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80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寡人不走, 寡人要在这里坐镇!”卫王岿然不动, 眼神死死的盯着天空中不断落下炮弹, 心里那个憋屈劲就别提了。

  都说了御驾亲征,要亲眼见识一下大炮的威力, 他就不会退缩。

  “父王, 您别犟了。我会在城墙上守着的, 您先下去吧。”卫阳一边蹲在墙角躲炮弹, 一边劝卫王先撤。

  卫王死活不下战线,“不着急,我还要再看看。”

  为了防备姜国, 城门都已经用巨石堵住,可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 连城墙都能被大炮轰垮, 更别说城门。

  这一仗, 黑壮一点都不吝惜自家弹药,全程放开了用,在营帐里和诸位将军开会的时候,吩咐道:“晚上也别休息,安排人继续轰炸。卫王和公子阳都在城里,只要把他们拿下,卫国也就完了。”

  “也不知道卫王怎么想的,这种时候,居然还敢御驾亲征。”牧轻笑一声,只觉得这次拿下卫国,轻而易举。

  当初和宋国打的时候,宋王坐镇都邑,他们还得一步一步往前推,如今卫王却是跑到跟前来挨揍,一战就能定胜负。

  要是打得太久,对两国百姓都是一种负担,姜国想速战速决,卫王也是一样。

  但就算败,卫王也想败得心甘情愿。

  他做了完全的准备,召集了足够多的粮草和兵马,但武器上差了一筹,人再多,也没办法改变局面。

  亲自上战场博过一次,下午日落之时,卫王就有些怅然的说道:“打不过,那就投降吧。”

  卫阳不敢相信的问道:“父王你没开玩笑?”

  在此战之前,卫阳跟他大哥都不知道劝过多少回了,但卫王就是不愿意服软。

  卫阳都已经做好战死或者丢脸被俘的准备,没想到卫王的态度变得这么快。

  “怎么?愣着干什么,你是真想死在这里,以身殉国吗?”卫王嫌弃的瞥了卫阳一眼。

  卫阳尴尬一笑,说道:“我现在就让人送白旗上来。”

  白旗代表了休战谈判,卫国的城墙上的一挂白旗,黑壮就立刻下令收手。

  古往今来,玩诈降这一套的人不少,但这个时候,黑壮相信对方是真的投降,因为再打下去,卫国需要拿大量的人命来填。

  卫国兵卒愿意替卫王拼命,可卫王要是个好的,就绝不会不顾自己人的伤亡,否则他也不值得大家追随。

  “这卫王服软的速度,倒是出乎我的预料。”牧奇怪的说道:“我还以为他会顽抗到底,结果就打了这么一天,对卫国来说,也太不划算了。”

  姜国大军出动,花费甚巨,总是要从其他地方捞回来的,卫王此时才投降,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不少。

  郑齐两国投得快,齐柔等人的资产都没怎么缩水,可宋王却是被姜蓁掏空了的。

  如今卫国顽抗到底,姜国也不打算对卫王客气,战争损失费没少要。

  都已经投降了,卫王摆烂得彻底,大大咧咧的说道:“随你们要多少,反正我给不起。”

  卫国苦寒是出了名的,这最后一仗,卫王把自己的老底都都给榨干了。

  明知道姜国军纪严明,卫王还偏偏怂恿道:“要不你们去抢吧~想要什么,你们自己去卫国拿就是了,我不阻拦。”

  黑壮冷着一张脸回道:“都说你卫王爱民如子,现在看来,倒也不过如此。”

  姜国想收拢民心,就只能安抚,绝对不会乱来。

  料到姜国不敢做什么,卫王无所谓的耸耸肩,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等短暂的谈判结束,黑壮离开,卫王坐在桌前,得意的表情就变得丧气了起来,头上的白发,更是平添了几分暮气。

  卫阳蹲在地上,握住卫王的手,抬头看向卫王的眼睛,认真的说道:“父王,卫国投降,不是你的错。”

  “本来就不是我的错。是先祖的错,是他们在地下没打得过姜国先祖,才让姜王投生在姜国。她若是投生在卫国,我便是把你大哥废了,也是要扶她做太女的。”卫王心里虽然难过,但那张嘴,依旧还是那么硬。

