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85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刚才得知秦王和枢密使相迎,他还以为两人会带着赏赐来犒赏三军,可谁想到两人只是迎了下,范延光还说了两句,秦王却是这个态度,一时让王晏球有些拿不准,更有些担心赏赐不知啥时能来。

  就在王晏球担忧赏赐什么时候能来,将士们远道而来,没点赏赐怕寒了将士们心时,就看到远方一队人马从远处浩浩荡荡往军营这来。

  高行周一看远处这队人马,顿时眼前一亮,立刻拉住王晏球,“老将军,送东西的来了!”

  王晏球忙极目望去,就见一队人马最前面,是一个红衣少年,看着年龄不大,身后一队侍卫护送着,再后面,跟着一长串的牛车,每个牛车上拉着很多东西。

  大军中,原来是禁军的,一看也激动了,纷纷说:“小郎君来了!”

  “小郎君定然又带好酒好菜来了!”

  “小郎君之前还说咱们打了胜仗请咱们喝酒,果然没有食言!”

  “小郎君什么时候食言过的,走,走,咱们快去帮小郎君搬东西!”

  禁军已经呼朋唤友一窝蜂跑去了。

  王晏球和麾下的将士已经看傻眼了,忙看向高行周,高行周正习惯地抬腿要跟禁军一起跑去,看到王晏球,忙停下,尴尬地笑笑,“是小郎君带酒菜来犒劳将士,大家这不出去一年么,天天吃军粮,肚子里实在缺油水,让老将军见笑了。”

  “这位小郎君是?”王晏球好奇地问。

  “是宫中王淑妃之子,原来刘鄩大将军的遗腹子,后来跟着淑妃娘娘改嫁,现在养在宫中陛下跟前,老将军昔日曾在刘鄩大将军麾下,老将军应该熟悉才对。”高行周笑着说。

  王晏球恍然大悟,“是当年刘大将军那个,哦,对了,现在是淑妃娘娘了,唉,确实是故人之子。”

  昔日王晏球做粱将时,曾在王彦章麾下,而王彦章在刘鄩麾下大将,所以王晏球也算刘鄩麾下。

  高行周接着说:“小郎君虽然年幼,却已有其父之风,虽长在宫中,却并不娇惯,现在在禁军中历练,已经自领一支兵马。”

  王晏球听了顿时认真起来,小小年纪就到禁军中领兵,不是挂名,这要么是非常受宠,要么就是真有点道道。

  王晏球快六十了,这些年阅人无数,深知不可因为年龄就小瞧人。

  毕竟当年先帝李存勖,可就是一十一其父李克用一死,就突然崛起,然后就打败天下无敌手。

  连征战天下的朱温,都第一仗就败在李存勖手中。

  从那以后,王晏球就明白千万别以年轻和辈分轻视人。

  王晏球这么想着,那边林从带着郭威,已经被禁军拥着走过来。

  走到近处,还听到禁军正在向林从打听,“小郎君,我们这次封赏多不多?”

  林从笑着说:“多,你们之前发来捷报,兵部就已经开始按上报的名册统计战功了,预计这几天就能统计完,然后上报三省,这次你们立下大功,陛下十分高兴,已经命政事堂的冯相给你们拨一大笔军饷,到时你们就等着升官发财好了!”

  禁军顿时一阵欢呼。

  林从走到军营前,就看到高行周几个人站在前面,看到为首的老将,林从知道这位就应该是王晏球老将军,就停下和禁军嬉闹,走上前,先行礼,“从林见过王老将军,王老将军此次定州之战抗契丹,平王都,仗仗打的干净利索,不仅平定内患,更是扬我天/朝之威,从林甚是佩服,请受从林一拜。”

  王晏球忙扶起林从,“使不得使不得,你叫从林是吧,想不到你都长这么大了,我当年亦曾在刘大将军麾下。”

  林从没想到王晏球居然跟过他亲爹,不过想到王晏球是梁朝旧将,他亲爹当年统帅过三军,四舍五入,当年年轻一点的梁将应该都曾在他爹麾下,毕竟当年他爹可是率领大军和晋军这边李存勖对峙三年,两边都是倾国之力,所有将领都得上。

  不过这不妨碍林从攀关系,立刻笑道:“原来是爹爹的故人,那没外人了,王世叔,快让将士们把东西抬进去,咱们等会边吃边叙旧!”

  然后林从高声对王晏球身后的将士说:“此次定州大捷,陛下十分高兴,已命兵部按上报的花名册统计战功,大家稍微等待,其后会论功行赏,这次我来,是陛下体恤将士们征战辛苦,特命宫中淑妃娘娘开了内库,买了酒肉,让在下送来,犒劳将士!今夜,大家敞开吃,敞开喝!”

