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124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年唐太宗,契丹不堪突厥压迫,契丹族长带着全族投靠了唐太宗,唐太宗征高句丽时,契丹族长率全族跟随唐太宗出征,契丹族长大败高句丽三万大军,事后唐太宗回朝,册封契丹族长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并赐姓李,赐名李尽忠。

  于是契丹也一样,一人入唐宗室,全族有姓。

  契丹自此全族姓李。

  没错,契丹人家原来是姓李的!

  林从一边看着典籍一边感慨,这熟悉的配方。

  从此契丹就过上了给唐朝打零工的日子。

  结果到了武则天时期,契丹部落居住地发生大旱,牧草枯死,当时节制契丹部落的边关官员又不管,李尽忠又在李家和武家更迭中站错队,当然也可能不是他站错队,可谁叫他姓李呢!

  李尽忠领着契丹反了。

  然后武则天出兵平叛,结果几次战事不利,后来突厥贪图契丹的财产和妇孺,突厥的可汗就和武则天联系,主动认武则天为自己干妈,去帮中原打契丹,于是趁着中原和契丹打仗时,突厥偷袭了契丹的大后方,把契丹的钱和妇女孩子都抢跑了,契丹顿时军心涣散。

  然后李尽忠当时已经病死,契丹将领都投降了武周,然后契丹降将被武则天赐姓武。

  契丹部落开始姓武,然后没几年,唐玄宗李隆基上位,契丹差不多降完了,李隆基又重新赐姓李,契丹部落又重新姓李,然后契丹族长还被赐婚永乐公主,然后就开启了契丹族长娶大唐公主的惯例,其后契丹五任族长,都娶了了大唐公主。

  虽然当时大唐公主大多只是宗室女,但大唐公主的下嫁,不仅带来了契丹带来丰厚的嫁妆,还带来了另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就是契丹贵族的汉化。

  契丹族长和大唐公主生的儿子,天生他就没啥语言障碍,再加上文化水平不低,再遗传契丹的孔武有力,很多就去唐朝做武将。

  所以唐朝初年,唐朝朝廷不少契丹将领,最出名的就是李光弼,当初安史之乱,唐朝差点亡国,就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南征北战,力挽狂澜,才没让大唐亡在李隆基之手。

  而李光弼的父亲,正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的契丹降臣。

  而后大唐衰弱,契丹内部贵族争权,胜的族长为了自己统治,再加上突厥势大,一阵投奔大唐,一阵投奔旁边突厥,直到唐朝末年突厥灭亡,契丹就又投了大唐,并且想再娶大唐公主,但大唐接受了契丹投靠,但没有再给公主,也没再赐姓,契丹七次派使想娶大唐公主,都没成功,后来契丹就没姓,再后来耶律阿保机崛起,而那时大唐已灭,耶律阿保机翻着书给契丹起姓,就成了皇族姓刘,后族姓萧,而刘在契丹语中是耶律,所以如今契丹男的大多姓耶律,女的姓萧。

  ……

  林从看完契丹的卷宗,又看了一些其他的唐朝典籍作为补充,最后,林从把书都放回去,伸了个懒腰。

  其实之前看到契丹的耶律德光和贵族,林从就察觉到不对,如今看了典籍,才证明猜想,契丹并不是明朝时那些纯粹的外族,他们没经过教化,打仗也只会靠着猛力,契丹的将领,尤其耶律德光,同样熟读兵法。

  林从叹了一口气,看来以后面对契丹大军,不要想着对面是啥也不懂的武夫,而是和朝廷其他大将一样的军队。

  除此之外,林从就是感慨昔日大唐的兼容并蓄,看到典籍上那些记载,各大部落首领是真派族中子弟到京城,到军中,跟着大唐出征,然后凭战功升迁,甚至在京城做官。

  这在后面的朝代,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或许这才是大唐海纳百川的真谛吧!

  不过这也是后来契丹能够从部落成功转成一个成熟国家的原因吧!