  “对对对,都是别人的错,反正您没错。”卫阳悄悄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卫王自闭了两分钟,过了好一会儿,才幽幽的问道:“你是想要做姜国有封地的君侯,还是做没封地的将军。姜国从未和匈奴正面交过手,以后肯定有用得着你的地方。”

  投降的王族,本就招人忌惮。姜蓁的心胸再宽广,用王族之人,也会慎之又慎。

  卫阳若是拥有大片的封地,以后就只能做个闲散君侯,不可能再被姜国所用,只有成为白身,才会有其他可能。

  面对未来的选择,卫阳不带一丝犹豫,说道:“我想做将军。姜国的军功也能封侯,我可以自己去挣。”

  “行,那我就偏心一回,提前禅位,把所有的家业,都留给你大哥。”卫王虽然爱重嫡子女,但也有一堆庶子庶女,他不想自己死后,仅剩的那点家业,被分得稀碎。

  “瞧父王你这话说得,等被姜国搜刮一遍,咱们家还能剩什么啊。”卫阳好笑的回道。

  而且战了这么一场,姜国在封赏上,也会大打折扣,但打不过姜国本就已经让卫王心里难受,卫阳也不想在他伤口上继续撒盐。

  卫国就打了这么一场,并没有打掉卫国的元气,所以卫王还有底气和姜蓁讨价还价,得了四座城池,除了一座城是卫国都邑,还有三座城都在南边。

  “靠海也不错,大家都在往海外跑,我也可以去海外搞一个小卫国。”

  卫王摩拳擦掌,准备剑指海外,但他马上功夫了得,一上船,就头晕目眩,靠在船边狂吐。

  “主上,朝廷那边请您前去观礼。”

  “yue~不去,我无官无职,去观什么礼?”卫王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推脱道:“有事让我那好大儿去就行,他如今才是姜国的君侯。”

  “主上,这事儿没法推,姜王点名要您去。姜王要以天下共主的身份,祭祀天地。”

第205章

  女帝

  “天下共主?”卫王愣了一下, 有些怅然的说道:“连我卫国都败于她手。她姜王,确实称得上是天下共主。”

  自周天子以来,几百年间, 只有姜国真的做到了一统天下。

  做出这样的功绩, 姜蓁早就已经被彩虹屁包围了, 哪怕姜蓁想要称帝,想要封禅泰山,天下的读书人,也不敢妄加评断。

  从卫国投降的那一刻起, 姜大头和郭凡等人, 就已经在挑选良辰吉日, 谋划封禅之事。

  封为祭天, 禅为祭地, 夏商周时期, 就有封禅的传说, 而泰山,是当今天下公认的最高的一座山, 到这最高处祭过天帝, 才算真的受命于天。

  【幸好现在天下第一山是泰山, 要是珠穆朗玛峰, 那就完蛋了。】

  【受命于天这一套,现在还能搞一搞,再过几十年, 回头看应该会很尴尬,到时候大家都该相信科学了。】

  【姜大头和姜国的大臣百姓, 都热衷这个, 总得给他们一个情感的发泄口, 又不是谁都像阿蓁这么稳重。】

  古代帝王想宣传受命于天的思想,是为了方便统治,姜蓁对此没什么执念,比起封禅,姜蓁更在意的是在封禅之前称帝的仪式。

  她要给后世的野心家们打个样,要争就争第一,要做就做最强,天下一统,才应该是王者的目标。

  作为此战的胜利者,姜蓁热情的邀请了四国王室前来观礼,哪怕是已经禅位的卫王齐王等人,姜蓁也点名,让他们不许缺席。

  卫王齐王等人,都是以前的老对手,被安排道一起观礼的时候,彼此都有些看不顺眼。

  “姜王如今能称帝,全赖诸位助力,否则姜国还有得熬呢。”卫王皮笑肉不笑的客套着。

  郑王也假笑一声,夸道:“要不说还是卫国神勇,这最后一战,可谓是打出了卫国的风采。”

