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3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我知道,我没怪她。”姜蓁说道。办法是笨了点,但至少态度是端正的,还知道杀人灭口。

  羽无权无势,连护卫都是从公主府找来的,除了自己动手,她也不敢麻烦别人。尤其是姜王和姜蓁,她两头都都骗,最担心这两人插手,然后自己露馅。

  知道羽藏的那些小心思,姜蓁倒是不在乎这个,她只是在想老家那十七个‘仇人’,该怎么处理。

  都弄死好像有点太狠了。而且动静有点大。

  姜蓁她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人,否则当初就不会在河底的时候,想着去救异人,因祸得福的绑定了直播间。

  直播间的人,也在帮着姜蓁出主意。

  【把人弄成奴隶,打发得远远的,或者圈养在蓝河县,只要隔个两三年你长开了,再见面也不怕 。】

  【还是弄死最干净放心。就算把这群人都变成奴隶,可能还会有人把他们给翻出来使坏。】

  【那群姓姜的,已经拿老家的人做过筏子了,下次估计不会再用他们。一个不管用的招数用两遍,那也太磕碜了。】

  想把人支得远远的,又不能让他们随意走动,姜蓁忽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那就把他们弄到边关去做戍卒。没人敢轻易去边军捞人。”

  【这办法不错。还可以多送点人去边关,就别单送那十七个人了,把他们的家人一起送去。】

  【早该对他们动手的,等到现在都有些迟了。】

  【羽一直藏着掖着,我们也不能硬逼她招供啊。如果老家的人不闹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不是挺好的吗。阿蓁又不是杀人狂魔。】

  边关不止需要戍卒,还需要民夫农妇做杂事,把那群危险人物打包一起解决,姜蓁的手不用沾血,动静也不大。

  只要不是这群人一起出现在姜蓁面前指认她,那就不算威胁,姜蓁甚至都没让周胖去办这件事,只出动了府里的一个门客,还有之前被罚的那三十个护卫。

  不过是把几个小人物弄去边关,姜蓁完全不用露面。

  周胖听了羽传出去的那些话,以为姜蓁以前在老家受了许多委屈,同仇敌忾的说道:“这事公主怎么不让我去办,我能帮公主办得妥妥的。”

  “你?你最近可有的忙呢。”姜蓁说道:“明日是第一天,我要亲自训练亲卫,你可是我最看重的人,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你。”

  被姜蓁这么一夸,周胖抿嘴偷乐,眼睛都笑圆了。

  可到了第二日,他就笑不出来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训练开始,姜蓁就说道:“每人负重二十公斤,绕公主府跑一圈。周胖你带头。”

  都邑公主府是豪宅,住几千人都没问题,都不用去郊外,公主府就够那四百多人活动了。

  而且作为公主府的护卫,必须熟悉公主府的地形,关键时刻才不会掉链子。

  负重跑几公里,不过是开胃菜,姜蓁的日常训练有一大串。

  “攀爬绳梯300回,匍匐穿越铁丝网来回200趟。周胖,你先来做个示范。”

  “举石锁200次,拉弦200次。周胖,你站前面。”

  “练靶半个时辰,练刀半个时辰。周胖,好好监督大家,练完就可以吃东西了。”

  周胖欲哭无泪,他这个护卫长,真不是那么好当的,为了面子,他全程一点不敢划水,现在累得半条命都没了。

  【心疼周胖这身膘,练完肯定得瘦。】

  【周胖可不弱,胖点是胖点,可人家是脂包肌,力气猛着呢。】

  【阿蓁别偷懒,快一起跟着练,你也需要强身健体。】

  就早上的负重跑姜蓁跟完了全程,后面的训练姜蓁都是打折完成的,论体质,她完全比不上这群亲卫。

  到练习劈刀的时候,姜蓁是真的扛不住了,随意的坐在石锁上,喘着粗气,面对直播间的催促,她告饶似的说道:“不行,扛不住了,我现在快饿死了。”

