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妹非要和我换亲 第67章

作者:猫说午后 标签: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谢尧臣心里其实很在意自己的母妃,他也知母妃处处都是为了他好。但架不住他母妃糊涂啊,结果这么些年下来,明明母子二人都很在意彼此,可逢见面必吵架!委实心累。

  宋寻月不禁转头看向谢尧臣,他居然敢这么跟他母妃说话?难怪他在京城里风评那般差。可不知为何,宋寻月却很羡慕,她要是有谢尧臣一半胆子和能耐,她也这么怼她父亲。

  仪妃果不其然被谢尧臣气到:“你!”

  仪妃深深白了他一眼,随后怒道:“本宫叫你娶的二小姐,可如今呢?娶回她来。你这个王妃,心胸狭窄不容人,本宫之前给你的妾,去了何处?你们自己说!”

  宋寻月正欲开口,怎知又被谢尧臣抢了话,他一脸不耐烦:“死了,而且是她自己不慎失足,与王妃无关,我可以作证。”

  仪妃怒而起身:“那可是条人命!你们二人怎这般胆大妄为?”

  谢尧臣蹙眉道:“母妃,您是听不懂儿臣的话吗?是她自己不慎失足,阎王爷要收她,关我和王妃何事?”

  这些年来,谢尧臣当真对他母妃无奈的紧,回回吵架都这样,车轱辘话来回说!你明明跟她说的明白,这个事情是这样,但她一定要给你曲解到那边去,曲解了不说,回过头来还得用自己曲解的内容来骂你。

  仪妃闻言,像是完全拿谢尧臣没办法,看似伤心失望道:“你就这样气我吧,根本不拿我这个母妃当回事。”

  哎,得,又是这套,你跟她讲道理,她给你说感情。

  谢尧臣委实无奈,对仪妃道:“等下还要陪父皇看烟火,您有话快说,等过几日闲了我再来瞧你。”

  仪妃再次看向宋寻月:“你哄得住我儿子,你哄不住我,我同你母亲相交多年,你们宋家的事,我清楚的很。不要耍了点小聪明得了陛下喜欢,就得意忘形。本宫警告你,既然做了我儿子的王妃,从前那些坏毛病收敛着些。男人在外的事,不许再插手,好好在家里,学学怎么做个贤妻良母,怎么规训好自己丈夫。”但当真担心,宋寻月这种心思深沉的女子,在皇帝面前害了自己儿子。

  宋寻月起身,正欲行礼称是,怎知一旁谢尧臣又道:“母妃啊,您怎这般糊涂?跟你说了多少回,那孙氏是在利用你,是在利用你,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宋寻月是前头夫人留下的孩子,她能说她好吗?啊?你动动脑子想想。”

  仪妃闻言抿唇,瞪向谢尧臣。果然,这女人就是狐媚,哄得她儿子处处反驳她,句句护着她!孙氏对她的好,她是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也不知这孩子喝了什么迷魂汤,看不见孙氏和宋瑶月的好。

  仪妃没好气道:“糊涂的是你!”

  仪妃复又道:“你要是不糊涂,你就该好好读书,用心做出些政绩来,给你父皇瞧瞧,而不是整日里招猫逗狗。”

  谢尧臣委实无奈,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问道:“娘,我问你,上进和努力,是为了什么?”

  仪妃答:“为了日后更好的生活。”她不指望儿子能坐上多高的位置,但她很希望他儿子能像其他皇子一样,多多努力些,这样等日后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后,他也好给自己谋一条好出路。

  谢尧臣道:“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对吧?但是现在儿子府里已经攒下很多很多的财产,我已经拥有了很好的生活,我为什么还要努力?”

  仪妃:“……”

  宋寻月:“……”

  宋寻月转头看着他的俊逸侧脸,她竟然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

  她和星儿前世拼命攒钱是为了什么,和顾希文成亲后,在他发迹前,连家里鸡下个蛋都拿去卖又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日后能过得更好些吗?

