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0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重耳现在还需要照着医书治病,没有积累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她教出来的学生,就更依赖医书了,所以想学医的基础,就是会识字。

  这下轮到海浪头疼了,“郡守是把这个事情交给我去做了。但东夷百部的人,一个寨子里可能就一两个会说姜国话或是齐国话,至于会识字的,可能几个寨子都找不出一个来。”

  海浪认识的字,是去都邑送棉花的时候,在农庄学的,回到长宁郡做官之后,她才时间教家里人识字。

  很多东夷人一辈子就在山里待着,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长宁郡,见识着实有限。

  “重耳姐姐,要不您担待一点,慢慢教,不用像你们一样三个月就出师,一两年也行的。”海浪求情道。

  重耳不为所动,“官报上说,过段时间太女要派老师下来。长宁郡这边的事情多,这次都邑可能会多派几个老师和医官过来。你把东夷的医学生扔到县学去,等他们学会了认字再送过来。”

  “那这个学费?”海浪试探的打听。

  “学费你去问郡守,我可做不了主。”重耳只能拿到学费的分成,定价权不在她身上。毕竟这不是单纯的收学生,还包含了一定的政治因素。

  让长宁郡的医官教东夷人医术,本就是为了拉拢,学费定得不高,十匹布或者五担粮就行,但对某些东夷部落来说,依旧有些困难。

  海浪进山里,和各部落确认学生名单的时候,就忍不住跟一些寨子的人吵了起来。

  “让你交布,你说没布,让你交粮食,你又舍不得,真当天下有掉馅饼的事?医官白替你教学生?”海浪气得肝疼,心里想着,怪不得郡守安排她来做这事。

  她是东夷人,有些话可以直说,若是姜国人来说这话,哪怕是好心,人家也不会领情。

  “我知道隔壁寨子的红豆要去学,到时候我们寨子的人生病,可以去找红豆。”

  “行,随你,有机会不知道抓住,早晚会后悔。”海浪翻了个白眼,继续带着人去下一个寨子。

  海浪在山里蹿了半个月,拢共才领了四十来个学生出来,因为东夷这边的寨子多是女子当家,所以这四十个学生,都是女子。

  有些面孔,重耳看着还有些眼熟,因为她曾经也去对方寨子帮着治过病。

  “都邑那边的医者和老师都还没到,要不先让她们跟着你待几天?”海浪对着重耳试探的问道。

  这次重耳到没有拒绝,郡守把这群东夷学生的宿舍,安排在医馆后头,原本就归重耳管。

  打量了一眼学生里头那几个面色憔悴的东夷小女孩,重耳关心的问道:“让你们灭河沟里的钉螺,都灭干净了吗?”

  “灭干净了,最近寨子里都没有人得大肚子病了。”

  说起大肚子病,在场所有东夷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东夷百部几乎所有寨子都得过这个病。

  听到重耳和那个小女孩的对话,其他人也都跟着好奇了起来,叽叽喳喳的问道。

  “原来大肚子病能治啊?”

  “为什么要灭钉螺呢?”

  “我就说你们为什么要去绑姜国的医官,原来是为了这个病。”

  “你们寨子知道治病的方法,怎么不跟我们说一声。”

  “两个寨子隔得那么远,难道我还要派人去特意通知你?难道你们都不下山买盐的吗?只要你们下山,这些消息早晚都会知道。”

  一群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就像是八百只鸭子在耳边叫,重耳头疼的提高声音喊道:“行了,都给我安静一点。你们先去宿舍把包袱放下,然后去领你们的身份证明……”

  重耳只教医术,海浪也要抽空去查看自己的稻田,所以这群学生收拾好行李之后,就在海浪妹妹海风的带领下,去坊市里买东西。

  “姜国人的房子真大,我还是第一次到姜国城池里来。”

  “今年姜国的粮价是不是比去年降了点?”

  “坊市里卖的农具好特别。买铁器居然还要身份证明?”

