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69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于静姝看了一眼外头的太阳。

好像还没到中午吧?

随后才后知后觉地领会了猴子的意思。

霍大哥的几个战友,好像是在撮合她和霍大哥?

于静姝顿时有点不自在,感觉手脚都有点无处安放了。

霍旬察觉到她的窘迫,拉过来一把椅子,温声说道:“天冷了,先坐一会儿,喝点东西缓缓。”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罐麦乳精,给于静姝冲了一杯热饮,递给了她。

“谢谢霍大哥。”

于静姝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手里的杯子,心想:

霍大哥好像总是给她投喂这种甜甜的东西。

就好像她还是个小孩子一样。

其实在这个年代,尤其是乡下,于静姝这个年龄虽然不大,却也能开始谈婚论嫁了。

如果不是格外偏爱,很少有人还拿这个年龄段的人当孩子来看待。

有的时候于静姝走在路上,是能感受到村里那些男青年觊觎又冒犯的目光的。

但在这方面,霍旬似乎格外收敛。

仿佛怕吓到她一样。

于静姝其实很敏锐,每次和霍旬相处的时候,她都隐约能感觉到霍旬的心意,就像火堆旁的人不会完全察觉不到火的温度。

要不是白秋雨那本书里的内容太过深入人心,她早就该察觉霍旬的心思。

不过即便现在察觉,也并不晚。

细算起来,她和霍旬也不过才认识了两个多月而已。

只是她实在不知道,霍旬是什么时候动心的。

于静姝有些走神地拿起杯子,喝了一口甜甜的饮料,唇珠停在杯子的边缘,让霍旬的目光忍不住一黯。

他曾在梦中品尝过它的甜美,这心思实在太过唐突,以至于再看见,就难以遏制自己的大脑,浮想联翩。

于是再开口,霍旬的声音就有些沙哑。

“上海那边的调查有些眉目了,陈继芳58年就不住在她出生的村子了,她同村的人都以为她那一年就嫁人了。”

于静姝脸色一沉,说道:“这中间肯定有蹊跷,我听外婆说过,陈继芳是59年年底和于问春结婚的,那时候我妈妈刚去世了半年多时间。这中间一年半,她一个没文凭没关系的乡下姑娘离开村子,要怎么生活?”

陈继芳现在也不过才是个临时工而已,还是靠于问春走关系来的,这时候又不像后世,农民工进城还有机会打工。

再说了,陈继芳家里人又不是不在了,无缘无故怎么会放着一个大姑娘自己离开村子一年多?

那时候可比现在还保守呢!

“那边查到了一封介绍信,是当年的村干部给她开的,不过陈继芳去的并不是上海市区,而是离市区很近的乡下,要想知道她在那边做了什么,恐怕要等年后了。”

说到这,霍旬还有些愧疚地看了于静姝一眼。

毕竟战友再怎么有交情,也不可能因为还没证据的事,就不回家过年。

于静姝看霍旬这样,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能查到这些已经很快了,霍大哥你帮了我很多了。”

她现在还不是霍大哥什么人呢,倒也不至于要求人家事事以她为先。

而且那些陈年旧事本来就不容易查,就算霍旬的战友一直忙到春节,也未必能查个水落石出。

相比之下,反而是联系到原主二舅舅,问出原主妈妈的嫁妆更紧迫一些。

正当于静姝琢磨怎么能把信送到二舅舅手上,还不会给对方带来麻烦的时候,霍旬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一下。你妈妈在上海给你留了一处房产,二层的小楼,还带着一个不小的庭院,因为她已经去世了,这处房产现在在于问春名下,但不知道为什么,于问春和陈继芳十几年来,却从来没去那里住过。”

“房产?”于静姝脸色顿时有点古怪。

这可太不对劲儿了,以于问春两口子贪婪的本性,按理说不应该放着好好的大房子不住啊?

更何况于问春又没有别的房子,却宁可每个月花着房租水电的钱,一家三口挤在一个一室一厅隔出来的假两室一厅里,都不去住二层的小洋楼……

说这中间没鬼,鬼自己都不信!

而且房子这么大的事,原主的外婆却从来没提过,就更古怪了。

于静姝手指摩挲着杯子,回忆着原主外婆去世前的遗言,试图从中找出自己漏掉的细节。

“阿姝……你外公留下的怀表,一定要随身带着,不要交给任何人……”

不知怎么的,于静姝突然想起了这句话。

她下意识摸出口袋里的怀表,低头看了一眼。

这块怀表做工十分精美,外壳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有的地方甚至细如发丝,一看就是找大师手工定制的,但怀表本身却没有留下其他信息,内部雕刻的文字也只是制表师的名字缩写和制作日期,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内容。

这样一块怀表,除了本身是遗物,以及值钱之外,于静姝根本看不出它有什么其他用途。

但是原主外婆是个很睿智的老太太,为人又豁达,不像是会对遗物耿耿于怀的人。

何况原主出生的时候,外公就已经不在人世,按理说老太太要是舍不得丈夫,也应该要求把遗物随葬。

于静姝觉得,这句话可能确实有什么深意,只是她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

霍旬看小姑娘的脸色一会儿一变,自己的心也跟着起伏,良久才问道:“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于静姝摇了摇头,把怀表放回口袋,说道:“只是想起了一些别的事,房产的事,还是没什么头绪。”

正当霍旬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方小檀找了过来,兴冲冲地冲于静姝招手:“阿姝你快来呀!莘学儒家里给他寄了一台照相机,要给咱们照相呢!”

