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197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有的时候,一个人学习不够好,其实并不一定是不够努力,而有可能是没有找对方法。

于静姝这个人大概是拥有一种商人天赋,做什么事,都力求以最低的投入得到最高的回报,所以任何能够创造价值的事,她都能想出很多取巧的办法,让自己事半功倍。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事有巧劲儿的人。

莘学儒在一旁听了一会儿,笑着说道:“你们把大学课程说得这么难,搞得我还没开学就有点紧张了。”

“我觉得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的同学一个比一个努力,他们课间的时候都不休息的,全都几个几个凑在一起讨论课程的难点,我今天上午课间的时候本来想出去活动活动,结果他们都在学习,我都没好意思走出教室……”方小檀嘟着嘴抱怨道:“难怪我妈总说我不够刻苦,要是都这样,我确实是没人家刻苦。”

“这有什么,课程学会了就行,没必要非得塑造一个努力的形象。”莘学儒把最后一把小青菜洗干净了,就走柜子前,拿出一个小炭炉,往里头加了些炭点着了。

他们几个打算今天晚上吃火锅,能吃的肉和菜种类多不说,做起来也方便。

莘学儒把锅架在炭炉上加热大骨汤的时候,耿兰突然走了进来。

她看见厨房里是两个大男人做饭,脸上有一瞬间的错愕,随即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转头有些羡慕地看了站在一块的于静姝和方小檀一眼,说道:“今天买菜的时候忘了买姜了,就想问问你们有没有,等我明天买了,再还你们一块。”

于静姝闻言,转身去存放蔬菜的柜子里拿了一块老姜,递给了耿兰。

耿兰道了声谢,看人家这是要吃饭的样子,不好意思多待,赶紧就回了西厢房。

她站在煤炉子边做饭的时候,心里不免感叹:

从前总觉得一男一女搭伙过日子,没什么意思,现在看看人家,才明白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真正愿意心疼你的人,就算你十指不沾阳春水,什么也不会干,也照样心疼。而心里没你的人,就算你是别人交口称赞的贤妻,也照样不会为你考虑一分一毫。

她叹了口气,看着眼巴巴地坐在小板凳上的女儿,像是和她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以后可别学你妈,跟院儿里两个阿姨学学。”

另一边,于静姝和霍旬几人已经围在一起,吃起了火锅。

吃饭的时候,于静姝才问起方小檀那个同学的情况,“小檀姐,你那个同学叫什么名字,多大了,结没结婚?”

方小檀夹菜的手一抖,笑着说道:“你这是查户口呢?”

“没办法,租房子给别人,肯定是要问清楚情况的,不然之后要是发生什么事,可比查户口还麻烦呢!”

于静姝把一盘牛肉下进锅里,接着说道:“最主要的是,他要是真租下东厢房,以后就和咱们生活在一个四合院里了,东厢房又在内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交道的地方多着呢!”

“我那个同学叫单俊平,我记得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是二十七了。”

“二十七……按理说应该结婚了,他问房子的时候,有没有和你提过他的孩子?”

“他没主动跟我提过,不过我和学习小组的人聊天的时候,听组员说他好像有孩子养在父母家里。”

霍旬看于静姝问这些的时候都忘了吃东西,就给于静姝夹了一筷子涮好的牛肉,说道:“先吃饭,租房的事我明天去学校问。”

于静姝这才闷头吃起了东西。

……

由于上学课业紧,住的地方和学校又有一定距离,需要提前起床,霍旬晚上的时候也没敢闹于静姝,心里偷偷祈祷着周末快点到来,就规规矩矩地躺下了。

反而是于静姝晚上没被折腾,一时还有点不习惯。

她发现霍旬背对着她,偷偷拿手指戳了戳霍旬背部的肌肉。

霍旬的身体立刻紧绷了一下,随即有些委屈地说了一声,“阿姝,别闹。”

“你干嘛背对着我呀!”

于静姝挺不服气的。

凭什么他想的时候就精力旺盛得像个大狗似的,不想的时候就背对着她不理人呀!

然而霍旬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转过身去。

大概是晚上那顿火锅吃了什么容易燥热的东西,他今天晚上躺在于静姝身边的时候,难免就有点狼狈。

然而让霍旬意想不到的是,于静姝看他没有回应,竟然直接压在了他身上,捧住了他的脸想要一探究竟。

身体接触的那一刻,两人同时愣住了。

于静姝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脸一瞬间变得通红。

“那个……明天还要上课,只准一次……”

回应她的,是两人瞬间颠倒过来的位置。

第321章 还以为是十年前呢

第二天去了学校之后,方小檀就把于静姝的话转告给了她的同学单俊平。

单俊平考虑了一上午,最终决定去找霍旬谈谈。

大约因为同性之间聊天没那么拘束,霍旬和单俊平聊了没多久,就知道了他的大致情况。

在他看来,单俊平为人还算不错,把东厢房的小院租给他,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单俊平租东厢房,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享受的,而是为了自己把女儿带在身边。

所以在霍旬和他谈了租房子的注意事项之后,他就表示自己下个月才能把女儿从老家接回家入住。

“你是说,单俊平原本的家世和沈星瀚差不多?”

晚饭的时候,于静姝听着霍旬复述之前和单俊平的谈话,有些感叹地说道:“这样说起来,他可比沈星瀚倒霉多了。”

莘学儒对这种事深有体会,不由附和道:“有时候是这样,明明家庭成分看起来差不多,但有的就好好的,什么事也没有,有的就大受影响,不仅父母被停职,自己也被迫下乡。”

说到这,莘学儒看了方小檀一眼,微笑着说道:“不过我是因祸得福。”

方小檀有点不好意思,便转移话题道:“看单俊平的样子,是打算自己带孩子,那他妻子去哪了?他孩子都五岁了,肯定是在乡下结的婚吧?”

