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66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因为于静姝的首饰盒里,就有一个杏仁大小的红色的东西,因为离得远又有别的东西挡着,让人一时看不清是戒指还是项链。

郝盈盈下意识往白秋雨那边看了一眼,发现白秋雨正难掩贪婪地看着于静姝的首饰盒。

第95章 我看见她在黑市找珊瑚了

这下郝盈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敢情儿白秋雨花大价钱去黑市找红珊瑚,是为了偷梁换柱来着!

倒不是郝盈盈故意恶意揣测,实在是珊瑚在首饰里不算是特别大众的东西,尤其乡下这边以前的有钱人家,比起玉石宝石,更喜欢金的银的这些实惠的首饰,哪天缺钱了,直接就能融了拿去卖,玉石宝石什么的,碰到不识货的不好脱手不说,还容易被人压价,当然在乡下就没那么常见。

白秋雨看着也不像有钱人,无缘无故地去黑市找红珊瑚,偏偏于静姝首饰盒里就有个疑似红珊瑚的首饰,说这两件事没联系,未免有点太牵强了。

不过郝盈盈一时想不明白,白秋雨为什么不找个假货替代,反而要伪造一个价钱不亚于真品的东西。

毕竟拿红珊瑚换红珊瑚,听起来也没占着什么便宜。

郝盈盈心里纳闷儿,等于静姝送她出去的时候,就开始旁敲侧击。

“我看你柜子里那么多东西,就大咧咧地摆着,不怕人看见说闲话呀?”

于静姝说道:“我的东西和钱来路正当,干嘛怕他们说!再说了,我的东西不少都是我外婆留给我的,有的还是世交留的信物,当然得带在身边,留在上海那边万一丢了可怎么办?”

她早想好了托辞。

“信物?”郝盈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是啊,像是我外婆那一辈的老朋友,很多都没见过我,要是不拿出当年的东西证明身份,人家没准以为我是打秋风的呢!”于静姝去外头拦住一个赶马车的大爷,说道:“大爷,这是我朋友,隔壁解放村的,麻烦您捎她一路!”

随即转头对郝盈盈说道:“外头怪冷的,你也早点回去吧!”

这时候郝盈盈神色挣扎了一下,说道:“你们宿舍那个白秋雨……我看见她去黑市找红珊瑚了,坤哥说杏仁大的一颗就要九十块,她都没退缩。”

于静姝一听才九十块钱,心里不由有点失望。

毕竟是坑白秋雨,钱肯定是越多越好啊!

不过她还是冲郝盈盈感激地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了,谢谢你。”

郝盈盈这才坐上马车走了。

于静姝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等人走远了才往回走,心里不由感叹:

看看人家这些女配小姐姐的人品,再看看白秋雨……

啥也不是。

于静姝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厨房帮忙。

莘学儒和宋志飞这会儿正在用泥巴和石头垒土灶呢,因为排烟口能接炉子边的火墙,不用考虑烟囱的事,所以弄了一上午都快齐活儿了。

彭勇军则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几块老木板,想办法做桌子。

厨房里就一个大桌,以后大家都分开吃饭了,还凑在一个桌上难免尴尬,还不如再单独弄个桌子,东西都分开,省得以后掰扯不清。

方小檀和许胜男收拾了一个大碗柜子,上面放副食品,下面放细粮,还特地弄了把锁,只有粗粮单独放在一个大缸里,这东西暂时谁也不缺,也不用怕有人手脚不干净。

于静姝这回没拿绿叶菜,而是装模作样地去了一趟地窖,回来手里拿了一堆红薯上来。

实际上这些红薯,都是空间里种出来的,自从于静姝发现卖作物涨得经验值不多之后,喜欢吃的东西她都会屯一点。

因为分了两伙,知青院的柴火和冬储蔬菜也按人头分了,于静姝拿这些,也该不着别人什么事。

“咱们中午吃烤红薯吧,晚上再做点好吃的。”