  但是如今,她自己也有了很多很多的钱,这辈子都吃喝不愁,所以……为什么还要努力呢?而谢尧臣的财产,更是二百万两打不住,他更不用努力啊,所以仪妃到底要他努力什么?

  仪妃所有话被谢尧臣噎回了嗓子眼里,她无法接受和认可儿子的观点,但是她又想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怒道:“人活着哪有不努力的?”

  仪妃转头看向宋寻月:“作为王妃,规训好你的夫君。”

  宋寻月看了看谢尧臣,又看了看仪妃,犹豫片刻后,试探着说道:“儿臣觉得,王爷说的对……”

  仪妃:“……”

  谢尧臣却笑了,看吧,在这方面,他的王妃和她一条心。

  “滚!你们两个都给我滚出去。”仪妃气得挥手,仪态尽失。谢尧臣起身,对仪妃道:“娘,日后少操心些吧,你在宫里继续不争不抢的过日子,把自己照顾好,对儿臣来说,就比什么都好。”

  虽然知道仪妃听不进去,但他还是说了这话。

  说罢后,谢尧臣牵起宋寻月的手,拉着她往外走,走到蒋云无身边时,谢尧臣对他道:“劳烦公公,多劝劝母妃。”

  蒋云无面露苦涩,只点点头:“好、好。”

  看着蒋云无的神色,谢尧臣明白,他这母妃固执起来,谁也劝不动,便也不再多言,冲蒋云无点点头后,带着宋寻月离去。

  从殿里出来,宋寻月还有些懵。

  她本以为,今晚少不得挨一顿训,还得费尽心力的应付。但万没想到,她全程居然只说了一句话,其他全是谢尧臣在说。

  大多数男人,不是都不参与婆媳间的这些矛盾的吗?就算是参与,顶多也是和稀泥,多半就是奉行孝道,叫妻子忍一忍。

  但是谢尧臣,居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负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还直接参与进了仪妃跟她的谈话里。不亏是京城一等一的富贵闲人,谢尧臣是真的闲,不然怎么会嘴这么碎,连女人之间的吵架都接话呢?

  但她竟然还挺喜欢……也不知日后她和别人家的夫人吵起来,谢尧臣会不会帮忙?画面往脑子里这么一过,宋寻月忽地觉得,他会!

  不仅如此,谢尧臣这番做派,还叫她有些羡慕。她这些年,始终没有跟她父亲大吵过,委实也是心里惦记着孝道二字,除了重生回来想退婚去找父亲那天,便再也没那般语气冷硬的和父亲说过话。

  他怎么一点儿寻常人的顾忌都没有?

  宋寻月实在没忍住,好奇问道:“王爷,您刚才那般跟仪妃娘娘说话,不怕旁人说你不孝吗?”

  “呵……”谢尧臣不屑笑笑,对宋寻月道:“什么是孝?是真正为父母好。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就是孝,干什么都顺从,那是愚孝。但偏偏人们好将孝与顺连在一起,很多长辈,有时候与其说是想要个真正疼爱自己的儿女,不如说更想要个任自己控制左右的乖巧孩子。所以有的父母长辈,当你不如他意时,哪怕自己做的不对,没理也会搬大,孩子大部分时候就会妥协。但本王不同,本王是真心为母妃好,总有给她纠正过来的一天,所以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吧。”

  宋寻月闻言,不由抿唇。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京里那些传闻,都说谢尧臣离经叛道,可慢慢接触下来,她为何有些喜欢这份“离经叛道”?上次说不纳妾的话,以及这次对仪妃的态度,她真的很喜欢。

  念及此,宋寻月不由看向谢尧臣,喃喃道:“王爷所言甚是……”

  谢尧臣转头看向她,正见自己王妃眼里,带着些思考的神色。这莫名便叫他心头有些感动,还有些……骄傲。鲜少有人认同他,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前世宋瑶月,还有之前跟出宫的那些嬷嬷们,就只会在他耳边聒噪,“王爷不可这般同娘娘讲话。”“娘娘好歹是你母妃,你就算不认同,也不能对母妃这种态度。”“娘娘也是为了王爷好,王爷多顺着她些不行吗?”

