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34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各位君侯家里传出来的八卦太多,姜大头都不沉迷玩乐了,空了就来找姜蓁吃瓜。

  吃着吃着,姜蓁就发现自家瓜田里的瓜差点被人给偷了。

  “大学有十五个未曾实习的科举生想要退学。”秋月对姜蓁解释道:“他们觉得留在大学也不会有太多机会,就应那些公孙的请求,去帮他们治理封地。”

  “他们居然挖墙脚挖到大学里来了?自家养的门客不够用了吗?”姜蓁的表情古怪。

  “他们家里的门客,哪有王上精心培养的大学学生优秀。”秋月说道:“这批人大多不是姜国人,王上也不方便安排,不如就让他们自己选择?”

  科举能把各国的人才都挑进姜国的篮子,但忠心没办法保证,所以姜蓁就只能在篮子里尽量挑拣姜国人培养。

  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姜蓁会把机会留给国人。剩下未被安排实习的这些人,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国籍差点意思。

  看他们有了去处,姜蓁也不打算强留,对秋月说道:“想退学的就退吧,不必强留。”

  最开始,只有十五个学生退学,去帮那群公孙打理封地,到后面,退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去处也不局限于姜国了,卫宋郑齐四国都是他们的选择。

  【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咱们成了翻版郑国?人才输送基地?】

  【要不明年再多招收点学生?我这人心地善良,担心四国的人才不够用。】

第145章

  说啥我都信

  当初的郑国就是大家心中的文学圣地, 就算不能去那里学习,很多学生游学也要必须要去郑国走一趟。

  如今郑国文学圣地的名头,被姜国抢了过来, 连带着人才输送基地也成了姜国。

  【挺好的, 提前让四国百姓适应阿蓁的治国理念, 不然那群科举生们放着不用也挺可惜的。】

  【倒也没说不用,只是他们的优先级稍微低了一点,等安排好郑青云这一批,下一批应该就能考虑他们了, 但留给他们的好东西确实没有郑青云这批人多。】

  【要论归属感的话, 还得是那群在大学里上了两年课的小笨蛋们, 这两年的思想教育可不是白上的。】

  说起这个, 姜蓁也很欣慰, “这群学生哪怕跟着陈冬在工地吃苦受累, 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姜国去别的地方寻找出路, 秋月确实把他们教得不错。”

  【那是,外头的那群公子公孙蹦达得都快飞起来了, 大学里的这群学生倒是安安静静的。一点都没掺和分家产的事。】

  【大学的名额稀少, 能去大学的学生, 都是受宠的, 还不至于为那点钱蹦跶,真乖~~】

  说到安静乖巧,姜蓁忍不住笑了, “他们就跟那瓜田里的猹一样,天天四处打听, 还安静?”

  【吃别人的瓜, 又不是自家产瓜, 无所谓啦。】

  【连你跟大头都吃瓜,学生们课后吃吃瓜怎么了。】

  姜鸣闹分家,最开始只是想一座城,后来因为水甘侯的骚操作,他得到了一座城和大批财物,然后他就把那座城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在带着家财来都邑置办宅子生活。

  他是受了委屈,所以想要离开父亲,但还有一部分嫡子女,明明受到的是最好的待遇,但却为了封地和家财,背刺对他们还不错的父亲。

  惹得都邑的一部分读书人对他们大加批判,论台这边也因为这件事情吵个不停。

  “父母若是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儿女也可以不必尽儿女的职责,但父母明明呵护有加,这群人却狼心狗肺……王上当初就不该支持这些人分家另过。”

  “这样不忠不孝的人,我不相信他们能治理好封地。”

  “封地的归属,是人家的家事,与你们何干?你一个白身居然还操心起人家封地里的事情来了……”

  大学里的那群学生们下课之后,没事儿就跑到论坛来看热闹。

  今天老师拖堂,下课的时间稍晚了一点,没听到最关键的地方,一个学生直接扒拉了一下身旁的读书人,问道:“他们说的是谁?”

  “今日北通侯的幺子想告北通侯谋反。”

  因为姜鸣带了个好头,谋反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位学生有些冷淡‘哦’了一声,显得有些不太感兴趣。

  看到这位学生的表情,对方加重了音量提醒道:“不单单只是传闻,北通侯幺子都已经到都邑了,准备明日就进宫去告发。”

  “啧~明日才进宫,今日就闹这么大的动静,主要目的还是威胁吧。”大学里的学生是单纯了点,但又不是傻子,一眼看破。

  “此事的缘由你我都知道。但谋反这个罪名,岂是北通侯能碰的?”

  “额……北通侯幺子也就是说说,应该不敢进宫的吧。”

  别看君侯谋反的事情传得风风雨雨,但根本就没谁敢真的进宫找姜蓁告状。

  姜蓁就是他们家庭战争中的大杀器,父子双方互相用姜蓁来威胁,但谁也不敢真的去找姜蓁。

  【一人谋反,全家完蛋。阿蓁只要出动,寸草不生。】

  【阿蓁为他们那个家付出了太多,这都装了一个多月的聋子了,看样子还得继续装。】

  【要是听到传言,阿蓁就直接行动,又能收割不少君侯。但这也没必要,杀鸡焉用牛刀,让他们狗咬狗挺好。】

  ‘意图谋反’这个罪名,姜蓁想要用的话,根本不需要讲什么道理。

  意识层面的东西,根本就不好自证,再加上那些传闻又都是自家亲人传出来的,杀伤力极强。

  姜蓁吃着那些瓜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真有人会动自己这个核武器,但世上还真有这样的莽撞货色。

  早朝上,诸位大臣看着北通侯幺子的时候,表情各异。

  姜蓁更是一言难尽的问道:“谋反不是儿戏,你确定你要告发你的父亲?”