其他人没有异议,本来土灶上的泥还没干,一时半会儿也做不了啥像样的菜,凑合一顿也没什么好挑的。

可等到红薯烤好的时候,几个人都有点惊讶。

宋志飞也不嫌烫,从火堆里扒拉出来一个烤红薯,用手倒腾了两下,扒开皮吃了一口,“难怪都说东北的黑土地肥沃,这红薯都和我家那边不一样,比外面卖的都好吃!”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开始拿烤红薯吃。

“这个好甜,糖都烤出来了。”

“我这个吃着很面,比南瓜还香!”

何美霞安静了一天,有点缓过劲儿来了,看于静姝他们一群人吃个烤红薯还大惊小怪的,没忍住嗤笑了一句,“不就几个红薯,说得像满汉全席似的。”

她昨天去了一趟镇里,本来是想打听许家有没有把大辫子捞出来,结果才到镇上没多久,就看见一群公安往建材厂的方向去了,回来的时候押着一个人,正是车间主任许生科。

何美霞被这一幕吓坏了,以为是于静姝家里背景大到可以随便抓人的程度,在镇上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许生科贪污的事被人举报了,才被抓起来审问,可不是什么无缘无故抓人。

不单许生科,许家几口人全都要受审。

这么一来,何美霞虽然还是担心被大辫子供出来,但她又没参与打架,只要她咬死不承认,最多也只会被公安教育几句。

而且许家人都被关进去了,她也不怕他们会报复她了。

唯独许家人被抓的原因,让何美霞感到恐惧。

毕竟贪污的证据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说这事没有人暗中推波助澜,何美霞也不会信。

她疑神疑鬼的,以为一切都是于静姝家里那个军官亲戚能量大,在这边都有人为他办事,生怕被报复,自己先把自己吓了个半死,回来以后就开始装鹌鹑。

然而一天过去,于静姝好像一点都不知道镇里的事似的,又让何美霞的胆子大了起来。

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

白秋雨听见何美霞的话,有点探究地看了于静姝一眼,随即又笑自己疑神疑鬼。

农场里红薯可是1级作物,书里原女主升级都用了半年时间,于静姝就算发现了空间的秘密,以她心高气傲的性格,也不可能为了升级空间和男人那个,更不可能这么快就到1级。

这一点,白秋雨还是很了解于静姝的。

只不过她不知道,空间在她手里和在于静姝手里,根本就是两副面孔。

要是她知道于静姝刚拿到空间不到两个月,就轻轻松松把农场升到了3级,恐怕会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可惜此时此刻她根本猜不到这些,只以为是今年利业村的红薯确实格外好吃。

一群人各自吃着饭,互不打扰,外面却突然响起了喇叭声。

“于静姝同志,请到大队部来一趟,有你的挂号信!”

第96章 外贸局回信与领导视察

于静姝腾地一下就站起来了,放下吃到一半的烤红薯就冲出去了。

她在这又没什么能给她写信的亲人,况且小舅舅寄钱也不可能这么勤,这封信十有八九就是沈星瀚回的!

于静姝往大队部走得那叫一个脚下生风,都快踩上风火轮了。

她到了大队部,气喘吁吁把手往桌子上一撑,“你好,我来取信。”

会计看她这么着急,还有点纳闷儿,赶紧把信递给她了。

于静姝一秒都没多留,拿起信就走了,留下会计和两个记分员风中凌乱。

“上回也没这么火急火燎的啊?”

“估计是这段时间钱花没了吧!”

