汤,该送去了。”

  谢尧臣抿唇,终是扶膝起身,揭开了卧室外的帷帘,正见辰安端着托盘,端立帘外。

  坐得太久,他腿有些僵,谢尧臣深吸一口气,正欲开口说话,门外忽地传来脚步声,随即便见张立匆忙进来,行礼道:“回禀王爷!承安坊林穗穗那边有了新的消息。”

  谢尧臣忙道:“说!”

第41章

  我错了,我跪下!

  而于此同时, 身在嘉禾院的宋寻月,未及睡醒, 便被星儿唤了醒来:“小姐, 小姐,快醒醒。”

  昨晚手臂一直在疼,宋寻月没睡好,此刻困得厉害, 她迷迷糊糊的坐起来, 将帘子揭开, 揉着发酸的眼睛问道:“怎么了?”

  星儿交给宋寻月一个字条, 神色颇有些严肃, 说道:“今晨钟大哥送柳如丝离开时,她将这个交给钟大哥,让他转交给您, 说这是给您的报答。”

  宋寻月瞌睡一下醒了大半, 忙将字条接过, 将其打开,字条只有六个字:赵诚贞,祝东风。

  赵诚贞?这又是谁?为什么柳如丝要将这个名字和祝东风写在一起?

  宋寻月忽地反应过来,柳如丝昨日告诉她,皇后在找祝东风归属谢尧臣的证据。

  宋寻月眉心一跳,皇后在找关于祝东风的证据, 那么她找到这个证据之后, 要做什么?

  柳如丝给她的这个人的名字, 是不是和皇后要做的事有关?

  可她实在想不明白, 祝东风是个钱庄, 王孙贵族做生意的不少, 就算谢尧臣的祝东风暴露,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最差不过是被人诟病利用身份之便敛财而已。

  除非皇后做了什么手脚,一旦查到祝东风的东家是谢尧臣,便能给他致命一击。

  或许就和这个叫赵诚贞的人有关。

  宋寻月眉心紧拧,委实有些头疼。祝东风她只是知道这个钱庄的存在,未曾接触到与之相关的一丝一毫。她就算想帮忙查,也根本无从下手。

  不像柳如丝的事,她参与其中,能自己做些什么。

  关于祝东风的事,只能谢尧臣自己查。若不然,去把这个名字告诉他,让他小心?

  可念头刚落,就被宋寻月自己否了。

  她不由烦的揉了揉额头,她和谢尧臣成亲才十五天,他还那么反感她。她若跑去跟谢尧臣说,有人想拿祝东风做文章,有个叫赵诚贞你留意下,谢尧臣凭什么信她?

  而且祝东风明显对他来说是了不得的秘密,她是意外得知,若叫他知道,她连有人要拿祝东风做文章的事都知道,在他看来是否会认为她过于越界,侵犯到他的领地,愈发叫他反感。

  可这件事若不说,祝东风她根本没有插手的途径!

  头疼。

  宋寻月拧着眉想了半晌,最后决定,若不然,这事先去探探他的口风?如果聊的还行,就侧面提点一下,他能反应过来多少,全看他的造化。他要实在反应不过来,她就换辰安去提点,主仆俩总得有一个能反应过来的吧?

  宋寻月深觉脑仁疼,若谢尧臣没有夺嫡之心就好了,若他没有,很多事她就可以试着去和他商量,他们可以一起只防不攻。

  可偏偏他有!若知道有人想害他,他怕是会反击,如果反击,就以他前世的行径,结果只能是再次自寻死路。

  阻止谢尧臣夺嫡,当真是任重而道远。

  至于赵诚贞这个人,她也叫钟年去查查,看看这个人是谁,都在做些什么。

  如此想着,宋寻月对星儿道:“帮我更衣梳洗,我要去见王爷。”这柳如丝也是为自己留了个心眼,等到自己安全离开,确认她是在帮她,才将线索给她,啧。

  星儿应下,即刻唤人伺候宋寻月梳洗。

  而王府的另一面,谢尧臣正等着张立回话。

  他已打算予宋寻月一条生路,可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委实叫他心间复又忐忑如鼓。

  谢尧臣眸光如炬,盯着张立的眼睛,精神紧绷在他即将要说的每一个字上,或虚惊一场,或更入深渊,皆在张立即将所言。

  张立从昨日便感受到王爷情绪不对,深知此事在王爷心里要紧,忙回道:“昨日钟年找了马车回去,随后便又来王府,星儿交给他一叠银票。半夜时分,钟年前日见过的那个男人,已查明唤作韩书玮,钟年带其进了承安坊的院子。今晨天刚亮,我们的人在暗处,见林穗穗和韩书玮出门,直接上了马车,钟年紧着便护送马车出城。马车一路往南而去,钟年在目送马车走远后返回。”

  谢尧臣神色间密布了一日一夜的阴郁,在这一刻兀自消散:“林穗穗没死?”所以运出去的不是尸体,是活人?

  张立点头:“是,她没死。”

  谢尧臣低眉一声嗤笑,似嘲讽自己这紧绷了许久的心,又似庆幸事态朝自己所期盼的方向发展。

  他脑海中忽地出现一个词,得偿所愿!他认识这四个字很久很久,但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蕴,缭绕在心间,竟是如此令人满足的经历。

  她没有杀林穗穗,而是将她送走了?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什么骗他?那个男人又是谁?

  谢尧臣心间满是不解,问道:“那个叫韩什么的,查明了吗?到底怎么回事?”

  张立忙道:“查明了!钟年同他见面那天分开后,便已派人跟上。此人住在城外营庄,在城里做些小生意,每日来往。邻里街坊都说,此人老家平江府,年至二十六未娶,旁人每每问及,只说自己在等一个人,听闻是其青梅竹马。我们的人按照已有的消息,即刻快马加鞭赶至平江府调查,得知其青梅唤作柳如丝,家中在当地生活还算优渥,十多年前,柳如丝已入宫为婢,其家中所用,大头都是柳如丝所得的月例和赏赐,包括兄长娶妻,钱都是出在柳如丝身上。”

  言及至此,张立道:“从已得的消息,以及韩书玮对林穗穗的态度来看,足可推测,林穗穗便是柳如丝。王妃放其离开,许是见不得柳如丝被家人当做赚钱的牛马,亦不忍他们爱侣分离?亦或是不愿王爷纳妾,顺水推舟,方便自己?”

  张立如是揣测。

  张立的话,一字一句清晰的钻进谢尧臣心里,心间大部分疑惑迎刃而解。

  深邃的笑意出现在他唇边,这一刻,他终于深切的认识到,宋寻月,当真和宋瑶月、孙氏,截然不同!

  不仅不同,她甚至拥有更叫他欣赏的品质。自己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在她成婚出府前,从未有人给予她真正能帮到她的善意。

  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被恨意所吞噬,而是依然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那些同样身陷囹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