  【是该饿了,我看你那群亲卫,劈刀的手都有点软了。】

  【快,放美食诱惑他们。】

  姜蓁顺势大吼:“我中午让厨房给你们准备了煎蛋、馒头、大米饭、炒肉、姜汤,训练完就可以吃饭了。”

  平民一日吃两餐,吃的还都是素,军队里的兵卒也一样,没有哪个军队的待遇,有姜蓁的亲卫这么豪华,伙食标准堪比普通贵族,一天吃三顿,顿顿有肉。

  就冲着这些美食,训练场内就爆发出了一阵怒吼,仔细听还能听到一些自我洗脑的话。

  “我不累,我很好,我要吃肉!!我还能再劈50刀!”

  时间一到,姜蓁就带头冲向食堂,准备干饭。

  看到那一大桶的米饭和馒头和肉,众人只觉得疲惫的心,得到滋养,周胖更是激动得直接高呼一声‘公主万岁!誓死保卫公主!!’,然后冲到了打饭的最前排。

  有他带头,其余亲卫也都都跟着一起兴奋的高声大喊,然后嗷嗷排队抢饭。

  弄得姜蓁都不好意思走太快,放慢了脚步,淡定从容的去取了自己的那份餐。

  食堂里的馒头米饭管够,但煎蛋和炒肉是精确的每人一份。

  周胖他们吃得一脸满足,姜蓁身边的其他护卫,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等姜蓁吃饱喝足了,才慢悠悠的对身边的护卫说道:“要是羡慕,就争取明年通过亲卫的考核。你们也去吃饭吧,肉和蛋没有了,但厨房肯定有咸菜。”

  能多吃一顿饭,还是白面馒头和大米,哪怕没肉,这群护卫也不嫌弃,一个个就着咸菜吃得也喷香。

  吃完饭,所有的亲卫都抓紧时间休息,姜蓁却不能闲着,还得和郭凡处理其他事情。

  “去宋国的商队已经出发了。除了盐,他们还带了三个作坊里新出的青瓷杯。”

  姜蓁皱眉,“烧这么多批就烧出三个合格品?”

  “四个。还有一个搁你房间里呢。”郭凡理所当然的说道:“如此美妙绝伦青瓷,产量低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若是方法得当,青瓷可以批量生产。”姜蓁说道。

  郭凡不太信:“这不可能吧?”

  珍宝之所以是珍宝,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姜国日常用的是漆器,王宫里用的也是。但瓷器并不是没有,只是有些粗糙,断面甚至都还能看到许多砂砾,颜色也只有灰色和深灰色两种,没有太多美感可言。

  可蓝河县出品的青瓷,置地温润如玉,泛着宝石的莹莹光泽,颜色又格外的高雅,反正郭凡是喜欢得紧的。

  “若是平日就用这个青瓷杯喝酒,那才是尽显名士风范。宋国的北丘君,既爱珍宝,又爱雅名,那三个青瓷杯,不知道要给你换多少粮食回来。”

  “你喜欢?那待会儿我房间里的那个青瓷杯送你好了。”

  郭凡笑得开心,“这怎么好意思呢。多难得的宝贝。”

  一路走到自己的房间之后,姜蓁拿起那个青瓷杯,上下左右的仔细看了看,像是自言自语的问道:“一直生产不出合格品来,这是什么问题呢?”

  【氧化铁含量可能偏高,土质有问题,淘洗的过程也有问题。】

  【升温和冷却不能太快,温差太大会导致瓷器开裂。】

  【胚体的水分入窑的时候水分不能太高……】

  和水泥配方不同,要想烧出一窑完美的瓷器,需要注意的事项可太多了,哪怕她知道方法原理,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条件,做出细微的调整。

  得到直播间专业人士给的建议,姜蓁就把青瓷杯塞到郭凡手里,开始在竹简上记录,好让人送回蓝河县。

  看姜蓁写得认真,郭凡手握青瓷杯,犹豫的问道:“难道青瓷真不是偶然得来的宝贝?只要照着你的方法做,就能量产?”