  “我这个身份证明上的小人,画得真像我。”

  海风凑过头来瞄了一眼,说道:“这个身份证明应该是专门给你们准备的。我的户籍上就只有简单几句话。”

  乡里的人没事的时候不会进城,进城的话,需要里长写明原因,住店也需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

  海风以前住在寨子里,是跟着海浪才住进城里的,怕这群小姐妹们不把这个身份证明当回事,她郑重的提醒道:“姜国对户籍证明管理得很严格,若是随意篡改,会受到严惩,严重的可能会要人命,所以这身份证明你们只能自己用,不可以外借。”

  “知道啦~知道啦~大不了以后让寨子里的人跟你家一样,分一半进城……”

  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兴奋的在城里转了一圈,什么都没买,然后就老实的回医馆一起吃饭。

  重耳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说的是不想教这群学生识字,但等到傍晚,她不忙的时候,还是弄了个黑板,给大家上课。

  “栀子,黄连,金银花,甘草,名字我写在黑板上了,你们需要把这几个字记住,除此之后,你们还需要学会辨认这四种药材……”

  重耳一边教大家认字,一边在大家耳边说着这几种药材的炮制方法、药性……她不指望这群学生能立刻记住,只是想给她们打一个好的底子。

  可惜,这群新收的学生实在驽钝。

  她们用姜国话虽然能正常交流,但接受知识的时候,总是要慢好几拍。

  学得慢就算了,莫名其妙的问题还多,惹得重耳每次骂人之前,都要深吸一口气。

  为了不伤害小姑娘们的自尊心,‘蠢货’这两个字在嘴里绕了一圈,吐出来的时候就变了个模样,“你们可真是个小笨蛋,怎么连这个都记不住……”

第110章

  禅位给太女如何?

  给学生上课,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关未来姜国的百年大计,所以姜蓁和秋月挑老师的时候, 格外的仔细。

  大学里的那群学生, 已经学了一两年的时间, 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他们对姜蓁足够忠心。

  他们对姜蓁怀有感恩之心,教出来的学生, 必然也是如此。

  安排去别的县的老师, 可以挑得没那么仔细, 但送去长宁郡的人, 秋月全都精挑细选。

  “把他们送出去, 用不了三年的功夫, 太女想要的县学就能办成规模。”秋月送那群学生们离开的时候, 心情也复杂得很,既欣慰又难过。

  因为秋月不仅是大学的校长, 还是学校里的老师,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成材出走, 那心情简直是难以言喻。

  “这批学生离开, 大学暂时就先不扩招,明年我亲自挑学生入学。”姜蓁说道。

  明年姜蓁想迈开科举的第一步,挑选出来的人才, 能力强的,就放下去做官, 差点火候的, 就可以放到大学里再回一次锅。

  现在的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姜蓁明年想栽新萝卜下去,今年就需要给那群不合格的老萝卜松松土,明年才好把他们拔出来。

  郭凡忙碌了半个月,终于把姜国各县今年的人口税收,整理好,一起交给了姜蓁。

  “表现垫底的那十几个县,我都重点标注出来了,县令解释的奏章我放在最后的,你也可以看看。”

  “放那儿吧,我待会儿看。”姜蓁把手上的折子放下,对卫蝉吩咐道:“你去把御史台昨天送来的折子报过来,我一起看。”

  除了郭凡提供的各项税收记录,姜蓁这儿还有御史台那边送来的,关于姜国各郡县官员违法犯罪的弹劾,有些有证据,有些只是捕风捉影,需要派人去查。

  两者结合一起看,能让姜蓁对各地官员的情况更加熟悉。

  【姐妹们来活儿了,这可是个大工程。光是阿蓁那边扫描录取信息,都要花不少时间。】

  【姜国两百多个县,上千位官员,咱们可以分小组进行考评,一组负责一个县,这样会轻松很多。】

  【快到年底的时候,永远都是最忙的。】

  【也不知道大头当年没有阿蓁的时候,是怎么过的。而且那时候还没有纸,全是竹简,大头批这些奏章,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精力。】