  嘶……想起这些谢尧臣不禁蹙眉,所幸他母妃生来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能在后宫里安稳过下去,就以他母妃这糊涂固执,但凡生一点争宠之心,怕是人早没了。

  谢尧臣同宋寻月再次回到高台上,越靠近子时,升空的孔明灯愈发的多,烟火也越来越多,一时妆点的繁华京都的除夕之夜愈加夺人眼眸。

  皇帝还没来,高台上除了他们俩,没有别人。

  谢尧臣四处看看,疑惑道:“其他人呢?今晚都去哪儿了?”

  往年此时,皇亲国戚都会过来,陪皇帝一起在此观看除夕的烟火,但今晚,怎么都到了这个时辰,还只有他们二人?

  宋寻月第一次来参加金明夜宴,自是不知道往年的规制,道:“本来该有谁?”

  谢尧臣解释道:“今晚参加夜宴的人,都应该来。”

  宋寻月闻言,也看了看两边回廊,见还是没有人影,有些奇怪:“还是没人来。”

  谢尧臣道:“等下父皇来问下便是……”

  话未说完,谢尧臣忽觉有什么冰冰凉的东西落在了脸上,他下意识一躲,伸手擦了下,随后一看指尖,是一片雪花。

  他笑道:“下雪了。”

  宋寻月牵着他的手,闻声抬头,只见细碎的雪花,从黑暗的夜空中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越来越大。

  眼前是大魏最繁华的京都,亭台楼阁高低不一,四处灯火通明,孔明灯陆续升空,烟火在纷扬的大雪中绽放……

  从小在京城长大,年也过了不少,但宋寻月从来不知道,这大魏的京都,竟会有这么美的时候。

  她不禁将手伸出高台的城墙外,去接飘落的雪。谢尧臣则一直侧头看着她,唇边勾芡着浓郁的笑意。

  一个月前,迎娶她回来的那晚,他绝对想不到,一个月后的除夕,他看到她的笑容,居然会觉得这么美好。

  啧,可惜就是不能亲。若不然此时此刻,他当真想尝尝那嫣红的口脂是什么滋味。

  就在他心猿意马时,宋寻月忽然回头,对上他的视线。谢尧臣心兀自一紧,像干坏事被当场抓住的孩子,眼睛飞速的眨巴几下。

  宋寻月却忽地道:“王爷,新的一年,愿你旧去新来气象清。”[注1]

  谢尧臣闻言一愣,随后笑开:“王妃有心了,对了,等今晚回去,本王给你看个东西。”

  宋寻月好奇道:“什么东西?”

  而就在这时,一侧传来脚步声,二人同时回头,正见皇帝在一同太监的簇拥下,朝这边走来。

  二人只好停下交谈,上前迎接行礼。

  皇帝冲他们笑笑,免了他们的礼,走过来站定,捋须感叹道:“又一年过去了,听说今年上了不少新奇的烟火,咱们一家人好好瞧瞧。”

  谢尧臣又四处看看,见还是只有自己和宋寻月,这才问出心头好奇道:“父皇,其他人呢?今晚不来?”

  皇帝眼睛看着前方,随口道:“朕瞧着他们烦,今晚全给打发出去了。”

  谢尧臣不解,为什么啊?但眼下皇帝心情好,他没必要触皇帝霉头,就没问,专心陪皇帝说话,共赏烟火。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高台之下,站在金明池廊桥的端顺王,正看着不远处的高台,对身边人笑道:“从前本王怎么没发现,三弟竟是这般会笼络父皇的心?”

第65章

  谢尧臣居然喜欢她!