  “是,臣要告发北通侯谋反!”

  【啧啧啧~~阿蓁都装了这么久的聋子了,还不放过阿蓁,非要凑到阿蓁的耳边大吼大叫,阿蓁这个姜王做得也蛮不容易的。】

  【他家的封地落到这样的人手里,早晚得完蛋!把他家的封地收回来算了。】

  【诸位公子公孙智商差别也太大了点,古代这种靠血脉来挑选继承人的办法确实不行。】

  北通侯的幺子此时的表情十分期待,眼巴巴的看着姜蓁,就等着姜蓁下令。

  “牧,此事由你带领蓝河卫去查。”姜蓁吩咐道。

  “臣领命。

  北通侯的幺子神色兴奋,“臣也会协助牧将军好好查案。”

  朝堂上的众人,表情都十分古怪。

  别说君侯了,就连朝中的大臣也是禁不起细查的,很少有人可以远离纷争,不与人交际,两袖清风。

  连陈冬这样愿意吃苦受累的官员,府中都有不少学生家长送的礼,还有各地豪商免费的馈赠。

  北通侯就算没有谋反的想法,可一旦开始细查,很多东西就不好解释了。

  而且还有北通侯幺子掺和其中,北通侯这次肯定讨不了好。

  不想经常扯进各家的家务事里,牧离开之前,姜蓁直接对牧暗示,“北通侯的封地虽然没有盐铁,但有良田,是该收回朝廷。而北通侯就算有谋反的意图,但毕竟没有采取行动,可以饶他们一命。”

  【大家都是嘴上说说,也没真的让姜蓁出过手,就这北通侯的幺子是个憨货,是真不怕事,想坑死他爹呢。】

  【咱们阿蓁什么身价,请她出面,没点出场费可不行。】

  牧知道姜蓁的意思,带着蓝河卫出动的时候,下手还算温柔,只是抄了北通侯的家,把人绑到都邑来问罪。

  “王上,北通侯私下应该藏匿了家产。”牧和姜蓁偷偷禀告。

  北通侯也没想到他家儿子居然这么傻,居然不单只是嘴上威胁,真去朝堂上告状了。知道自己情况不妙,跑又跑不掉,他能做的,就只有私藏一点金银珠宝。

  姜蓁不在意的说道:“随他吧,一点钱财而已,封地收回来了就行。”

  有北通侯幺子提供的证据,姜蓁都不需要审问,直接收缴北通侯家产和封地,把人贬为庶民。

  结果出来的时候,北通侯幺子一脸的不敢置信,愣了几秒之后,当场反口,“王上,我…我父亲他是冤枉的啊?”

  “那你之前说的话,就是在骗我?欺君可是死罪。”姜蓁反问。

  北通侯幼子这下闭嘴了,不敢再瞎说。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让你读书识字,你在家里玩乐,真把我坑死了,你能得什么好吗……”北通侯实在是忍不住,在朝堂上就用各种优雅的语言骂了对方一通。

  北通侯幺子一脸菜色,带着哭腔说道:“是我府里的门客怂恿我来的,他说分家的事情闹的那么大,王上都没动静,就是在无声的支持我们,只要我来找王上,封地肯定就有我的份……”

  【这孩子确实不聪明,什么话都信也也算了,还啥话都敢说。】

  【在朝廷上挤兑阿蓁,他还是第一个。虽然他是无意的。】

  “蠢货啊啊啊!”没用姜蓁动手,北通侯直接自己上手把人揍了一顿。

  北通侯的幺子愤愤的说道:“这位门客是隔壁仙乐县县令举荐给我的,他们故意害我,王上,臣要告发他们……告发他们……”

  他一时找不出什么毛病来,但北通侯却比他精明多了,补充道:“臣怀疑,仙乐县的官员扣下棉花种子,私自买卖,不止棉花种子,农庄养的牲畜,他们也私扣了下来,然后上报牲畜病死……”

  之前不知道是谁坑了他,如今知道了,北通侯也不想管以后,只想当场报复回去,一点证据都没有,他就直接把听说的那些东西告诉了姜蓁。

  虽然他没有证据,但只要姜蓁愿意去查,肯定能查出问题。

  别的不说,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们父子俩是真像。

  “棉花种子?怀疑?这还没到年底考核的时候呢。”姜蓁的心里想打人,脸上却是一副备受伤害的表情,“你们可别骗我,我是真的会信的。”

第146章

  先查一遍

  官员的贪腐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姜蓁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能够战胜人性的贪婪,所以给姜国全体的官员设置了一个年底的考评。

  都邑这边的官员自是不用说,就在姜蓁的眼皮子底下, 但周围郡县的官员就比较难以管理了。

  北通侯虽然只说是怀疑, 但姜蓁也不敢掉以轻心, 立马就派人去查案子了。

  不单单是北通侯提及的仙乐县,其他县,姜蓁也想一起查。

  卫婵问道:“提前开始年底的考评吗?”

  “年底考评不着急,到了时间再说, 免得打草惊蛇。”姜蓁回道。

  郡县官员的年底考评, 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数量、开荒的土地数量、还有税收之类看得见的东西。

  但贪污往往是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的。

  听姜蓁的意思, 今年是要查两次, 卫婵忍不住替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捏一把冷汗。

  在姜蓁看来, 只要当地的官员能带领百姓安居乐业, 生活变得更好, 就算他贪污一点小钱,也不影响什么, 但这钱只能从商人或者贵族的口袋里掏, 不能从庶民或者奴隶这群穷人的口袋里面掏。

  两次考核的结果, 姜蓁虽然要综合考虑, 但那些触犯了底线的官员,姜蓁也不会等年底考评了,会直接把人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