  想到契丹和沙陀,都是汉化后迅速强大,并且沙陀当初因为万里逃跑,能跑到河东的,都是强壮的男子,在安顿下直接在河东娶妻生子,导致下一代直接汉化,而契丹,却因为部落完整,汉化的早,但由于部落之间的利益,反而汉化的慢,历史上一直到后周,才慢慢完成,从此开始吊着宋打。

  而且不止契丹,西夏首领,好像也是唐末被赐姓李,然后后来全族汉化,后来也压着宋打。

  再想到如今老李家战斗力,也就时代对不上,要是李存勖和赵匡胤赵匡义两一个时代。

  其他人绑一块都不够李存勖打的。

  林从都不知道该夸唐朝皇帝慧眼识人,还是赐姓太准。

  瞅瞅,大唐皇帝,您们赐姓,都养出了一群什么怪物。

  说什么宋朝抗击外敌,这确定不是清理残唐势力,问题它还没清理成。

第154章 耶律德光是如何收服石敬瑭的(一更) ……

  难怪这契丹这些年这么爱掺合中原的事, 别的朝代外族都是只烧杀抢夺,对中原势力更迭没啥兴趣,而这家伙,是主动掺合, 当初刘仁恭势大, 他主动跑去和河东李克用结拜, 后来河东李克用势大, 他又跑去联络洛阳的朱温。

  幽州和河东还好,孬好和契丹相邻,可洛阳可是在河南, 在中原腹地,和他隔着几千里。

  感情这家伙压根就没拿自己当外人。

  林从哭笑不得, 果然没有边界感的外族更让人头疼。

  林从把藏书阁整理好, 就从藏书阁出来。

  “啊——”林从伸了个懒腰,看着天色尚早, 就打算去看看他的小白。

  林从溜达溜达到了御马房,结果刚到那,就听到小白生气地嘶鸣声。

  林从一惊, 忙快步过去, 就看到小白从马厩里跑出来, 正追着一个杂役咬,杂役手里还拿着林从特地给小白买的苜蓿草。

  居然有人敢私偷他给小白的马料,林从气得要命,生气地说, “你在干什么!”

  杂役看到林从来,吓得扑通一下跪下,“不……不是, 小的……只是看这只照夜玉狮子吃的有些多,就把它的马料给撤了,它就生气了!”

  “你撤它马料干嘛?”林从很是不高兴,心疼地过去摸摸小白,摸着小白马背上明显的骨头,“我自己掏钱给它买的,怎么,它还吃不得?”

  小白蹭蹭林从,又对着杂役冲了两下鼻子,向林从告状这家伙欺负它。

  林从摸摸小白安抚它,然后瞪向杂役。

  杂役一慌,忙说:“小郎君息怒,小郎君这马,是刚刚闹过饥荒吧?”

  “是啊,要不怎么会这么瘦。”

  “小郎君有所不知,无论人还是马,在经过饥荒后,都会暴食,会猛吃一段时间,而饥饿后暴食,最容易发胖,人还好,胖点瘦点都可,可马,一旦胖了,肚子就会变大,还很难瘦下来,它就跑不动了,哪怕是名马,也毁了。”

  林从听了,看向小白,想象一下小白胖上一圈,再马肚子大的像怀孕一样,忙摇摇头,太可怕了。

  小白看到林从的目光,也忙转了转身子,挡住肚子。

  “那这要怎么办?”林从问道。

  “得控制它的马料,不能尽着它性子吃,每天多喂几次,同时减少份量,让它不至于嘴馋,但也不会吃多,同时多让它跑跑,不能总歇着。”杂役说。

  林从听了,拍拍小白,“听到了嘛,不能暴饮暴食,要不会变成大胖子的,以后就跑不动了,漂亮的小母马也看不上你了。”

  小白打了个响鼻,昂头回了马厩。

  “你起来吧,刚刚这事是我误会你了,”林从扶起杂役,从荷包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杂役手里,“你既然懂马,以后也劳烦你多帮我照顾一下,它刚刚跟着我吃了个大苦头,我难免娇惯它些。”

  杂役看着手里的银子,不敢接受,“小的受不起……”

  “给你你就接着。”林从直接塞到杂役手中。

  杂役立马开心地说:“多谢郎君,小的一定会好好照顾郎君的马的。”

  然后看了看周围,忙把银子小心藏好。

  林从也怕小白刚刚吃的有点多,把把他牵出来,准备带着它出去遛弯。

  带着小白刚到御马房门口,就看到符彦卿骑着马回来,林从忙打招呼,“四哥,你不是去跟着打仗了吗?”

  符彦卿笑着说:“打完了。”

  “这么快就打完了!”林从惊讶。

  “赵延寿率军在晋阳外,被联军一击即溃,逃去潞州了。”

  林从嘴角微抽,他二姐夫虽然美丽,但这打仗能力真是一般啊!