“他也是离了婚才参加的高考,不过离婚的事不是他提起来的,是他前妻提的。两个人都是知青,下乡之前还是同学。”

“那他们为什么离婚?他们明明可以一起回城的。”

“单俊平家里的财产在他下乡那几年都破坏得差不多了,他父母恢复职位的时候,几乎什么也没拿回来,加上他家里还有几个弟弟妹妹,除了一个和他年龄相近的妹妹以外,都还没结婚,他前妻可能是觉得他对她的未来没什么帮助,就提出了离婚。”

霍旬这话说得还算委婉,应该说单俊平和他描述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大力渲染前妻的不是,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怨怼的情绪。

真实的情况是,单俊平的前妻当初之所以和他结婚,是因为觉得这辈子都回不了城了,所以才选择了身材高大、长相中上的单俊平,主动出击和对方结了婚,为的就是在村里能吃得饱穿得暖。

结果后来能回城了,她心里就有了别的考虑。

但两人从前毕竟是老乡兼同学,她也知道单俊平家从前是那种有钱有声望的人家,所以就又耐心等待了几个月。

只是她没想到,单俊平家的财产竟然被祸害得那么干净,连从前的房产都被推平了,盖了新的公共建筑,而且他父母恢复职位的时候,几乎什么补偿也没拿到。

这么一来,单俊平的前妻怕单俊平以后还要帮着抚养几个弟弟妹妹,自然就不乐意再耗着了,哭着闹着就要离婚。

单俊平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人,被前妻闹了几天就同意了离婚。

然而这件事戏剧化的地方在于,单俊平的前妻前脚离了婚,后脚回了城就跟本地一个比她大了十几岁的二婚头儿厂长相了亲。

两人结婚当天,又正好是单俊平被北大录取的后一天。

搞得单俊平前妻第二次结婚当天,连个笑模样也没有。

那段时间,单俊平家那一个片区的老邻居们都没少议论这事。

反倒是单俊平本人并不关心前妻又嫁了什么人,一心只想着完成学业、好好把孩子养大。

想着家里父母还要管着弟弟妹妹,自己又上着学不能给家里什么帮助,单俊平来了北京之后,就开始四处打听房子,目的就是为了早点把孩子接过来自己扶养,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

于静姝听了霍旬的话,觉得这个单俊平人品应该是挺不错的,为人也比较有责任感,不是那种会骚扰女性的人,就同意把东厢房所在的小院租出去了。

一个多月后,单俊平趁着假期,回了一趟老家,就带着女儿住进了东厢房。

然而新租客刚到四合院,于静姝等人就受到了陌生人的盘问。

“我们接到举报信,说是有资本家后代,两个人住在有几十间房的大宅子里享乐,要过来核查一下情况。”

于静姝听见这句话,心里暗自翻了个白眼儿。

两个人……

敢情她和霍旬人刚到这,就被红眼病给盯上举报了呀!

她看着走访人员,心想:

这些人每天是能接到多少举报信……他们都搬过来一个月了,东西厢房都租出去了,这封举报信才被他们看见。

于静姝也没直接反驳走访人员的话,只叫霍旬去把方小檀和莘学儒叫出来,自己又把东西厢房的人也叫了出来。

等人都到齐了,于静姝才笑着说道:“看来写举报信的人不是数学不太好,就是眼神不太行啊!我们院子里一共六大两小八个人呢,怎么写到信里就成了两个了?”

走访的人脸上有点挂不住,神色就变得不太好看。

自从知青回城以后,他们的工作性质就变了,以前是想查谁就查谁,横得不行,现在不仅要把从前查过的人放了,时不时还要被人呛几句,心里落差真的是太大了。

而且这房子当初他们还想提议改成大杂院儿,给他们这些街区工作人员当公租房的,只是批示还没下来,房子就被归还给了彭润之。

现在他们这些人家里孩子多了,有不少也大了,却没有多余的房间住,只能一家人紧紧巴巴地住在一起,搬进大杂院的愿望也落空了,心里当然是有些怀恨在心的。

于是明知举报信的内容不属实,但还是要过来找麻烦。

“你们这些人的岁数,看着也不像是一大家子呀!男男女女的凑在一起,别是想犯错误吧?你们都是什么人,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房子是谁的,今天都得给我说清楚。”

于静姝一看,这还蹬鼻子上脸了,一时也不客气了,拍了拍霍旬的肩膀说道:“霍大哥,人家问你是什么人呢!快去说说吧!”

说完,就挽着方小檀的胳膊往回走了,连个眼神都没给走访的人,把对方气得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

反正他们现在的情况和举报信的内容又不一样,怕什么?

霍旬走到走访人员对面,拿出了自己的证件,说道:“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我需要直接向你的领导说清楚这件事。”

走访的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终于有人软了语气,“看来都是误会,既然这样就不用再多费一遍事了,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还和几个同事使了眼色,那意思大概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然而霍旬却不吃那一套。

他知道自己如果这阵子没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这些人来了,即便知道他的身份,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否则这处四合院也不会封存这么多年。

这些人这么多年打着正义的幌子欺压别人上了瘾,现在还想继续作威作福,实在是十分可笑。

霍旬看着几人的背影,朗声说道:“我没有在征求你们的意见,只是在通知你们。现在就带我去找你们的领导,否则我把情况反映给我的上级,罪名你们可担不起。”

第322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实霍旬和于静姝之前之所以那么谨慎,也并非是因为胆小怕事,而是因为现在局势还并不十分明朗,有很多规定都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