  端顺王年二十五, 肖母,面容俊逸, 但五官精致清秀, 看起来同谢尧臣倒不似亲兄弟,亦不似太子望之温润,若非身着蟒袍,更像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

  端顺王身边的贴身人李尚安闻言道:“琰郡王这些时日确实很得陛下喜欢, 上次臣替您送礼进宫的那日, 琰郡王所送之礼, 便深得陛下欢心。”

  端顺王望着那高台之上的人影沉吟片刻, 随后转眸, 眼底隐有一丝笃定,徐徐道:“看来这些年,本王对三弟疏忽了。从前总觉三弟懒怠好玩, 不成想如今倒是不声不响的站到了父皇身边。诚如父皇所言, 三弟长大了。”

  李尚安行礼道:“王爷, 臣私心想着,琰郡王再得陛下欢心,身后却也无人支持,成不了气候,倒不如专心对付太子,莫要浪费精力。陛下年纪大了, 王爷若再不抓紧, 倘若陛下驾崩, 太子便会继位, 届时说什么都晚了。前些日子皇后和太子放印子钱的事, 王爷也是时候找个机会发作了。”

  “欸……”端顺王反驳道:“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可别本王这边和太子斗得如火如荼,转头却被旁人捡了便宜。尚安,本王记得你说过,上次给陛下送礼时,三弟不在,那礼是三弟妹送的?”

  李尚安点头:“回王爷的话,正是。”

  端顺王寻摸半晌,笑道:“看来三弟是娶了位贤内助,如今才得以在父皇跟前翻身。既如此,得空打听下三弟妹的娘家身世,瞧瞧到底是位怎样的女子,竟能叫三弟这般的混不吝转了性子。”

  李尚安行礼:“是。”

  子时到,金明池畔相国寺的钟声响起,近乎是同时,整个京都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无数烟火窜上夜空,在纷扬的大雪中,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花,就连那大片的雪花,都被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

  金明池的高台,算是城中最高之处,在这里,可以俯视京城的一切,将所有亭台楼阁包裹皇城都尽收眼底。宋寻月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色,目光霎时被吸引,目不转睛的看着这大魏京都的除夕夜景。

  化不去的笑意藏在她唇边,心间不禁感叹,活着真好!能像如今般,处处自在的活着,更好。

  宋寻月看得入神,未曾留意一旁的谢尧臣时不时便会转头看看她。其实有件事,他确实得感谢宋寻月。

  便是关于父皇,前世他一直不得父皇喜欢,成亲后刚满一年,宋瑶月便造次妄为,害他被父皇厌弃,未再见父皇一面,便被秘密赐了鸩酒。

  父皇厌恶皇子相争,更厌残害手足之人。重生回来后,其实在于父皇的父子亲情上,他早已不报他想。

  前世虽被父皇赐酒,但他从未恨过自己父亲,毕竟是宋瑶月错在先。这若换成端顺王或是太子,残害手足,被父皇拿到确切证据后,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只是有些遗憾,遗憾自己这一生,父子离心,母子不和,不抱希望,却不代表心中从未期待过。父皇孩子多,又忙于国事,除了他小时候几次险些身死,父皇对他的在意不过寥寥而已。

  如今托宋寻月的福,他再一次被父皇看到,算是圆了自己心间一些连自己都不再期待的梦。只是日后要更加小心,父皇的喜爱,在太子和端顺王眼里,恐怕就是很多他想不到的祸事的祸因。

  谢尧臣目光从宋寻月面上划过,没有打扰她此时的沉浸,转身绕到皇帝身边,同皇帝闲聊起来。

  这一晚,宋寻月大饱眼福,见到了这京城最为灿烂的一面。而谢尧臣,和皇帝一起,看着烟火,聊了许久。说起幼时的往事,又说起许多这些年,父子二人彼此错过的时光。一夜聊下来,父子二人关系亲近不少。

  子时过后,京里的烟花爆竹声逐渐小了下来,皇帝也面露疲乏,谢尧臣和宋寻月夫妇,同福禄公公一起,陪着皇帝往金明池行宫而去。伺候皇帝歇下,二人这才一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