  不过或许他也没多上心,毕竟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能为李从珂忠心卖命的。

  林从正想着,符彦卿拉着林从,“走!”

  “去哪?”林从回过神,不解。

  “契丹要回国了,陛下让河东所有将士去送一下。”符彦卿说。

  “契丹要回去了!”林从惊讶,如今中原大好花花江山就在眼前,它怎么舍得回去了。

  “如今河东到中原的路已清,契丹也该回去了,”符彦卿摸下巴,“不过说来这契丹皇帝也真是人物,大家还担心他趁机去京城抢一波呢,没想到他现在就要走了,陛下挺感动地,让大家都去送送。”

  “他要是真就这样利索的走了,别说姐夫,大家都会感动啊!”林从笑道。

  “走吧,”符彦卿拍拍林从。

  “我还去,”林从对耶律德光有些发怵,实在不愿意和耶律德光打照面。

  符彦卿知道林从担心耶律德光,笑着说,“陛下既然让都去,那就去啊,反正到时战场那么多人,他又看不到你。”

  林从听了,于是和符彦卿一起骑马去了。

  *

  晋阳城外

  石敬瑭率麾下所有将士,隆重来给耶律德光送行。

  将士最前面,石敬瑭端来酒,与耶律德光敬酒相送。

  耶律德光端起酒盏,“中原向来惧怕契丹,我此次就不跟你去洛阳了,省得中原百姓不安,况且我远来赴义,大事已成,也算心满意足了。

  你如今为天子,还要去洛阳才能正位,这一路上还有不少后唐兵马,你河东兵不多,我会把大将太相温和骑兵留下,随你使唤,送你到黄河边,黄河边船只不多,骑兵过河不易,到了黄河,你若需要他们渡河,就让他们跟你过河,要不需要,就遣他们回来。

  我今天启程去边关,等着你到洛阳的好消息,等你在洛阳登基后,我就回漠北王庭去。”

  林从站在符彦卿身后,听着耶律德光说的,忍不住偷偷伸头看了一眼。

  这耶律德光这话说的太漂亮了,也做的也太漂亮了。

  想想,你处在生死存亡关头,人家带着全国兵马跑了几千里来救你,临走时,不但一句话没提报酬,反而处处替你着想,既担心跟着你一块去帮你夺位契丹名声不好连累你,又怕你一个人去了兵马不够夺不了位,临走前还送你兵马,让听你差遣,但又担心你多心,觉得送你是不是别的意思,特地替你找好借口说黄河船少,不好过河,你可以毫无负担的让契丹骑兵回去。

  这事换成谁,谁不被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这一番设身处地的贴心安排感动。

  更何况是他向来忠厚老实的大姐夫。

  林从伸头一瞅,果然他大姐夫感动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谁想到这还没完,耶律德光又让人牵来20匹骏马,拉着石敬瑭的手说:“你马上要去京城做皇帝了,契丹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好东西,我送你二十匹骏马,一千二百匹战马,贺你登基,你不要嫌少。”

  石敬瑭身后的中原将领齐齐倒抽一口冷气,连林从都瞪大眼睛,看着那20匹骏马,几乎流口水。

  能被称为骏马的,虽然可能不一定能达到林从小白那个级别的,但也绝对是名马,这种不管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争着抢的,价值千金,耶律德光却一出手就是二十匹。

  这简直已经不能说是大手笔了,要知道这样的骏马,哪怕在以放牧养马为生的契丹,除了耶律德光,只怕也没人拿得出。

  更别提还有一千二百匹战马。

  要知道李家当初能以晋军轻骑闻名天下,就是晋军的马要远好于中原马,李家也靠着骑兵得了天下,可随着时间久了,李家的战马不断损失,配种又没啥好的马种,只能一直内部□□,如今晋军中的战马已经有退化的迹象。

  当初契丹年年犯境,他后爹李嗣源还肯和契丹结盟,互通市利,其中一大部分,就是为了契丹的马种,但契丹也不傻,一直把持着自己战马,所以如今耶律德光出手一千二战马。

  别说石敬瑭感动,石敬瑭后面的这些将领,都感动了。

  石敬瑭更紧紧握住耶律德光的手,感动地哽咽,“敬塘何德何能,能让义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