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161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至于有没有敌特出于恐惧,借机脱离郑世忠的组织,霍旬几人也不得而知。

运输队照常四处送货、拉货,保证县镇年货的供应,同时打探各种消息,不知不觉之间,就到了年关。

利业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端,终于能过上一个好年了。

不安分、爱闹事的知青都已经不在村里,剩下一个何美霞,最近也不知因为什么,除了不务正业之外,竟然也没给村里找事。

之前在村里爆发的克山病,现在也彻底被解决了。

除了几个身体格外弱的孩子没能救回来之外,村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恢复了健康。

照比白秋雨书里的剧情,至少多救下二三十个孩子。

再加上今年副业队创造的收入,村里人或多或少都多分了一些钱,所以今年春节,村里格外有喜气。

每家每户的年夜饭,炊烟都久久不歇,可见今年的年夜饭有多丰盛。

而老薛家的厨房里,忙碌的人更多。

能动手的都动手了。

“阿姝,你去看看放在外面的猪皮冻凝固得怎么样了?”

于静姝听见方小檀的话,答应了一声,就转身去了外头。

然而到了外头的时候,她就发现大黄站在院子里,一脸警惕地四处张望。

或许是在于静姝这里吃了不少好东西的原因,大黄现在格外通人性,一张狗狗脸上的表情也格外人性化。

于静姝赶紧去看了一眼放在盆里的猪皮冻,确定没被什么东西啃到,这才顺着大黄的视线,在院子里看了一圈。

最终,她的视线停留在了雪地上。

院子里竟然有很长一溜猪蹄印儿!

于静姝吓了一跳,心说要是家猪跑出来,村里人肯定早就四处找了,闯进院子的八成是个野猪!

她对着大黄说了一句,“大黄你在这看着啊,我立刻就去叫人出来!”

说着就进去把霍旬和猴子几个大小伙子叫出来了。

几个人在前后院子、棚子里搜了半天,也没看见野猪的影子,反而是于静姝查看棚子里的干货的时候,发现和蘑菇放在一起的一小包松露不见了。

“估计就是冬天饿了,跑下山找东西吃。”

“这个时候,不是野猪该下山活动的时候吧?”

“今年冬天没往年那么冷,野猪可能也没有往年冬天吃得那么少。”

霍旬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谁也没有想到,今天到院子里偷松露的,就是之前逃跑的小野猪。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小野猪已经变成大野猪了,而且早已在野猪群体里称王称霸了。

野猪本来也不想回到这个带给它可怕记忆的地方,但奈何于静姝曾经喂给它的东西实在是太好吃了,几个月下来,它终于忍受不住美食的诱惑,偷偷来到了老薛家的院子里。

也亏得是过年,一群人都在厨房里,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否则这野猪像个人似的推开大门闯进院子里被霍旬几人看见,今天晚上桌上没准就要加一道菜。

由此可见,这野猪也是有点好运在身上的。

只不过当它好不容易找到黑松露的时候,大黄却溜达到了老薛家。

吓得野猪叼起装着松露的袋子,一个大跳就从老薛家的栅栏蹦了出去!

过程几乎和它几个月前逃出猪圈一模一样,只是野猪长大了,跳得也更高了。

野猪惊魂未定地叼着一小包松露跑了,半路上就忍不住把松露都吃了。

不过过了没多久,它就在山路上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有人从这座山经过,身上还有很多其他动物的气味。

野猪察觉到危险,绕开那条路,向着自己的巢穴跑走了。

第256章 兴办扫盲班

野猪不知道自己算是暂时逃过了一劫。

在它走后没多久,郑世忠就出现在了那条山路上,手里还拎着一只冻得血液凝固、不再滴血的野鸡。

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为了铤而走险到利业村去闹什么事,而是想趁着其他人都在过年,没人注意山上的时候,偷偷观察一下周围几个村子的情况。

顺便再吃点熟的东西。

这座山上的土质比较松软,费点力气,可以偷偷挖一个无烟灶。

郑世忠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凶光,心想着自己终究是老了,所以从前可以忍受的恶劣条件,现在也有点受不住了。

他知道自己最艰难的阶段,就是这个冬天。

只要冬天过去了,天气暖和,土地开化了,周围村子里的民兵也松懈了,无论他想继续潜伏在附近,还是离开这里,都会变得容易得多。

而且万亩林里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烟,那些游历在人群之外的猎人和山民,也会零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只是人口普查很难查到这些人的身上,所以通常没人会考虑这些人的住所具体在哪里。

这些人动不动几个月都不会去周边村里的集市,消息非常滞后,趁着他们还没发现万亩林里藏着一个敌特,郑世忠偶尔也可以和他们换点东西。

当然了,如果开春他需要新的身份离开这里,那么找到一个他年龄相仿的老山民也是很有必要的。

郑世忠心里想着害人的计划,脸上却没什么波动。

他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择手段。

想当年为了让彭润之乖乖听话,他也曾以一个学校学生的命为威胁,让彭润之不得不和他一起回到了东北。

只不过彭润之对武器太过了解,他所谓的在学校周边布置的东西具体该有什么威力,彭润之在火车上就旁敲侧击地套了他的话,推测出那些学生并没有生命危险,所以后来才放心逃走。

