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55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去纸坊那边溜达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改进的地方,姜蓁又溜达去了玻璃作坊。

  透明玻璃作坊早就能做出来了,但产出不稳定,而且玻璃中央还会有小气泡。

  这些在姜蓁眼里都是小问题,改改就能好,她主要指点的是镜子的制作。

  等姜蓁在作坊里说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卫蝉适时的就递上了一杯糖水。

  姜蓁抿了一口,问道:“糖水?甘蔗熬出来的红糖?”

  “公主知道这是什么?”刘县令有些惊奇的说道:“这是今年蓝河县种出来的甘柘,前两天才熬出来的糖,量不多,只熬了一锅,原本是预备过两日再送去都邑的。”

  “这甘柘是我从宋国带回来的,还有蹲鸱……都是我亲自带回来的,我当然知道。”姜蓁说道:“这东西我很早以前就吃过了,不过我更愿意称呼它们为甘蔗和红糖。”

  【小刘真是太大惊小怪了,不是蜂蜜,不是饴糖,那就只有红糖了。】

  【阿蓁被我们教得越来越像星际穿越者了,瞧瞧这用词习惯,多为我们考虑啊。】

  【有了红糖,女孩子的红糖姜茶可以安排上。】

  【想多了,就现在红糖的产量,它绝对能登上奢侈品的行列。毕竟现在的甜味剂就只有蜂蜜和饴糖,饴糖是用粮食制造的,姜国可不提倡。】

  “臣知道甘蔗是公主带回来的,但臣没想到,公主居然知道红糖。不过也是,公主若是没吃过,又怎么知道熬糖的方法……”刘县令自动把逻辑脑补圆满,然后感叹道:“宋国都邑的柘浆如此有名,却空有宝山而不得入,以后怕是还要来我姜王买红糖。”

  想到这个,刘县令和姜蓁汇报道:“农庄内的甘蔗只熬了一锅糖,准备献给公主,剩下的都要留做种,明年各乡都可以种甘蔗,这甘蔗以前就是在河边野地生长,不需要用良田……”

  听着刘县令对县内事务的各种安排,姜蓁抿了一口红糖水,说道:“屠将军被调去了大峰郡,桑泽郡那边缺一个郡丞,你可愿意去?”

  本来正在侃侃而谈的刘县令顿了一下,反应了两秒之后,立刻说道:“愿意,臣愿意!”

  刘县令幸福得差点没晕过去,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就开始赌咒发誓的给姜蓁表忠心。

  姜蓁一口把杯子里的水喝掉,态度亲和的说道:“刘县令,我一直都很看好你的。自从我接手蓝河县以来,你为我做事,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郡丞的位置,是你应得的。”

  “我刘耘何德何能,能得公主看中。”不过是被姜蓁夸了几句,刘县令就激动得抹泪,惭愧的说道:“蓝河县能有今日这副盛景,全赖公主的扶持,臣什么忙都没帮到。”

  “我当初在桑泽郡待过一段时间,那是个好地方,盛产桑蚕。你在蓝河县应该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希望你做郡丞的时候,能学以致用。”姜蓁提醒道:“你若是在桑泽郡做得好,以后还有更大的前程等着你。”

  刘耘的手激动得隐隐发抖,朝姜蓁深鞠一躬,说道:“多谢公主栽培,臣必不负公主所望。”

  姜蓁欣慰的拍了拍刘耘的的肩膀,“别谢了,走吧,继续巡查作坊。”

  蓝河县是姜蓁的老巢,作坊聚集的工业区,更是姜蓁最在意的地方,日常要是有个什么事,立马就有人给姜蓁送信,没人敢敷衍。

  巡视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姜蓁这才带着几面镜子、两车透明玻璃、两车纸,慢悠悠的回都邑。

  和直播间讨论的基础教材,已经确定了下来,等她编成书之后,就要让匠人刻成雕版。

  在直播间众人的怂恿下,姜蓁选择的都是比较有争议的题材,比如浑天说和天圆地方,比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否合理,比如伤口溃烂发热改用药而不是该请巫……

  姜蓁一边坐在桌以上写教材,一边感叹:“这些东西一出来,我姜国肯定会特别热闹,到时候可别打起来。”