  【以前大头也没有这么仔细的考察过官员吧。工作量连这一半都没有。】

  卫蝉抱着一大堆奏章,弯腰放在姜蓁面前,低头的时候忍不住闷闷的咳了几声。

  听到这个声音,姜蓁忍不住抬头,“你着凉了?要是不舒服的话,可以放假回去休息两天。”

  “我今早找医丑看过了,没什么问题。”卫蝉解释道:“应该是昨晚睡觉之前,头发没擦干的缘故。”

  “没事就好。”姜蓁低头,拿起一份奏折,开始翻阅,忽然又听到了郭凡咳嗽的声音。

  姜蓁头都没抬一下,就说道:“右相记得吃药。”

  郭凡幽幽的说道:“明明刚刚我比卫蝉还先咳出声,你怎么没先问我。”

  “不就是咳嗽一下吗?又不是什么大问题。”姜蓁一点不提放假的事,反而还吩咐道:“陈冬那边需要的粮食,早点核对完给他送过去。”

  “知道了,知道了。”

  秋冬本来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姜蓁每天都在锻炼,就没把这感冒当回事。

  但姜王的身体可比不得姜蓁,咳了几声,他人就倒下了。

  这身体素质,实在令姜蓁担忧。

  “父王你要不还是去温泉庄子上养病吧。”姜蓁劝道。

  离都邑二十里外,有个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的九汤山,冬天的最好去处。

  姜王拒绝道:“我去九汤山了,诸位大臣怎么办,我总不能把他们拉去九汤山商议政事吧,庄子简陋,可住不下这么多大臣。”

  【大头把爱岗敬业都刻进骨子里了,都病了还想着早朝的事。】

  【可大头这么三天两头的身体出问题,也处理不了多少事啊。】

  【你们有没有觉得大头今年病得特别频繁,会不会是身体快扛不住了,大头应该就是这两年没的吧。】

  姜王的身体原本就不好,直播间的弹幕更是看得姜蓁心里发紧,担心的劝道:“父王,身体要紧,朝廷的事还有我帮忙分担呢,你不用太担心。”

  “我本来也不是很担心朝政。”姜王这话说得莫名心虚,有姜蓁在,他现在也就上个早朝,平时也没怎么处理奏折。

  “既然不担心,父王就该好好保养身体。”

  “可我身为君王,就该担起自己的责任。我把政务交给你去办,早朝也交给你,那我还怎么好意思做这个君王。”姜王一直是活在使命感和责任感之下的,自己给自己的身上套了一层枷锁。

  姜蓁一脸理直气壮的说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后我要是有一个能力强的继承人,有一堆厉害的臣子,我肯定会直接撒手。”

  别说以后了,姜蓁现在都是如此行事的,很多事情看似是她亲自接手了,但其实是直播间的人帮她处理,她只需要大致看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就行。

  这次各县官员的考评,也是直播间的网友在替姜蓁负重前行,而姜蓁在这里和姜王岁月静好。

  瞧着姜王一脸纠结的模样,姜蓁用激将法问道:“难道是父王不放心把朝政交给我?”

  姜王矢口否认,“自然不是。这姜国以后早晚都是你的。”

  接触到姜蓁关心的眼神,姜王叹了口气,说道:“好,都听你的,为了身体着想,我还是去温泉庄子养一养吧,都邑的事情就都交给你了。”

  【大头你就放心吧,咱们阿蓁可是熟练工。】

  【我有个建议,以后冬天可以去温泉庄子那边办公,对谁都好。】

  【王宫议事大殿虽然有火墙,够保暖,但出门被冷风一吹,身体素质不好的,妥妥的遭殃。】

  姜蓁自己倒觉得还好,她年轻火力旺,贴身穿着棉衣,外面披着皮裘,并不怕过冬。

  可姜王这次出奇的和直播间的脑回路一致了,在温泉庄子那边舒服的过了两天,他就惦记上了在都邑的姜蓁,命令将作少府在九汤山那边大兴土木,想把庄子扩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