当时他的人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只差一点就能阻截住彭润之,只是到底功亏一篑。

这些年彭润之到底藏在哪,郑世忠始终都没能调查出来。

其实郑世忠在北京、天津、东北都有不少人脉,这些人很多都和过去的满清贵族有点关系,也都在帮着他找人,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彻底下定决心,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干大事。

他之所以对这次折损人手的事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觉得,只要找到了彭润之这个傀儡,跟着他一起揭竿而起的旧人就会立刻几十几百倍地弥补他之前的损失。

也正因如此,郑世忠才没有选择鱼死网破。

郑世忠一边用挖好的无烟灶烤好了野鸡,一边思索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填饱了肚子,绕着村子外围偷偷侦查了一圈,才毁掉了自己活动的痕迹,往深山里去了。

……

利业村的人对这件春节时发生在山里事一无所知,喜气洋洋地过完了年,出了正月,就开始着手准备扫盲班的事了。

这件事是于静姝和知青院的知青们商议过后,才找大队长提议的。

村里很多孩子,其实都是没学可上的。

一来是因为这时候大多数村里人都觉得读书没啥实际用处,高中毕业照样和他们一样种地。

二来是因为家里孩子多,要是都送去上学,一年学费书本费也是一笔开支,只要不是偏心太过的父母,也不可能说只送一个孩子上学,其他的都不管。

不然孩子们长大了,因为这事心存怨怼,养老的时候也可能会不尽心。

三来则是因为镇里学校来回走着远,一去就是一整天,村里半大孩子虽然不能干重活,可打猪草什么的,一天也能挣几个工分。

细算下来,上学这事对于村里很多家庭来说,就是看不见未来,里外里还多花钱少挣工分的事。

所以村里动不动农闲的时候孩子满地跑,也没几个真的送去念书的。

大队长听了于静姝和知青们的提议,也觉得村里孩子们的文化不要求多高,但至少也不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不过考虑到村民们家里可能也需要孩子干一些杂活,在村里办学校让所有孩子见天来也不现实,于是就折中了一下,决定办一个扫盲班,农闲时白天也上课,农忙时就晚上上课。

学的知识也尽量通俗易懂,趣味性高一点,到时候男女老少都能来听,既学了知识,茶余饭后也算多个一起消遣的活动。

上课的老师则由知青轮流担任,当天是谁的班,工分就补贴给谁。

因为可以有额外的工分,而且还和读书相关,知青们对这件事都很有热情,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了几天,就设计好了一套扫盲的课程。

加上这事是大队出资,相当于全村均摊,冬天又没别的事干,村民们都觉得不去白不去,就催着孩子们去扫盲班学习。

一来二去的,村里四处疯玩的孩子少了,读书认字的孩子反而多了起来。

林家小五林凤芝也经常带着小六一起去听课,虽说不如去镇里上学轻松,但至少也不是天天只能待在家里了。

村里其他需要带着弟弟妹妹的孩子也和小五一样,对能上扫盲班,同时还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这件事很知足。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霍旬那边最近都没什么进展。

郑世忠逃走之后,就再没有露过面,以至于他在村镇里的下线,最近都异常安分,就像一群缩回壳里的乌龟似的,让人抓不到破绽,无从下手。

于是霍旬经过两个月的调查之后,又迎来了一个多月的无所事事,包括猴子几人在内,一群大小伙子闲得都快长草了,每天只能到处送货,不送货的时候就借着上山打野物的借口,偷偷寻找郑世忠的踪迹。

然而郑世忠自从春节那次下了一次山之外,之后的时间里就一直躲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愣是再没有出现在有人烟的地方一次。

霍旬几人除了找到一个疑似挖过无烟灶的地方之外,也就再没有别的收获了。

村子里的生活一直很平静,直到3月18日这天,收音机里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新闻。

第257章 陨石雨

吉林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陨石雨。

因为当时的场面太过震撼,很多不明状况的当地人,都以为天空中三个巨大的火球,是敌人发射过来的武器。

晚饭后,老薛家一群人坐在收音机前,听着里面播报的新闻。

“陨石是啥?”惊蛰看于静姝听得聚精会神的,忍不住追问。

“你可以把它当做破碎的星星。这场陨石雨之所以影响范围那么大,就是因为流星在落地的过程中碎掉了”于静姝毕竟不是什么学天文的,因此解释得也不算专业。

不过对于惊蛰来说,这个解释还算直观。

新闻里很快就播报了这件事,但播报的目的却不是为了给听众科普。

这个年代,除了天文学家,普通老百姓恐怕很少会对“陨石”、“外太空”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这次的播报,主要是为了消除大众的恐慌,向大家解释天空中的火球并不是敌人发射的炮弹,而是坠落的陨石。

于静姝对历史上的大事还算有些了解,这场陨石雨她穿越前也有所耳闻,只是并没有特地去记日期。

这场陨石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石陨石雨,其中最大的那颗陨石,也是目前为止发现过的最大的陨石。

这场陨石雨覆盖了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却奇迹般的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在当时也算是一大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