  将士们一听,顿时兴奋起来,“陛下万岁!娘娘千岁!”然后冲去搬东西。

  半个时辰后,军营中。

  一个个篝火上,架着一口口大锅,锅里伙夫正在卖力地做着饭,将士们已经围着篝火喝起酒。

  整个军营因为林从带来的酒肉喜气洋洋的。

  王晏球这边,几个将军和林从也围在一个锅旁,几人也喝起来了。

  王晏球看着周围喜气洋洋的将士,也从高行周口中知道此次虽然是李嗣源开了内库,可却定然是林从给申请的,就举杯,“今晚多谢小郎君了,要不将士们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如何有现在这般畅快。”

  林从笑道:“也是将军和将士们争气,将军这次定州之战打得太好了,陛下在宫里都连连赞叹,这才有了这顿御赐酒肉!将军不用谢我,该谢自己和将士们才是,这是大家应得的。”

  王晏球和周围将军听得心中一暖,王晏球更是说:“陛下心中有我们这些将士,我们怎么能不尽力报国呢!”

  周围将军也连连点头。

  林从听了欣慰,这王晏球老将军还真是谦逊恭谨,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丝毫没有居功自傲。

  又能打又谦逊,难怪能从后梁、先帝一直到现在。

  唯一只可惜,年纪太大了。

  林从这次来,除了继续收服禁军外,还是知道王晏球领了好多将领,这些将领都是跟契丹打过的,为了以后,林从打算再来收一两个小弟。

  作为知道以后契丹会兴盛的人,林从还是希望身边能多个将领能克制契丹的,王晏球其实就很好,只可惜年龄太大,林从瞅着他只怕很难再上几年战场了。

  林从就决定从这次定州表现比较好的年经将领下手,就笑着说,“听闻这次定州之战精彩无比,将士们在其中也有不俗的表现,王老将军可否给林从讲讲,让从林也听听,毕竟那些道听途说的不知道传了多少手了。”

  王晏球听了,也很乐意说打过的胜仗,就和林从说起来。

  说着说着,王晏球就提到自己的不少部将,结果等说到一人时,林从愣住了。

  王晏球指着一个青年副将,“这是符彦卿,此次打契丹时,和高将军一起做两翼………”

  王晏球还在巴拉巴拉说着,林从却已经完全听不到了,看着对方,满脑子就只有一个念头:

  好家伙,五代最强岳父来了!

第107章 我想拉拢,但我拉不动!

  王晏球老将军还在滔滔不绝讲着定州之战的细节, 林从一边听着一边忍不住偷瞄对面的符彦卿。

  对面的符彦卿, 今年不过才三十岁,在此次定州之战一众老将中还只是个青年将领,谁能想到日后这位把三个女儿嫁给周世宗、宋太宗做皇后,做了两朝国丈的呢!

  论选女婿的本事, 这位可是五代第一。

  唯一可惜的是, 宋太宗的太子不是这位的女儿生的,要不这位可真是开挂了。

  林从正偷偷打量着符彦卿, 符彦卿正喝着酒,似有所感, 突然抬起头,吊儿郎当地问:“小郎君一直看符某, 可是符某脸上有什么不妥?”

  林从暗赞了一下对方敏锐, 却丝毫不觉得尴尬, 笑着打趣道:“以前就听符家四郎不仅骑术兵法俱佳, 长得也极好, 今日一见, 果然名不虚传,唉, 就是有点可惜啊……”

  周围将军听了顿时看向符彦卿,好奇林从要和符彦卿说什么。

  符彦卿挑眉,“可惜什么?”

  林从故作惋惜地叹气,“可惜我年纪太小, 还没有儿子,要不凭符将军的长相,生个千金定然倾国倾城,咱们可以做儿女亲家。”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符彦卿也哭笑不得, “小郎君您这年龄想这个还太早了!”

  不过林从还真好奇,符家那三个符皇后生了几个了,就问:“那你有闺女么?”