  “如今大家都是姜国的臣子,说什么都晚了,大家何必再纠结往昔。”齐柔乐呵呵的打着圆场。

  不说现在,哪怕是以前,四国也是面和心不和,根本就不可能真的联合起来共抗姜国,如今四国王室的人,被姜蓁安排在一起,差点没打起来。

  但此时鼓乐喧天,他们的声音都被掩盖住。

  等姜蓁在大家的目光注视中,一步步登上高台,乐声停止,卫王他们才老实了起来,重新把目光转向了姜蓁。

  卫王他们虽然是手下败将,但留给他们观礼的位置却极好,能清晰的看到姜蓁衣服上用金线绣的神凰,还能看到冠冕之下,姜蓁那充满豪情的深邃双眸。

  明明姜蓁的身形并不威猛,但她站在高台上,却有万夫难敌的威风和霸气,能稳稳的吸引住众人的目光。

  “寡人十六岁登基,历时七年,荡平四国,天下一统,寡人是这天下唯一的君王,故今日昭告天地皇祗,在此称帝……朕做这皇帝,必让我姜国百姓丰衣足食,人寿年丰,护我华夏之民族,永世昌盛……”

  姜蓁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云霄,卫王就那么愣愣的看着,神色恍惚。

  扪心自问,姜蓁做出的那些功绩,卫王做不到,姜蓁对未来的承诺,卫王就更做不到了,他也不相信姜蓁能做到。

  但他转头去看姜国的那群臣子时,却发现姜国臣子的脸上,全是狂热和信服。

  姜国君臣都有创建不世之伟业的雄心,而这雄心的来源,就是姜蓁。

  她让姜国的臣民相信,有她在,一切皆有可能。

  姜蓁的话说完,礼官就高声唱道:“拜!”

  “臣等参见皇上。”

  被这气势裹挟,卫王也不自觉的弯腰低头,向姜蓁俯首称臣。

  等起身的时候,卫王心中的不甘,莫名的就消散了不少。

  姜蓁做出来的这些功绩,当得起他这一拜,也当得起姜国臣民的敬仰。

  如今天下太平,未兴战事,姜蓁称帝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免除百姓一年的税收,和百姓同乐。

  除此之外,姜蓁还颁布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比如姜国官方用字是简化字,交易所用的货币必须是铸造局产出的金银铜币……

  等繁杂的仪式结束,卫王就坐在了他的位置上喝酒,看着姜国群臣欢庆,时间一到,就赶紧离开皇城。

  但皇城外头的街道,也在跟着庆贺,热闹得十分扎眼。

  “父亲你要是身体不适,就先回府里休息吧。”卫阳有些心疼的劝道。

  “我还没好好逛过这个新的永安城,既然来了,就好好逛逛吧。”

  败都败了,总不能一直逃避下去,卫王甩了甩袖子,大步向前。

  永安城最热闹的两个地方,是东西两个坊市,而今姜蓁称帝,坊市内的所有商家,为了庆祝,装扮得花枝招展不说,都在搞促销。

  还有许多杂耍伶人,也在趁此机会大秀歌舞,旁边围着一圈叫好的人。

  卫王看得倒是热闹,很快就把荷包里的钱打赏干净。

  等走到商铺想买东西的时候,就只能掏金叶子和金珠。

  “贵人,陛下今日刚下的令,坊市内只能用姜国钱币交易,要不我派人去把这金珠换成金币如何?”坊市内的商贾被钓鱼执法过,做事格外谨慎。

  “不用劳烦你,我自己去换。”卫王干脆的说道。

  姜国的坊市内,有铸造局的办事处,可以用旧币和破损的钱币换新币。

  看到卫王拿金珠来换,小吏还提醒道:“若是家中有四国旧币,或是纯度不高的金银,还需早日来换,再过一个月,换币就要给火耗费了。”

  卫王哪怕从高位跌落,也不会在乎这一点火耗费,可普通百姓却是在乎的,以姜蓁这种做法,四国旧币很快就会被市场主动淘汰。

  “四国的印记,就是这么被一点点消除干净的。”卫王小声嘀咕道,“大家都在用姜国的简化字,用姜国的新币……姜王这软刀子使得,可真是顺溜。”

  “姜国本就擅长这些东西。”卫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