第101章 给二舅舅寄包裹

莘学儒家里寄过来的相机是上海二厂研发的海鸥205相机,差不多是这个年代最有名也最先进的相机之一了。

海鸥205相机一台售价140块,还要工业券,但相机本身完全值得这个价格。

于静姝看见莘学儒手里的相机时还挺惊讶。

她本来还以为这时候的相机都是那种大块头呢,没想到海鸥205竟然只有巴掌大,比后世的数码相机大不了多少。

而且相机的外观设计也挺时髦的,一点也不符合于静姝对七十年代的想象。

要不是亲眼看见,于静姝还不敢信呢!

“快,我把阿姝找来了,给我们俩拍一张!”方小檀和于静姝手挽着手,对着镜头露出笑容。

莘学儒看了一眼方小檀,不知不觉快门咔嚓咔嚓按了好几下。

吓得方小檀赶紧上前阻拦,“不用拍那么多,我和阿姝一人一张就行了!”

最便宜的胶卷,一卷也要十好几块呢!

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莘学儒这么大手大脚?

于静姝看了看莘学儒,又看了看还没开窍的方小檀,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人家隔壁白秋雨和韩靖鹏都上高速了,这边这俩人还在这玛卡巴卡呢!

反差未免有点太大了!

当然了,于静姝想这些的时候,完全跳过了她自己。

莘学儒斯文俊秀的脸上浮现一抹红,干咳了一声开始招呼其他人,“大家过来一起拍张合影吧!”

其他知青纷纷凑了过来,一群人挤在一起拍了张合影。

等照片拍完了,于静姝走向莘学儒,问道:“莘知青,不知道你准备什么时候洗照片?快过年了,我想多要一张照片给我舅舅寄过去,洗照片和胶卷的钱我自己出。”

莘学儒笑了笑,“不用这么客气,要是你们要得急,我明天就去把照片洗出来。”

“那就麻烦你了,晚上我请你和大家吃炖排骨。”于静姝目的达成,转身回了宿舍。

其实她之所以急着要照片,是因为从运输队回来的路上灵光一闪,想到了给原主二舅舅送信的办法。

本来原主二舅舅现在过得不太好,送普通的信还能送过去,写信问嫁妆这种涉及大额财产的问题,就有可能给对方造成麻烦。

于静姝是为原主妈妈报仇的,又不是来谋害原主舅舅的,当然不能贸然写一些敏感的东西,给人家造成困扰。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信藏在包裹里,一起寄过去。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风险,就是包裹可能会被人盘剥扣留。

无论是衣服还是吃的用的,能落在原主二舅舅手里的可能性很低。

但照片不一样,不能吃不能喝的,别人估计也不稀罕拿。

所以于静姝才想快点拿到照片,连同信件和一些钱票一起藏在相框里,给原主二舅舅寄过去。

这样信就能安全地送到原主二舅舅手中了。

第二天,莘学儒果然如约去洗了照片,于静姝去供销社买了一个结实又不起眼的相框,连带着明面上的信、用来模糊视线的食品和一件特意做旧的大衣一起,寄到了原主二舅舅所在的地址。

这些要紧事一办完,于静姝也轻松了不少,开始有心情戏耍白秋雨了。

毕竟白秋雨90块的红珊瑚都准备好了,她也不能让人家这么长时间的心血白费不是?

于静姝转了转眼珠,打起了鬼主意。

眼看着就要除夕了,到时候忙忙碌碌的,白秋雨的“机会”还不是说来就来?

……

几天后,于静姝坐在炕上,记录副业队培训进度,方小檀探头探脑地去了厨房,过了一会儿笑嘻嘻地回来和于静姝汇报“侦查结果”。大风小说

“许胜男在厨房里切猪皮呢,说是要做猪皮冻,三十那天凉拌着吃!”

“她还会做这个呢?”于静姝装作惊讶的样子问道。

方小檀浑然不觉,自顾自说道:“我刚才问了,她还会做麻团儿呢!说是以前家里年夜饭都是她做的。”

于静姝心说麻团儿肯定是许胜男家那个弟弟想吃才做的,否则许家人哪舍得给女儿做这么贵的东西?

不过这会儿她有心给白秋雨露个破绽,所以也没说这话,反而走到柜子前,一边开柜子一边说道:“正好我这有糯米粉和芝麻,一会儿再去汪婶子家要点红豆沙,让许胜男做点麻团儿咱们一起吃!”

说着就拿出一小包糯米粉和芝麻,拉着方小檀兴冲冲地走了,连柜子都没锁。

白秋雨看着于静姝敞开的柜子,顿时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