  符彦卿差点被口中酒水呛着,“符某目前只有一子。”

  林从顿时有些失望,看来符氏三姐妹还没出生。

  众人笑了一会,只觉得林从年纪小,随口和符彦卿开玩笑,也没当回事。

  王晏球就接着说定州之战,林从也继续听。

  等王晏球把整个定州之战讲完,林从忍不住鼓掌,真情实意地赞道:“老将军和诸位将军这一仗打得真不容易啊,此次契丹贼心不死,多次派援军来,幸得各位死战,才没让契丹得逞,此次定州之战,各位将军居功甚伟。”

  王晏球老将军和几位将军心中一暖,忙说:“都是为朝廷效力,不敢当,不敢当。”

  “虽然是为朝廷效力,可打仗打不打得赢,出多少力,可是不一样,诸位在前线为陛下捍卫边疆,平定叛乱,这是拿命在拼,绝对当起得从林一句真心称赞。”林从笑着说。

  众位将领被林从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林从接着说:“诸位远道而来,等着朝廷封赏,此次人数众多,朝廷想必有得忙,得需要点时间,这期间诸位要有什么需要,或者难处,都可来找我,我就在隔壁军营,不用客气。”

  “这怎么好意思呢,”几个将军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诸位打胜仗,天下安宁,朝中无事,陛下就不必劳心操心,陛下心情好,我和我娘也不用担心,对诸位是公事,对我,是公事也是私事。”林从毫不避讳的说。

  众人没想到林从这么说,不过想了想也是,淑妃是皇帝的宠妃,可不是皇帝好淑妃就好。

  不过众人还是感慨,想不到林从小小年纪,却如此会说话,这话说的真是让人暖心又受用。

  相比之下,今天那秦王,真不像陛下亲生的。

  王晏球老将军也忍不住想起刚刚秦王李从荣,看着林从如此深明大义,想到自己和林从也算有点关系,再加上林从在宫中,就小声问林从,“小郎君对秦王殿下可熟悉?”

  林从疑惑,“怎么了?”

  王晏球就把今天白天的事隐晦地说了一点,小声问:“是老臣今天做错了什么,才让秦王殿下不满?”

  说实在的,王晏球对这事已经忐忑不安一下午,毕竟秦王可是皇帝的长子,很大概率是下一任皇帝,王晏球可不想自己只是来京城领个战功,就得罪未来皇帝。

  林从听了,对李从荣做法很是无语,李嗣源特地让亲儿子来迎凯旋的将士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给李从荣在将士面前露脸,好让李从荣在将士们面前有个好印象,结果倒好,他来得罪人来了。

  看着面前忐忑不安地老将军,林从直呼作孽啊,只好安慰王晏球,“老将军不用担心,秦王嘛……他向来这样……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看人不顺眼,至于他今天这样,我猜,恩,我只是猜测,毕竟他看人不顺眼理由太多了,他大概、应该、可能、也许、是因为您先和范枢密使打了招呼。”

  王晏球和一众将军懵了,王晏球老将军甚至都没大听明白,“我先和范枢密使打了招呼怎么了?”

  林从咳了一下,“当时是不是秦王和范枢密使一起迎你们的。”

  王晏球和一众将军点点头。

  “两个人一起迎你们,可你先和范枢密使打招呼,秦王定然就觉得你们轻视他。”林从用手挡着嘴小声说,“而且秦王和范枢密使不和已久。”

  王晏球大惊,“可是当时是范延光先和老臣打招呼的啊,老臣不能不回吧!”

  林从看着比窦娥还冤的王晏球,忙安抚,“老将军您别激动,这不是您的错,枢密使和亲王本来都是一品,也没规定就谁大,而且两人相迎,您和谁说话都不是错,而且还是范枢密使先和您说话的,至于秦王,我和您讲,您在京中几天就知道了,您就算不是今天这事,其他事,也可能惹他不满。”

  高行周此时也忍不住说:“小郎君说的不错,老将军,您在京城多待几天,就见怪不怪了,去年秦王走路,遇到一个官员,觉得那官员翻了个白眼,轻视他,就把人用鞭子抽死了,可实际上不过是那个官员往上看了一下。”

  王晏球和众将士面面相觑,没想到还能这样。

  王晏球忍不住问,“秦王和范枢密使之前不和?”

  林从点点头,“因为之前安重诲的事,秦王和安重诲关系不错。”

  王晏球顿时明白了,忍不住说:“老臣不知道这个情况,那老臣要不要去向秦王请罪?”

  “千万别!”林从和高行周忙阻拦,林从按着王晏球,“老将军,我一看您就知道您是个心眼实的,定然是想着既然不小心冒犯了秦王,就去道个歉送点礼缓和一下,可我告诉您,千万别,去了,反而可能因为别的不知道的忌讳冒犯他,到时更结仇,反正您此次受封赏完就回去了,等您走了,他天天看不顺眼的那么多,说不定过些日子就把您忘了。”

  高行周也忙说:“是啊,之前也不是没有官员像您这么想,也曾有去秦王府上请罪的,结果反而触怒他,被打个半死,现在京城的官员都摸出关窍了,对于秦王,最好的法子,就是躲着他,能躲多远躲多远,别让他看到就好。”

  王晏球和众将军:……

  *

  大家热热闹闹喝了大半夜,一直到月亮西斜,才散了,各自回营中歇息。