  “当然。”姜蓁头也不抬的回道。

  “你老师真是个奇人,这都知道。我老师怎么就没教过我这些呢。”郭凡先是酸了两秒,然后又才正经的建议道:“青瓷若是多了,就不值钱了。哪怕作坊的产量变高,我们也要收着点卖。”

  姜蓁:“我的计划是一个月只卖五件出去。其余的全都收起来。”

  直播间的建议是把不卖的瓷器砸碎,避免流出去。

  可姜蓁想到现在生产力这么低,烧一窑好瓷不容易,而且这个时代的作坊和未来不一样,砸碎挺没必要的。

  作坊里没有工人,只有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吃喝拉撒都在作坊里,没有出来见过世面,哪怕他们是青瓷的制造者,也不知道青瓷的珍贵。

  姜蓁给了作坊里的奴隶很好的待遇,他们没有一个想逃的。而且就算逃,也逃不出蓝河县。

  她就准备靠瓷器挣这几年快钱,等她得势,瓷杯瓷盘瓷碗只会成为她的日用品。

  哪怕知道在姜蓁的指挥下,青瓷数量会剧增,但也不影响郭凡对手里青瓷杯的喜欢。

  他最近不敢出去交友聚会,府里的门客大多都在学堂干着活,郭凡没有炫耀对象,就只能搬了张桌子,在训练场一边喝酒,一边看姜蓁训练亲卫。

  “照你这个练法,他们不仅能下河捉鳖,怕是还能上天捉鸟。”郭凡吐槽:“这群人只要能在你手里挺过一个月,放出去就是个祸害。”

  “这样的亲卫,才配得上我蓝河公主的地位。”姜蓁骄傲的挑眉。

  攀岩、游泳、刀剑、射击这些单兵技能,亲卫要学,方阵、圆阵、雁行阵各种阵法队形,亲卫也要练,白天的训练完了,晚上还有暗号、联络记号的训练……小日子会过得格外充实。

  第一天,姜蓁特意抽空盯着他们训练。

  后面她就没那么多时间了,训练的事,只能由周胖主导,她派护卫来监督记录。一个月后,至少要淘汰五十人。

  姜国的大臣是没有假期的,每天都得上朝,有事提前请假。

  姜蓁不是正经臣子,倒是可以随意一点,可她现在要帮姜王处理杂事,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态度不端正。

  明天她就该回宫,继续跟在姜王身后,围观那群大臣们议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二天议事的时候姜蓁在,所以没有一个御史敢当面针对她。

  甚至官员还站在了姜蓁这一边,把矛头对准了公孙韬,主动揭发:“有人看到公孙韬的门客,和公主老家的人偷偷接触,给了他一大笔钱,王上,公孙韬居心叵测,不能让他久居都邑……”

  “你可有证据?没有就是在凭空臆测。”另外一位官员站出来反驳。

  “自然有人证。若是不信,可以把公孙韬府上的门客带来对峙。”这位官员说完,还向姜蓁友好的笑了笑。

第38章

  打起来

  别人对她笑, 姜蓁也跟着笑,笑完她就板着脸气愤的说道:“没想到公孙韬居然是这样的人?亏我还那么信任他。”

  右相咳了一声,提醒道:“公主, 此事还没有定论, 老臣相信公孙韬不是那样的人。”

  “右相大人念着公孙韬当初替你寻药的情分, 但也不能是非不分。人证都还在呢?”

  姜王打量了一眼众臣的表情,淡定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姜韬和他的门客来当场对峙吧。”

  姜蓁举双手双脚赞成,立刻附和道:“这事必须说清楚, 到底是谁这么污蔑我。我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 看到老人摔倒, 我都会去把人扶起来, 他们这么说我, 真的是太伤我心了, 连我母亲都气病了……”

  听到姜蓁这话, 右相不客气呵呵一声,表示不信。

  可姜蓁这话说得一点不心虚, 右相就是长得着急, 看着沧桑, 实际年龄才五十多岁, 五十多岁在姜蓁眼里不算老人。

  告发公孙韬的那位官员,早有准备,人证来得最快, 公孙韬稍慢,一来就被讥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