  【这个时代的文人战斗力确实不低,可以提前安排巡逻的衙役,免得发生血案。】

  【要是每个人都像郭凡那么猛,确实该好好提防。】

  想在多个国家四处跑,没点本事还真不行,郭凡就精通诸国语言和文字,会骑马会赶车还会剑法,算得上是文武双全。

  其余的敢各国蹦跶的文士,也都有那么两把刷子。

  毕竟这是乱世,文弱书生是活不久的,每个厉害的文士,撩起袖子都能看到底下鼓鼓的肌肉。

  【虽然大学和图书馆还没建好,但规矩得先订好,谁敢动刀子,直接安排监狱一月游。】

  【将作少府的速度好慢,现在还在打地基,就算有水泥,至少也得花半个月。】

  姜蓁一边写字一边说道:“干活的都是刑徒,效率本来就不高。公主府这边需要印刷书本,我还得教导秋月一些基础的知识,半个月的时间还不够呢。”

  秋月有过目不忘的特殊技能,直接被姜蓁打发到王宫内的书房去吸收知识去了。

  等姜蓁把教材写好,才把秋月召回自己的身边,“把这几本书看一看,不懂的提出来问我。”

  她要在都邑弄个学室的事,本来就是郭凡怂恿的,只是郭凡没想到,姜蓁居然这么重视,还新编了基本教材。

  哪怕他忙得脚不沾地,也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跟着一起看了。

  所以等到姜蓁解惑的时候,她的桌子面前,坐了好几个人,郭凡、秋月、卫蝉、陈冬、医丑……

  桌椅板凳这东西,在纸笔面世的时候,就被姜蓁拿了出来,大家都适应良好,不单公主府在用,连姜王都用上了。

  上行下效,不用姜蓁特意去宣传,都邑的贵族家里都配备上了椅子,顺带着让大家习惯了胡服,行动更加方便。

  “咳~来吧,问吧,我慢慢给你们解释。”

  郭凡率先举起右手,“我先问。伤口上的细小虫子,你都说了肉眼看不见,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给你看个东西。”姜蓁转身回自己的案桌上,拿出一个放大镜,“此物名为放大镜,你可以拿去试试看。”

  “哎~真的能放大哎,公主的头变好大!”郭凡拿着望远镜,左看又看,玩得不亦乐乎。

  陈冬直接伸手去抢,“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等面前的几位小学生各自都拿着放大镜玩了一遍,姜蓁才继续补充道:“这个放大镜只能放大几倍。还有更厉害的,能够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的镜子,在放大百倍的情况下,有人看到了伤口上的小虫,我们师门的人,把它叫做细菌。”

  “原来如此。”一群人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

  郭凡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向姜蓁确认道:“这是用无色琉璃做出来的?和镜子一样的材质。”

  “不错,是用透明玻璃做出来的。”姜蓁回道。

  秋月摸了摸放大镜的中心和边缘,问道:“我看过透明玻璃,没什么好奇怪的。但这放大镜,唯一不同的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难道这就是它能放大的原因?”

  “自然。”姜蓁解释道:“前几天我送镜子给你们的时候,我和你们解释过光线,这个放大镜有异曲同工之理。”

  姜蓁从蓝河县带回来的镜子,都只有巴掌大,姜王、王后、羽、郭凡……她看中的自己人,都送了。

  镜子虽然比青瓷更实用,但也只能被归属为奢侈品,蓝河县的作坊能批量产,郭凡虽然每天揣个镜子照来照去,但也不是特别重视这东西,毕竟没了水银镜,他还有铜镜和水盆能用。

  可面对放大镜,郭凡就不由自主的重视了起来,问道:“公主说的放大百倍,可否能用于远处。就比如我在公主府,能不能借用放大镜,看清楚王宫。”

  【郭凡的脑袋还真机灵,一点就透,搞科研的好苗子啊,可惜玩政治去了。】

  【秋月也不差的,放大镜一到手,就大致猜到了放大镜的运作原理。】

  【哪个时代的天才,都不应该被低估。他们要是生在了我们这个时空,好歹也能混个教授当当。】

  面对郭凡的问题,姜蓁笑了,说道:“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名字叫望远镜。比起放大镜,制作更加复杂,我正在制作,做出来了,可以拿给你玩一玩。”

  “嘶~我就瞎猜的,还真有啊。”郭凡表情古怪,忍不住又疑神疑鬼的往姜蓁身后瞧了瞧,总怀疑她身后有鬼。

  医丑最想问的问题,被郭凡给抢先,看大家被望远镜转移了注意力,他赶紧继续追问:“公主制作的青霉药,是否能杀死细菌,让患者退热,还有酒精。”

  “是。”对医丑这个专业人士,姜蓁解释得更加仔细一点,“细菌无处不在,越脏的地方,细菌越多。所以伤兵营里,必须保持干净的环境,要用石灰粉杀菌,伤口不能沾染脏污,孕妇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