“唉!这城里小孩儿就是大手大脚,我听说人家那外国钱可比咱们的钱值钱,这才半个月吧,就给花干净了……”

于静姝听不见这些没影儿的议论,钻进宿舍就把信拆开了。

按理说,挂号信送得比普通信件快,一来一回五六天也够了,之所以耽误了十几天,是因为沈星瀚对于静姝送去的信很重视。

毕竟于静姝写的那封信打眼一看就很专业,格式、用词都很规范,简直比沈星瀚看过的那些外国公司的企划书还要唬人。

而且于静姝提出的计划十分周详,贸易模式、人工、技术、需要资方提供什么、商业前景、该如何报价,每个季度的预计收益等等,都写得明明白白,数额也比较实事求是,不会为了达成目的张口就来,无形中就给人一种讲信誉、有底线的好形象。

沈星瀚把信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对于静姝的头脑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越看越觉得计划可行,于是就把信拿到了领导面前,提议在于静姝所在的利业村试点施行这个计划试试。

因为计划毕竟涉及外汇,领导们开会讨论了许久,又特地和资金流向的省份的领导电话探讨了一番,才最终决定采纳,所以才会这么久才有回信。

于静姝其实看回信这么晚,心里就觉得胜算很大。

毕竟要是人家领导一点都不感兴趣,这信恐怕没两天就被打回来了,哪里用得着耽误这么久?

要是人家看都没看,信件石沉大海,就更没必要回挂号信了。

她之所以急着看信,也不过是为了验证心中猜想罢了。

果然拆开信后,信里的内容是于静姝所期待的结果。

沈星瀚告诉于静姝,领导们讨论过后,觉得计划可行,决定先在利业村试行一个季度,组建一个临时的副业队,然后根据这个季度的成果,决定副业队是否要长期保留。

因为目前只决定试运行,为了防止计划失败,白忙活一场还耽误生产,试运行的时间要尽量和农忙时间错开。

东北这边四月末到五月是播种比较忙的时段,所以上面决定二月份就把副业队组织好,如果头两个月苗头好,副业队就不用参与农忙,要是苗头不对,副业队也得跟着大队一起春耕。

在此期间,副业队的人一天的劳动量就按于静姝的计划书里所说的来,能完成的算十个工分,不能完成就适当扣工分,反之亦然。

而沈星瀚也通过交涉,给于静姝申请到了两台进口的机械打揽机,一大一小,分别适合童装和成人尺寸。

其实打揽机本身虽然贵,于静姝攒攒钱也不是买不起,问题就出在这东西目前只能进口,而且数量稀少,即便是华侨商店也买不到。

现在沈星瀚申请了两台打揽机,于静姝和副业队的人就不用一点点画格子手缝抽褶,能节约不少时间。

于静姝没急着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而是等着沈星瀚信里说的领导过来视察。

毕竟乡下比较看重“德高望重”几个字,于静姝岁数小又是外来户,人微言轻,还不如等领导来了,大队长重视了,再说副业队的事,否则掰扯一顿没人放在心上,自己还白费劲儿。

就这样,于静姝又等了几天,终于等来了省城和外贸局的领导。

大队长接到消息的时候,紧张得腿肚子都有点转筋。

他这辈子去县城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啥时候接待过这么大领导?

这又是副书记,又是什么省银行的干部、外贸局的干事啥的,平时只能在报纸上看两眼的人物,哪轮得上他接待啊!

大队长一紧张,就带着村里的领导班子可劲儿地忙活起来。

一会儿去催村里的屠户杀猪,一会儿又去嘱咐村里孩子们不能乱说脏话,把给领导做饭的根宝媳妇都给整紧张了。

妇女主任挺看不上大队长这样,“哎呀行了!人家大领导差你这口猪肉?人家来咱们大队是来看人家小于知青的手艺的,这家伙把你忙够呛!你要是没溜须够,一会儿领导来了你上去给跳个舞!”

大队长老脸一红,“我这么大岁数,上去给人家跳舞像啥话!再说了,我这五大三粗的,跳了人家也不爱看呐!”

正说着,大队长儿子梁文兴跑了过来,“爸!快去迎迎吧!我老远看见人家城里的小汽车来了!”

听见这话,大队长、民兵队长、妇女主任一大群人呼啦一下就奔外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