  医丑一边听姜蓁说,一边疯狂的做着笔记。

  【好好说,说仔细点,这时代科技的发展就靠你了阿蓁。】

  【可以按照我说的补充一下:如果发现病灶在腹内的话,可以利用麻醉药品进行剖腹手术,在青霉素给力的情况下,手术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面对郭凡和医丑他们提供的问题,姜蓁甚至都不需要思索,只要跟着弹幕走,就能把郭凡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浑天说最有力的论证就是当你站在海边,看远处来的帆船……】

  【物种是一代代进化的,粮种也是,只要每一代择优培育,总会得到更好的种子……】

  郭凡、秋月、陈冬等人,也算得上是学富五车,但最后都被姜蓁辩得哑口无言,看姜蓁的眼神,充满了莫名的敬佩。

  到后面,他们都没有什么辩论的心思了,只是单纯的求知,姜蓁说什么,他们听什么。

  “我已经跟你们说了半个时辰,明日这个点再继续吧,你们今日回去再消化消化,想想明日有什么想问的。”

  姜蓁喝了口水润润嗓子,说道:“你们忙你们的去吧,我也要忙我自己的事情了。”

  这个暂时的小学堂里,其他人都会离开,但只有秋月是特殊的。

  她是姜蓁定下的未来大学老师,以后需要和外地来的各个流派的文士辩论,基础不扎实可不行,所以她能一直待在姜蓁身边。

  只要姜蓁空闲,她就能向姜蓁求教,给她开小灶。

  刻雕版的木匠,是姜蓁早早就培养起来的,姜蓁的教材一编好,很快就被批量的生产了出来。

  满足了公主府和王宫的需要后,那几版新的教材,很快就流通到了外面,要不是竹纸供应紧张,姜蓁能把这个几版教材弄得满大街都是。

  姜蓁有传播新思想的意思,但她最照顾的,还是自己人。

  将作少府刚把大学建好,姜蓁立马就把蓝河县战死将士的遗孤安排了进去。

  从修建大坝开始,姜蓁就已经已经在收养孤儿,战死将士的遗孤,姜蓁更不会抛弃。正是因为她会养残疾的兵卒,愿意养他们的遗孤,让蓝河县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敢为姜蓁死战。

  【失策了,怪我们太狂妄,叫什么大学啊,该叫小学的。】

  【哎,上学的全是小豆丁,有图书馆他们也用不上。】

  【不要急,一大波壮士正在赶来的路上。阿蓁在都邑大兴土木,搞大学和免费开放图书馆的事,现在应该传得各国都知道了吧。】

  【额……可是图书馆现在还是空的哎,只有两个房间的竹简,感觉特别小家子气。就算把那两个房间的竹简都读完,称自己为文化人也很勉强。】

  姜蓁:“两个房间的竹简已经很多了!公主府的全部珍藏。”

  【没内涵你的意思,我们是无差别的内涵所有人没文化。】

  【都邑的文士都太老实了,也不吵架,都没乐子看。】

  怕影响到学堂里认字的小孩,姜蓁把教简化字的大教室,和提供大家讨论的讨论区,安置在了另一侧。

  只是人头税增加后,许多门客没了饭碗,都离开了都邑,剩下的也见识过姜蓁的厉害,哪怕心里不服,也只敢暗地里讨论,没有公开反驳。

  可外地来的大佬就不一样了,对于自己反对的学说,那是大力抨击。

  尤其是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凑到一起之后,那就不单单是吵架了,能直接发展到打群架。

  知道图书馆那边有热闹可看,郭凡跑得比谁都快,还会贴心的喊上姜蓁,“快去看啊,真打起来了。”

  “你昨天还说你快要忙死了,让我帮忙的!怎么现在就有空了?”

  “你做事多快啊,看一眼就能处理好,这些东西当然要交给你了,能者多劳嘛。”郭凡说得理直气壮。

  姜蓁背后有那么多人,有超级计算机和庞大的资料库帮忙,速度当然快了。

  郭凡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做错,反而还贴心的说道:“你不知道,打架的那个范学,以前也是浑天说的坚持者,在郑国的时候,天天被人挤兑,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居然暴起打人,我当然要去看这个稀奇了。”

  “这些人你都认识?”姜蓁好奇的问道。

  “当然,若不是熟人,这热闹看着有什么意思。”郭凡磨了磨牙,恨恨的说道:“我当初原本是准备在郑国扬名的,差点被人从论台上打了下来。说不赢我,就动手,一点君子风度都没有……”

  狠茬子都凑一堆了,能不出事吗,只要没出人命,那都是小事。

  姜蓁问道:“对方先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